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批评视角下的国产动画电影
2017-11-16孟庆林
孟庆林
(天津商业大学宝德学院,天津 300384)
大自然是动画电影中的一个重要角色,大自然不仅为动画电影提供了娱乐性,还以其丰富的构成内容和运动演替的规律以及复杂的物种关系等使动画电影具有在科学知识以及道德教化上的功能。在国产动画电影得到较大发展的近数十年中,也正是全世界人类普遍意识到生态灾难严重性,意识到当代人在其中必须承担不可推卸责任的数十年。生态批评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美国,切丽尔·格洛菲尔蒂等批评家最早以生态批评来进行文学批评。随着生态批评实践的不断深入,以及动画电影人主观上传达生态意识的现象越来越普遍,生态批评视角已经完全可以被应用于对动画电影的考察中。而对于国产动画电影来说,生态批评也是一个不应缺席的理论体系。当国产动画电影依然在技术、市场运作甚至是审美等诸多方面落后于美、日动画巨头时,国产动画电影中包孕的生态主义思想是否也与先进动画电影存在如此明晰的差距,是一个值得我们思考的问题。
一、从环境主义走向生态主义
在对国产动画电影进行生态主义批评之前,有必要对相关概念进行一定的厘清。生态主义批评(ecologism criticism)往往是被与环境主义批评(environmentalism criticism)相混淆的,这主要是因为二者都倡导对环境的保护,反对人们对生态系统的破坏,反对人类中心主义。但实质上,二者是有本质上的区别的。环境主义又被认为是一种新型的人类中心主义,或者是更为开明、更为弱化了的人类中心主义。而生态主义对于物质的关系的阐释是网状的,人类并不在其中被置于特别优先考虑的位置。当人们将涉及环保的人文艺术与自然科学相结合后,生态主义批评与环境主义批评也就应运而生了。
早年的国产动画电影或是仅仅将生态作为另一种人类社会来进行演绎(也就是更多地利用了自然的娱乐功能),如《小猫钓鱼》(1952)、《四只小野鸭》(1958)、《聪明的鸭子》(1960)等。即使是在有意识地体现人与自然关系的动画电影中,也基本上没有脱离环保主义的窠臼。但需要注意的是,没有环保主义对电影创作者以及接受者的思想启蒙,电影就很难上升到生态主义的高度。因此,对于这些有着“先声”意义的电影,我们依然有必要将其置于生态批评的视野之下讨论。这方面较有代表性的有王树忱、钱远达的《我的朋友小海豚》(1980)。在电影中,少年水手遇到一只失去母亲的小海豚,由于他对小海豚表示出了真诚的安慰与关心,一人一豚很快成为好朋友,他们在大海之中嬉戏畅游。到了深夜,少年水手还没有离开大海,而正在此时,一头鲨鱼向水手袭来,在千钧一发的时刻,小海豚出现了,与鲨鱼展开了搏斗。最终,鲨鱼的肚子被划破,少年水手逃过一劫。但人类是不可能永远生活在海里的,电影在忧伤的基调中,以人和海豚的作别告终。
在上述电影中,提倡了一种“人与动物和谐友爱相处、互相陪伴、互相帮助”的理念,动物都是人类无声的朋友,对人类有着救命之恩,这是无可厚非的(而鲨鱼等同样是动物的角色但被牺牲了)。可以说,人和动物或植物、微生物等的相处是与人类利益切身相关的,也是势必伴随人类的存在而长期存在的,对这一类电影没必要以人类的利益、需求并未隐退而进行苛求,相反,这一类电影以标举人和自然之间的善意反对了人对自然的敌视、压榨,因此从生态批评的角度来说,它们都是值得肯定的。
还有一类电影看似并没有沿袭这种单纯的“人与动物相处”模式,但是实质也是一样的。如在袁建滔的《长江7号爱地球》(2010)中,前一类电影中的“动物”变成了外星生物7仔,就对7仔的态度,人被分为两类:心生贪念、利用7仔的蛋挞头爸爸等,以及关爱7仔、与7仔友爱相处的小狄父子等。与之类似的还有如郭崴娇的《麋鹿王》(2009)和蒋卫林、陈锋的《滴水精灵之神奇小丁咚》(2011)等。
而值得一提的是,环保主义与生态主义尽管是两套运动策略或政治意识形态,但在艺术创作和批评上却不是泾渭分明,而是互相渗透的。由于认识的局限或题材的限制,国产动画电影尽管有主观上更接近于环保主义的作品,但这并不代表它们不能置于生态批评的视角下来观照。这方面较具代表性的便是戴铁郎的《黑猫警长》(2010)。在电影中,“人类”被抽离出去,动物们成为森林王国的主人。在原剧中,以黑猫警长为代表的森林警察们毫无疑问是正义的一方,包括白猫警士、白鸽警探等,警察这一代表了维护正义的职业基本上都由与人类亲近的动物来担任,而承担反面角色的一只耳等则是人类所厌恶的老鼠。在《痛歼搬仓鼠》中,老鼠们也正是因为偷袭粮仓而遭到了黑猫警长们的打击。在电影中,电视剧的故事经过了新的剪辑与包装。剧情是和《痛歼搬仓鼠》《吃红土的小偷》等基本一致的。人人喊打的不良分子依然是“害虫”们,如搬仓鼠、席卷庄稼地的蝗虫大军等,人类在某种程度上依然在根据自己的需要和喜好来对天然种群进行划分,对大自然进行书写。在主创“寓教于乐”的期待下,原本猫食鼠这种生物链都在黑猫警长“保卫公民财产”的话语下被放大成了权力链。
二、生态主义下的价值与标准
前文已经厘清了环保主义与生态主义之间的区别,那么就有必要来看在生态主义的语境下,何为应有的价值与标准。生态主义最为核心的思想便是整体主义(holism),而这整体利益是就整个生态系统而言的,换言之,在生态主义中,最高的价值是生态系统的利益而非人类利益。在这一价值观的指导下,衡量一切行为、事物先进与否的标准,评价人类的在科技、经济以及生活方式上的优劣与否的尺度,就在于它是否能够促进维持整个生态系统的持续存在,保护生态系统的完整与平衡、和谐。狭隘的“人”的要求从生态主义中淡化,甚至有时,人的需要是站在生态系统的反面的,正如卢梭曾指出的,环境实际上是一种“人为环境”,它对自然来说是一种否定力量。福柯则在《古典时代疯狂史》中又一次重申了卢梭的观点,他认为“人为的饱满”是反自然的,最终建立的是一个虚幻世界。因此,人在生态主义语境中,往往是作为一种被责备的、需要反思的对象存在的。
在国产动画电影中,由于观众群体年龄、阅历以及知识积累等方面的特点,加上电影本身在表意上的限制,在叙事内容上无法达到卢梭、福柯等人的思想深度,但是基本的生态主义理念却是可以借助各种角色设置表达出来的。例如,钱家骏、戴铁郎的《九色鹿》(1981)就是一部人类被责备的电影。在这个根据敦煌壁画上佛家经典改编而成的电影中,人类被彻底置于一个反面的位置上,而代表美好、善良的则是九色鹿与其庇护的动物们。在电影中,九色鹿有着普度众生的意识和无边法力,当九色鹿看到小蚂蚁在树枝上无法过河时,就会主动帮它们将树枝衔过对岸;当九色鹿发现小动物们没有食物时,就带它们去吃花蜜;小鸟们找不到妈妈,也是九色鹿伸出了援手。可以说,九色鹿是整个大自然的保护神,所有的动物都敬爱着九色鹿。而唯一对九色鹿恩将仇报的恰恰是人类,先是波斯商人违背诺言跟国王说了九色鹿的故事,后是卑鄙的弄蛇人见利忘义,将九色鹿引入武士的包围圈想射杀九色鹿,原因仅仅是因为王后喜欢九色鹿的皮毛,要剥下来做衣服。最后弄蛇人被九色鹿淹死,而九色鹿则带着安详的神态消失在了天际。
而李冬卉等的《黛子小姐》(2009)则巧妙地将叙事视角放在塑料袋黛子小姐身上,以推动人类的反思。不可降解的塑料袋黛子小姐在为人类乐此不疲地装各种各样的东西的时候,又结识了心地善良的快餐店的一次性饮料杯子先生,两人坠入爱河。而黛子小姐因为身上破了一个洞而失去了为人类服务的价值。更为凄惨的是,杯子先生是可降解的,在第二年的春天来临后,他就要与黛子小姐分离了。落魄的、“无用”的黛子小姐则只能继续她痛苦的、看不到尽头的生命。当她钻进棺材后一千年以后出来,发现世界上到处飘满了和自己一样的塑料袋。她的质问:“每一次睁开眼睛,我都会问自己,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我还活着?”对观众有着极大的冲击力。电影赋予了塑料袋和杯子生命和感情,让他们作为美好的角色出现,尽管塑料袋是危害环境的,但这种负面影响是人类造成的,人类的错误行为不仅将给自己带来惩罚,也给无数的黛子小姐们制造了痛苦。
三、生态主义向“人”的回归
尽管在与环境难题和人类生产生活方式之间的关系上,生态主义相对于环境主义要更为进步,但仅仅体现生态主义的核心价值与最高标准并不是国产动画电影的终点,因为一切对于生态平衡的恢复所采取的变革,都是必须落在人身上的。因此,在国产动画电影中,又可以看到一种在已经意识到反人类中心主义的必要性之后,就责任的角度对“人”的回归。
有的是旗帜鲜明地指出人在危害生态方面的罪魁祸首角色。如在丁亮与刘富源共同完成的《熊出没之雪岭熊风》(2015)中,熊大和熊二的宿敌光头强从小就梦想成为一个和父亲一样的伐木工人,长大以后的光头强则在奸商的利用下不顾熊大、熊二的阻拦准备建一个伐木场,但由于人类想砍伐森林触怒了山神。建设与环保之间的矛盾最终通过在小镇上建滑雪场得到了解决。与之类似的还有丁亮、林永长的《熊出没之熊心归来》(2016)等。
还有一部分电影则是强调人类对生态环境的挽救。如在肖智慧、陈凌超的《少年师爷之大禹宝藏》(2016)中,以远古时代大禹治水的故事倡导“礼遇水,善待水,尊重水”的观念。而在陈德明的《梦回金沙城》(2010)中,尽管故事发生在3500年前的金沙国,但电影中使金沙国岌岌可危的异能量显然源于核能。主人公小龙在帮助人们挽救了面临大灾变的金沙国的同时,自己的个性也得到了改变。
人与生态的和谐相处,也是国产动画电影所强调的。例如,在《藏獒多吉》(2011)中,故事的结构更为复杂,出现的人物更为众多,电影想传达出来的文化内涵也更加深刻。小男孩田劲意外地和藏獒多吉成为朋友,田劲救了身受重伤的多吉一次,而当田劲被风雪冻倒的时候,则是多吉救了田劲。然而高原上的生态却是复杂的,多吉是高原生态环境的一部分,还有强盗居心不良,除此之外还有怪兽“罗刹”。在三方的混战中,雪崩即将发生,多吉用自己的生命又一次挽救了田劲。在整部电影中,多吉都是一个义无反顾的救赎者形象,这可以看作是生态对人的反哺。而田劲在被多吉拯救后,继承了父亲拉格巴的职业,成为草原上牧民的医生。他从初到时的不适应环境,变成了与环境和谐相处的典范。
通过上述分析我们不难发现,国产动画电影尽管在动画技术等方面依然存在不足,但是在演绎人与自然各类关系、传达生态价值理念的方面却是到位的。理性、严肃的生态意识通过妙趣横生的动画电影,得到了有效的传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