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分析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路径

2017-11-15罗永红

未来英才 2017年20期
关键词:应用路径学案导学初中化学

罗永红

摘要: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应用广泛,本文首先对学案导学模式的概念进行了阐释,对初中化学教学中学案导学模式的应用价值进行了分析,从合理设置问题、创设问题情境、进行拓展与互动、注重问题的前后呼应四个方面,提出了在初中化学中应用学案导学模式的有效途径,从而有效提升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

关键词:学案导学;初中化学;应用路径;教学

一、学案导学模式的概述

学案导学模式是一种全新的课程教学模式,其打破了传统教学的桎梏,学案导学法大致分为:教师根据教材的知识点和学生的知识掌握程度提出相应的要求、学生根据教师提出的问题进行自主学习、学生之间进行深入讨论交流、教师对问题进行精讲并解答学生的疑惑、在课后加以练习巩固五个步骤。学案的设计应从整体上体现教材的知识,同时能够引导学生自主学习。问题的设置应该难易结合、有阶梯性,照顾到所有学生的水平,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的自信心。学案导学模式的教学重心是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引导学生多角度思考,积极的参与到学习中去,大大提高了教学质量。学案导学模式在化学教学中应用广泛,教师会在课前准备好合适的问题,使学生能够融入到问题所创设的情境当中,对自身的学习情况有着更深入的理解,进行理性的自我评价。学案导学模式体现了“以生为本,以师为辅”的新课改要求,让学生自主探究,进行发散思维训练,并尝试发表自己的观点。在探究学习的过程中,学生可以清楚的了解到自身的不足,确保所提问题能够落实到教学的整个过程当中[1]。

二、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价值

初中化学科目的综合性十分强,教师在教授学生理论知识的同时,还会引导学生将所学的化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提高学生的化学素养。在初中的化学教学中使用学案导学模式,可以让学生融入到课堂之中,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教师可将问题融会贯通,将学过的知识与当前的知识有机结合,让学生在学习新知识的同时,复习、巩固学过的知识。学案导学模式通过解决问题的形式,培养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帮助学生更好地掌握化学知识,提高将理论转换为实践的能力。学案导学模式体现出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有利于激发学生的斗志,逐渐扩大化学学习范围,学生获得更好的教学效果。在学案导学模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会根据相关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问题,并在问题中加入学生感兴趣的元素,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在轻松的环境中体会学习化学的乐趣、体会成功解决问题的成就感。教师通过学案导学模式优化教学策略,提高了课堂教学的效率,同时培养了学生的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1、设置合理的问题。学案导学模式中,问题的质量对教学质量有很大影响,在包含教学任务和目标的基础上,教师还需要结合学生的理解程度,设置合理的问题。根据学生的知识水平选择教科书范围内的问题。问题要紧贴教学内容,同时难易程度要适中,设置阶梯式、多层次的问题,进而照顾到各个程度的学生。

本题在搞清各物质主要成份的基础上,根据酸、碱、盐的概念对表格物质进行分类,选出合适的一组答案,在解题过程中巩固学生的知识,将问题迎刃而解。

2、创设问题情境。在学案导学法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应当对学生提出课前预习的要求,使学生在正式上课之前对所学知识有一定的印象,同时通过课前预习能够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教师在实际教学中应该结合教学重点与难点,从全局出发构建一个问题情景,让学生置身于问题情境中,激发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作用,使学生时刻保持探究问题的热情。例如,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课前预习中明确化学反应的分类,以及各反应类型的含义。随后提出问题:下列反应中,后者一定包括前者的是?A.化合反应,氧化反应;B.中和反应,复分解反应;C.分解反应,复分解反应;D.还原反应,置换反应解析:化合反应是指一种化合物分解成二种或二种以上的单质或化合物的反应;置换反应是单质与化合物反应生成另外的单质和化合物的反应;由两种化合物互相交换成分,生成另外两种化合物的反应,叫做复分解反应;中和反应是酸和碱互相交换成分,生成盐和水。在对基本概念进行分析之后,解题就变得更加容易。

3、进行拓展与互动。教师在采用学案导学模式教学的过程中,提出相应的问题之后,可留出一部分时间,让学生根据问题自由的讨论,彼此交换解题思路,让学生保持对学习的兴趣,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氛围。同时教师在提出问题以后也要尝试与学生互动,了解学生的思维模式,及时对教学手段和教学形式作出调整,同时能够与学生构建良好的师生關系。问题的设置可以互动讨论为主,在讨论之后加以深入讲解,也可先为学生讲解基础知识,在学生对基础知识掌握的比较熟练之后,提出较为困难的问题,为学生加强巩固所学的知识。选项A.中两种反应是交叉关系,B.选项中和反应是反复分解反应的一种;C.中的两种反应无包容关系;在D中,有许多还原反应不是置换反应。答案:B。

4、注重问题的前后呼应。纵观一节课,教师提出一个问题可能只需要短短的几分钟,而学生需要自主思考、进行讨论进而解决问题可能需要几十分钟。学案导学模式的教学关键就在于提出问题,教师需要结合教学重点与难点提出有价值的问题,使问题贯穿课堂。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能够巩固所学的知识,并在教师的引导下尝试转换解题的思路,进而学会将复杂的条件转化为简单的条件,最终学生需要将思路回归原题,形成问题的前后呼应。在教学过程中,很多题目的含义十分复杂、晦涩难懂,学生无法在学过的知识中选择出对应知识进行解题,这对将所学知识应用在解题过程中造成了很大的阻碍。针对这种情况,教师可将课本中的化学问题适当转化为实际问题,让学生能够直观的理解问题的含义。

四、结语

学案导学模式是初中化学教学中的常用方法,本文通过对学案导学模式进行研究,分析出学案导学模式在初中化学教学中的使用价值。通过设置有针对性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拓展所学知识、注意问题前后呼应等方法,能够有效的将学案导学模式应用在初中化学教学中,从而提高初中化学的教学质量,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参考文献

[1] 刘楠.初中化学“微视频+导学案”翻转课堂教学模式的应用探究[D].内蒙古师范大学,2016.endprint

猜你喜欢

应用路径学案导学初中化学
翻转课堂在应用型本科院校《演讲与口才》课程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基于自主学习的初中化学“学案导学”实践研究
工业自动化控制中计算机控制技术的应用路径研究
绿色化学理念下的初中化学教学探究
初中化学方程式的记忆技巧
如何提高初中化学课堂教学效率
初中化学基础教学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