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闸门井门槽二期混凝土悬挂式自适应滑模施工技术

2017-11-15

四川水利 2017年5期
关键词:爬杆调压室模体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成都,610066)

闸门井门槽二期混凝土悬挂式自适应滑模施工技术

袁幸朝,张黎

(中国水利水电第五工程局有限公司,成都,610066)

在锦屏二级水电站调压室闸门井门槽二期混凝土施工中,针对传统结构固定滑模易出现卡模导致停仓调整、投入资源较多、施工进度缓慢、安全性差及质量无法保证等问题,研究采用自主设计悬挂式自适应滑模施工,提高了工程施工效率、质量和安全性,解决了高深度闸门井门槽二期混凝土施工难题,在深井混凝土衬砌施工中具有较高的推广应用价值。

调压室闸门井 悬挂式 自适应滑模 门槽二期混凝土 施工技术

1 前言

锦屏二级水电站位于雅砻江干流锦屏大河弯上,地处我国西南部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利用锦屏大河弯的天然落差截弯取直、引水发电。水电站布置有4条引水隧洞,其末端各设有一座上游调压室,调压室结构为差动式,“一洞一室两机”布置型式。每座调压室主要由顶板、阻抗孔、调压室竖井、上室以及与事故闸门布置有关的闸墩、闸门检修和启闭平台、通气孔等结构组成。锦屏二级上游调压室为目前世界最大的调压室洞室群。

每座调压室均对应设有两个闸门井。闸门井底部起始高程1564.7m,顶部高程1680m,总体深度115.3m,其中高程1564.7m~1583.4m(18.7m)段与高程1677m~1680m(3m)牛腿段二期混凝土存在渐变,厚度由70cm过渡到190cm;给滑模施工带来了极大的不便,因此该段采用搭设落地式脚手架及组合钢模进行浇筑(牛腿段直接利用滑模作为平台搭设脚手架),闸门井高程1583.4m~1677m段(共93.6m)设计结构断面保持不变,但在一期混凝土浇筑时,因闸门井滑模滑升过程中存在偏移,其浇筑完成后,闸门井结构断面因滑模偏移相比设计断面存在结构尺寸偏差,从而影响二期混凝土浇筑结构尺寸。针对以上问题,依托工程进行技术研究、创新,自行设计、制作了悬挂式自适应液压滑模,解决了高深度闸门井门槽二期混凝土衬砌施工难题,形成了门槽二期混凝土液压滑模快速施工新技术,快速、高质量地完成了闸门井二期混凝土浇筑施工。

2 门槽二期混凝土悬挂式自适应滑模结构

2.1 设计思路

根据门槽结构体型,滑模体设计采用液压整体滑升模板,滑模装配构成为:模板、液压系统、提升系统、滑模盘、辅助系统等,滑模整体采用钢结构设计,以保证门槽施工质量。滑模的滑升是由空心式千斤顶带动滑模体沿爬杆往上爬升来完成,采用ZYXT-36型自动调平液压控制台作为滑升动力装置,千斤顶选用3t千斤顶。滑模装置设计思路如下:

(1)操作盘和辅助盘均由角钢焊接而成,组装时先将操作盘和辅助盘依次吊入井底,再将辅助盘和操作盘先通过螺栓连接,完成后为加强两者之间的刚度和强度,在其顶部用焊制的矩形槽钢将两者焊接为一体;

(2)滑模体采用整体钢结构设计,各独立模体通过“F”型架连接为一个整体,以保证整体稳定性。通过液压自动调平控制台进行滑模控制,每根爬杆配套使用3t千斤顶进行滑升;

(3)在滑模体的下部加设修面盘,方便施工人员对已浇混凝土进行表面修补、检查及养护,提高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的成型质量;

(4)为避免浇筑混凝土时滑模体因水平面上受力不均而发生整体转动,考虑添加导向滑轮,导向滑轮沿门槽轨道上升既可以控制滑模体的运行偏差,同时又可以防止施工过程中滑模体在水平面上的转动。

2.2 悬挂式自适应滑模结构

2.2.1 模板

门槽整体滑模模板采用定型模板制作,同桁架梁骨架相连以固定。滑模模板高度为1.5m,锥度按不超过5mm要求控制。通过“F”型提升架将两组独立的模体相连成一个整体结构,以保证滑模整体重量和稳定性,确保滑模体各向均匀滑升。二期门槽弹性滑模整体各方向示意图见图1~图3。

图1 滑模体俯视图(单位:cm)

图2 滑模体左视图(单位:cm)

图3 滑模体正视图(单位:cm)

2.2.2 提升系统

滑模提升系统的钢结构制作部分为提升架,通过安装在顶部的千斤顶支撑在爬杆上,主要用途为支撑模体,为滑模与混凝土间的联系构件。整个滑升荷载通过提升架传递给爬杆,爬杆采用φ25mm的钢筋制作而成,通过内外车丝连接,爬杆顶部焊接在高程1675m溢流堰牛腿浇筑时已布置好的型钢上。爬杆为外挂式,爬杆受拉,在井口布置型钢锁定爬杆,以周转使用,爬杆接头极限拉力经试验检测为6.2t。根据规范要求,滑模爬杆在同一水平面内接头长度不得超过1/4,因此第一套爬杆设计采用4种长度规格,分别为2.8m、3.2m、3.6m、4.0m,不同长度的爬杆错开布置,要求爬杆平整且无锈皮。滑模正常滑升时,每根爬杆设计长度为3m,当千斤顶滑升至距爬杆顶部小于350mm处时,应接长爬杆,对齐接头,不平处用角磨机切割磨平,以保证滑升连续。

根据闸门井门槽施工的实际情况,每个门槽布置3台千斤顶。根据设计资料计算可得,全套模体自重12t,12个“F”型架通过12台千斤顶与操作平台桁架连接成一体,利用千斤顶向上的牵引力将整个滑模盘向上提升,整个液压系统布置在滑模桁架上。同时,为避免滑模体在施工过程中出现偏移,在滑模桁架上根据门轨的位置布置导向滑轮,保证滑模体沿门轨走向滑升。

2.2.3 液压系统

滑模采用ZYXT-36型自动调平液压控制台作为滑升动力装置,滑升千斤顶选用3t千斤顶。高压油管选用φ16mm钢管作为主管,φ8mm钢管作为支管,控制台和千斤顶通过直管接头和六通接头分组相连形成液压系统。

2.2.4 滑模盘

门槽滑模盘分为操作盘和辅助盘。操作盘是滑模的主要结构,承受工作、物料等荷载,为施工的操作平台,同时又是模体的支撑构件。在本工程中,为保证结构的强度和整体稳定性,操作盘采用桁架钢结构制作。考虑到在混凝土施工过程中,滑模侧向和垂直向受力较大,为保证滑模操作盘的强度和刚度,选用∠100mm、∠75mm角钢加工制作成整体桁架梁,并在桁架梁上铺以3cm厚的木板形成操作平台。

辅助盘高度为1.5m,宽1m,是进行混凝土养护、修面、一期混凝土缺陷处理及爬杆拆卸收集的工作平台,采用钢结构悬吊布置,采用∠70mm和∠50mm角钢焊制,上铺3cm厚木板,用φ20mm圆钢悬挂在桁架梁上,辅助盘距井壁距离为150mm,人员上下可通过拼装在滑模中间的空间焊接爬梯进行。

2.2.5 修面盘

修面盘布置在滑模盘下部,通过φ28mm的钢筋制作,盘高1.5m,用于滑升过程中混凝土表面缺陷的修补等施工,外侧布置防护栏杆,上铺3cm厚木板形成操作平台。修面盘结构平面示意如图4。

图4 修面盘结构平面示意(单位:cm)

2.3 自动伸缩模板的设计

悬挂式自适应滑模结构的关键在于液压滑模自动伸缩模板的设计,受闸门井一期滑模混凝土浇筑过程中偏移或旋转等的影响,闸门井一期混凝土浇筑完成后,其结构体型始终在不断变化,因此,二期门槽滑模模板的结构尺寸也需根据断面变化进行相应的调整,以避免滑升过程中出现卡模现象,导致滑模无法正常滑升、甚至停滑。同时,若在滑升中人工采用丝杆对其调节,操作极为不便,且操作过程中极易出现漏浆、跑模等问题。为此,从活动门窗获得启发,在与井壁交接处,利用弹簧固定一块可活动模板,通过弹簧受压后的回弹力将模板顶紧,且在滑模滑升过程中,弹簧带动可活动模板进行自适应调节。自适应模板结构如图5。

图5 自适应模板结构(单位:cm)

3 门槽二期混凝土悬挂式自适应滑模施工

根据滑模设计和闸门井结构计算,在自适应滑模施工中布置千斤顶12台,支撑杆12根,设计提升力为36t。考虑千斤顶的效率(0.75),滑模整体提升力为27t,而实际滑模结构自重、施工荷载及摩擦力总计为15t左右,可知自适应滑模设计满足施工要求。

3.1 井下滑模组装

施工前先用12t汽车吊将材料吊运至高程1680m平台(门轨安装施工布置在高程1680.0m平台上),之后利用5t卷扬机提升材料,将滑模体组装材料分块下放至井内高程1583.4m脚手架平台上进行组装。滑模体组装完毕验收之后,进行爬杆、千斤顶的安装及调试。在门槽二期混凝土施工完成之后,先利用预先布置的悬挂钢丝绳悬挂固定平台,再依次拆除滑模平台桁架、爬杆及千斤顶,完成滑模拆除。

3.2 井内悬吊系统形成

利用卷扬机提升完成井内下料管的安装。

施工现场需敷设一趟3×25+1×10电缆,提供380V电源,为确保滑模施工顺利进行,不发生混凝土粘模事故,在滑模体上布置备用蓄电池照明系统。

在下料口布置斜溜槽溜至下料钢管,混凝土由下料溜管通过缓冲器避免分离,仓内通过受料斗+溜槽入仓,为避免滑模偏移,下料做到对称、均匀下料。

3.3 施工工艺

滑模施工按以下顺序进行:下料→平仓振捣→待凝→滑升→下料。滑模滑升要求对称均匀下料,滑模混凝土要求塌落度140mm~180mm,正常施工按分层50cm一层进行,采用插入式振捣器振捣,经常变换振捣方向,并避免直接振动爬杆及模板,振捣器插入深度不得超过下层混凝土内50mm,模板滑升时停止振捣。滑模正常滑升根据施工现场混凝土初凝、混凝土供料、施工配合等具体情况确定合理的滑升速度,按分层浇筑间隔时间不超过允许间隔时间。正常滑升每次间隔按1h左右,控制滑升高度50m,日滑升高度可达8m~10m。

混凝土初次浇筑和模板初次滑升应严格按以下步骤进行:第一次浇筑5cm砂浆,接着按分层50cm浇筑两层,厚度达到100cm时,开始滑升3cm~5cm,检查脱模的混凝土凝固是否合适,第三层(30cm)浇筑后滑升15cm,继续浇筑第四层(30cm),滑升30cm~40cm,第六层(30cm)浇筑后滑50cm,若无异常情况,便可进行正常浇筑和滑升(浇筑50cm,滑升50cm)。

3.4 滑升控制

弹性滑模滑升过程的基本要求:初滑-正常滑升-末滑。

在滑升过程中,操作平台应保持水平,并及时对门轨进行复测和校核,以减小导向滑轮沿门轨上升带来的滑模偏差。滑升中还应注意控制两个偏差:各千斤顶的相互差不得大于40mm;相邻两个提升架上千斤顶的升差不得大于20mm。在锦屏二级水电站闸门井施工过程中,按照以上要求进行严格的滑升控制,取得了良好的施工效果。

4 应用效果

应用悬挂式自适应滑模施工与常规的施工方法相比,各工程量如表1所示。

表1 工程量对比分析

在锦屏二级水电站调压室应用弹性滑模施工带来的直接经济效益总计393.84万元,节约工期2个月,提前发电的间接经济效益为2.6亿元。

5 结语

悬挂式自适应滑模施工技术在锦屏二级水电站施工中的应用,确保了调压室闸门井工程的顺利实施,大大减少了人员及设备使用量,加快了施工进度,提高了施工质量和安全性,形成了门槽二期混凝土液压滑模快速施工新技术,在今后类似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TV662∶TV544.91

B

2095-1809(2017)05-0053-04

袁幸朝(1985-),男,湖南邵阳人,工程师,学士,从事水电工程、公路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张 黎(1983-),男,贵州三穗人,工程师,从事水电工程施工技术与管理工作。

猜你喜欢

爬杆调压室模体
简论现代杂技中爬杆的技巧与艺术化演绎
基于PLC的气动爬杆机器人教学实验台的开发与设计
长距离输水系统串联多阻抗调压室的水锤防护效果
一种用于电力维修的爬杆机器人设计
上游串联双调压室系统合理尺寸选择的研究
植入(l, d)模体发现若干算法的实现与比较
爬杆机器人设计
某电站气垫式调压室高程设置初步比选
基于网络模体特征攻击的网络抗毁性研究
基于三维VOF方法研究上室体型对调压室涌浪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