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馆馆藏载体形态的变迁及其影响
2017-11-15刘春华
摘 要:图书馆馆藏知识的载体经历了简帛、纸质和数字媒体阶段,各个载体的不同特征和功能直接影响着图书馆的生存与发展,同时影响着社会职业教育的发展。探寻新时期的图书馆发展,必须从载体入手,开拓创新,以适应社会需要的发展。
关键词:文献载体形态;简帛;纸质;电子数字
作者简介:刘春华(1964-),女,江西九江人,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图书馆馆员,研究方向为期刊传统阅读与现代阅读比较、读者服务。
中图分类号:G71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23-0093-04
人类的进步与发展本质上就是知识的进步与发展,知识的进步与发展的重要基础之一就是知识载体的进步与发展,其中图书馆馆藏阅读文献作为一种重要的知识载体,起到了不可或缺的重要作用。知识的载体形态很多,人、事物、物体等都承载着知识进步与发展的重任。但作为图书馆馆藏文献对知识的承载形态有着特殊的要求。首先是时空要求,载体必须满足时间上能够相对“永久”,空间上必须相对固定;其次在相对“固定”形态下又必须流动,可以从一处流到另一处;第三,必须满足人类职业(生存发展的具体表现形式)的需求,即知识有用性和可用性,主要表现在职业技术的传承、教育的需求上。
一、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历史形态及特征
从考古研究知道,最古老的有形知识载体就是远古人的结绳记事。远古人类在生产劳动过程中把需要记住、传递的事情(知识)通过结绳方式来进行记录、保存,并通过保存结绳物体(即知识载体的图书馆馆藏)来进行技能、事物的传递、教育、培训,可以说,这就是图书馆及其馆藏的最早期形态。随着社会的进步,文字作为知识的载体成为人类知识进步的决定性一步,奠定了人类进步发展的关键基础。然而,文字本身仍然需要载体才可能满足“永久”、“固定”、“流动”的基本条件,才可能进入图书馆,才可能达到人类生产生活的职业传承、教育的目标。甲骨、金铭、竹简、绢帛是这一时期的主要承载方式。
(一)甲骨载体形态及特征
殷商时代的甲骨是现今所发现的具有真正起到馆藏功能的知识载体的最早最完整的形态。它已具备了图书馆馆藏的基本功能和作用。符合、适应了人类生产、生活的劳动的需要,也满足了当时社会分工的管理、技能传递、培训、传承的需要。考古学上关于甲骨的成“库”成“堆”发现,就是知识技能传成、学习、阅读馆藏等活动和功能的证明。
甲骨载体形态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三方面:第一是馆藏功能的重点在保存,而不是阅读学习,因此,发展十分缓慢,形态单一,功能简单,与社会发展的知识要求联系单一;第二是图书馆“读者”是帝王、官府、极少数学者,主要用于国家的治理、决策等行业;第三是载体的管理实行了专业化、职业化,并形成了与社会职业(主要是卜筮职业)的主要关联。
(二)简、帛载体形态及特征
随着社会的进步与发展,简、帛进入图书馆知识载体行列。由于这种载体的可生产性,使得社会知识的传播得到快速发展,图书馆馆藏也随之得到大力发展。书为官府垄断的情况发生了重大改变,由官府掌控的图书馆典籍、文献扩散到社会各个阶层,并被社会各个阶层、行业运用和改进。
简、帛载体的特征主要表现在:一是这一时期的载体形态主要特征在于载体的可生产性。从当今考古成果可以看出,简作为一种载体,在当时可分为木简、竹简、石片简和金属简,这就为社会大生产化提供了可能,也就为知识社会化提供了可能。二是图书馆馆藏开始丰富化。这一时期的馆藏在形态上已不再是单一的甲骨,简、帛等多种形态的知识载体同时出现在馆藏中。同时,馆藏还形成了“类”、“册”、“卷”、“车”等图书专用单位和词汇,体现了图书馆馆藏已形成了一套具有一定科学性的馆藏形态的管理方法。三是其内容也不再是简单治国的决策卜筮。从历史文献中我们可以知道,这一时期的知识门类以是非常丰富的,政论、卜筮、文学、天文、地理、医学等等都出现在馆藏中了。当然,简、帛并不是十分理想的载体,制作的难度、书写的难度、容量与自身重量体积的不对称,都限制了这些载体的发展。
二、图书馆馆藏形态的主体形态及特征
纸张的发明与运用,开启了图书馆馆藏文献的大发展时代,并使书籍逐渐成为图书馆馆藏文献的主要形态。从蔡伦造纸后,近2000多年的时间里,纸质书籍作为知识载体形态一直占居着最主要的地位。
(一)馆藏纸质载体形态
纸张的出现,为知识传播提供了前所未有的载体形态。由于对纸张的特性认识的逐渐深入,这种更加灵活、廉价、可大规模社会化生产的书写载体形态也逐渐被引入到知识载体的行列,并一发不可收拾,最终取代简帛而成为图书馆馆藏载体的主要形态,占据了两千年之久,直到近期,才受到电子书的挑战。
纸质载体形态的特征,一是载体形态的容量提高。以往的知识载体作为馆藏其容量都非常有限,基本都是载体形式体过大,而所载内容较少,不利于存储。纸张形态的利用,基本克服了这一缺陷,其容量相较前者成几何级增长。学者、运用之人出门再也不需带书“三车”了。二是载体形态的流通性。由于图书馆功能的逐渐社会化,馆藏图书的流动性变得十分重要。纸张的易流动性就显得非常适用知识的承载。在经过相当长的探索使用后,最终对馆藏载体产生直接的影响,形成书籍数量的大范围的大量增长和流通速度的增快。三是纸质载体的形成,使书籍的写作和阅读变得容易,从而使书籍作为知识的载体传播能力大为扩展,社会和各个阶层通过书籍学习技术、技能、知识就变得相当方便,各行各业的经验总结与传承也变得非常容易。这样,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进步与发展。四是馆藏成为促进知识流通、传承技能、信息的重要节点。纸张成为载体后,其易造、易用、价廉的特征,使社会各个阶层都可以运用、拥有、交流这一载体,因此书籍流通的数量和知识的交流、融合也成为一种便捷。五是载体形态功能的扩张促进了图书馆馆藏功能的扩张。无论是书籍的管理模式、流传方式、阅读形式、教育功能等都形成了新的階段,使社会各阶层、自然人都可以运用书籍来达到自己的目的,发挥它们的功能,并向社会所有要素开发了即用、利用接口、平台。endprint
(三)电子载体形态
信息技术带来了社会各个方面的深刻变化。人类历史上还从没有任何一种工具引起社会每一个因子发生如此快速、剧烈的变化。图书馆馆藏载体同样受到影响。随着电子技术的出现,电子书籍正呈现出蓬勃发展势头,标志着图书馆馆藏载体形态革命性变化的到来。这一载体形态的变化,开启了一个知识新时代的到来。知识获得途径、方式、运用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这种变化可能是基本方向性的,其影响将是时代性的。
1.载体形态的变化。传统书籍是以文字作为符号来记载知识的。电子载体是以“数据”方式来记载知识的。从一定的角度上说它是一种看不见的“符号”。图书馆馆藏仅仅是馆藏了它的载体,甚至于仅仅馆藏了它的一个位置信息,其载体的知识内容则需要用另外的载体工具来查看、来识别、来读取,来学习、来运用。
2.电子载体特征。全方位载体馆藏。电子载体的形态,不仅已具备了存储传统存储的“字”知识,而且可以存储传统存储没有得声音、图像、活动影像等等知识载体,表现出“全方位”的特性。时空的可选择性。图书馆馆藏的新载体,打破了传统图书馆载体对“时间”“空间”这一基本要素的限制,使读者一方面在读书学习的时空上可以自由选择;另一方面,对载体的知识内容的时空上也可以进行自主选择。载体知识传播方式的流动性、多样性、可学性、参与性。这一特征的一个典型表现就是,在一些方面、方法知识传播中,受学者不知道教师谁,不接触知识传授的直接载体而能获得所需知识、技能和需要。甚至于直接参与不相识的同业者的学习、总结交流、讨论和技术、技巧的传授学习、模拟等。载体馆藏的管理简单化、容量巨量化、读者现场学习非必须化。新载体的出现,使得图书馆的馆藏形式发生了重大变化,馆藏量大了,存储空间小了,知识载体分类管理使用便捷更好了,管理者的工作量更轻了,知识载体多了,读者少了。图书馆馆藏仅仅只是流动学习方式的一个节点,读者完全可以不到图书馆接触载体而同样可以学到相同的东西和内容。
新载体正在改变着图书馆馆藏的功能。图书馆馆藏由原来主要提供知识内容的学习,变为主要为学习者提供学习的信息服务,从原来的学习的主要舞台、场所,变成了为学习者提供服务的平台。
三、图书馆馆藏载体形态对图书馆发展的影响
从已知的图书馆发展历史,可以看到,图书馆馆藏载体对图书馆的发展有着非常重大影响。
(一)远古载体的影响
远古部落时代的结绳式知识、技能的保存和传递,或是其它我们未知的保存和传递载体,虽能具备图书馆的基本简单功能,但其发展和扩展的难度是难以克服的。
(二)甲骨、简、帛载体的影响
甲骨、简与帛的引入,极大地促进了图书馆馆藏的发展。从现代考古发现可知,甲骨是殷商周时期的文字载体,记录着国家、帝王、官吏等决策国事、生产、天文、地理等重大社会、自然事件,客观上形成了知识的积累、查询、保存、利用、教育的功能作用。考古学上发现的甲骨文的“堆”、“窖”、“库”应为当时已具备一定功能的图书馆。这得益于甲骨的载体的形成与发展。简与帛相对于甲骨或更早期的其它载体,具有可以社会化生产、利用。这一重要的进步,使得知识载体可以充分地发展、扩张。对图书馆的实际影响就是规模、范围、服务可以扩展、延伸,保存更方便,更持久。简与帛的书写、传递、保存、流动特性使图书馆的完全形成并发展成为可能。
(三)纸质载体的影响
纸质载体的定型,形成了我们真正传统意义上的图书馆,图书馆的基本功能得到基本实现。从此,图书馆知识载体形态没有重大变化,直到电子载体的出现。纸质载体的形成,使图书馆由官方的文书馆变成了真正意義上的社会化的知识型图书馆。知识的学习、教授、传递功能成为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知识、技能、技巧、经验的学习、传播。
纸质载体的形成,形成了一种文化氛围,形成了一种书籍文化,形成了数千年的文化传统。正如王蒙所说的,读书是不能替代的,不能用手机和电子书替代那样。纸质的书,它是一种思想,具备思想的魅力、安宁、专注和一贯,从这意义上说,图书馆是思想的源泉,而思想则是图书馆的生命。当然,图书馆的纸质载体,由于数千年的传承,它还成为一种文化情结。它影响了无数的人、无数的学者、无数的思维、无数的生活、无数的生存。比比皆是的只读书不求甚解,成为纸质载体时代的一道重要风景线。它影响了我们的社会。纸质载体的其它影响也非常多,比如,纸质载体的图书馆已成为图书馆的标准典范,非此,在很多人看来,就不像图书馆,不是图书馆。
四、图书馆馆藏载体形态对图书职业教育的影响
虽然没有考古证据和文献资料来证明远古图书馆的形成和知识、技能等职业教育有直接的关联,但是,已知的史料还是显示了它们之间的关系。
(一)远古时期的结绳记事者的学习和传习
远古时期的结绳记事应是因各职业的需要而进行的,打猎的多少、地点及打猎人,渔鱼的多少、地点及渔鱼人,采果的多少、地点及采果人等等都是结绳所需记载的内容。时间长了,这些内容也就需要保存而成为保存内容。为了取得更多的劳动成果,人们需要研究、学习以前的成果的取得情况,这就是图书馆职业教育功能的原始雏形。
(二)甲骨卜筮的学习和传习
甲骨卜筮在那个时代是一个职业,一个时间内是专职为帝王、官府作决策的。其卜筮的成果从考古资料可以看出,直接成为原始图书馆的馆藏文献和资料了。这种馆藏,它直接为卜筮职业者服务,其中自然包括研究、学习和卜筮技能的传习。
(三)简、帛载体时期的职业教育
简、帛载体的形成,促进了职业教育的形成。毫无争议的孔子教育就是这一时期的职业教育已经形成的最好事例。其教育的重要项目之一就是官员职业教育,如何治国、如何管吏、如何树立形象都是他的重要教育内容和目标。此外,诸子百家如管子的职业教育涉及的社会职业之多、教育之精准也是颇有成就的,极大地促进了社会的发展与进步。endprint
(四)纸质载体时期的职业教育
由于纸质载体的巨大优势,加之社会发展、进步的加速,图书馆对社会发展的促进更加明显、更加有效、更加直接。一方面表现在社会文化的普及,另一方面体现在社会职业教育的推进和扩展。以卜筮职业的经典书籍《易经》为例,孔子之前,《易经》作为卜筮之书,已在当时社会形成广泛的职业性行为。到了孔子修《易》,把这一书引述到官员治国这一行业,成为官员职业培训之经。到汉代,纸质载体形成之后,职业教育进一步发展,《易》发展成一个独立的学科,逐渐普及到多种职业的教育。它主要是从天文观测、地理运用、治国行为准则、卜筮等角度对社会的广泛行为进行职业作为。进到现在,《易》已成为很多职业培训的必修课。近现代的职业教育与图书馆的渊源关系和影响,已是有目共睹的,很多学者已进行了很好的研究、总结,这里就不再累述。
(五)图书馆馆藏载体的展望
图书馆馆藏载体从结绳到甲骨、简、帛、纸的演变,经历了数千年的过程。每一种载体对当时的社会发展都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进入二十世纪中后期,图书馆的发展面临着巨大的发展机遇和挑战。这一机遇和挑战和历史上其它几次一样,是图书馆馆藏载体引起的。这就是电子数字正在成为知识学习的载体。
1.新载体的机遇。新载体具有以往载体不可比拟的优势,这些优势主要体现在对于学习、传授、培训有着独到的特点和功能。新载体将知识不受时空限制地迅速传播到任何一个需要的地点。新载体将任何需要的信息(包含传统知识)变为随手可得的东西。
2.新载体的挑战。仅仅就是上面所说的这样二个“将”,使它和历次变革不一样,它对图书馆的冲击是巨大的,难以预测的。现在可预见的是:图书馆的固定形式(地点)受到巨大冲击。新的载体,有可能不需要传统意义上的固体图书馆;读者集中化会受到冲击。新载体的便捷性使读者不需要到具体的图书馆学习;知识的学习方式会受到冲击。新载体提供了全新的效果更好的学习方式;知识的普及方式的多样化,可能会冲击到图书馆知识学习的第二课堂的地位。
3.图书馆载体变化的应对直接影响到传统图书馆的前途。电子技术的发展仅仅是起步,它自身还在不断的进步。这种还未定型的技术,对于图书馆载体来说,意味着今后可能还会出现更先進的载体代替现在的电子数字技术,图书馆载体可利用的形态更多、可选择性更强,这也就给图书馆应对载体变化提供了机遇。面临挑战,如何抓住这一机遇,展开有效应对,是图书馆新时期的重大课题。
参考文献:
[1]柳诒徵.中国文化史[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
[2]钱穆.中国文化史导论(修订本)[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4.
[3]潘吉星.中国科学技术史造纸与印刷卷[M].北京:科学出版社,1998:49-58.
[4]甲骨文研究资料汇编[M].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8.
[5]李朝先.中国图书馆史[M].贵阳:贵州教育出版社,1992.
[6]谢灼华.中国图书史与中国图书馆史[M].武汉大学出版社,2005.
[7]陈海东.中国图书馆历史探源[J].情报科学,2002(8):875-877.
[8]王蒙.文化被消费但读书不能被代替[EB/OL].http://www.sun0769.com/subject/2012/2012tsgnh.
[9]易中天称电子书无法替代纸阅读[EB/PL].http://www.chinanews.com/cul/2011/06-05/3091141.shtml.
责任编辑 秦红梅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