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不良情绪和满意度的改善作用

2017-11-15林海蓉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8期
关键词:肠易激综合征不良情绪满意度

林海蓉

【摘要】 目的:探究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不良情绪及满意度的改善作用,为临床提供指导。方法:选取2014年11月-2016年11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使用随机数字表法进行分组,每组35例。试验组患者应用护理干预,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护理干预,对比两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满意度。结果:两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降低,但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降低更明显,与对照组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29%,相比于对照组的71.43%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取立体化心理干预,能显著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满意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关键词】 护理; 肠易激综合征; 不良情绪; 满意度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8.05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8-0105-03

肠易激综合征属于临床消化内科的常见疾病之一,主要临床症状表现为腹胀、腹痛、腹泻、便秘等,严重影响了患者的身心健康,使其生活质量严重下降[1-2]。目前,临床治疗该疾病主要对患者实施药物治疗、饮食干预,但临床发现,部分患者在治疗期间,由于诸多因素,易存在较严重的心理障碍问题,这十分不利于促进患者病情恢复及改善患者预后,所以,对其实施的相关心理干预措施十分必要[3-5]。笔者所在医院为了探究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不良情绪及满意度的改善作用,对该类患者分别实施普通护理、普通护理+立体化心理干预,现报道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以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7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2014年11月-2016年11月)作为本研究的观察对象,使用随机数字表法对70例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进行分组。试验组35例患者,男23例(65.71%),女12例(34.29%),年龄21~68岁,平均(42.69±8.73)岁;患病时间为7个月~9年,平均(3.24±1.61)年。对照组35例患者,男22例(62.86%),女13例(37.14%),年龄22~67岁,平均(42.71±8.68)岁;患病时间为7个月~8年,平均(3.35±1.58)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应用普通护理干预,主要是指护理人员按照医嘱告知患者相关药物的服药方法,结合患者的喜好为其提供相关的饮食建议,并对其病情实施监测等。

试验组患者应用普通护理+立体化心理干预,普通护理参照对照组,并同时给予患者立体化心理干预,具体干预措施为:(1)认知性心理干预。待患者入院后,护理人员应主动向患者详细讲解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诱发原因、临床表现、并发症及治疗方法等,使其充分意识到肠易激综合征的危害,增加其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知程度,从而使其积极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工作。(2)支持性心理干预。由于大部分患者对肠易激综合征认知不足,在治疗期间常易存在较严重的心理负性情绪,例如恐慌、害怕、焦虑等,为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护理人员应主动和患者沟通,耐心倾听患者的诉说,结合交谈结果帮助患者分析产生心理负性情绪的原因,再结合了解情况对患者实施支持性心理干预,例如可以向患者讲解预后良好的病例,增强患者治疗疾病的信心,并可嘱咐患者家属多陪伴、关心患者,使其充分感受到家庭的关怀、温暖,增加安全感,重拾战胜疾病的信心。(3)疏导性心理干预。临床发现,部分患者因心理障碍较严重不愿表达内心的想法及感受,对于该类患者,护理人员应主动到其病房,对其多施加关心,鼓励其说出内心的想法,使其情绪得到宣泄,并给予其宽慰、开导及帮助,使其早日走出心理阴霾,积极配合医生及护理人员的治疗和护理工作。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3.1 观察指标 研究对比两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焦虑评分、抑郁评分及满意度。

1.3.2 评定标准 焦虑评分选择HAMA(汉密顿焦虑量表)进行评定,其中评分低于7分表示正常,7~14分表示可能存在焦虑症,15~21分表示肯定存在焦虑症,评分超过21分表示存在严重焦虑症[6]。抑郁评分选择HAMD(汉密顿抑郁量表)进行评定,其中评分低于8分表示正常,8~20分表示可能存在抑郁症,21~35分表示肯定存在抑郁症,评分超过35分表示存在严重抑郁症[7]。满意度选用纽卡斯尔护理满意度量表进行评定,满分100分,其中低于60分为不满意,60~79分为较满意,80~100分为十分满意,滿意度越高,即得分越高,满意度=十分满意率+较满意率。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9.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焦虑及抑郁评分比较

两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护理后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降低,但试验组患者焦虑、抑郁评分降低更明显,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患者满意度比较

试验组患者满意度为94.29%,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1.4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3 讨论

目前,临床尚未完全明确肠易激综合征的发病机制,亦无彻底根治该疾病的治疗方法,主要以解痉止痛、调整胃肠菌群及饮食调理为治疗原则。由于该疾病的病程较为漫长,且较易反复发作,长此以往,易给患者的心理状况及生活质量带来较严重的负面影响,所以,在治疗过程中,对其实施相关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重要[8-10]。endprint

本研究为探究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不良情绪及满意度的改善作用,对该类患者分别实施普通护理、普通护理+立体化心理干预,研究发现,普通护理虽然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但该护理模式对患者的心理状况重视程度不够,护理效果欠佳[11]。而立体化心理干预主要是指结合患者的实际状况对其实施认知性心理干预、支持性心理干预及疏导性心理干预,通过对患者实施认知性心理干预可显著增加患者对肠易激综合征的认知程度,可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患者的治疗依从性;通过对患者实施支持性心理干预及疏导性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心理状况,缓解其焦虑及抑郁情绪,使其以积极、良好的心态接受治疗[12]。因此,对患者加用立体化心理干预的护理效果更显著,有助于改善患者的心理负性情绪。

对此次研究结果进行对比发现,两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护理后的焦虑、抑郁评分均较护理前有所降低,但试验组患者的焦虑、抑郁评分降低更明显,且研究发现,试验组患者的满意度为94.29%,相比于对照组(71.43%)明显更高,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这提示在普通护理干预的基础上对患者实施立体化心理干预,可显著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现象,有助于缓解患者的心理压力,增进护患交流,提高患者对护理服务的满意度。

综上所述,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采取立体化心理干预,能显著缓解患者的不良情绪,提高其满意度,起到非常重要的作用。

参考文献

[1]姜娟娟,韩玉娟.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的心理干预与护理[J].醫疗装备,2016,29(17):199-200.

[2]陈杏梅.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临床症状和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J].医学信息,2016,29(2):77-78.

[3]董博,卜秀梅,宋艳丽.肠易激综合征病人心理评估及护理干预[J].护理研究,2014,28(33):4188-4189.

[4]郭建松.肠易激综合征临床特征与治疗效果探析[J].中外医学研究,2015,13(27):125.

[5]李英.全面护理干预对改善胰腺炎患者不良情绪及提高满意度分析[J].中国伤残医学,2016,24(1):122-123.

[6]吕垚,樊春华,张如,等.护理干预联合中医疗法治疗便秘型肠易激综合征的疗效观察[J].中医临床研究,2016,8(23):66-68.

[7]张晓明,吴万春.肠易激综合征与睡眠障碍关系的研究[J].中外医学研究,2014,12(7):154-156.

[8]方雁彬.综合护理干预对普外科患者不良情绪、满意度及生活质量的影响研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3):214-216.

[9]臧婷婷,田耀洲.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的饮食干预中西医研究近况[J].中国医学创新,2015,12(28):143-145.

[10]于文蓁,柴红,马巾茹.治疗性健康教育对改善肠易激综合征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医药导刊,2016,18(7):726-727.

[11]阙玉华.肠道感染后继发肠易激综合征的相关护理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4,7(24):157-158.

[12]刘秀萍,张红.护理干预对肠易激综合征患者负性情绪及生存质量的影响[J].河北医学,2014,20(8):1373-1376.

(收稿日期:2017-06-29)endprint

猜你喜欢

肠易激综合征不良情绪满意度
2021国庆档总票房43.85亿元 满意度创历史新高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舒肝健脾方治疗腹泻型肠易激综合征68例疗效观察
立足本校实际,关爱特殊家庭学生
人性化护理模式对胃癌手术患者围手术期不良情绪的影响效果及临床应用价值
结构式心理护理对鼻出血患者疗效及不良情绪的影响
肠道菌群失衡与肠易激综合征
年轻教师课堂不良情绪与自我调适
基于顾客满意度的供应链绩效测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