耳穴压籽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失眠的应用疗效分析
2017-11-15权继侠魏婷滕晴晴
权继侠+魏婷+滕晴晴
[摘要] 目的 探讨耳穴压籽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失眠中的应用疗效。方法 方便选取该院2014年5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失眠患者,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给予常规护理及温水足浴,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给予耳穴压籽治疗,对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进行分析。 结果 治疗后,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总有效率为41.18%,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失眠应用耳穴压籽治疗,可以有效的提高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耳穴压籽具有既能持续刺激穴位、操作简单,又安全、无副作用等优势,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关键词] 耳穴压籽;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失眠
[中图分类号] R248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0742(2017)08(c)-0163-03
Analysis of Application Curative Effect of Sticking and Pressing Ear Acupoint on the Insomnia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QUAN Ji-xia, WEI Ting, TENG Qing-qing
Department of Internal Medicine, Tongshan District Hospital of Traditional Chinese Medicine, Xuzhou, Jiangsu Province, 221116 China
[Abstract] Objective To study the application curative effect of sticking and pressing ear acupoint on the insomnia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Methods 68 cases of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insomnia patients admitted and treated in our hospital from May 2014 to January 2016 were conveniently selected and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 with 34 cases in each, the control group were given the routine nursing and warm water lavipeditum, and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sticking and pressing ear acupoint and the clinical curative effect was compared between the two groups. Results After treatment, 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and in the control group was respectively 85.29% and 41.18%, and the difference was statistically significant(P<0.05). Conclusion The sticking and pressing ear acupoint on the insomnia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can effectively improve the treatment effect and improve the sleep quality of patients with the advantages of continuous simulation of acupuncture points, simple operation and safety but without side effect, which is worth clinical promotion and application.
[Key words] Sticking and pressing ear acupoint; Chronic obstructive pulmonary diseases; Insomnia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是以持續性进展的肺通气功能障碍为特征的常见慢性病,因肺功能进行性减退,伴不同程度的缺氧和二氧化碳潴留,严重影响患者的劳动力和生活质量[1],是目前严重威胁人类生命健康的疾病之一,并且在其发病期间会导致一系列心理、生理失衡现象,而失眠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中的发生率极高,约占81.5%[2]。如果没有及时治疗,长期严重失眠可加重患者的抑郁、焦虑等不良情绪,甚至加重病情,所以,临床应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失眠症状多加以重视[3]。该通过对该院在2014年5月—2016年1月期间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失眠患者进行常规护理的同时,运用中医护理技术“耳穴压籽”取得了良好的治疗效果,有效的改善了患者的睡眠质量,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方便选取该院收治的68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失眠症状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断符合《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2013》诊断标准[4],失眠诊断符合《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失眠症的诊断标准。排除标准:合并肺性脑病、呼吸衰竭(PaO2≤60 mmHg,PaCO2≥50 mmHg)及有严重心、脑器质性病变患者;既往依赖药物入眠患者;耳部有炎症、冻伤或破溃的患者;不愿意参加者及其他疾病引起的失眠患者。入院后随机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34例。对照组患者,女性19例,男性15例。年龄范围在46~79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7.18±3.34)岁,平均睡眠时间为(3.25±1.10)h。观察组患者,女性16例,男性18例。年龄范围在45~80岁之间,平均年龄为(66.57±3.65)岁,平均睡眠时间为(3.21±1.13)h。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及病情等一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endprint
1.2 方法
所有68例患者均采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标准诊疗方案进行治疗,给予吸氧、抗炎、止咳祛痰、解痉、平喘等纠正缺氧和改善通气的治疗及中医中药辩证等治疗。进行常规护理,包括加强健康教育宣教,使患者能正确认识疾病,消除紧张和焦虑情绪,鼓励患者以积极的心态来面对疾病,树立战胜疾病的信心,鼓励家属在旁陪伴。根据病情进行适当运动,引导患者养成良好的作息习惯,尽量减少白天的睡眠,晚餐不过饱、过晚,尽量避免过多摄入刺激性饮食及睡前进食,睡前禁止饮用浓茶,可以饮用温牛奶等有助于改善睡眠的方法。创造良好的睡眠环境,保持病室的整洁、安静,睡前减少探视,避免观看影响情绪的电视。晚间关病室的大灯,开床头小灯。对照组患者进行温水足浴,温度为38~42℃,睡前足浴20 min/d。
观察组患者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进行耳穴压籽。选取耳穴主穴:神门、心、肺、皮质下、交感[6],配穴辩证取穴:肝郁化火证取肝、内分泌,以疏肝泻火,清脑安神;脾胃不和证取脾、胃,以和胃健脾,化滞安神;心胆气虚证取肝、胆,以益气镇惊,安神定志;心脾两虚证取脾、耳背心穴,以补益心脾,养血安神;心肾不交证取肾、耳背心穴,以交通心肾,补脑安神。具体操作步骤是:先单耳取穴,护理人员在耳穴压籽操作之前对压籽部位进行皮肤评估,并了解患者的疼痛耐受程度,有无感觉障碍及胶布过敏等情况。患者取舒適体位,操作时护士一手捏住耳轮后上方,另一只手持探棒由上至下在耳穴选区内寻找敏感点,用75%酒精消毒,将王不留行籽贴附在0.6 cm×0.6 cm大小胶布中央,用镊子夹住,贴敷在选取的耳穴上,给与适度的揉、按、捏、压,直到患者有酸、麻、胀的感觉,即“得气”感为止。操作过程中要随时询问患者的感觉,有无出现头晕、疼痛以及其他不适症状。在治疗期间,观察患者耳穴贴是否固定良好,耳部皮肤有无红、肿、瘙痒、红疹等,并询问患者感受,如有不适要及时对症处理,如有脱落、潮湿应及时更换,另外,在患者饥饿、疲劳、精神高度紧张的时候避免按压。教会患者正确的按压方法,注意用力要均匀,刺激强度以患者能耐受为宜,指导患者每日自行按压3~5次,每穴按压30~60 s/次,睡前30 min再按压1次。3 d后更换,双耳交替,10 d为1个疗程。
1.3 疗效标准
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5]中临床疗效评定标准制定。治愈:睡眠质量好,睡眠时间每晚在6 h以上,伴有症状消失;显效:睡眠质量明显好转,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增加3 h以上,伴有症状明显改善;有效:睡眠质量一般,睡眠时间较治疗前增加1~2 h,伴有症状减轻;无效:睡眠无明显改善或失眠加重。每天早晨询问患者夜间睡眠情况,及时作好记录。1个疗程结束后进行评价。
1.4 统计方法
使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处理,计数资料以[n(%)]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41.18%,观察组疗效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失眠是临床常见症状之一,在中医上亦称“不寐”,是以经常不能获得正常睡眠,或入睡困难,或睡眠不深,或睡眠时间不足,严重者甚至彻夜不眠为特征的病症[6]。在临床中失眠多采用苯二氮类,如安定、舒乐安定、阿普唑仑(佳乐定)等及巴比妥类,如苯巴比妥(鲁米那)等镇静药物治疗,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失眠患者使用此类镇静药物,有抑制呼吸中枢和引起呼吸衰竭的风险,容易加重病情,给慢性阻塞性肺疾病的治疗带来一定的负面影响,所以禁用。而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的睡眠问题已经受到临床普遍关注,研究认为[7],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质量较同龄同性别健康人群明显降低,由于久病不愈,或躯体不适及经济压力等原因,容易引起失眠,而睡眠质量不佳会直接影响患者的精神状态、增加焦虑、抑郁情绪,不利于治疗依从性的提高,同时失眠会引起头痛、睡眠不实,导致反复起床,有受凉,甚至有增加感染的可能性,延长患者的康复进程。因此,需要加强对该病的重视程度,有效的提高患者的睡眠质量,缓解病情,及时采取有效的措施治疗。耳穴压籽对改善患者的睡眠质量有较好的治疗作用,且安全可靠,无不良反应的发生。
耳穴压籽是中医耳穴疗法的一种,是一项中医护理技术,也是中医外治法技术的重要内容 ,是通过按压王不留行籽刺激耳朵相应的穴位,通过经络传导,调节人体经络脏腑的气血功能,达到行气止痛,宁心安神,调节机体平衡、防治疾病及预防保健作用。中医认为,失眠是由于脏腑功能紊乱,气血失和,阴阳失调以致心神失养或心神不安所致,病位在心,且与肝、胆、肺、胃、肾、脾有关。耳与脏腑的生理功能、病理变化密切相关。如《证治准绳》说“肾为耳窍之主,心为而窍之客。”《厘正按摩要术》将耳廓分属五脏:“耳珠属肾,耳轮属脾,耳上轮属心,耳皮肉属肺,耳背玉楼属肝。”耳与经络也联系密切,如《灵枢.口问》所言:“耳者,宗脉之所聚也。”十二经脉都直接或间接上达于耳。人体脏腑或躯体有病变时,往往在耳廓的相应部位出现压痛敏感、变形、变色和皮肤电阻特异性改变等反应,临床中可通过刺激这些部位防治疾病[6]。耳穴心有宁心安神的作用,“心主神明”;神门有安神镇静的作用;皮质下能调节大脑皮层的兴奋或抑制,有镇静作用;交感能调节植物神经功能;肺能治疗呼吸系统疾病等。通过耳穴压籽对这些穴位进行刺激,引起大脑网状结构的正常有序化激活或抑制,可使通往病灶的经络气血通畅,具有良好的镇静、安神、养神的作用,从而达到调理脏腑、平衡阴阳,恢复正常睡眠的效果[8]。同时针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失眠的影响因素如严重的心理负担和躯体症状、夜间治疗、白天睡眠过多等,及时进行分析,合理安排治疗和护理,以便有效的预防与缓解患者的失眠。
该次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痊愈8例,显效12例,有效9例,总有效率为85.29%,对照组治疗后痊愈1例,显效5例,有效8例,总有效率为41.18%,两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总有效率明显优于对照组。这一结果提示在常规护理、温水足浴基础上采用耳穴压籽治疗,能有效提升对患者的治疗效果,改善患者睡眠质量。endprint
在邹兰亭等[9]的研究中,对耳穴压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失眠进行了研究,其采取随机对照的方式将热水足浴与耳穴压豆治疗作比较,研究发现对照组治疗总有效率为32.1%,治疗组总有效率为83.3%,提示耳穴压豆方法更优。这一结果与该次研究相近,说明该次研究成果存在一定的临床价值。而在陈忠美等人[10]的研究中,选取了60例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失眠患者为研究对象,给予个性化常规护理结合耳穴压豆治疗,分析了常规护理干预与耳穴压豆治疗前后患者睡眠质量评分、入睡时间、睡眠时间、睡眠效率及睡眠障碍等多项相关积分,研究结果提示:治疗后各项指标改善分别为(1.73±0.27)、(1.43±0.11)、(1.03±0.46)、(1.85±0.09)、(1.20±0.15)。这一结果说明耳穴压豆结合个性化常规护理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各项睡眠相关指标,在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伴失眠疾病中效果突出。这一结果中采用的方法与该次研究相近,最终结果证实了该方法的有效性。与该次研究相比,其研究中对多项客观指标进行了分析,研究价值更高,值得借鉴。
综上所述,耳穴压籽具有既能持续刺激穴位、操作简单,又安全、无不良反應等优势,是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失眠的理想治疗选择。
[参考文献]
[1] 葛均波, 徐永健. 内科学[M].8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 2013: 21.
[2] 崔月丽, 王晓青, 高少波,等.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睡眠状况调查分析[J]. 齐鲁医学杂志, 2010, 25(1): 43.
[3] 何建茹, 吴根英, 徐颖珊.耳穴压籽应用于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失眠的疗效观察与护理[J].广西中医药大学学报,2013, 16(3):95-96.
[4] 诊断标准中华医学会呼吸病学分会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学组.慢性阻塞性肺疾病诊治指南[J].中华结核和呼吸杂志,2002,41(8):640-646.
[5]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S].北京:中国医药科技出版社,2012:24-25.
[6] 王华,杜元灏.针灸学[M].3版.北京:中国中医药出版社,2015:192-193,247-248.
[7] 俞宁.耳穴压豆联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分析[J].养生保健指南:医药研究,2015(11):97.
[8] 游旭宇,黄婷,刘建武.“五脏”耳穴贴压干预COPD患者失眠的疗效观察[J].江西中医药,2015(3):37-38.
[9] 邹兰亭,朱益敏.耳穴压豆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患者失眠的疗效观察[J].西部中医药,2014,27(3):110-111.
[10] 陈忠美,许燕飞,董玉红.耳穴压豆联合护理干预对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失眠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J].新中医,2014,46(10):222-224.
(收稿日期:2017-05-24)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