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
2017-11-15王晓丽王银霞
王晓丽 王银霞
【摘要】 目的:研究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方法: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骨科大手术患者134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67例。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观察组患者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采用综合预防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对比两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结果:观察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为2.9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42%,护理满意度为95.5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在骨科大手术后,采用综合预防性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能够有效降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同时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具有重要的临床意义。
【关键词】 骨科大手术; 下肢深静脉血栓; 预防; 护理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6.047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6-0092-03
骨科大手术是骨科疾病治疗中一种常见的手术类型,在骨科大手术后,患者有一定几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并发症,严重影响了康复及预后情况。下肢深静脉血栓是一种骨科临床上常见的并发症类型,患者由于术后需要长期卧床休息,因而如果护理不当,会有较大几率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此种并发症如果不能进行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患者残疾,一旦血栓脱落进入肺部或脑部,将会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因此,在骨科大手术患者的临床护理中,应当采取综合预防性护理措施进行护理,以降低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提高患者的护理满意度,确保患者的安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4年5月-2016年5月笔者所在医院收治的骨科大手术患者134例,其中男79例,女55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患者67例,年龄34~79岁,平均(56.7±2.6)岁;对照组患者67例,年龄36~83岁,平均(58.1±2.9)岁。两组患者手术类型、年龄、性别等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纳入标准:所有患者均行骨科大手术,其中包括21例骨盆骨折手术,27例全膝关节置换术,34例人工股骨头置换术,52例全髋关节置换术。
排除标准:所选患者中,合并严重心肺肝肾疾病的患者,合并全身性血液疾病的患者,术前存在下肢深静脉血栓或发病危险的患者,患有精神疾病或认知障碍的患者,治疗及护理依从性差的患者。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常规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包括基本的术前准备、术中配合,术后的病情护理、用药护理、输液护理、饮食指导、健康宣教等。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预防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1)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①一般性预防。术前对患者进行健康宣教和心理干预,详细告知患者疾病知识及治疗方法,讲解手术流程及预期效果,消除患者对手术治疗的错误理解。针对患者存在的不良心理情绪,根据具体原因进行心理干预,纠正患者的错误认识,帮助患者调节心态,建立信心[1]。指导患者进行术前训练,在术后根据患者的恢复情况,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活动,对下肢深静脉血栓进行预防。叮嘱患者不可自行松动止血带,采取合适的体位,促进血液循环。②药物及物品预防。根据患者实际情况使用低分子肝素抗凝,采用梯度压力弹力袜,间歇充气加压装置预防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使用中,患者取平卧位,用压力腿套包好双下肢,适当调节松紧度,检查腿套和套管连接情况,确保良好的畅通性和密闭性。连接电源对腿套踝部进行充气,压力控制在45 mm Hg左右,然后从小腿到大腿先后加压。压迫血液向下肢流动后,踝部、小腿、大腿同时放气,使血液回流。在使用彈力袜的时候,如患者大腿根部周径在63.5 cm以上,选择长型弹力袜,如患者小腿最大周径在30.5 cm以下,选择小号弹力袜,如果在30.5~38.1 cm,应选择中号弹力袜[3]。(2)下肢深静脉血栓的护理。①叮嘱患者术后良好的卧床休息,采取舒适体位,可平卧或健侧卧位,使用软枕抬高患肢,促进静脉血液回流,缓解水肿情况。带引流管的患者在变换体位的时候,要注意避免对管道造成牵拉或压迫,确保管道的畅通。患者如发生下肢水肿的情况,或是发生下肢周径增加、颜色加深等情况,应及时采取措施进行处理,避免形成下肢深静脉血栓。②定期对患者进行肌肉按摩和下肢被动活动。由护理人员或家属适度转动患者脚踝,按摩腓肠肌、比目鱼肌,挤压大腿肌肉、推动髌骨,每日进行4组,每组30 min[4]。在按摩和被动活动时,要对患者反应进行观察,根据患者耐受程度确定用力程度。③患者病情有所恢复之后,指导患者进行早期患肢主动活动,进行腿抬高、臂肌、跖屈、踝关节背伸、股四头肌舒缩等,每日3组,每组10~20 min。根据患者恢复情况,适当延长活动时间。如果患者情况允许,指导患者进行足踝主动环转活动,每日3~4组,每组5~10 min。④对患者进行科学的饮食指导,满足水分及能量需求,注意花色品种、荤素、主食副食搭配,以易消化、高铁、高钠、高维生素、低脂、清淡饮食为主。多食新鲜的蔬菜水果、鸡蛋、鱼等食物,禁忌生冷、油腻、辛辣的食物。在恢复期,适当食用猪腰、瘦肉、猪肝汤、骨头汤等食物补充钙剂[5]。⑤患者出院后,向患者及家属及时反馈具体的病情及身体情况,并进行详细的家庭护理和自我保健指导。叮嘱患者按时按量用药,注重科学合理的饮食配比和规律的生活作息。同时,与患者互留联系方式,定期对患者进行电话回访,随时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叮嘱患者一旦发现异常情况,要立即到医院进行检查。
1.3 观察指标
对比两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同时对比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1.4 统计学处理
研究数据通过SPSS 18.0软件统计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endprint
2 结果
观察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2例,发生率为2.99%,对照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11例,发生率为16.42%,观察组患者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观察组患者护理满意度为95.5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12%,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下肢深静脉血栓是骨科大手术后较为常见的并发症,具有较高的发生几率,对患者的身体健康及预后康复都有着较为不利的影响,容易造成患者残疾的情况。如果血栓脱落,进入肺部或脑部,还有可能引发更为严重的后果,甚至威胁到患者的生命安全[6]。相关病因学研究表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发生原因主要包括血管壁损伤、血液高凝、血流缓慢等因素。而骨科大手术作为一种创伤性治疗方法,容易引起血液高凝的状态。此外,骨折本身也容易引起血液高凝状态,再加上手术造成的创伤,会激活机体的相关反应机制,从而增加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患者在骨折及接受创伤性手术之后,机体会启动相应的应急系统,提高血液黏稠度,減缓血液流速。
在骨科大手术后的临床护理中,应当注重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以确保患者良好的康复及预后[7]。在骨科大手术后,凝血过程可能会持续激活长达一个月左右的时间,而患者在术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可能性也会持续数个月。对此,在临床护理中,应采取综合预防性的护理措施,以避免患者发生此类并发症。在以往的常规护理中,虽然能够发挥一定的作用,但是缺少针对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措施,因而整体效果较为有限[8]。对此,在常规护理的基础上,应采取综合预防性护理的方法进行护理,从而降低患者发生并发症的几率。通过患肢护理及功能锻炼,能够缓解患者术后疼痛,促进血液循环,加速患肢恢复。通过有效的饮食护理,保证患者充分的营养摄入,更好地恢复患者机体各项功能。通过详细的健康宣教和出院指导,提升患者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护理能力,从而降低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
本文研究表明,观察组患者采用综合预防性护理方法进行护理,发生下肢深静脉血栓的几率为2.99%,低于对照组患者的16.42%,护理满意度为95.52%,高于对照组患者的76.12%,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在骨科大手术后,采取综合预防性护理方法对患者进行护理,能够降低下肢深静脉血栓发生率,取得更好的临床效果。
参考文献
[1]马菊蓉,绪丽红,李亚南.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心理医生,2016,22(10):154-155.
[2]于成,王晓,曲荣练.70例骨科大手术下肢深静脉血栓的预防及护理[J].大家健康旬刊,2015,12(6):245-246.
[3]章丽琴,徐志文,俞北伟,等.中医药综合措施对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监测和防治[J].中华中医药学刊,2015,11(4):993-996.
[4]张静明,刘红艳,赵伟.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的临床护理[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5,12(23):142.
[5]朱美玉,李自然.综合护理措施防治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J].中国伤残医学,2015,23(7):31-33.
[6]张瑞,王婧,谭婉玲,等.骨科大手术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护理的研究[J].中国医药导刊,2015,17(12):1287-1289.
[7]叶华青.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VT)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J].中国医药指南,2016,14(29):289.
[8]刘坚,李惠图,曲承英.骨科大手术后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的预防措施及护理方法[J].母婴世界,2016,11(7):156.
(收稿日期:2017-05-13)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