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下的“透明”生活
2017-11-15禾刀
禾刀
这是我们大多数人司空见惯的一天:早上起床后抓起手机看天气预报,了解车行路线,然后打开汽车导航,上班后通过互联网查询资料,并不时用手机与外面联系,下班后通过手机APP订餐、购买电影或演出票,回家后通过互联网电视收看节目……
“不论你喜欢与否,你的生活已经受控于技术”。在《大数据时代的隐私》一书的作者看来,几乎每一刻我们都在为大数据作出“应有的贡献”。当然,就是这样看似再寻常不过的日常生活,我们一天的行踪、偏好,早就暴露无遗,某种意义上,我们越来越像是一个没有私密可言的“透明人”。
你的踪迹,在电脑、微信、手机里留下抹不掉的印记;你的身影,出现在城市的路口、公共场所、小区、电梯里的监视器、摄像头里;你说的话,或许一不小心成了他人的把柄;你的这张脸,正在被添加越来越多的功能:身份证、登机牌、火车票、通行证,甚至付款码。
上世纪九十年代,我们曾慨叹生活在一个信息爆炸的年代,今天我们则像是生活在一个数据爆炸甚至过剩的年代。
资料表明,全球数据正在迅速增长,大约每18个月翻一番。有专家估计,到2020年全球将会有240亿台连接设备,其中一半是可移动的。届时,全球年数据产生量将会达到2009年的45倍。美国统计学家纳特·西尔弗也在《信号与噪声》一书中指出,在大数据时代,人类一天创造的内容甚至超过有史以来的所有内容。在该书作者看来,大数据越是这样蓬勃发展,对公众私密生活的威胁越可能“雪上加霜”。
身处大数据时代,人人都在“裸奔”——电话号码、个人身份、家庭住址、购物记录、社会关系等,都在以数据形式予以记录、传输。在大数据漫天飞舞的今天,智能化的“透明”生活已堂而皇之地圍绕在我们身边,让我们欲罢不能。近年来关于大数据泄露公众个人信息的案例屡见不鲜。媒体多次披露,互联网上的个人信息贩卖已经形成黑色利益链。
大数据内幕触目惊心。商业机构在“盗取”公众个人信息后,常常又以投其所好的方式出现在消费者面前。许多消费者只是觉得越来越方便,而很难意识到这种“贴心”服务是建立在自己信息被泄露基础之上。“我们需要越来越多的数据来满足无止境的欲望,然而我们还从未公开探讨哪些个人信息可以被收集以及如何被利用”。
2013年,美国中央情报局技术分析员斯诺登向英国《卫报》和美国《华盛顿邮报》泄露了美国国家安全局和联邦调查局启动的一个代号为“棱镜”的秘密监控项目,这也就是至今仍在发酵的“棱镜门”事件。根据斯诺登披露的文件,美国国家安全局可以接触到大量个人聊天日志、存储的数据、语音通信、文件传输、个人社交网络数据。
大数据正在成为一个被广泛传播的话题,它对我们的生活,以及与世界的交流的方式,都提出了挑战。约翰·奈斯比在他的成名作《大趋势》 中曾提到:“人类正被信息淹没,却饥渴于知识。”
“透明化”无疑是把双刃剑,有多少便利也就有多少“锋利”。上半年席卷全球的“勒索病毒”让国内公安系统、学校、医院以及2万座加油站不幸中招。还有因徐玉玉案而备受瞩目的“电信安全”,由共享单车资金盗刷暴露出的“应用安全”,因信用卡盗刷引发的“财产安全”,以及几起重大“撞库”事件后备受重视的“平台信息安全”……当网络生活的图景不断铺展,越来越多的网络安全风险,直接冲击着公众生活。
摘编自《北京晚报》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