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技术伦理学看高职“立德树人”的路径
2017-11-15慕博华
摘 要: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立德树人”是学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在高职专业技术教育中融入技术伦理价值,对高职人才的全面成长具有积极意义。高职院校通过确立技术与伦理道德的融合观念,有助于实现从“培养人的技术”向“培养掌握技术的人”转变,也为树立正确的育人理念、构建科学的教学方法和考核评价方式奠定了理论基础。
关键词:高职院校;技术伦理学;立德树人
作者简介:慕博华(1965-),男,山东烟台人,泰州职业技术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教育管理。
基金项目: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研究项目“大学生廉政教育体系研究”(编号:2015SJD783),主持人:吴千里。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1-7518(2017)23-0017-05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为新形势下“培养什么样的人才”指明了方向,也对“怎样培养人才”提出了新要求。在高职院校的人才培养中,必须坚持“立德树人”这一根本任务,并将之贯穿人才培养的始终,探索和实践“立德树人”的路径,全面提高高职院校的育人成效。
一、技术伦理教育缺失的原因分析
高职教育是以培养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为目标的高等教育。在高职教育中,技术技能作为教育的主要内容,在各个专业课程体系中,以知识、能力、素质的形态和要求贯穿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这也是专业课程存在和发展的基础和依据。通过围绕某一项技术,建构起相应的知识、能力和素质体系,其中,又可将知识和能力进一步归结为“才”,素质则体现为“德”的要求。但是,在具体的人才培养工作中,往往只关注某项技术的才能传授,轻视、甚至忽视德的教育渗透,只关注让学生成为“某种人”,即学习某种知识,掌握某种技能,从事某种职业,从而能在社会生活中扮演一定角色以安身立命的人,而不是“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1],这里的“人”不是指单纯的技术人或哪一类人,而是指具有健全人格、高尚情操的有德之人,“使人作为人能够成为人”是教育的目标,“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即在于培养具有健全人格,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无论是“树人”还是“成人”,两者目标具有一致性,而立德作为一种方式,重在立,通过立德,使人“成为人”,这与高职教育的最高目标是一致的。但是,如前所述,在高职教育中,由于对技术本身的认识不充分,从而对高职教育立德树人的重要意义还未全面把握,这类现象的产生,主要可以归为以下几个原因:
第一,对“技术”的本质认识不够深入。长期以来,人们对“技术”的认识还停留在第一次工业革命阶段,习惯地认为技术是人类器官、肢体的延伸,人发明、掌握和控制着技术,从而为改造自然、征服自然增添了力量。但是,从马克思主义异化理论的启示中,我们发现,由于技术对生产的巨大作用,使人迷失在物质的洪流中,“人类在自己的工具面前表现木讷甚至不知所措。”[2]特别是进入以信息技术、核技术、生物技术、化工技术等等先进技术为支撑的现代社会,这些技术显然已不仅仅是人类器官、肢体的延伸,一旦失控,所造成的后果也是巨大而难以挽回的。所以,在现代职业技术教育中,如果缺少对技术的本质认识,那么,这种职业技术教育是不完整的。
第二,技术“中立性”外衣下的“合目的性”认识不够深入。通常人们认为技术具有中立性,即技术本身无好坏善恶,既可以造福人类,也可以毁灭人类,其影响和效应在于掌握和运用技术的人。技术是客观的,是放置于彼处待人使用,至于何人使用与技术无关。这种认识忽视了技术的发明创造与其被发明创造的目的具有密切关联,为何种目的而发明某种技术从而实现目的,这一逻辑揭示了技术所具有的“合目的性”特征。同时,还进一步表明了人在技术应用中的地位和作用,从而凸显“立德树人”在职业技术教育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第三,学科壁垒造成职业技术教育与伦理道德教育的分裂。人们往往将伦理道德教育归之于思想政治教育的范畴,认为与专业教育并无多大关联,专业教师主要承担职业技术的教育,至于思想道德建设主要由思想政治课等承担。但是,众所周知,职业技术教育培养的是掌握技术的人,而不是去传授技术。在职业技术教育中,可以通过融入一些“好的”、“正当的”、“合理的”、“有益的”等伦理道德评价指引,使学生认识到技术的现实生活意义和功用,这不仅能帮助学生理解技术本质,同时,也将“德”的要求渗透在教育过程中,有效实现人的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在高职教育中,无论是教育者,还是受教者,不仅需要认识一门具体的技术,还要把握技术的本质。对技术本质的认识和把握中,必须将技术放置在具体的历史和时代特征中,不是教条式或狭隘化理解现代技术,如果说传统意义上的技术具有“因地制宜、因势利导”的特点,那么,“现代技术不然。它向自然提出挑战,迫使自然应对挑战。逼迫自然提供出能够被打开和贮存的能量。”[3]从中可以看出,这种技术与生态文明具有尖锐的对立性,因之于此,更需要在对技术本质有更为全面认识理解的基础上,才能更好地发挥技术的功能作用,服务人民群众的生产生活需要。
二、技术伦理学的启发
技术作为人类的发明创造活动,是人的目的性活动的实现,与人本身有着密切关联。在技术的发明创造过程中,不仅需要遵循一定的规律、规则、理论、条件等客观要求,同时,还贯穿着一条由目的、方式、手段等环节构成的技术生成线索,这种目的、方式、手段等更具有基础和前提地位。任何技术的发明创造都是为满足特定的目的而产生和实现的,而目的、方式、手段等则是可以进行价值评判,即可以评价为好或坏,正义或非正义,这种评价即归于伦理道德的范畴。
所谓技术伦理学,即是对“什么是好的技术”这一伦理問题的追问而得出的解答。只有当清楚明白地把握“好的技术”标准时,才能对技术做出符合伦理道德要求的价值评判,这即是技术伦理学的主要任务,根据德国罗斯托克大学哲学系教授海因奈尔·哈斯泰特提出的技术伦理学的五大内容标准,即:“1.一项技术只有当它能够与为所有人带来平等的基本自由的全部制度相协调时,才是合理的;2.只有当它有益于实现为所有人带来平等的基本自由的全部制度时,才是道德上期许的;3.只有当它有利于实现社会正义原则,或者说至少符合这些原则,也就是说,社会的和经济的不平等只有在它给每一个人都带来好处,或者说这种不平等是必要的,对每一个人而言是开放的情况下,才是许可的;4.能保证未来人类有同样机会在自己决定中顾及上面提到的第1到第3条原则;5.(a)既保证了所有现在活着的人与未来人类能有可能选择自己所希望的好的生活。(b)也能对现在生活着的人的好的生活有所贡献。”[4]这五方面的归纳为我们对技术做出价值评判提供了一种参照系,有助于我们探索“好的技术”这一问题。据此,我们可以厘清技术伦理学的要旨,即技术必须服务人类共同体的福祉,才是好的技术,这种技术不仅是物质的满足,更有益于人类可持续发展,只有这样的技术才是“好的技术”。endprint
因此,在职业技术教育中,首先,我们辩证地认识技术的价值和意义,即技术已然展现出的好的方面,潜在的可转化为现实的好的方面,以及可能存在的不好的方面。如前所述,这些“好的和不好的方面”应从技术的目的、功用、方式、手段等方面进行衡量,这样,才能更充分地理解技术的现实作用,从而科学地掌握、控制和运用技术。
其次,任何技术都是为人的一种活动,这种活动依赖一定的工具、材料、要素和理论、规律而展开,从本质目的上看,是为人的活动,而且,这种为人的活动自然是为了增进人类的福祉需求而进行,那么,对待福祉和需求的态度、认识同样会因人而异,这即关涉到人看待福祉和需求的价值导向,如果在对福祉、需求的追求上存在价值认知误差,那么,自然会导致在技术的使用上产生负面影响。
综上所述,无论从技术本质,还是从掌握技术的人来看,都存在一个“好与不好”的伦理价值判断,由此可以推断出,只有将好的技术与掌握技术的好的人这两方面结合起来,才能实现技术为人服务的最大效应。而职业技术教育的重要任务就是培养掌握技术的好人,这种好的人不仅是对技术本质有着深刻的理解,还能对技术的目的、方式、手段等做全面的反思和辩证地分析,从而发挥技术的好的效应,克服其不好的方面。因此,这就为我们怎样“立德树人”,培养高职人才提供了一条进入路径。
三、“立德树人”的方法路径
从高校的人才培养特点看,“立德树人”的路径主要依赖“专业课程教育”“校园文化建设”以及“实践育人”三方面进行,并且之间具有相互融合、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专业课程”“校园文化”和“实践教育”三管齐下,形成合力,实现“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这是目前各类高校的通用做法,并取得一定成效,但是,也存在一些不足,主要表现为由理论认识的局限造成“立德树人”教育实践方式的单调、机械和脱离实际。通过技术伦理学的角度,既可以进一步澄清“课程”“文化”“实践”具体方法论的指引,从而实现“立德树人”的整体效果,也可以加深理论认知程度,从而拓展“立德树人”的理论宽度,打开“立德树人”教育实践的广度。
(一)课程教学中的技术伦理学渗透
课程教学是高职育人的主要途径,在课程教学活动中,包括教师的教和学生的学两方面,教师通过讲授、指导的方式将专业知识、理论、技术传授给学生,使其掌握并熟练运用,学生也可以通过课堂、自学、网络等多种学习方式完成对专业技术的学习,两方面缺一不可。在具体的课程教学中,一般而言,专业课程主要以传授专业技术为目标任务,而以思想政治课等为主的公共课程往往承担着“德”的教育任务。
当前,在高职教育中存在专业课重技术而轻德育,思政类课程重德育理论而脱离现实实践的现象。这一现象的成因主要有,一是专业技术课将技术片面化、单一化、静止化的理解造成技术本质的目的性、方式手段等价值教育缺失,技术成为毫无生机的机械训练;二是思政类课程未充分思索构建出与职业技术教育相适应、符合高职学生特点的的思政类教学内容,导致思政类课程的吸引力、说服力和影响力并不显著,从而影响了德育功能。
首先,从专业教学的角度看,为弥补对技术的本质、目的、方式、手段等教育内容的缺失,一方面,优化教学方案,结合技术的目的、后果、社会反响、评价等内容,将技术融入人的生活之中,回归其属人的本质特性;另一方面,发挥学生学习的主体性地位,通过小组讨论、课外作业、资料搜集、案例辩论等形式,增加学生对所学课程或技术的目的性认知,这种认知不局限于教学目标或知识点的认知,还包括对技术的目的、方式的合理性、反思性认识,使学生在研讨、辩论中启迪思考,培养反思能力。在专业技术的教与学过程中,使学生加深理解知识,激发学生的价值情感,形成正确的技术观。
其次,加强与高职教育相适应、符合高职人才培养规律的思政类课程建设。在高职院校中,思政类课程作为“德”的教育主阵地,不仅要按照党的教育方针、形势政策开展思想政治教育,还要主动融入专业人才培养方案,通过与专业教育、专业特色、专业发展相对接,为培养德才兼备的高职人才提供思想基础。因此,在高职思政类课程建设中,首先应该把握社会现实中人们对“德”的要求和追求,伦理道德来源于人的社会生活,是人在社会生活中积累起来的一种规范,这就要求对“德”的教育必须来源于社会现实,如果与之脱离,那无异于无本之木无源之水;其次高职院校的思政类课程与专业技术课程之间打破壁垒,融汇贯通。高职院校的思政类课程既要注重对学生特点的分析,又要将课程目标任务融入高职院校的整个人才培养体系中,既要从宏观上把握人的“德”的培养,也要融入“才”的塑造,从而培养出“德才兼备”的人才。通过与专业进行有机对接,构建高职院校思政类课程的纵横网络,联系社会热点,综合运用各种教学形式吸引学生参加课程研讨,将“德”的要义融入专业技术教育中,这不仅避免了单纯的理论教育与学生的思想实际、身心发展及个性特点的脱节,还彰显了思想政治教育在专业技术教育中的鲜明特色和创新举措。
(二)校园文化建设中的景观设计
校园文化建设具有潜移默化的育人作用。校园文化一般由校园环境文化、规章制度文化、校训校风等构成,这也是高职校园文化建设的主要方面。在这三部分中,校训校风、制度规范等文化一般是以文字形式出现,通过风气、风貌等方式对校园的日常管理运行发挥着隐性作用,对全体师生的日常行为、思想观念进行润物无声的教育,塑造和激励。但是,这种方式的缺点在于缺少直观体验,难以直接感知。对于高职校园文化建设而言,更多地需要能以一种直观感知的方式,传递校园文化情怀。
校园环境作为校园文化的直接表达方式,主要由校园景观、建筑和空间结构组成,其中,校园景观一般以风景、实物、色彩等实体形式呈现,并具有一定的观赏性。校园景观不仅能增强校园的吸引力,提升校园的环境品质和文化品位,还是“立德树人”的重要手段之一,任何教育活动的开展都离不开一定的载体,借助一定的载体,阐发其教育意义,能更有效地实现教育目标,校园景观即是较好地育人载体之一。首先,校园景观可以通过人的官能、肢体进行直接感受,从而获得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具有直接性、亲身性的特点,在对景观的感知中,收获一种愉悦体验,这种情感体验对学生的身体和心灵都能产生积极影响;其次,校园景观的规划设计能优化校园的空间结构,实现建筑物与空间的衔接、融合和过渡,而不是闲置校园空间,通过结合专业特点,综合考虑相关构件、素材、视觉、地形、布局等要素,将这些要素恰当地运用在景观设计中,可以为专业技术教育提供较好的校内基础设施保障;第三,校园景观能提升校园面貌和品位,优美的校园景观能提高师生的审美旨趣,展现学校的文化特色,高职校园景观的文化特色要结合学校的专业特色,创造一些具有鲜明专业特色的景观作品,或创设一些具有典型专业特色的校園景观,这样可以增添校园文化的直接感受性,提升校园环境质量。endprint
在高职校园景观设计中,在注重校园景观的文化性、人文性和观赏性基础上,还要强化校园景观的技术文化内涵及其直观表现方式。众所周知,技术需要通过“工具”这一环节才能现身作用,技术本身难以直观,能直观的只是各种现实工具的组合作用和运动,各种工具能被系统组织,依赖于技术原理,工具本身也只有在技术的组织下才能实现工具与对象、环境之间的整体性、关联性和功能性。“依场所确定上述东西的形形色色的位置,这就构成了周围性质,构成了周围世界切近照面的存在者环绕我们周围的情况。”[5]因此,将符合专业特点的工具转化为校园景观要素后,使徜徉在校园景观中的人能直接接触并感受到技术专业的魅力,以及景观所蕴含的人性意义。同时,将职业教育的宗旨、方针,职业技术的规范、标准、职业道德、伦理规范等以艺术形式进行直观呈现,一旦形成集群效应,就能形成新的文化景观,进而创造出独特的育人环境和条件。
规划设计符合学校专业特色和人才培养特色的校园景观,是所有学校开展校园文化建设的立足点和出发点,通过校园景观的设计、规划和建设,为师生提供舒适的校园生活体验,注重开发校园景观中的教育意义,将职业技术元素以景观形式呈现,增强学生的职业体认感。在规划设计校园景观时,要结合高职院校的专业特色,开发、设计具有专业特色、专业元素的校园景观,并将这种校园景观与相应建筑物、空间结构相融合,实现景观与场所环境的交互映衬,发挥校园景观对育人的积极作用。
(三)实践育人的多元途径支撑
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也是检验认识的唯一标准。在高职人才培养中,实践育人具有更重要的意义。《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要求,各高校要积极探索和建立社会实践与专业学习相结合、与服务社会相结合、与勤工助学相结合、与择业就业相结合、与创新创业相结合的管理体制。这就要求我们在实践育人的教育管理中,要充分重视实践对人才培养的重要意义,“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同时,要清楚地认识到实践育人的方式具有多元性,这意味着在实践育人的途径中,并不存在一种孰优孰劣、孰重孰轻的排序选择,而应该着眼于人的全面发展,以最适合个体特点的方式开展实践育人工作。
通过实践育人,使“德”通过实践得以外显,这是检验实践育人成效的最佳方式和手段之一。“从根本上讲,真正的德性在于以一种适当的方式行事,能够将自己身上某种内在的方面加以外化,而根本上不在于对高尚的图景和动人的品格闷头进行精神构建和个人沉思。”[6]通过实践活动,使学生将内心对“德”的认识和感悟外化为行为表现,从行为表现反观学生内心世界,这样有助于检验实践育人、立德树人的成效。
在实践中,学生通过参加社会生产劳动,将自身所学知识服务于社会,既能检验学生个体的能力素质,也可以由学生自己检验所学知识的正确性、合理性和价值意义,对学生而言,通过实践活动的循环反馈,不仅能帮助学生巩固专业技术、还能增强学生服务社会的自觉意识。学生在深入社会、深入生产的实践中,以其亲身经历更深刻地了解技术发展动态、方向和社会对技术的需求,自觉形成问题意识,从而培养解决问题的思维能力和攻坚克难的毅力品质,实现实践育人的目的。在此,我们可以发现,无论哪一种实践活动形式都具有激发学生德性品质的潜力,在这些实践活动形式之间,并不存在绝对的边界,这对学校的实践育人管理提出了新的更高要求。
首先,在实践育人的教育管理上,应实现由管理思维向服务思维转变。第一,从教育者的角度看,教育本质上也是一种服务,服务于需要成长成才的人。作为教育者,应该有能满足学生成长成才需要的本领和储备,这就要求教育者本身需要具备相当丰富的业绩经验,没有经验累积的职业技术教育不会是成功的职业技术教育;第二,从受教育者的角度看,受教育者由于个人的资质、禀赋、身心发展等诸多差异,在成长成才的需求上也有所不同,而管理重在强调标准化、同一化,这不能满足个体的差异化需求,但服务则是从对象的需求出发而提供的一种活动,因此,实践育人从根本上看,其出发点和落脚点在于服务个体需求而非全体的统一标准管理。
其次,由教导方式向引导方式转变。教导方式运用往往是在问题发生后进行干预、纠正,重在校正而非引导,这固然可以使学生受到问题教训,避免重复发生错误。但是,教导仍是基于教育者的立场,而较少顾及受教育的差异性、个体性。从技术伦理学的启示中我们可以看出,在各种实践前,通过对目的、方式、手段的前期引介,使学生获得有关实践活动的概观,激发学生的向好之心,这也有助于培养和激发学生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而且,对实践的评价难以通过数值化、指标化的方式进行,这也意味着对实践的评价应基于一种开放式的态度,但是,这种开放式的态度不是无原则无底线的,其基本原则仍是基于“好的”“合理的”“正当的”,是基于道德伦理规范的要求而设置的评价标准,而符合这些特征的实践行动才能将“德”的教育落在实处。
“立德树人”是我国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根本任务,也是高职院校人才培养的根本任务。“立德”的思想古已有之,春秋时期的《左传》中讲到:“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其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不朽。”其中,“立德”居于首位,这深刻反映了中华民族自古以来对伦理道德的追求并不断践行。当前,随着经济全球化、政治多极化、文化多元化的发展,给当代大学生的思想意识造成巨大冲击和影响,并对当代大学生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产生难以估量的影响,甚至产生误导性的诱惑。而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先进制造技术等等现代技术发展的突飞猛进,使人们在这种背景下,未经对这些先进技术进行科学反思,而是被技术所异化。在现代高职教育中,虽然强调崇尚技术,但是需要谨防“技术图腾”所带来的对人性的摧残,因此,在追求技术之前,更需要“正德厚生”的人格品质,这种人格品质的教育培养,可以通过技术伦理学的教育学习,清楚明白地把握技术本质,反思当前职业技术教育中的缺失环节,改进教育教学的方式方法,从而更好地为实现“立德树人”提供新的方法和路径。
育人为本,德育为先,引导学生自觉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发挥德育的引领作用,使当代大学生正确认识所学知识技术,从而更好地发挥职业技术服务经济社会发展、服务人民需求的作用,这也是高职人才当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的使命要求。
参考文献:
[1]冯友兰.中国哲学简史[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1985.
[2]苏晓云.卢卡奇早期的物化异化观及其当代启示[J].求索,2003(4):120-124.
[3]吴国盛.海德格尔的技术之思[J].求是学刊,2004(6):151-153.
[4]王国豫.从技术启蒙到技术伦理学的构建[J].世界哲学,2011(5):114-124.
[5]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陈嘉映,王庆节,译.北京:商务印书馆,2016.
[6]埃米尔·涂尔干.教育思想的演进[M].李康,译.上海:上海人民出版社,2003.
責任编辑 肖称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