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英美电影中的嬉皮文化

2017-11-16

电影文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乔恩英美毒品

任 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 杨凌 712100)

盛行一时的嬉皮文化的诞生是有深刻社会原因的,尽管其是以非主流姿态出现的,但是由于其牵涉到多方面的问题和强烈的时代感,早已进入了以市场为主导的主流电影中。英美都有大量电影反映了嬉皮文化。人们在这些侧重点、对嬉皮文化褒贬态度各有不同的电影中,可以窥见那个动荡年代的社会景象,以及叛逆的嬉皮士们另类的思想与行为。

一、英美电影嬉皮文化的土壤

文化是一个复杂的概念,它包括了价值观、信仰、具体的语言乃至符号。当文化形成,在社会机制中趋于稳定之后,就会被内化为人们人格系统的一部分,在内部上,制约、引领着人们的行为;在外部上,则影响着人与人之间的关系,相同的文化能够为人们在交流、行动时提供共同的语言和立场,使人际互动尽可能地以共识大于异见的方式进行。文化使社会保持有序性的同时,不同的文化又造成了人与人的矛盾冲突,引发社会的分歧甚至动荡。嬉皮文化便是其中的范例。

英美乃至西方的嬉皮文化主要诞生于20世纪50至60年代,而又以美国为主导。嬉皮文化出现在西方世界的精神信仰真空期。如在约翰·施莱辛格的《午夜牛郎》(MidnightCowboy,1969)中,来自得州的穷小子主人公乔恩·沃伊特的理想便是在纽约凭借自己的外貌来做一个男妓。然而在遭遇了到处坑蒙拐骗的里佐之后,里佐谎称能介绍乔恩进一个舞男团,骗走了乔恩20美元的中介费,身无分文的乔恩甚至愿意出卖人格赚钱。后来,里佐与乔恩相依为命,两人从诈骗、偷窃到杀人、抢钱,直到里佐卑微地死去。在整部电影中新教伦理观被击得粉碎,“美国梦”中描绘的美好生活也是可望而不可即的,犯罪几乎成为解决生存问题的唯一手段。

从政治的角度来说,由于美苏双方处于“冷战”的对峙中,反共的保守主义在美国占上风,在对共产主义的抵制下,美国社会的政治氛围是极为压抑和沉闷的,人们包括自由表达在内的诸多权力受到了限制。就在这种冷战思维盛行、万马齐喑的情况中,嬉皮文化与民权、女权等组织一起发出了“反正统”声音。而其中,嬉皮文化又与后者有着鲜明的区别。民权、女权运动带有明显的建设性色彩,而嬉皮文化则有破坏性和逃避性。由迈克尔·沃德利拍摄的纪录片《伍德斯托克音乐节1969》(Woodstock,1970)便是这一土壤的产物。摇滚乐是当时嬉皮青年们用以对抗正统文化的武器,甚至是反战的工具。当时嬉皮士们的大规模集会一般都是以反战为目的,以摇滚音乐会为形式的。在电影中人们可以看到,多达数十万的人群拥挤在小镇上,人们露宿在帐篷之中,在篝火上吸毒,就连天降大雨的声音都成为特殊的伴奏。而当音乐节结束人潮散去时,一切又像一场虚无缥缈的梦。时至今日,伍德斯托克甚至已经成为一个关于20世纪60年代美国青年放纵、享乐态度的形容词。李安根据艾略特的回忆录拍摄了故事片《制造伍德斯托克音乐节》(TakingWoodstock,2009),详细记叙了犹太青年艾略特当年筹备伍德斯托克音乐节的前因后果,引领着人们再一次感受到当年狂野而震撼的嬉皮文化。

尽管英国也不能置身于美国掀起的反正统潮流之外,但是嬉皮文化在英国的影响却大打折扣。这是与英国一向保守的文化密不可分的。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英国就缺乏嬉皮文化出现的土壤。反抗社会的亚文化群体是广泛存在的,当亚文化群体长期无法得到他人的认同时,就很容易以一些离经叛道的举动来宣示自己的存在感,从而捍卫自己的权利。在君主制的残留下,英国的主流价值观始终是保守、严谨的,然而物极必反。英国文化之中固守陈规的事物太多而难免令人感到压抑甚至窒息,正是这种氛围孕育出了抵抗力量。当这种抵抗力量日益激烈、壮大时,英国文化也就出现了两极化。如艾伦·帕克的《迷墙》(PinkFloydTheWall,1982)以一种“心理意识探索影片”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主人公弗洛伊德孤独绝望的一生,弗洛伊德伤痕累累的精神世界中存在的“墙”某种程度上便是来自于英国这个保守压抑的社会。

二、嬉皮文化在英美电影中的表现方式

英国的嬉皮文化基本上来自于美国,而美国的嬉皮文化则是继承了20世纪30年代颓废派(hipster)的遗产。颓废派们纵情于爵士乐、毒品以及性,这些都与感官的刺激以及享乐主义紧密相关,20世纪60年代年轻的嬉皮士们一方面高度希望突破世俗陈规;另一方面,在其能力范围内,能表达对现实不满的方式又是极为有限的,相对于摧毁他人,他们更愿意表现自己的“垮掉”,以凯鲁亚克等“垮掉的一代”为代表的嬉皮士们对颓废派的三大表现几乎全盘接受,只是在时移世易下将颓废派对恣肆纵情爵士乐的痴迷变为对更加疯狂放肆的摇滚乐的推崇。而在英美电影中,正如彼得·比斯凯德的《〈逍遥骑士〉、〈愤怒的公牛〉:“性—毒品—摇滚乐”的一代是如何拯救好莱坞》中所说的,摇滚乐、毒品以及性也几乎成为嬉皮文化的标签。

(一)摇滚乐

如前所述,摇滚乐是嬉皮士们奔上街头,进行集会,表达反战口号的工具。当时的嬉皮士们甚至直言要发起一场“摇滚革命”,如当英国滚石乐队赴美演出时,就收到了美国“革命青年”的致意,美国嬉皮士们表示将在滚石乐队的音乐领导下拆毁监狱与学校。在电影中,摇滚乐这种具有颠覆、反叛意味的元素也层出不穷。有的是以摇滚乐手为主要表现对象。除前述的《迷墙》外,还有格斯·范·桑特执导的以涅槃乐队主唱科特·柯本为原型的《最后的日子》(LastDays,2005)。主人公音乐人布雷克行为怪异,如裸泳、沉迷毒品等,穿着也与身边的人格格不入,最后吞枪自杀。桑特有意表现了布雷克死后灵魂离开身体爬上天梯最后消失的过程,表示死亡对他来说才是自由的获得。猫王、披头士等歌星甚至还会直接参演电影,在其中扮演自己,如《一夜狂欢》(AHardDay’sNight,1964)等。还有的电影表现了普通青年对摇滚乐的爱好,如《给我庇护》(GimmeShelter,1971)中,多达40万的乐迷聚集在加州欣赏滚石乐队的演出,结果现场却不幸发生了枪击事件,一名观众丧生。还有的电影尽管并没有正面表现主人公对摇滚乐的欣赏,但是在电影中运用了大量与画面相得益彰的、声嘶力竭的摇滚乐,时代感以及主人公对快感、自由的呐喊呼之欲出。如丹尼斯·霍珀的《逍遥骑士》(EasyRider,1969)、乔治·卢卡斯的《美国风情画》(AmericanGraffiti,1973)等。

(二)毒品

如果说摇滚乐能够给年轻人提供一种幻觉和发泄,那么毒品无疑在摇滚乐的基础上进一步满足了年轻人的这种需求。据统计,在1969年,美国有近三分之一大学生吸食各类毒品(drug与dope),即使是不吸毒的嬉皮士,也旗帜鲜明地表示支持他人吸毒。如卡梅伦·克罗的《几近成名》(AlmostFamous,2000),电影中“Stillwater”乐队的成员就常常以毒品来作为激发自己音乐灵感的药物。在斯坦利·库布里克的《发条橙》(AClockworkOrange,1971)中,主人公早期的恶行主要是暴力,而毒品则是他暴力行为的催化剂。当年轻人聚众吸毒之后,便会胆大包天,无恶不作,阿历克斯便是在吸毒之后犯下了抢劫、强奸等重罪。吸毒对于阿历克斯来说更多的是与好玩、开心有关,或是一种社交方式。而丹尼·博伊尔的《猜火车》(Trainspotting,1996)则以主观视角表现了年轻人在吸毒之后产生的幻觉,此时的毒品已经紧紧与瘾关联,主人公在毒品造成的飘飘欲仙感中无可自拔,不仅屡次被送进戒毒所中,还因为吸毒过量而生命垂危。观众无不为堕落青年马克在注射了海洛因以后眼中扭曲的红色地面,马克面对满是粪水的失修马桶还伸手进去找药片等画面而感到震惊。

(三)滥性

性放纵也是嬉皮士们获取感官满足,反抗理性、秩序和体制的一种方式,嬉皮士们的反战口号便是“要做爱,不作战”,同时性也是摇滚乐、毒品等造成的幻觉感的产物。不仅异性恋者将他们自由的性爱公开化,同性恋者也在普遍的滥性中为自己正名,性成为他们反抗宗教、法律的手段。在《逍遥骑士》中,比利和怀特如愿以偿地赶上了新奥尔良的狂欢节,随后在乔治的介绍下来到妓院“达克廷夫人之家”,他们用性来表达对宗教的蔑视。

除此之外,“公路”也是电影表现嬉皮文化的一个元素,莱斯罗·本尼迪克的《飞车党》(TheWildOne,1953)可谓是这一类电影的鼻祖,电影中精力过剩的青年人以摩托车在公路这一危险地带挥霍青春,这些“浪子”们丝毫没有对死亡的惧怕。此后更是有如《逍遥骑士》(EasyRider,1969)《恐惧拉斯维加斯》(FearandLoathinginLasVegas,1998)等电影让年轻人处于“在路上”的状态,路途的漫长也意味他们将遭遇形形色色的人,感受迷幻错乱的人生。

三、嬉皮文化在英美电影中的艺术特征

(一)零观点叙事

英美电影在表现嬉皮文化时有时会以喜剧的形式,如布鲁斯·罗宾逊的《我与长指甲》(Withnail&I,1987);有时则会以悲剧的形式,如《最后的日子》;有时会以传统叙事手法讲述一个完整的,有着明晰发展、高潮和结局的故事,如库布里克《全金属外壳》(FullMetalJacket,1987);还有的电影则采用的是“反情节性”叙事,在这一类电影中,情节是被“释放”而非“展示”的,大量缺乏联系的、零散的情节被堆砌在一起,如《迷墙》几乎可视作是一部对专辑中每一首歌进行注解的电影。

(二)非传统、不稳定镜语

嬉皮士们的精神状态一般是高度亢奋或极度颓废的,他们的生活态度也是在迷惘中自我麻痹、自我放逐的。为了让观众更能体会到他们的心境,英美电影除大量使用摇滚乐进行配乐外,在视觉上,还会使用非传统、不稳定的镜语,从而给观众制造慌乱、毫无章法之感。如在《猜火车》中,在艾莉森注射毒品时的低机位拍摄,让观众显然感受到此时主人公的精神状态已经与清醒时迥异。在镜头的运动上,如马克因为腹泻而冲进了“全苏格兰最脏的厕所”,此时镜头迅速切换于马克与俱乐部其他顾客之间,并且在表现顾客们的面部时晃动,一方面是表现马克此时“人有三急”的混乱状态,另一方面也是凸显他人对嬉皮士的鄙视态度。

嬉皮文化在展现人性光辉的同时又折射着在特殊时代下人精神、行为的荒谬。在体现嬉皮文化的英美电影中,年轻人以摇滚乐、毒品和滥性逃避现实、反抗社会的情节给观众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而这一类电影在展现这一批“文化逆子”生活时的艺术语言,如零观点叙事,非传统、不稳定镜语等,对于表现其他亚文化群体的电影有着启发意义,亦是值得我们深入把握的。

猜你喜欢

乔恩英美毒品
销毁毒品
抵制毒品侵害珍惜美好年华
看,书中间有堵墙!
看,书中间有堵墙!
火烧毒品
机器人妻子
Onemoretime:comingandgoingLiuYu英美电影与英美文学的互动发展研究
A Precritical Analysis of the PoemThe Passionate Shepherd to His Love by Marlowe
英美文化差异对英美文学评论的影响
英美为何一再拖延开辟“第二战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