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课”在中职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2017-11-16崔静

剧影月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声乐微课中职

■崔静

“微课”在中职声乐教学中的应用

■崔静

“微课”是一种微型的视频课程,它是通过微型视频的形式,把课堂教学中最需要学生学会并应用的知识重点,通过形象具体、生动直观的小视频,一目了然地展示出来,加快学生知识掌握速度、提升学生自主学习兴趣、掌握高效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的一种视频课程资源。微课自其诞生以来,就对教育界产生了强烈的影响。进入21世纪以来,陆续有了微博、微信、微视频、微电影等,国外出现了可汗学院。可汗学院面向未来教育,提出了如何应用技术手段开启自主学习的模式。近年,在国内的微课研究也如火如荼地发展起来。这些都对传统的课堂教学模式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做为职业学校的教师,通过掌握微课这一现代化、信息化教学手段,找到符合课改要求、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能力的一个新契机与一座大平台。

一、“微课”与声乐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内容

声乐是一门歌唱的艺术,歌唱者自身既是人体乐器,又是乐器演奏者。歌唱者学习音乐基础知识(乐理、视唱、练耳),学习科学发声方法,养成正确歌唱状态。歌唱者是通过演唱塑造出悦耳动听的声音形象;通过歌声表达语意凝炼的美妙歌词,通过情感抒发歌曲主题思想感情,并进行二度再现创作的表演艺术。在中职音乐表演专业声乐课教学中,大多采用“口传心授的师徒制”的教学方式,教师主要以曲谱模唱、词曲视唱、歌曲范唱等方式为主要教学手段。教师通过亲自范唱歌曲,分析讲解歌曲创作背景,提出演唱时所需要达到的歌唱要求,带领学生逐音逐字逐小节逐乐句的练习,并通过反复视唱、模唱、演唱的过程,按照歌曲所需要表达的风格情感,对歌曲进行完美的诠释,并通过人声的演唱来进行歌曲的二度创作和再现表演。教师带领学生在演唱过程中所需要解决的问题包括—科学的发声习惯;良好的呼吸体系;完美的共鸣状态等歌唱技术技巧;从而进行声乐专业课的教学。传统声乐教学手段相对单一,多采用一对一的授课模式,教师口传心授,学生口眼相承,传统课堂上往往只有一琴一师一生一曲、声乐课的授课形式和授课手段不够丰富多样,学生的积极性常常难以调动起来。课堂预期的演唱技能水平的提升效果,往往需要通过长期的反复的“讲、练、唱、练”相结合,师生之间长久口传心授的教与学才能完成。

而通过利用微课教学模式,提升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和学习兴趣,转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学习思维模式。学生可以通过互联网去使用优质的教育资源,不再单纯地依赖教师课堂中单一的教与学的传统教学模式。课堂上通过使用“微视频”作为记录教师教授知识技能的媒体,在几分钟的短小视频中,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凝结精炼,是集中示范展示、解决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

中职学生年龄在15岁-18岁左右,他们乐于尝试新鲜事物,对于微课这种全新的学习模式有较好的接受能力,为了促进微课等信息化教学载体的转化和运用,根据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新标准,以及教学实践的需求,在教与学双边活动中充分运用微课等信息化平台资源,并针对中职音乐表演专业-声乐课程特色,进行微课设计、制作及应用。开展微课与声乐课传统教学模式实践结合的调查研究及运用。

在收集阅读、研究理解相关文献学习相关理论的过程中,充分了解掌握了国内外对微课的理论与应用。在研究学习的过程中,订目标订计划地去收集整理,深入研究教师应用的微课教学资源;了解学生通过微课学习后的真实现状;并根据在校学生的学习方式,进行信息的搜集整理、统计分析、归纳总结、形成调查报告。在调查分析的基础上进行实验探索,制作若干不同类型的微课实例,对学生分组进行实验,结合辅助拓展资料进行微课教学,观察、记录、分析实验成果。对不同微课表述特征,进行语义关联、经验总结、教学案例及微课系统分析。在深入调查师生对于微课认识的基础上,认真分析教材并结合学情与专业要求,进行微课的设计与制作;把制作好的微课逐步融入教学并推广,对实施过程中出现的状况及时进行记录;并针对微课教学实施过程中出现的问题进行总结,为微课系统管理的优化,积累资料形成宝贵的研究成果。

二、“微课”与声乐教学实践相结合的创新之处

(1)微课从初期的单纯教学资源视频向学习系统的发展。

(2)促进了中职音乐表演专业-声乐课传统教学模式,与教学信息化手段与“微课”的深度融合与发展。

(3)声乐微课学习系统的设计与实施,既要考虑吸引浏览者也要帮助留下学习者,声乐微课设计是基于同一学习资源的两套系统或是阶梯式系统。

(4)微课学习成果的认定与微课学习活动的实施(投票调查、提出答疑、在线交流、发布作品、学习反思、练习测试、辩论活动)。

三、“微课”与声乐教学实践相结合的研究与实践意义

互联网的强大信息时代,学习时代悄然发生着改变,移动学习越来越便捷。课程持续时间要求短小浓缩精干,微课的形式多样灵活性强,学习可以全天候地开展学习,这种需求让越来越多的研究者,去拓展开发研究微课这种微型课程。对于微课的定义,大多数学者都认为微课是针对单个知识点,以短小精悍的视频为主要形式,为教学和学习提供支持的学习资源。如何利用微课这一信息化的手段,把微课系统恰当地融入教学设计,让微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把知识通过信息化手段融入学习过程抓住移动学习的契机,有效的利用微课资源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作为职业教育中适用于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课特色的微课设计、制作与研究,也成为了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创新与发展的崭新途径。

把微课引入中职音乐表演专业的声乐课堂教学中,通过微课短小精悍的视频形式,为教学和学习提供支持的学习资源和丰富形式。制作、研究微课的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和声乐专业课传统教学模式相结合,为了更好地提升教学效果。学生能够在宝贵的课堂时间内利用微课,更直接对于所学内容的深入研究和探讨,教师也能有更多的时间与每个人交流,教师也通过微课教学,让学生通过实践获得更有效和深入的学习,提高声乐演唱专业技能水平,提升艺术素养。微课从初期的单纯教学资源视频向学习系统的发展。声乐专业课与微课教学信息化手段的深度融合。信息化智慧课堂教学环境下,音乐专业声乐课微课教学模式的推广运用,使学生可以利用优质的教育资源,更便捷有效地去学习和掌握知识提高学习成绩。微课教学实践对艺术专业课教师的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能力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有利于提升教师的教学能力素质,从而推动教育教学的改革创新与提升发展。

江苏模特艺术学校)

猜你喜欢

声乐微课中职
演唱中国声乐作品的责任与使命——喻宜萱1946—1948年声乐活动考述
“课程思政”下中职《基础会计》的教学改革
微课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与反思
新疆中小学和中职学校全面开学
微课在初中英语课后作业中的应用
微课在心理健康团训师培养中的应用探讨
声乐诊疗室
初中化学实验教学中“微课”教学模式的探讨
声乐诊疗室
多媒体技术助力中职美术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