APP下载

音乐电影《她比烟花寂寞》的女性主义

2017-11-16

电影文学 2017年6期
关键词:基弗杰奎琳烟花

杨 文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000)

安南德·图克尔(Anand Tucker,1963— )的《她比烟花寂寞》(HilaryandJackie,1998) 根据英国著名大提琴家杰奎琳·杜普雷的家人传记《家中的天才》改编而成,以杰奎琳与姐姐希拉里之间的关系为线索,展现了杰奎琳悲剧的一生。电影的叙述视角是从女性出发的,其关注点亦是女性的情感。对于《她比烟花寂寞》,我们有必要以女性主义的视角来讨论。

一、作为“第二性”的女性

在《她比烟花寂寞》中,女性首先是被作为男性的对立者出现的。在电影中,除了作为两姐妹丈夫出现的基弗和巴伦博伊姆之外,男性形象基本都是模糊的,如两姐妹的父亲、弟弟、各个音乐家、音乐学院的教授等。但这并不意味着男性对女性的影响是微弱的,相反,男性与女性之间有着“自我”与“他者”的对立关系。

在西蒙娜·德·波伏娃的著作《第二性》中,她曾提出过一个重要观点:“一个女人之为女人,与其说是‘天生’的,不如说是‘形成’。没有任何生理上、心理上或经济上的定命,能决断女人在社会中的地位,而是人类文化整体,产生出这居间于男性与无性中的所谓‘女性’。”换言之,文化意义上的“女人”形成于后天,是男权社会造就的男性的依附者或参照物,女性是很难获得自我的。在《她比烟花寂寞》中,杰奎琳本人少年成名,已经获得了完全可以不依附于男性独立生活的社会地位,然而杰奎琳依然没有能够凭借自己的琴艺获得绝对的话语权,甚至沉浸于艺术,不谙世事的她本人也并没有思考自己应该拥有怎样的女性立场与性别意识。在看到姐姐希拉里获得爱情后,杰奎琳轻率地开始了与钢琴家、指挥家巴伦博伊姆的恋情。在此后的日子里,两人尽管在音乐事业上有着亲密的合作,但是在个人生活上,杰奎琳却是一个被改造、被压抑的对象——电影中表现了杰奎琳为了嫁给以色列裔的巴伦博伊姆,而去耶路撒冷结婚并改变了宗教信仰,甚至改变了自己的英国口音,比杰奎琳还要奔忙并且享受这种奔忙的巴伦博伊姆让两人的婚后生活被CD录制与音乐会填满。电影中通过希拉里收集的剪报表现了两人的恋情很快被炒作为一次“王子”与“公主”(英文中的公主也可以做王妃解)的世纪恋情,在被定义为“公主”的一刻,杰奎琳本人的意义就已经不仅仅是一个以自己非凡才华震惊世人的大提琴家,还是一个符合男性审美标准的古典音乐女神形象。

如果说杰奎琳更像是一个在舞台上的被男性观赏的对象,那么希拉里则更是一种“男性他者”社会氛围下男性理想的投射。在电影中,希拉里的人生是处处与杰奎琳形成对比的。当杰奎琳在舞台上大放异彩时,希拉里则结束了自己的音乐生涯成为一名贤妻良母,与丈夫基弗一起隐居在乡间小木屋中,生儿育女,过着平凡而美满的生活。在电影中涉及希拉里感情生活的有两个桥段,一是希拉里在音乐学院考试受挫后,心灰意冷地冒着大雨走回家中,是基弗这个时候出现,擦干希拉里脸上的雨水,并邀请希拉里前去演出,给予了她肯定和温暖。可以说,男性以及男性带来的爱情成了女性的拯救者。也正是由于基弗的适时出现,本来就对自己音乐天赋失去了信心的希拉里很快就选择了婚姻。第二个则是则是基弗和希拉里结婚后,杰奎琳曾经来拜访他们,并且提出了要和基弗睡觉的无理要求。出于对妹妹的溺爱,希拉里答应了杰奎琳的要求。晚上希拉里独自一人躺在床上辗转反侧,倍感悲伤。这时候希拉里选择了悄悄地走进女儿的房间,躺在女儿的小床上紧紧抱住女儿。这一画面显示,对于希拉里来说,她此时除了家庭以外一无所有,一旦她“让”出了自己的丈夫,女儿就成了她唯一的依靠。

当女性的价值和生活被男性所掌控时,她们也就很容易处于不利地位。基弗尽管深爱希拉里,但还是答应了与杰奎琳做爱,并且过了一段“姐妹共侍一夫”的生活,这是很明显会给希拉里带来伤害的事情。而在杰奎琳的多发性硬化症越来越严重后,巴伦博伊姆则没有停下自己的艺术之路,而是搬到法国扩展自己的事业,甚至还在法国另外结婚生子,在生命的最后几年,杰奎琳是在没有丈夫陪伴的情况下度过的。在现实中,杰奎琳并不知道丈夫另组家庭的事,但电影还是安排了杰奎琳听到电话中孩子声音的情节,以此来表现巴伦波伊姆给杰奎琳带来的伤害。很显然,无论是基弗抑或是巴伦波伊姆,两人尽管各有魅力和才华,但都不能成为女性真正的救赎者。

二、作为同性对立者的女性

电影来源于希拉里的传记,因此电影对杰奎琳一生的观察与评判是基于女性视点的,其中对杰奎琳人生几个侧面的遴选也是基于女性经验的,如两姐妹感情的走向,情欲的流动,以及对家庭关系所做出的探讨,对不同角色身份的定位等,都可以看出有明显的女性心理活动痕迹。而在《她比烟花寂寞》中,女性对于同性来说,也是处于对立者状态的。

首先是母女关系。在电影中,姐妹俩在职业上的发展,以及各自家庭生活最后的区别除了有个人天赋的区别之外,与母亲这一角色是有很大关系的。两姐妹的母亲是音乐教师,对女儿寄予厚望,很小就培养她们在长笛和大提琴上的才能,并频繁地送她们参加各种音乐比赛来满足某种虚荣心。在早期希拉里更为出色,母亲就把所有的宠爱都给予了希拉里,甚至对杰奎琳说“只有勤奋练琴,才可以跟姐姐同台演出”,这使得杰奎琳在内心深处实际上是厌恶大提琴的。然而当杰奎琳通过刻苦练习后来居上,获得了比希拉里更大的成就后,母亲又迅速转变了生活和教育的重心,处处以杰奎琳为重。在电影中,观众可以看到母亲为杰奎琳聘请了大提琴教师,而希拉里只能和母亲一起在外面吃面包等着杰奎琳下课;为了上课方便,母亲又专门买了车,希拉里在车上默默地拿出长笛自己练习;当长大后希拉里第一次演出得到了报纸上肯定的乐评后,母亲却不顾希拉里和基弗的兴奋说“不要吵醒了杰奎琳”。这种母爱带有太明显的功利色彩,以至于让希拉里的内心早早失去了平衡,缺乏自信,且没有得到进一步良好培养的她,也就默认了自己只能够将长笛作为业余爱好的这一结果。同时,过分的母爱也断绝了杰奎琳拥有健全人格的可能。杰奎琳在后来的人生中不仅无法做到生活自理(在国外时也总是将自己的脏衣服寄回家让母亲洗干净,除此之外并没有给家人写信),在情感上也始终是自私、扭曲的。

其次便是姐妹关系,影片选择了利用音乐进行诠释。电影中的希拉里与杰奎琳之间有着深厚的手足亲情,然而两人也是处于对立关系中的,除了前述杰奎琳的音乐才华使希拉里黯淡无光外,两人在日常生活上也是有矛盾的。电影中有意为姐妹俩设置了不同的代表曲目。其中代表杰奎琳的是她最著名的E·艾尔加的大提琴协奏曲ConcertoforCelloandOrchestrainEMinor,这是一首奠定了杰奎琳·杜普雷艺术地位的曲子;另一方面,该曲是艾尔加为亡妻所作,旋律极为压抑、沉痛,这实际上也对应着杰奎琳在个人感情生活上的不幸。匈牙利大提琴家史塔克曾经在广播中听到杰奎琳演奏的曲子,并断言杰奎琳无法活得长久,因为杰奎琳将自己生命的全部热情都投入到了对完美琴艺的追求中。这一事件随着后来杰奎琳的早逝而广为流传。在电影中,该曲多次出现在令杰奎琳风光无限的舞台上,除此之外,当基弗发现妻子的伤心后,半夜回到房间与妻子亲热作为对妻子的补偿。发现姐夫不在后的杰奎琳一脸怨恨地在大厅里拉起这首ConcertoforCelloandOrchestrainEMinor,以凄切悲怆的琴声来诉说自己的不满、委屈和绝望,这琴声甚至吓哭了希拉里的孩子。这一刻的杰奎琳才意识到,尽管姐姐声称愿意给自己一切,但是姐姐的丈夫终究是不属于自己的。杰奎琳就如得不到玩具就感到不忿的孩童一样以大提琴来宣泄情绪。第二天清晨,杰奎琳就一脸决绝地背着大提琴离开了姐姐的农家小屋,回归到自己反感的表演生活中。而与姐姐对应的曲目则是欢快的《巴赫B小调第二管弦组曲》中的Bwv1067。在电影中希拉里曾两次吹奏这首灵秀俊逸、美轮美奂的曲子。第一次是在音乐学院,希拉里面对教授严厉的“不对”,气息不稳,越吹越差,眼睛中闪烁着泪光。而第二次则是在基弗的邀请之下参加的演出。在这次由基弗指挥的音乐会上,希拉里充满自信,神采飞扬,两人四目相投间充满爱意,希拉里吹奏得十分完美,节奏明朗,活泼动人的长笛代表了希拉里美满的爱情。相比于巴伦博伊姆是为杰奎琳的才华吸引才爱上杰奎琳,希拉里却是因为爱才充分释放出了自己的才华。两首曲子在情绪上的鲜明对比,以及姐妹俩演奏曲目时的背景,正是对姐妹俩对立关系的一种暗示。

三、对女性救赎之路的再思考

关注女性命运的出路是女性主义电影共同的主题。在《她比烟花寂寞》中,关于女性应该何去何从,电影也给予了一定的思考。早期女性主义者对女性救赎之路的问题一般都给予了经济独立这一回答。女性要想实现自我,证成自身,最关键的一点便是在个人努力之下实现财政上的自由。在《她比烟花寂寞》中,希拉里和杰奎琳本身就出身于经济条件优越的家庭,在成年之后也可以凭借自己的本事在社会上获取一席之地。但从事工作并不是电影所给出的关于女性救赎问题的最终答案。在电影中,职业对于杰奎琳来说已经成为一种畸形发展,无论是在发病前后,杰奎琳的身体都是被动的,帮助杰奎琳在事业上更进一步的巴伦博伊姆在杰奎琳失去了演奏的能力后对杰奎琳的感情便出现了变化。电影提倡的是女性之间的和解与互爱、互助。

电影的开头与结尾,都是幼年的希拉里和杰奎琳在海边转圈玩耍,而成年的杰奎琳则在一边看着她们。杰奎琳无忧无虑的童年与痛苦缠身的成年在此形成了两次亲密对话。当杰奎琳处于离开希拉里状态时,她是孤独的,无法获得自我认同的,甚至会因为孤独寂寞而否定自己。在杰奎琳的弥留状态,身边人都因为她的重病和暴躁的脾气无法忍受她,只有希拉里将身体不受控制的杰奎琳揽在怀中安慰,让杰奎琳尽可能地走得平静。这个时候,希拉里的身上闪现着某种超自然的,神圣的光辉。这也使得影片结尾处开头两个小女孩玩耍场景以杰奎琳视角的复现,带有某种在历经沧桑后,终于才意识到何为自己最宝贵之物的意味。

杰奎琳·杜普雷在疾病的困扰下成为古典音乐中一颗转瞬即逝,但光芒空前耀眼的流星。由于古典音乐界女音乐家相对要少一些,在杰奎琳本人被符号化后,其私人生活也很容易成为人们“凝视”的对象。《她比烟花寂寞》在展现作为大提琴家的杰奎琳人生,捕捉其命运关键的同时,又以女性的主体意识塑造了作为“女人”的杰奎琳和姐姐希拉里形象,正视女性与男性,与同性之间的对立关系,并对女性的救赎之路进行了再思考。可以说,《她比烟花寂寞》尽管并没有明确地对男权话语进行批判,对女性权益进行主张,但仍是一部接近女性情感体验的女性主义电影。

猜你喜欢

基弗杰奎琳烟花
楚雨的诗
放烟花
烟花
杰奎琳驾驭身体密码
浅谈基弗艺术
烟花
基弗不在中国
偷拍杰奎琳
偷拍杰奎琳
来自中国的小鸭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