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体化设计—北京大望京国际科技商务区城市空间研究

2017-11-15谢晓英

城乡建设 2017年21期
关键词:望京商务区绿地

■ 刘 晶 王 翔 谢晓英

城市公共空间的一体化设计—北京大望京国际科技商务区城市空间研究

■ 刘 晶 王 翔 谢晓英

城市公共空间存在于城市建筑实体之间,包括城市广场、街道、公园、绿地、公共停车场、居住区户外场地、体育场地等,是市民社会生活、社会交往的场所,是反映城市风貌与形象的窗口,具有开放性、共享性、文化性和生态性的城市公共空间是联系人与建筑、人与环境、人与社会的纽带。

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无界景观工作室与都市实践、清华美院李德庚工作室、中央美院建筑第九工作室、哥伦比亚大学建筑规划和历史保护研究生院中国研究所五家单位合作,在2012年下半年,对北京市位于东五环路与机场高速路交汇处西侧的大望京国际科技商务区进行了城市空间的精细化设计研究,提出了以城市公共空间建设统筹区域资源的设计思路,致力于综合考虑周边办公、商业、居住等各类用地需要,统筹安排景观、交通、文化、市政、环保等设施,实现土地与资源的节约高效利用,以及生态、美学、社会、经济等多层次综合效益的最大化。

通过公共空间建设统筹周边,打造可识别的城市新名片

大望京国际科技商务区坐落于成熟的望京社区,距首都国际机场直线距离仅12km,是从机场进入市区的第一个视觉亮点,城市门户区位优势显著。该区域交通便利,地铁15号线望京东站直通基地,周边有公交总站,便于市民到达。区域周边聚集高科技企业和新兴高端商业、高端住宅,还聚集了北京最好的艺术资源,有丰厚的创新和创意人群资源,是理想的混合城市社区,拥有充足的商业及停车配套,使中心公共空间可着力于打造与周边环境更有互动、互补性的内容。北京现有知名商务区的中心绿地面积都偏小,本商务区中央连续大面积的绿地是北京稀缺的绿地类型,是非常难得的围合式城市公共空间,具有打造城市名片的潜质。

大望京国际科技商务区的各类建筑并没有形成街墙,且各自独立开发,作为城市门户特色不够凸显,可识别性不高。因此,城市公共空间的设计以强调空间元素的系统性为重点,通过塑造可识别的、连续性的城市公共空间,统筹周边各类资源,打造可识别的城市名片。商务区内的公共空间没有被孤立,不是作为单独个体在进行设计,而是与周边地块以及大望京公园作为一个整体进行考虑。周边地块按功能主要分为三类,居住、商业办公和商住混合,而公共空间的设计也体现了三类不同用地的功能要求,并在整个大的区域内形成一种统一的设计语言。另外,由于区域协调发展的需要,在功能上注重与大望京公园形成互补,大望京公园是由大片绿地组成的城市绿肺型公园,商务区内的绿地空间注重特色和文化氛围的营造,让人更易亲近,使人获得更为丰富的体验。

中央绿地缝合并激活周边,形成具有活力的、整体的绿色空间

商务区周边地块分块出让、各自为政,形成了不同功能的集合,中央绿地空间应成为周边的缝合带及激活点,将周边不同功能的群组串联,整合资源,同时衍生出一个功能复合的中心公园。

中心绿地被网状的路面分为若干个小块空间,绿地空间不能连续,如何发挥中央绿地串联周边、激活区域的作用?不同于以往传统景观设计的二维化,本次设计采用竖向、统筹的设计手法。通过微地形改造,在地块中部形成山地,增加大尺度的开放空间,北部南部形成谷地,减少外部不良因素影响。整体的网状路面上种植高大乔木,从周边的高层建筑上俯视基地,会发现一条强烈有力的绿色轴带贯穿整个公园,轴线上的绿地设计具有连续性,成为一个统一的城市绿地界面。依据周边建筑功能对中心绿地的空间性质进行定位,不同的小块空间满足周边建筑不同的功能需求,被赋予各种主题和活动。结合丰富的微地形,使得绿地空间整体中带有层次感,呈现空间的多样性,使得在此活动的人群有着丰富的感受,增加公园活力。

构建道路、景观、生态、防灾、信息一体化设计的示范网

商务区内道路的分割使得景观与周边环境存在割裂,步行空间的舒适性和趣味性较差。且本研究启动时,正值北京“721”特大暴雨灾害发生之后,城市防灾防涝能力受到了巨大的质疑。设计师在此次研究中,重点对道路绿地的防灾、生态功能提出了一体化设计的思路,最终提出构建道路雨水收集净化的“海绵网”概念。

道路与景观一体化设计首先体现在紧密联系周边城市用地性质上。结合公园开放边界设计起伏的绿地,将人行道、自行车道的设计与公园的开放边界相结合,形成活力慢跑径,营造公园般的慢行空间;种植行道树给公园风景留出一定视觉通廊,把公园的风景纳入街道景观之中。与商业建筑相邻的街道结合广场空间一体化设计,布置公共设施,提供信息交流的平台,使得广场成为街道的一部分,与居住建筑相邻的街道通过复层种植形成绿色隔离,提高住区私密性。

道路、景观与生态、防灾的一体化设计,重点在于推进雨洪利用,缓解道路排水压力,构建城市的“海绵”系统。北京是淡水资源极其短缺的大型城市,年平均降水量六百多毫米,雨量主要集中在6~8月,易发生瞬时强降水,冬季降水不足全年总降水量的10%,降水量分布极为不均。设计师在研究中想到“海绵”一词,是形容道路景观通过生态雨水沟、雨水花园、汇水行道树池、透水铺装等绿色城市基础设施的建设,可以像大块海绵一般蓄水,在各个地块内部完成雨水的收集、储存和再利用。道路及中央绿地通过微地形设计,增加雨水下渗量,收集场地内雨水,补给景观需求;并与造景结合,创造弹性化的水景,在雨季和旱季形成不同的景象。在本研究中,设计师采用了多种类型的收集、下渗、过滤、循环利用措施的展示,做了积极的尝试,最大化利用雨水,减少后期维护的费用。

道路、景观与信息的一体化设计体现在科技化的公共设施建设上,营造智能化、信息化的交流空间,完善街道、广场设施,使得公共设施成为信息传达、交流的平台。将科技知识纳入到空间的主题中,并引入公共艺术、公共活动中;如沿漫步道设置植物标识牌,结合APP技术,实现“边走边玩、边玩边学”;建设一些包含不同功能的Pavilion信息亭,结合信息化技术,实现虚拟与现实的衔接。

遗憾与收获

大望京国际科技商务区的区位优势明显、资源条件突出,但由于城市景观设计介入较晚,道路对于中央公共空间的切割使得人行交通不便。市政管网铺设也早于城市设计,地下空间不能连通。设计师在研究中只能退而求其次,通过架桥等方式连通各个地块,从景观效果和经济效益角度而言并非最佳方案。但正因如此,也恰恰从另一方面证明了公共空间的一体化设计在统筹城市景观、公共交通、城市排水、防灾减灾、生态环保等方面所具有的重要作用,证明了景观设计跨界合作的必要性。虽然这个研究成果未能付诸于实践,但却为之后的工作坚定了思路,奠定了基础。该研究中一体化设计、微地形塑造、城市“海绵网”、雨水循环利用、智能化、信息化等理念成为设计工作的重要视角,并在后面其他项目的完成中不断充实、不断提升。

(作者单位:中国城市建设研究院无界景观工作室)

猜你喜欢

望京商务区绿地
老城区绿地更新策略——以北京西城区绿地提升为例
全国首个“5G示范商务区”在上海启动建设
驻马店市绿地内草坪改造及养护管理
创业“角斗场”望京
走进绿地
克拉玛依城市防护绿地树种的选择和配置的探讨
15号线望京站
一图读懂虹桥商务区“十三五”规划
星海会展商务区的绿色产业链研究
望京楼遗址 田野考古工作的理念与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