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自然与艺术:鲁迅与写实电影的跨界对话

2017-11-16

电影文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现实主义纪录苏联

刘 素

(四川师范大学,四川 成都 610068)

20世纪初,电影作为新兴艺术“亮相”上海娱乐市场,迅速吸引了知识分子的目光,鲁迅就是其中之一。经统计:鲁迅共观看电影140余部,其中有46部电影具有“写实性”,约占其观影总量的33%。1933年以前,他多选择欧美纪录电影,这类电影主要以探险和动物题材为主。1933年以后,鲁迅在保持对纪录电影热忱的同时,逐渐涉猎了苏联现实主义影片。

鲁迅对“写实”影片的青睐,源于他对“写实”本身的深刻体察和对纪实美学的亲同。他将“真”和“深”作为最高审美追求,其创作经历是对人生的真切体验、感悟以及对落后社会现象、愚昧国民性的批判和反思。同时,他的很多作品都是针对社会热点问题有感而发,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总的来说,20世纪二三十年代欧美纪录电影思潮和苏联现实主义电影主潮,与鲁迅在心灵深处已产成共鸣,同时与他的审美取向和政治理念相应和,成为鲁迅研究待拓展的一个新领域。

一、欧美纪录电影与“自然写实”

纪录电影强调对客观事实的忠实记录,对真实生活的原样再现。20世纪二三十年代是纪录电影的发轫及繁荣时期,诞生了《北方的纳努克》《柏林:城市交响曲》等影片。而鲁迅在上海10年,共观看22部纪录电影,对其价值内容、艺术效果都甚为熟悉。

鲁迅崇尚艺术的自然淳朴,他认为:“一个艺术家,只要表现他所经验的就好了,倘不在什么旋涡中,只表现些所见的平常的社会状态也好。”①纪录电影有着强烈的“写实”色彩,所摄场景皆不着痕迹,不加点染,带给观众一种“拟真实”的生命体验。经查阅,鲁迅所看纪录片多取景于非洲腹地、马来半岛、极地海底等陌生地域,所呈现的也多是动物的原始生存经验及原住民的人情俚俗,这满足了他的求知欲和好奇心。对他而言,观影不仅是视觉享受,也是获取知识的渠道。鲁迅留学日本期间,较早地接触了现代自然科学知识,翻译科幻小说、研究自然科学发展史、探讨人的自然本性等。通过对现代科技的理性认知与不断实践,他形成了自己的人文主义科学观,使其在目睹“未知”世界时,能最大限度地淡化影片“虚拟现实”与真实生活间的陌生感。此外,由于家庭环境、地域文化及求学经历潜移默化的影响,鲁迅受中西自然主义重实地观察和客观描写观点的影响,表现出崇尚“写实”的价值取向,形成了独立的艺术旨趣和文化品格。纪录电影中的写实场景,如“穷辽俗之奇秘,极森林之巨观”(《暹罗野史》)、“虎牛恶斗,尘灰飞扬”(《兽国春秋》),与鲁迅业已形成的自然主义精神结缘,使他能迅速进入观影状态,在潜意识里与已有审美认识糅合碰撞,最终形成个人的观影体会。值得一提的是,鲁迅对纪录电影中的“探险”题材甚为喜爱,在他所看的22部纪录电影中,绝大部分都带有“探险”意味。如《北极探险》摄录了北极各种鱼兽飞禽,“非一般理想小说改编者可以比拟”;而《南极探险记》的主演这样回顾拍摄过程的艰辛:“舟行海中,波涛险恶,冰山起伏,无日不在惊涛骇浪中。”这些冒险经历紧张而刺激,能激起观者强烈的心理反应,尤其能引起有类似生活经历观众的共鸣。鲁迅在上海10年,参加自由盟,被政府通缉,而他仍手握笔端,激扬文字。他强悍而执拗的性格、坎坷而丰富的经历,正是一部“真实”的时代影像记录。

总的来说,纪录电影作为一种“记录生活”的新载体,不同于简单复制日常生活的影像片段。它能对生活素材进行创造性的处理、加工,使之具有更好的视觉传达效果,带给观众前所未有的现实感和亲近感。在以报刊、杂志为主要传播媒介的20世纪初期,纪录电影能另辟蹊径,占据一定的市场份额,并获得较高的社会认可度,实属难得,且看当时的一些电影时评:“无异到非洲游历一次”(《非洲列怪》)、“亦最近电影选举中当选之构,号称实地摄影者所可比拟”(《暹罗野史》)、“有功于社会教育的旷世无二非洲写实巨片”(《人兽奇观》)。可以看出:纪录电影在内容呈现和艺术表现上,有着异于其他电影类型的特质,满足了以鲁迅为代表的知识分子的娱乐需求、知识诉求及艺术追求,成为他们闲暇生活的主要娱乐选择。

二、苏联现实主义电影与“艺术写实”

20世纪30年代,纪录电影在继续坚持“自然写实”的同时,逐渐转向社会问题,具有“现实主义”的美学特征,苏联现实主义影片就是其中的代表。简单勾勒苏联电影在中国的发展历史:1924年,一部关于列宁的新闻纪录片首次在中国放映;1925年,上海南国电影剧社放映了苏联影片《战舰波将金号》,这是第一部在中国放映的苏联故事片;1931年,普多夫金导演的《成吉思汗的后代》在上海公映;1932年12月12日,国民政府与苏联恢复外交关系,苏联电影正式输入中国。据鲁迅日记,凡1933年起上映的苏联影片——《亚洲风云》《生路》《雪耻》《傀儡》《夏伯阳》《复仇艳遇》,他都曾观看,并给予很高的评价,认为:“苏联影片,以其伟大,看了使人振奋。”

基于中俄社会的相似性,鲁迅积极翻译俄国文学作品,数量占其译作总量的一半以上。他认为:俄国文学的民主主义、人道主义、社会批判精神和“为人生”的写作传统值得作家借鉴和学习。20世纪20年代末,鲁迅由翻译文学作品转而研究电影理论,两年间(1929—1930)就将普列汉诺夫的《艺术论》和卢那卡尔斯基的《文艺与批评》译介到国内,是较早系统引进苏联电影理论的翻译家。苏联电影理论的基石之一就是:“用纪录手段对可见世界做出解释”(维尔托夫语)。因而,当谈到电影如何客观有效地传播中国文化时,鲁迅提到:“希望先生(指范朋克)于东游之后,以所得真实之情状,介绍于贵国之同业,进而介绍于世界,使世界之人类与中华所有四万万余之人民为相爱之亲近,勿为相憎之背驰。”②可以这样说,苏联电影沿袭了俄国文学“为人生”的传统,这与鲁迅彼时的阶级立场相应和,他曾回答:“为什么做小说?”——“以为必须是‘为人生’,而且要改良这人生。”(《我怎么做起小说来》)此外,苏联电影本身的艺术成就,如强势的电影语言、独创的剪辑技巧、真实的银幕人物,在世界影坛产生了很大的影响,也在中国电影市场赢得了不错的口碑,客观上促成了鲁迅与苏联电影结缘。

苏联现实主义影片是一种从题材、样式到创作方法上都有别于欧美电影的新类型,它呈现出三个特征:第一,影片真实地反映了苏联“社会主义”的国家性质,使观众通过银幕了解新政权统治下的社会风貌。如1933年2月16日上映的《生路》,该片以政府改造流浪儿童为题材,使观众身临其境地感受了苏联人民在怎样艰苦而愉快地从事社会主义建设,又怎样通过劳动教育无家可归的流浪儿童。时评之——“富有伟大的教育使命”“充满了生命力与令人感着强烈的刺激”。而影片所列出的“儿童教育问题”一直是鲁迅关注的重点,他曾尝试改变儿童成长环境,如改革儿童读物、创新课堂教学方式、探讨亲子间关系,但收效甚微。电影的出现,为他探索儿童教育方式提供了新的思路。他时常陪海婴去看电影,如《人猿泰山》《泰山之子》《米老鼠》等,以及一些世界风光之类的纪录片。第二,影片内容多取材现实生活,能针砭时弊,具有现实指涉意义。如1934年10月11日上映的喜剧片《傀儡》,被称为“世界政治舞台大写真”。影片辛辣地讽刺了国际政治:在欧洲政治舞台上,西方的法西斯导演了傀儡戏;在东方的亚洲,日本帝国主义者也同样制造出了傀儡戏,即“九一八”事变后在我国东北所设立的“伪满”政权。中国民众对这部影片所叙述的故事,不仅非常熟悉,而且深有体会。鲁迅在事变后的第三天(9月21日),就写下了《答文艺新闻社问》,表示了他对事变的态度:“这在一面,是日本帝国主义在‘膺惩’他的仆役——中国军阀,……在另一面,是进攻苏联的开头,是要使世界的劳苦群众,永受奴隶的苦楚的方针的第一步。”第三,影片多以真实人物为原型,颇具代表性,能引起观众共鸣。1934年底,苏联现实主义电影的里程碑之作《夏伯阳》问世。这部影片根据富尔曼诺夫同名小说改编,由瓦西里耶夫兄弟导演,塑造了“夏伯阳”这一英雄形象。1935年11月6日,鲁迅携家人到苏联驻沪领事馆观看《夏伯阳》,当时这部影片尚未公映,只能依靠翻译当场口译影片的故事情节和人物对话。观后,苏联大使博加莫洛夫询问鲁迅有何看法,鲁迅回答说:“我们中国现在有数以千计的夏伯阳正在斗争。”鲁迅曾把“埋头苦干的人”“拼命硬干的人”“为民请命的人”“舍身求法的人”称作“中国的脊梁”,夏伯阳正是这类“脊梁式”人物的银幕初秀。鲁迅欣喜地观看影片,并热情地向友人推荐。《杜勃洛夫斯基》是鲁迅生前看的最后一部影片,他对此片颇为满意,在日记中留下了“甚佳”的评语。许广平回忆:“这是先生永远不能忘怀的一次,也是先生最大慰藉、最深喜爱、最足纪念的临死前的快意了。”他欣喜地看到片中崛起的农奴(杜勃洛夫斯基)最后给地主的一击,这种斗争精神正是国人所缺的。总的看来,苏联电影因其真实的生活题材、创新的艺术手法、典型的人物形象,在世界影坛取得了较高的影响力。而鲁迅这一时期对“苏联电影”的关注,可视作其政治立场的体现。1930年,鲁迅加入“左联”,并以自己丰硕的创作成果和在文学界的影响力成为“左联”事实上的领导核心。这一时期,鲁迅关注、阅读、思考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逐渐形成了完整、清晰、系统的文艺观,潜移默化地影响了他的观影取向。

从纪录电影的“写实主义”到苏联电影的“现实主义”,前者是对现实的“照相式”重现,而后者经过编导的创造性变形后(比如塑造典型人物、营造典型环境、设置故事情节),产生“陌生化”的审美效果,更具时代色彩。当然,“现实主义”不仅要真实地描写生活现象,还须真实地反映社会各阶层的复杂关系,这就对影片的“典型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安德烈·日丹诺夫曾要求文学要把“最实在的日常生活现实和最富于英雄精神的境界结合起来”,这一点被苏联导演应用于电影,为“典型性”做了很好的诠释。这里需要指出的是,鲁迅所看的影片并不能代表苏联电影最高水平。比如,以《战舰波将金号》《母亲》等为代表的具有更高艺术水准的“蒙太奇电影”,鲁迅并未看到。

三、结 语

无论是欧美纪录电影,还是苏联现实主义影片,它们的艺术特质都根植于“写实”,即摒弃主观色彩的原样摄录、基于现实生活的适当剪辑、追求自然客观的审美理念,这些都与鲁迅的创作旨归与艺术追求相契合。而鲁迅对“纪实美学”的认同与青睐,一定程度上也是他选择影片的动因之一。从早期对欧美纪录电影情有独钟,到后期逐渐欣赏苏联现实主义影片,鲁迅从追求“自然写实”,转而更关注影片的现实意义。从其中的转向可看出:除个人主观因素外,社会政治背景、电影业的市场反馈等客观因素也会影响观众的选择。站在审美者的角度,鲁迅的观影趣味是略高于普通观众的,普通观众把电影视作“快适艺术”,只为欢娱消遣;而鲁迅则把电影当作美的艺术,不单为了追求官能快感,更是透过影片表层,以理性的眼光去发掘深层意义。总的来说,鲁迅的观影经历,是兼具普通观众、作家、社会观察家等多重身份的审美体验,是其审美趣味和政治立场的真实流露。而他与“写实”电影的碰撞交流可视作自由知识分子在文学与电影两种艺术间的跨界尝试与实践的例证。

注释:

① 鲁迅:《致李桦》,选自《鲁迅全集》(第13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372页。

② 鲁迅:《现代电影与有产阶级》,选自《鲁迅全集》(第4卷),人民文学出版社,2005年版,第421页。

猜你喜欢

现实主义纪录苏联
自然科学与“现代现实主义”——19世纪现实主义再阐释
新法律现实主义
《科教·纪录》
中国刷新一箭多星纪录
苏联克格勃第五局
挥之不去苏联人心态
关于苏联解体:你所了解的一切都是错的
新现实主义巨匠
什么是现实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