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代美国电影中都市牛仔形象的文化解读

2017-11-16

电影文学 2017年16期
关键词:牛仔都市文化

郝 敏

(宝鸡文理学院,陕西 宝鸡 721016)

牛仔是美国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西部牛仔退出历史舞台之后,都市牛仔作为一个新的传奇英雄形象出现了。当代美国电影中不乏大放异彩、极具个人魅力的都市牛仔形象。塑造都市牛仔形象的电影成为西部电影之后新的类型片——都市警匪片,其中不乏在取得商业成功的同时也具有一定艺术价值之作,而其中的牛仔形象则显示出美国导演在沿袭传统的同时,又根据市场在人物的塑造、电影类型的构建上进行创新突破的努力。对都市牛仔形象进行分析,能透视美国的牛仔文化与个人英雄主义意识。另外,都市牛仔形象也是一个帮助人们了解美国电影时代嬗变的窗口。

一、牛仔文化与都市牛仔

都市牛仔源于美国西部电影中的牛仔形象。由于美国的西进运动史,美国文学与影视史上形成了特有的牛仔文化,如“西部牛仔小说之父”欧文·威斯特、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等人就为后世留下了多维而全面的牛仔形象。西部牛仔一般都枪法如神,在大敌面前能够镇定果敢,以一敌众,并能够拯救自己的同胞于水火之中。牛仔代表了美国边疆移民在拓荒过程中勇敢善战、潇洒乐观等精神。尽管随着西部开发的结束,西部牛仔也成为一个昙花一现的形象,但是西部牛仔形象上附加的优秀品质与神话色彩却依然触动着人们的神经。正如沈国芳在《观念与范式——类型电影研究》中指出的,牛仔精神已经成为美国精神的一部分,甚至是整个20世纪人类文化精神中的一部分。

在人们的内在精神层面依然需要牛仔这样的英雄人物的时候,美国电影出现了两种应对方式。一是继续拍摄西部电影。如赛尔乔·莱昂的《荒野大镖客》(1964)、唐纳德·希格尔的《烈女镖客》(1970)、克林特·伊斯特伍德的《苍白骑士》(1985)等都是带有怀旧意味的西部片,电影中的主人公均为身手矫健的牛仔。而电影的情节也是为了烘托牛仔形象服务的,牛仔的神勇在解决冲突的过程中展现出来。尽管这一类电影也堪称经久不衰,但由于20世纪美国国外环境的巨大变化以及电影在技术、市场上的迅猛发展,传统西部电影已经有些不能适应观众变化的欣赏品位,在市场上渐渐显示出疲态。二是创造了“都市牛仔”的新型牛仔形象。这最早可以追溯到20世纪70年代唐·希格尔的“肮脏的哈利”系列电影,而将其发扬光大的则非伊斯特伍德莫属。都市牛仔相对于西部牛仔来说,其区别主要在于定语“都市”这一空间指向上。换言之,都市牛仔的活动范围将不再是黄沙漫天的西部旷野或人烟稀少的美墨边境小镇,而是在灯红酒绿、熙熙攘攘的当代都市中。

都市牛仔与传统西部牛仔相同之处首先在于,他们都是在武力与道德上的正面人物。以武力而言,都市牛仔尽管不再需要策马扬鞭于沙漠之中,不再需要“拓荒”,但是他们却依然需要有一定的冒险精神和战斗意识,如同样需要有精准的枪法和敏捷的格斗身手等。因为都市之中隐藏着太多的暴力与罪恶,部分人会在物欲的刺激下走上犯罪的道路,而高楼林立的都市则成为他们进行罪恶勾当的黑幕。如果主人公没有足够强壮的体魄和坚定的意志,就无法在罪恶之中全身而退。其次,如西部牛仔中不乏警探、治安官等人物一样,都市牛仔们往往也是从事警探职业之人。又或他们并没有国家机器的公职,但他们仍然是正义的化身,自觉地承担着惩恶扬善的重任,如都市牛仔中就有执着地追求真相、以笔为枪的记者。他们面对的环境与风沙肆虐、荒蛮干涸的西部小镇一样险恶,因为都市同样有无序、正义被践踏的一面。相对于老幼妇孺来说,都市牛仔们无疑是神勇彪悍的强者,他们对治安秩序的维护,体现的是美国的国家价值观和一种普世的道德理想,所以都市牛仔们也承继西部牛仔接受了美国民众潜意识之中的力量、道德崇拜。

但西部牛仔形象也经历过一个“祛魅”的过程,不少人物身上有着明显的缺陷(如嗜赌等),这种亦正亦邪性能够树立起更为丰满的人物形象。都市牛仔诞生于西部牛仔之后,自然也不愿意采用单纯的脸谱化来塑造人物,都市牛仔往往也并非完人(如与家人关系紧张等)。都市牛仔的所作所为并非仅仅出于“利他”的意愿,其还有维护个人尊严、证明个人勇气的“利己”的追求。这一点,牛仔形象是与东方文化中的“侠士”形象有共通之处的。

二、美国电影中都市牛仔类型

当代美国电影中,都市牛仔的类型按照其职业以及职业带来的个性、行为方式上面的特征,可以大致分为如下三类:

(一)警察、侦探类都市牛仔

警察、侦探等是能够直接地、合法地与犯罪分子争锋的职业,因此这一类都市牛仔是最常见的。如伊斯特伍德的《菜鸟霹雳胆》(TheRookie,1990)中的尼克·布尔洛夫斯基。他从原本在汽车团伙盗窃科中碌碌无为,到由一个汽车团伙盗窃嫌疑人挖出一桩商店连环抢劫案,再到立誓为自己殉职的搭档报仇,尼克在破案过程中越来越具有血性和能力。

但是相对于西部牛仔往往被笼罩了一层神话性想象,都市牛仔生存的时代法制更为完善,法律对个人的约束力要更为强大,而都市牛仔又同样是孤独的,要想将自己牛仔的角色继续扮演下去,即以自己的力量来扭转乾坤,他们的行事就很难全部通过法律授权,换言之,这一类都市牛仔往往是游走于法律边缘的人物。如在《肮脏的哈利》(DirtyHarry,1971)中,哈利的“肮脏”一方面是指他面对的是旧金山最恶劣、最棘手的罪案,另一方面指的则是哈利在破案过程中不惜使用一些非法手段,而警局也对此持默许态度。直到旧金山出现了一个声称要每两个小时射杀一位市民的无差别射杀狂魔,而政府竟然对这个恐怖分子妥协,决定满足他10万美金的要求。恼怒的哈利擅自行动逮捕凶手导致人质死亡,为此受到了警局的批评。其后凶手更是凭借精神疾病的证明逃脱法律制裁,又变本加厉地劫持了校车。忍无可忍的哈利将自己的警徽远远丢进湖里,表示自己将再也不受这个公职的限制,将以自己的方式去惩治凶手。

(二)文艺职业类都市牛仔

相比起前一种都市牛仔身上的铮铮铁骨,这一类都市牛仔给观众的印象往往来自于他们的浪漫与温情,他们从事的也往往是摄影师、记者等文艺类的职业,带有“独行侠”的意味,如《廊桥遗梦》(TheBridgesofMadisonCounty,1995)中会采摘野花送给弗朗西斯卡,会吟诵《流浪的安格斯之歌》的罗伯特·金凯等。“浪漫主义最突出的也是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其主观性,把情感和想象提高到首要的地位,富于感伤忧郁的情调,情感深挚。”如在大卫·芬奇的《十二宫》(Zodiac,2007)中,与杀手“十二宫”斗智斗勇并且能不落下风的并非警察,而是《旧金山纪事报》的记者罗伯特。在警察局效率极为低下的时候,罗伯特不惜冒险前去会见线人以接近真相,结果遭遇了地下室的惊魂一幕。另一方面,电影又表现了他离婚以后与儿子相依为命的场景。从这位都市牛仔身上,观众可以看到他勇敢之外又有浪漫与温情的一面。

(三)退役特殊职业类都市牛仔

美国电影中,不乏一类“老而弥坚”的人物,他们是暮年英雄的代表。这一类人物往往曾经从事过特殊职业,如军人、特工、宇航员等,在早年的职业生涯中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和强烈的对他人的责任感。而在退役之后,他们逐渐因“不合时宜”而被边缘化,难以施展才能。一旦有机会,他们本性中争强好斗的一面还会被激发出来,从而重新成为昔日所向披靡的都市牛仔。如在《老爷车》(GranTorino,2007)中,主人公沃尔特·科瓦尔斯基原本是一个参加过朝鲜战争的老兵。白发苍苍的他现在独居在亚裔区,而邻居涛则是苗族黑帮成员,涛受迫来偷盗沃尔特视为珍宝的福特老爷车,偷车失败后,涛与沃尔特成为忘年交。然而苗族黑帮却不肯罢休,倔强的老战士沃尔特索性决定与黑帮大战一场,以保护涛一家,也保护整个社区的安定。即使最后沃尔特付出了生命的代价,但他是作为一个都市牛仔而非一个平庸老者死去的。

三、都市牛仔的文化映射

了解美国电影中都市牛仔形象群的形成的由来,实际上也是对美国社会文化的一种探寻。首先,这是与美国文化中对超己力量的向往有关的。美国因历史较短而几乎没有本土的英雄远古神话和史诗,但是美国对西方(尤其是古希腊)文化的继承使得美国文化同样有着超己力量文化的幽灵,好莱坞电影中层出不穷的超级英雄电影便是例证。而在超级英雄电影还未诞生时,拥有意志、勇气和过人才华的都市牛仔形象则帮助美国人抵御现实社会中的无力与恐惧,都市牛仔们对正义的伸张,尤其是其中的暴力行径帮助人们实现宣泄需要,安慰了处于焦虑中的当代人。如《拨云见日》(SuddenImpact,1983)中詹妮弗作为受害者发出了“有一种东西叫正义,当人们需要它时,它却远远跑开”的控诉,而最后嫉恶如仇,且具有收拾“烂摊子”能力的哈利在历经一系列飞车、枪战、爆炸等暴力行为后帮助詹妮弗完成了复仇,这是能使观众获得极大快感的。

其次,都市牛仔的亦正亦邪性,在艺术上,这样的角色层次更丰富,能够给观众留下更深刻的印象;在文化上,则是电影导演们对美国文化矛盾之处的一种调和。由于美国立国于北美殖民地对英国宗主国的反抗,因此,在美国文化中,对自由的追求、对权威的反抗是备受推崇的。个人英雄主义也是这种文化下的产物。但美国又以其法制建设为荣,强调人对法律的遵循,因为只有法律是《独立宣言》中“人人生而平等”理念的保护者。这样一来,个人英雄主义就难免与法制发生冲突。都市牛仔就成为面临秩序和反秩序双重压力之人。导演们选择让都市牛仔在维护法制的基础上,又我行我素,偶尔会不得已地稍微触犯一下法律,但整体的道德立场并无问题,或是安排另一位都市牛仔来惩治前一位犯法的牛仔,以匡前者之弊,重申法治精神,可以说是当前一种最能取得观众认可的对美国文化妥协的方式。例如,在泰德·珀斯特的《紧急搜捕令》(MagnumForce,1973)中,电影中处于明面的都市牛仔便是主人公卡拉汉警探,而还有一位隐身于黑暗中的神秘者,他也可视作一位都市牛仔。旧金山发生了神秘的连环凶杀案,许多位曾经作恶多端,但逃避了法律制裁的恶人一一遇害。显然,这样的杀戮再大快人心,私刑也是法律不允许的。于是卡拉汉开始了对这位“敌人”兼“同僚”的抓捕。卡拉汉有一句口头禅:“一个好人知道他的限制在哪里。”在电影中这种限制主要就体现在他身为警探,不能用法律之外的手段来惩处罪犯,他坚信不能为了公义去破坏现有的社会共识。然而市民的情绪又是极容易被那位“义警”调动的,这更增强了卡拉汉将案子查得水落石出的决心。卡拉汉的“白”便是用来调剂“义警”的“黑”的,另一方面,这种“螳螂捕蝉,黄雀在后”的追逐游戏更增强了电影的可看性。

可见,只要美国人渴求超己力量的集体无意识还存在,以及美国政府弘扬自由与法制精神意识形态的需要还存在,都市牛仔就将继续在银幕上演绎着牛仔神话。

猜你喜欢

牛仔都市文化
牛仔袋
潜行水下 畅游都市
年味里的“虎文化”
谁远谁近?
威尼斯:水上都市
都市通勤
牛仔牛仔,摇摇摆摆
文化之间的摇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