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饰演《水浒记·活捉》的张文远心得

2017-11-16徐栋寅

剧影月报 2017年6期
关键词:书卷气身段风流

■徐栋寅

饰演《水浒记·活捉》的张文远心得

■徐栋寅

《活捉》又名《情勾》出自许自昌的《水浒记》第三十一出《冥感》,是明末的传奇作品。在学习这出戏时,先生林继凡曾说过:这折戏的文史典故特别多,文词典雅、曲调细腻婉转,是一出典型的昆剧传统折子戏,想唱好这出戏,必须熟读剧本,学习研究一下唱词的文学知识,懂了其中的含义,你就能演活张文远了。

先生的一番话提醒了我。这折戏是昆剧折子戏中引用文史典故最多的,不光是我们演员,作为观众也是需要有一些古典文学知识的才能看懂。昆剧历史悠久、博大精深,每一折传统剧目都是如此典雅、细腻。《活捉》讲述的是阎惜娇被宋江杀害身亡以后,阴魂不散,前往情人张文远处,以情相勾,将张文远活捉去阴间再续前缘。这折戏是昆曲丑角和旦角的对手戏,其中的丑属付行,付行大多表现人物的内外不一。张文远是衙门书吏,自然颇有文化,但却风流成性,所以这个人物用付丑来诠释,既有生行的书卷气,又有丑行的夸张和幽默,如果丑角演员在这两个昆曲行当中适当借鉴学习,张文远这个角色必定出彩。

正所谓“无情不动人,无技不成戏”。在传承学习和舞台实践的过程中,我经常会与先生讨论,更多的是自我总结,《活捉》这折戏中的张文远,我归纳了两点:“情”与“技”。

在世人看来,这两人的感情是那么的荒唐、可耻。可在诠释和了解作者笔下的这些文史典故的时候,我看到了不一样的“情”。

“何须鹏鸟来相窘,效于飞双双入冥,才得个九地含垆鸳鸯冢安然寝”。这是阎惜娇的唱词。词中感受到了她的真情与无奈,正是她对张文远那份“奴家今夜非为索命而来”的情感,张文远的形象从一开始的风流好色,到恐惧惊慌,最后心甘情愿的逐渐演变,使这个人物丰满、情感交错。

张文远是个真性情的男人,刚开始得知来者是位“女客”,风流的本性外露,沾沾自喜。开门后:“冤有头、债有主,宋公明杀了你,不关我张三郎啥事介”,一个胆小怕事、负心汉的形象立刻就让观众多了一丝恨意。随着阎惜娇不为索命,只求真情的姗姗道来,“那日在公廨中,听得小娘子的凶讯,我是足足哭了三日三夜”,张文远的这份真心在他本是风流、薄幸的本性中真切的流露了出来。这两人的情,好似在绝境下的选择,有着世间的不平等和无能为力。张文远的人物情感拿捏是有层次的,每一个情感基点都应该让观众产生共鸣,有爱有恨,到最后阎惜娇三尺白绫封喉,张文远沉浸在当日“借茶”的美好回忆中,一声“三郎”勾魂同归九泉,此时,我想,更多的应该是同情。

昆曲的生旦戏优美、婉转,《活捉》亦是如此,剧中的丑与旦唱腔柔美动听,身段载歌载舞,更是有许多高难度的技巧相结合,扣人心弦的“人鬼恋”剧情让这出戏更有观看价值。剧中阎惜娇以鬼步为重点,张文远的窜桌子、绞柱下桌、抢背、掂步、矮子步等技巧烘托了剧情,在剧中最重要的曲牌【渔灯儿】中,付丑更是以水袖为主要身段动作,边唱边做,难度颇高。

一开始,张文远秉烛出场,台步、气质都带着儒雅、书卷气,好生一个俊俏的读书人,忽听来者是“奴家”,丑行的夸张表演体现了张文远风流、好色的性情。【渔灯儿】中“莫不是向坐怀”一个双折袖抱肘的动作,随着唱段节奏的快慢,水袖功恰到好处的运用在内,初学时,先生的意见是:多练多揣摩!现在终于明白先生的意思。多练,是练习唱念、身段的一气呵成,相互配合节奏去完成昆曲的程式化动作;多揣摩,是要掌握人物性格,不能一味用丑行的肢体语言表达,必须带着一丝生行的书卷气来刻画张文远这个人物。

进门后:“你看她指名道姓,哭起学生来了,如此说来,你莫非是阎婆惜么?”面对阎惜娇的鬼魂,张文远一个大跳坐,惊恐、畏惧油然而生,随后负心、薄情的本性全部彰显出来。剧中抬高凳子对着鬼魂、用倒退的台步表现恐惧,这些技巧看似没有很高的难度,但是在边唱边演的过程中是非常吃功夫的,在昆曲的文戏中,往往这类唱念和身段相结合的剧目最考验演员的基本功。

“哎呀妙啊,看小娘子的容颜,比在生时越发标致了!”张文远借着灯烛之火,壮胆相看,风流的他因为阎惜娇的美貌似乎忘记了对鬼魂的恐惧,两人想起了当时“借茶”时的美好情景,渐渐地,张文远被真情打动,重萌旧情。这一段的身段表演,是恩师林继凡先生和师娘顾湘老师一同创作的,水袖和合盘动作为主,如同舞蹈般的造型动作体现出“借茶”之后的如胶似漆,别有特色。

“我泪沾襟,好一似膏火生心”,张文远为情落泪,浑然不知阎惜娇用三尺白绫缠住了自己的脖子。这里张文远在舞台上巧妙地把妆容弄花,在形象上给人失魂的视觉效果,再通过直体窜桌子、抢背、矮子步等技巧,生动地刻画了被勾魂后带往阴曹地府的场景。一声索命的“三郎”,张文远心甘情愿的跟随阎惜娇去往阴间再续前缘。

剧终,有人会说张文远鬼迷心窍了。在我看来,并不能如此完全的概括。这出戏由情出发,以死结尾,虽带着爱与恨,却让观众有着无限的想象空间,结尾拉上大幕的那一刻,内心有着一丝同情,甚至还有一丝祝福。我想张文远如此塑造和定位,更为生动、感人。

作为第五代昆曲传承人,我充满着对昆曲的热爱,每一份努力,每一次实践都是传承路上的脚印,一步一步地站稳、扎根,永远记住前辈老师们的话:师父领进门,修行在自身,要通过实践懂得总结,神形兼备地去演活人物,做好昆曲的传承人。

猜你喜欢

书卷气身段风流
探究戏曲旦角身段艺术特征
轮上风流载春秋
涵养书卷气
读书人为何丢了书卷气
芳华不再亦风流
兼职者的风流史
打开
书卷气
没有一种爱情值得自降身段
没有一种爱情值得自降身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