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序化护理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睡眠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
2017-11-15赵方红
赵方红
【摘要】 目的:探讨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生活质量及并发症的影响。方法: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按照入院顺序随机为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40例,观察组进行程序化护理,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比较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统计总住院时间及发生的并发症情况。结果: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低于对照组,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发生消化道溃疡、压疮及高热等比例少于对照组,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程序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患者睡眠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术后相关并发症。
【关键词】 程序化护理; 急性脑出血; 生活质量; 并发症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6.04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6-0090-03
急性脑出血其发病急,疾病进展快,致残率及死亡率较高,是严重影响人类生活质量及生命健康的主要神经内科疾病。目前针对脑出血治疗的关键是争取救治时间,降低神经系统损伤。随着现代医疗技术的发展,针对本病的救治成功率显著提高,但其仍是一种主要的致残性疾病[1]。因此,如何更好地提高急性脑出血患者救治效率,降低致残率及死亡率,提高患者生活质量及生存能力是目前医务工作者的工作重点,本研究主要采取程序化护理干预措施对急性脑出血患者生活睡眠质量的影响,同时探讨其对发病后并发症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1月-2016年3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急性脑出血患者80例,按照入院先后顺序分为对照组与观察组,各40例。其中观察组为2015年2月后收治的患者:男21例,女19例,年龄31~71岁,平均(42.1±6.4)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24 h,平均(8.1±0.5)h。对照组为2015年1月前收治的患者:男23例,女17例,年龄31~70岁,平均(42.0±6.5)岁,发病至入院时间为1~24 h,平均(8.2±0.5)h,两组患者的性别、年龄及发病至入院时间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实施常规护理,如一般护理、心理护理、药物治疗护理、术前准备护理、术后护理常规、健康教育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进行程序化护理,由病房护士长牵头,并对本科室护士进行专门程序化护理相关知识培训,且进行考核,合格后上岗,结合目前针对脑出血护理的最新研究进展、护理人员自身经验等进行综合护理干预。针对患者严格按照既定程序进行护理,如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入院后相关准备、大小便及饮食护理,同时针对并发症进行干预。(1)患者生命体征观察。建立静脉通道,严密观察患者生命体征。尤其是其发病后的精神状态、瞳孔大小、呼吸频率、血氧饱和度及心率、血压等基本生命体征。当患者出现意识障碍,呼吸改变甚至呼吸停止时应立即通知医师进行处理。使用脱水药物,必要时请麻醉科医师会诊,行紧急气管切开术,避免患者无意识的动作而引起的机体伤害及因呼吸改变出现的危及生命情况;针对血压高患者,可静滴甘露醇,或者泵入硝酸甘油,同时要根据患者血压、心率的变化情况调整用药量。(2)入院后相关准备。严密监测并记录血压变化情况,根据血压情况调整降压药的用量。术前进行头部备皮,监督并协助备皮,及时进行有效备皮,尤其对于存在头部活动性伤口者,要提高重视,避免因备皮而加重对患者刺激,引起血压急剧升高。当患者有重度贫血及血小板过少,可适当补充红细胞和血小板。必要时紧急合血以备手术需要。对于合并有意识障碍患者,还要协助医师护送患者至CT室进行检查,已明确诊断,为手术提高指导信息。重视保持呼吸道畅通。采取去枕仰卧、侧偏头体位,避免呕吐物被再次吸入,进行输氧,待患者恢复意识后可将其床头抬高20°左右。有助于降低颅内压和保持呼吸畅通。定期进行一次翻身、叩背,当呼吸道内分泌物过多时。可从气道滴入生理盐水,避免呼吸道被痰液阻塞。(3)大小便及饮食护理。当患者存在大便不畅时可予缓泻剂,但应避免排便引发的出血,对于尿失禁或尿潴留患者可留置导尿管,定期夹放尿管。每天进行至少2次会阴擦洗,保持会阴部干燥。饮食护理上,通过鼻饲营养保证处于昏迷的患者的营养供给,实际应根据患者的具体排出量来决定摄入量。饮食以多纤维和高蛋白为主,尽量避免高盐和高脂饮食,保证适当的水量摄取,喂食速度不宜过快。(4)并发症预防的护理。预防并发症,首先是应激性溃疡。应激性溃疡以严重应激反应下出现的消化道出血为主要表现,临床上除预防性使用质子泵抑制剂以外,护理上还可以通过留置胃管,进行早期的胃管内注药及胃黏膜保护处理,以减少溃疡的发生。同时做好压疮的预防,尤其是在夏天或者患者合并大量出汗或者大小便失禁时,护理上可以通过定时整理床单,坚持每2小时进行1次翻身拍背,并使用痱子粉对会阴、腋窝等部位涂擦处理。体温过高的护理,对体温过高,尤其是体温超过38.5 ℃者,可通过物理降温,如使用乙醇擦浴全身,每30分钟监测1次体温,必要时使用冰毯持续降温,使患者的体温保持在37 ℃左右为宜。(5)康复护理。患者入院后进行被动康复护理,如被动屈伸关节,按摩肌肉等,入院2周评估,若患者急性期过后,进行主动康复护理,如指导患者进行握手,持物,关节屈伸、旋转等,患者肌力恢复后指导患者进行站立、行走及步态训练等,促进患者的肢体功能恢复。指导患者进行图片识别、单字或词语阅读,以及对话等语言功能训练等,促进患者的认知能力的康复,依据患者的不同情况,及时调整康复护理措施,促进患者的肢体运动、认知能力及社会功能的恢复。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患者出院前,比较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统计总住院时间及发生的并发症情况,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专人进行评估,采用匹兹堡睡眠质量调查量表,包括睡眠质量、入睡时间等7个因子,每个因子1~3分,总分21分,各个因子评分之和为总分,得分越高,表示睡眠質量越低。endprint
1.4 统计学处理
本研究数据采用SPSS 13.0统计学软件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匹兹堡睡眠质量评分比较
观察组睡眠质量评分为(8.2±1.1)分,显著低于对照组的(15.8±2.9)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5.497,P<0.05)。
2.2 两组患者住院时间比较
观察组住院时间为(55.3±5.1)d,显著短于对照组的(86.5±9.6)d,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8.152,P=0.000)。
2.3 两组发生的并发症比较
观察组发生消化道溃疡、压疮及高热等并发症的比例显著少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字2=6.328,P=0.012),见表1。
0.012
3 讨论
脑出血是目前神经方面疾病中较为常见亦是较为危重的疾病,好发于中老年人群,发病后疾病变化快,具有极高的致死率和致残率,尤其当发生脑疝时患者预后较差。急性脑出血者颅内压升高至处于高危状态时称为脑疝,这一过程有时候会发展很快[2-3]。脑疝是脑出血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患者早期常出现呼吸深慢、心率减缓、血压升高,晚期会出现呼吸功能紊乱、血压反而降低。因此要求护理人员严密观测患者的病情发展,尤其要重视心率呼吸的频次的监测,发现异常需立即进行相应处理[4-5]。
脑出血的康复过程中护理干预非常重要,适当的护理措施能够改善患者的预后,提高生活质量,脑出血的康复是一个复杂的过程,简单的常规护理措施远远不能满足需要,程序化护理措施以患者的需要为框架[6-7],通过对患者的病情及护理需求进行反复的评估,制定护理计划,对护理的重点措施和举措进行系统、科学的规划,实施评估,不断改进,最终提高护理质量,促进患者康复[8]。在对本组资料分析发现,观察组患者采用程序化护理措施后,患者出院前的护理质量要高于对照组,而且患者住院时间短于对照组,说明程序化护理措施对于促进患者康复具有积极的作用,能够加速患者的康复过程,改善患者的睡眠,提高生活质量。对两组患者的并发症比较也发现,观察组患者并发症发生的比例较少,说明程序化护理能够对患者可能发生的并发症进行重點地护理干预[9-10],减少患者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护理的质量。
综上所述,程序化护理干预能显著改善脑出血患者睡眠质量,缩短患者住院时间,减少相关并发症,提高护理质量。
参考文献
[1]杜晓丽.程序化护理干预在急性脑出血患者中的应用[J].齐鲁护理杂志,2014,20(24):83-84.
[2]胡凯梅.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生存质量的改善效果评价[J].中西医结合心血管病杂志,2016,4(17):191-194.
[3]李月琴,蒋丹凤,宫晔.程序化护理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干预后的效果研究[J].中国现代医生,2014,52(5):92-97.
[4]陈卓.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的临床效果观察[J].临床医学研究与实践,2016,1(18):158-159.
[5]方兰英.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临床护理中的应用效果分析[J].四川医学,2015,36(9):1354-1356.
[6]孟繁伟.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分析[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4,5(5):109-100.
[7]马静.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应用效果[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15,18(14):135-136.
[8]袁艳.程序化护理在脑出血护理中的效果分析[J].临床合理用药,2016,9(12):97-98.
[9]黄福秀.提高留置尿管的护理质量,减少并发症的发生[EB/OL].转化医学电子杂志,2014,2(4):130-131,134.
[10]康菊华.程序化护理干预对急性期脑出血患者并发症和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西医结合护理,2016,2(7):14-16.
(收稿日期:2017-05-08)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