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国产电影对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

2017-11-16吴建丹

电影文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国产电影建构国家

吴建丹

(无锡工艺职业技术学院,江苏 宜兴 214206)

宏观意义上的国家形象建构包括国家“硬实力”的建构和国家“软实力”的建构。其中,国家“硬实力”指向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和军事力量等的综合评估;国家“软实力”指向基于国家文化力量的对他国的吸引力、政治价值观以及道德威信视域下的外交政策等。新时期以来,伴随我国经济发展的跨越式增长,国家“软实力”的建构逐渐上升至国家战略层次。当前,媒介融合态势下的国家形象塑造渠道得到了全方位的拓展,呈现出百花齐放、欣欣向荣的发展之势,而电影作为一种文化产物,因其观影群体在视觉经验上体现出的共通性,运作资金呈现出的国际性和发行渠道的全球趋向性,成为在国际语境下我国“软实力”的重要表征之一,在国家形象的建构和对外传播上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一、“国家形象”概念厘定以及在电影影像建构中的表现范式

“国家形象”的现实表达是一个综合性的概念,涵盖一个国家曲折的发展历程、民族气质、经济特征、精神文化等多个层面。新中国成立以来,我国社会虽然经历了跌宕起伏,但在整体上还是呈现出一个不断发展壮大的趋势,尤其是新时期以来,改革开放促进了整个社会的振兴发展,我国社会日新月异。电影中所体现的“国家形象”则是我国发展进程的缩影。

电影影像建构中,“国家形象”是一个非具象化的模糊概念,由于狭义内涵的厘定与介入内涵的单向性而形成理论认知上的差异性理解,因此,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实质上是一个繁复的综合体,是自身的评估期望与他者认同上的互动对话,是将抽象严肃的政治理念群架构于电影的叙事策略,用鲜活的“人”和“事”完成“国家形象”在电影影像建构中的解构与重建。电影影像中的“国家形象”的建构过程建立于电影的美学观感和影像的诗意表达中,缓释于电影的故事背景、情节、人物形象等影像符号,是一种基于电影市场规律和商业逻辑的力争引起观众共鸣并传达社会主流价值观的政治和解,利用艺术的方式实现精神的生产,寻求在娱乐获利中获得国家形象的创设和伦理契约的达成,具有一定的特殊性。

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建构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元素,其基于独创性的艺术形象的展现,具有不同的逻辑表达风格,但介于电影的戏剧本质,每一种表达最终都归结于故事化的呈现,并受到故事价值的制约。意识形态在电影的“国家形象”表达上逐渐消解并让位于道德,“国家形象”在道德化路向的故事推演中建立完成。

二、国产电影中国家形象影像建构的历史流变

国产电影的产生与发展带有深刻的中国历史印记,基于历史维度循着空间线条再现和解析不同时期国产电影对国家形象共同体的表达,对于了解国产电影中“国家形象”影像建构的历史流变意义重大。

以下以1978年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之后新中国实现重大转折的新时期为节点,对国产电影中的国家形象建构进行分析。中国社会在新时期之后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国产电影在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上也呈现出截然不同的维度和方式。

(一)新时期以前国产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

20世纪20年代是国产电影独立创作方法和风格逐渐成型的滥觞期,这一时期的电影是对新的社会制度的拥立和对动荡乱世封建伦理的鄙弃的杂糅体,一方面表现出对新思潮的迎合和提倡,另一方面也表达了对腐化邪恶社会问题的抗拒和戒备,这其中以《孤儿救祖记》最具代表性。该时期的国产电影的“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是一种潜隐于启蒙潮中的“家”和“国”的形象意识,是一种对历史出路的探寻。

20世纪30年代的国产电影迎来中国电影发展史的第一个黄金时代,中国社会的历史巨变推动了国产电影的左翼运动。以《姊妹花》《十字街头》为代表的以反映民族矛盾和阶级矛盾为中心的电影呈现出丰富的艺术感染力,表现出对社会不公的强烈批判,影射出落后中国于重重矛盾中寻求光明的国家形象。

20世纪40年代,中国经历了残酷战争的洗礼,国产电影市场繁荣不复,不过在社会的动荡触动下,电影艺术家成就了高水准的创作理念,通过反映百姓在战争中所遭受的苦难和巨大的牺牲展现了一个时代的悲剧。但此时国产电影呈现出的依然是一个正向的国家形象建构思维,表达的是劫难中中国人民的勇敢与无畏。这一时期的国产电影尤以《一江春水向东流》最具代表性,该电影堪称我国20世纪三四十年代国产电影的巅峰作品。这部电影讲述的是一个家庭的悲欢,但表现的是战争前后中国人民苍凉的生活图景,将历经劫难走向胜利后仍旧没有摆脱现实欺压的小人物的悲欢离合融于对抗日战争血淋淋的控诉中,表现了导演浓郁的民族情怀和正义的呐喊。

1949年至1966年间的国产电影,称为“十七年电影”。这一时期的国产电影可以大致划分为三种类型——革命历史题材电影、革命建设题材电影、艺术电影。其中,革命历史题材电影和革命建设题材电影可谓国家形象的宣传片。这两种电影塑造的人物形象要么是大无畏的革命战士形象,要么是在社会主义建设大潮中强烈拥护党和国家的、无私忘我的工人形象和勤劳朴实的农民形象,描绘的是中国波澜壮阔的革命战争历程,歌颂的是新中国方兴未艾的建设势头,总体呈现出对国家形象的正面宣扬和肯定。代表作品包括《桥》(新中国第一部电影)、《地道战》《董存瑞》《团结起来到明天》,等等。“十七年电影”中的艺术电影与之后的国产艺术电影在艺术理解上存在偏差,当时的艺术电影崇尚的是对民族艺术之美的趋从和革命故事的诗意性表达。但相似的是,作为艺术电影,无论表达的是何种意境,其在国家形象的建构方面都是隐晦的,甚至是忽略的。那一时期的艺术电影代表作品有《芦笙恋歌》《五朵金花》等。

1966年至1976年的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国产电影形象塑造指向概念化的政治符号,歌颂的是“高大全”的英雄主义工农兵形象,知识分子则作为“走资派”成为反面人物形象代表,这是特定历史环境下国产电影的唯一出路,表现为一种非常态的艺术发展规律,在国家形象的建构上则体现为一种国家政治风暴下的夸张表达。代表作品为《红灯记》《智取威虎山》等。不过,这一时期也不乏在政治高压下延续了“十七年电影”创作风格的歌颂革命战斗与建设中英勇无私的英雄儿女事迹的电影,比如1974年上映的儿童红色电影《闪闪的红星》,通过描绘在党和革命前辈的教育和帮助下逐渐成长和成熟起来的革命少年潘冬子积极抗敌的勇敢和无畏精神,完成了对寓意革命与希望的“红星”般的国家形象的建构。

(二)新时期以后国产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

进入新时期后,国家对电影创作的肯定与支持催生了国产电影的复苏与蓬勃发展,但是“文化大革命”这场浩劫带给人们的身心迫害和对传统文化的摧毁仍旧令人心有余悸,“伤痕电影”大量涌现,运用对社会现实和电影艺术之间张力的书写,完成了对国家形象的客观审视,表达了一场无情的政治争斗中无辜受累的人群的悲惨境遇和扭曲人性背后可悲小人物的变态心理,塑造的是一个创伤中国的国家形象。电影《巴山夜雨》以遭受“文化大革命”迫害的诗人秋石被押解的过程为主线,通过8个极具代表性的遭受“文化大革命”贻害的人物形象,发出对那个昏暗的政治斗争时期凄惨境况的哀叹,传达出质朴人民心底的善良和互相帮助的美德,表现了一种与生存抗争的理想信念。电影将场景置于逼仄的船舱,浓缩的却是“文化大革命”后期的中国社会现实。

20世纪80年代以来,国产电影拥有了更多的话语权,电影成为一门被尊重的艺术,其中对国家形象的建构更趋向于朴实的叙事策略,影像中的国家形象建构更遵从于艺术创作的客观规律和观影者的接受心理,破除了国产电影以往在国家形象塑造上的概念化和符号化表述体系,致力于对本土文化价值、人文情怀等现实主体的追寻,以诚实的镜头捕捉和挖掘深藏于社会现实中复杂而丰富的人性理论,完成现实中国和影像中国的概念对接,达成公众价值观的刻画和国家形象的表述。

20世纪90年代国产电影市场出现了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三足分立的现象。其中主旋律电影以中国主流价值观为引导,传达社会主流意识形态;商业电影以营利为主要目的,旨在通过制作符合大众娱乐口味的作品来获得经济效益;艺术电影是创作者的拓荒之旅,不受规范和常识所束缚,表达的是创作者对广义事物的审视与批判。毋庸置疑,这一时期的主旋律电影是国家形象建构和传播的主体,而商业电影和艺术电影则更加专注于对电影本身的探讨,对国家形象的建构倾向于侧面表达。

21世纪以来,国产电影呈现出多元的发展趋势。在商业思维的影响下,票房已经成为一部电影成败的重要衡量指标,主旋律电影、商业电影、艺术电影开始融合,电影逐渐成为一个集艺术观赏、价值思考于一体的综合产物,除了在塑造和传播我国正面国家形象上不遗余力,更勇于在挖掘社会阴暗面中,丰满和充实国家形象的批判性建构。

这一时期的主旋律电影在国家形象的建构上开始去除人物的脸谱化和主题的观念化,转而寻求一种新的艺术突破。比如电影《建国大业》中,虽然将再现我国政协诞生的历史进程作为叙事主线,却淡化了对战争元素与政治元素的表现,而将二元对立的激烈暴力交锋积淀为一种对历史的宽容表达,谋求对于人性与历史的深度剖析,建构了一个丰满成熟的国家形象。

典型的商业电影中同样不乏对正面国家形象的有意塑造。比如,根据我国真实重大涉外案件改编的电影《湄公河行动》中,就通过对商业类型元素的糅合,讲述了中国警察境外正义执法破获中国船员遇难事件背后跨国运毒案件的故事,表达了国产电影对现实问题的深切观照,塑造了我国强烈维护国民安全和利益的强国形象。

批判性的国家形象的建构尤其在我国“第六代”导演身上表现得最为明显。比如,改编于真实凶杀案件的电影《追凶者也》中,导演曹保平利用荒诞幽默的叙事手法讲述了一场讽刺意味十足的黑色逃杀事件,表达了对荒蛮的边陲地区法治不作为的关注,更通过对我国物质至上的价值观下小人物僭越道德底线对经济利益的无尽追从的浮躁心理的刻画,折射出我国现实社会边缘小人物的精神困境,呼吁道德与理性的回归,于荒诞之中完成了一场对国家形象的严肃解读与重构。

三、结 语

国产电影中国家形象的影像建构依赖于创作者的主观愿望和创作倾向,更有赖于历史进程提供的素材和创作氛围,其建构过程既是对历史的追寻,也是对社会现实的反映。电影作为一种传播媒介,若要更好地承担起塑造和传递国家形象的责任,就必须将国家意义的传达建立于叙事逻辑的建构上,达成影像叙事体系与中国社会现实的互文性。另外,由于电影信息的最终接收者是观众,因此,国产电影对于国家形象的塑造与传播首先要保持对电影属性和拥有绝对话语权的电影产业商业规律的尊重,利用商业资本以艺术的方式生产娱乐,让观众在消费视觉观感和娱乐体验上实现对电影传达的价值观的认可和反思。

猜你喜欢

国产电影建构国家
消解、建构以及新的可能——阿来文学创作论
残酷青春中的自我建构和救赎
国产电影《罗小黑战记》IP的商业探索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呼唤更多国产电影狼性突围
建构游戏玩不够
把国家“租”出去
关于国产电影“烂片好票房”现象的批评
紧抓十进制 建构数的认知体系——以《亿以内数的认识》例谈
烈日灼心——又一部替观众担心过度的国产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