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自贸区应靠供应链吸引投资
2017-11-15李文卉
李文卉
核心提示:全国11个自贸区,现有的政策其实都差不多,能使用的工具也差不多,最后谁能够脱颖而出,就是看谁的格局更大、谁的操作性更强。
从1个到11个,从沿海到中西部内陆地区,中国已经形成“1+3+7”的自由贸易试验区建设格局。自今年4月正式挂牌以来,湖北自贸区即将迎来半年大考。
自由贸易试验区到底怎么建设?作为内陆自贸区之一的湖北自贸区,应该承载什么样的历史使命,该怎样积极作为?本土企业要如何参与其中并享受自贸区红利?本刊记者就相关问题专访了上海财经大学自贸区研究院院长赵晓雷。
制度创新是自贸区核心任务
《支点》:为什么在各种各样的产业园区之外,国家还要建自贸试验区,这些自贸区的使命是什么?
赵晓雷:自贸区应该把制度创新作为核心任务,把防控风险作为重要底线,以开放促改革、促发展。加快政府职能转变,扩大投资领域开放及投资管理制度创新,推进贸易监管制度创新和贸易发展方式转变、深化金融领域及金融制度开放创新,完善法制领域的制度和政策保障。
如果说前30年的改革是摸着石头过河,从计划经济转向市场经济,政府从计划领域退出,逐渐让市场主导资源配置,那么再进一步的改革就必须深入到制度层面、法律层面,路径就是扩大开放,于是建设自贸试验区成了国家战略。
中国要介入新一轮的全球化,就必须遵从国际规则,“负面清单”就是典型的例子。另一方面,我们也从全球化中得到了利益,所以我们不仅要遵从国际规则,现在我们也有了底气和话语权,要参与制定国际规则。自贸区试验完成之后,整个中国的对外开放新体制就会完全按照自贸区的制度进行建设,中国的经济改革就会跃上一个新的台阶。
《支点》:根据中央规划,第三批7家自贸试验区大多布局在中西部地区,对接的是“一带一路”特别是丝绸之路经济带。湖北自贸区如何盘活自身资源和优势,更好地服务于“一带一路”这样的顶层设计?
赵晓雷:第三批特别是位于中西部的自贸试验区在运行方面应该有两个特点。一是制度创新与园区开发融合互动。制度创新是根据总体方案要求,通过改革创新提供有效的制度供给条件。在此基础上创新招商服务体制机制,创新商业模式和产业业态,铸就招商、造商、营商功能优势。
二是依托基础设施“互联互通”和中—欧快速货运班列,连接“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地区,发展国际投资、国际贸易、国际物流等产业。中西部自贸试验区的发展愿景,是沿着“一带一路”经略新亚欧大陆桥经济走廊、中伊土经济走廊、中新澳经济走廊、孟中印缅经济走廊,形成泛亚欧互联互通、经济合作新格局。
这是通过陆路打通了另外一条贸易通道,这一条新的贸易通路,给中西部的发展带来了一个非常重大的利好契机,这正是中央布局第三批自贸区支持“一带一路”倡议的战略意图所在。
湖北处于长江经济带中游,水路、公路、铁路发达。湖北自贸区的特色、定位与侧重点紧密承接了中部崛起、长江经济带建设等已经在湖北产生显著推动作用的战略。自贸区的核心还是贸易,湖北要在贸易上有所拓展,用贸易带动整个产业链形成,带动当地经济发展。
操作性更强的改革会胜出
《支点》:作为最早设立的自贸区,上海自贸区有哪些值得借鉴的地方?
赵晓雷:目前来看,上海自贸区以外的10个自贸区,在制度上有80%都是参考上海自贸区来设计的,这也是设立试验区的意义之一。其他的20%,则由地方按照自己的实际情况来具体把握。
从现有工作成果上看,武汉自贸片区的努力方向,把握住了自由贸易试验区“制度创新”的核心;从产业发展上,武汉有着得天独厚的条件,应该从打造内陆口岸大商贸、大流通平台、构建产业链的高度去思考工作。全国11个自贸区,现有的政策其实都差不多,能使用的工具也差不多,最后谁能够脱颖而出,就是看谁的格局更大、谁的操作性更强。
《支点》:湖北自贸区挂牌后,武汉片区重点在行政审批与服务、创新创业、科技金融、对外开放等四大领域推进了制度创新。但制度创新离不开先行先试,和政府其他制度不“兼容”怎么办?
赵晓雷:所有改革都不可能是把整个系统设计好了再进行,目前在自贸区普遍试验的事中事后监管措施,对中国政府体制改革而言确实是很新的,也具有挑战性。以工商登记为例,目前在自贸区试验证照分离,也就是说我们以前的工商登记制度是证照合一的,上面写明了你的经营范围和经营事项,这张营业执照拿到手之前已经在各个审批部门转了一圈,而且是很长的一段时间。但国际上都是采用证照分离的形式,即任何公民只要在法律上经过登记,就可以成为市场主体,这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拥有了营业执照就可以向银行申请贷款,就可以从事法律所准许的一系列经营,并且是今天登记明天就可以拿到,只是一些特殊的行业比如核电、医疗等是需要审批的。
在自贸区的证照分离试验要一步步来,一点点调整。比如目前来看,上海自贸区的证照分离改革稍微有点定偏了,我们是减少审批,有些是审批改为备案,但什么是要审批的,什么是要备案的,有点偏了。证照分离的关键应该是什么?是证和照要分开,而不是减少审批。审批数量当然越少越好,但是审批是必须的。
先行先试就是一点点的去走,只要是有路径可走,最终就会形成一套完整的改革体系。
提供良好的市场机制
《支点》:自贸区的核心功能是制度创新,通过对外开放,对接国际上高规格高标准的投资、贸易规则,促进国内行政管理体制、营商环境、治理能力的提升。那么,自贸区能否单靠制度创新吸引更多投资?
赵晓雷:很多人问自贸区要不要吸引投资,当然要。因为所有的改革都要落到经济层面,而要素集聚是任何一个园区包括自贸试验区的主体任务。那么自贸区应该靠什么吸引投资?显然不应该是税收优惠之类的政策,而是如果自贸区内发生纠纷,如何靠法制来解决等等,是这些制度上要创新。因为劳动力成本上升、土地成本上升这些基本是被消化过的东西,外资更看重的是营商环境、知识产权保护等等。
对投资的吸引还有一个很重要的方面,就是供应链,看当地有没有跟企业配套的产业链、供应链和中小企业集群。在国内,长三角、珠三角、成渝地区的供应链目前能赶上发达国家水平,一个外资进来,很快就能建立起整个产业链,这不是其他国家靠一点劳动力成本就能弥补的。外资还关心市场准入怎么样,便捷不便捷,利润是否能够自由转出,在中国并购是否能享受国民待遇等。
此外,武汉要抓住金融后台中心集聚的优势,吸引更多的金融营运中心。眼睛不要老盯着世界500强或金融机构总部。武汉首先要做大融资规模,金融流量大了,自然就把金融服务业相关企业吸纳过来了。
《支点》:湖北自贸区挂牌以来,区域内的创业活力进一步迸发,仅今年4-7月,武汉片区新设立企业4848家,平均每个工作日新增企业55家。但其中一些企业只是看中了“自贸区”的牌子,对这块试验区的具体魅力可能知之甚少。对单个企业,尤其是中小企业而言,如何结合自身实际,在自贸区内更好地开展工作?
赵晓雷:自贸区给企业带来的利好,不是体现在企业的税收下降了多少,土地批租便宜了多少……这些不是成立自贸区的目的。自贸区给企业带来的利好,就是为企业构建了良好的运营环境。也就是说,为企业提供一种市场机制,政府更好地发挥其公共管理服务职能,维护一个公平公正的经济秩序,这对企业来说是最需要的。(支點杂志2017年11月刊)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