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基于湖北省荆门市的调查数据分析
2017-11-15孙月亭陈俊卿彭惠敏尚玉书
钱 瑾,黄 晶,孙月亭,陈俊卿,彭惠敏,尚玉书
(湖北经济学院 金融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意愿影响因素的实证研究
——基于湖北省荆门市的调查数据分析
钱 瑾,黄 晶,孙月亭,陈俊卿,彭惠敏,尚玉书
(湖北经济学院 金融学院,湖北 武汉 430205)
农村居民投资理财行为是农村金融的重要体现,提高农村居民理财意识与能力对推进农村金融健康有序发展、缩小城乡差距、促进普惠金融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使用2016年于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和沙洋县农村地区社会调研搜集的数据,对影响农村居民投资理财的五大因素,即年龄、家庭人口数、收入水平、学历水平、投资理财产品期限,利用Logistic模型进行分析,得出学历水平与收入水平对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意愿有显著影响。由此我们分别对该地政府、金融机构、农村居民提出相关建议,并为农村居民构建了可参考的理财模式,希望能为农村金融发展贡献绵薄之力。
农村金融;投资理财意愿;因素分析
个人投资理财行为是金融市场需求的重要组成部分,个人投资理财意愿的强弱与行为特点影响着金融市场的供给与发展趋势。研究农村居民投资理财对洞悉农村金融现状具有深刻的现实价值。根据最近的研究,我国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意愿较低,投资理财行为仍然十分保守,城乡居民投资理财参与度差异显著。由此可知,农村居民投资理财现状急需改善。农村投资理财最突出的问题是居民不愿、不敢投资理财。笔者立足于这一现象,以荆门市农村地区为例,通过研究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意愿的影响因素来寻找改善农村居民投资理财的有效突破口,从而提出针对性建议。
一、文献综述
(一)关于农村居民投资理财的一般研究
随着“三农”问题日渐被重视,诸多学者致力于农村金融的研究,其中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意愿与行为颇受关注。关于农村居民投资理财现状的分析大多数基于某一具体地区的社会调研,笔者综合诸多调研报告,发现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意愿仍然较低,投资理财行为趋于保守。孙政宇和孙超(2014)研究发现农村居民理财观念中“投资有风险”的理念使其投资理财十分谨慎,同时大多数农民认为最好的投资是对子女的教育,这也使其在理财产品上的投资意愿降低,加之农村居民收入有限,理财支出较小或为零。田素洁(2015)指出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的宣传极少,且机构工作人员专业度有限,农村基础设施落后于城市,这都制约着农村居民对投资理财的接触与认知。孙陟佳(2015)基于福建省高收入农村居民理财情况,总结出农村居民在选择理财工具上,储蓄是主要理财工具,债券、股票、基金占有一定比例,保险、房产投资等比例较小,外汇投资等其他理财产品均为冷门,其中黄金发展潜力很大,其结果具有一定代表性。
一些学者也着眼于城乡居民投资理财的差异性研究。城市和农村在经济发展程度、基础设施建设、教育普及程度与质量等方面仍有较大差距,使得城乡金融发展也差异显著,具体可表现为居民在投资理财上的差异。王志刚(2014)等学者基于福州城乡居民投资理财的情况,总结出城市居民理财知识水平好于农村居民,理财投资额与收益普遍高于农村居民,且风险承受能力强于农村居民,而在理财产品的选择和考量标准方面也比农村居民更专业。同时赵瑞与邓巧玲(2016)也发现城乡互联网金融行为也差异显著,表现为互联网支付行为、投资理财行为以及认知程度方面的差异。
(二)关于居民投资理财的实证研究
关于居民投资理财的实证研究,研究学者主要通过搜集数据后运用统计原理与各种模型得出相关结论,并依据结论给出对策建议。关于居民投资理财的实证研究主要围绕影响投资理财意愿或行为的因素分析。尹阳(2008)等人采用logistic回归模型从七个影响南京市民选择理财产品行为的因素中筛选出影响程度较大的四个:性别、学历、职业以及对产品认同程度。彭见琼(2012)采用Logit回归分析不同因子影响程度,最终得出:居民理财需求的影响主要来自个人所处生命周期阶段及居民所处环境。针对农村居民投资理财的影响因素方面,方建章(2013)以莆田市农村为例,通过分析调研数据总结出:经济收入等经济因素是最直接与主要的影响因素。
(三)简评
目前国内学者在农村投资理财方面的研究众多,主要着眼于农村居民投资理财的现状与问题研究,普遍发现农村居民理财观念落后,理财知识匮乏,农村金融基础设施与金融服务都较为落后。部分研究重在分析城乡理财模式的差异性,农村居民投资理财状况与城镇居民仍有显著差距。而关于农村居民投资理财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较为稀少,大多因素分析围绕城市居民的投资理财行为。本文以荆门市农村地区为例,重点研究影响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意愿的因素,并提出改善农村金融落后局面和提升农村居民投资理财参与度与能力的针对性建议。
二、基于Logistic模型的农村居民投资理财影响因素分析
(一)数据来源
本文使用的数据是笔者于2016年8月前往湖北省荆门市掇刀区和沙洋县四个具体村镇实地调研获得。荆门市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率位于全省第二,掇刀区与沙洋县在其中占重要份额,对研究农村地区理财现状具有代表性和参考意义。从政府统计报告中可看出,掇刀区与沙洋县存在地区发展差异,亦可提供对比参考。此次调研共发放200份调查问卷,回收178份,有效问卷150份,有效问卷率为75%。其中掇刀区响铃村、掇刀区麻城县长兴村、沙洋县沈集镇、沙洋县十里铺镇这四个地区分别发放50份调查问卷,有效回收问卷分别为40份、40份、38份、42份,有效问卷率分别为 80%、80%、76%、84%,有效率均较高,且各地数据较为均匀。
(二)变量选择
1.被解释变量
本文研究的对象是农村居民的投资理财意愿,笔者选择农村居民用于投资理财的资金占家庭总收入的比重作为解释变量,既可量化又具有代表性。一般而言,投资理财意愿越高,用于投资理财的比重越大,反之亦然。若居民无投资理财意愿,则用于投资理财的比重为零。解释变量的观测值为调查问卷中居民填写的投资理财资金占家庭总收入的百分比。
2.解释变量
(1)收入水平。按照经典经济学理论,收入是影响储蓄的主要因素,同时也是影响投资的主要因素,只有收入超过基本消费水平和储蓄要求时,投资理财才能成为可能。故我们选取收入水平作为解释变量。
(2)学历水平。学历水平是体现居民素质的重要因素,而居民素质不仅包括内在修养,更重要的表现在目标远见,生活规划,学习能力等方面。学历水平会通过决定居民的理财观念直接影响投资理财意愿。故我们选取学历水平作为解释变量。
(3)家庭人口数。经济研究的对象是农村居民,居民的基本单位是家庭,而家庭人口数量是家庭的基本因素。家庭人口数量会影响投资者的意愿、情绪,从而直接体现在消费理财等方式上的不同。通常人口较多的家庭消费比重大,家庭投资占经济生活的比重较小。故我们选取家庭人口数量作为解释变量。
(4)年龄。年龄代表着个体居民的承担责任能力,在经济生活中年龄与财富的支配能力呈正向变动的关系,无论财富多与少,年龄越大,对财富的支配越有主动性,而财富支配包括投资比例情况,消费水平等情况。故我们选取年龄作为解释变量。
(5)投资品投资期限。投资理财的主要对象是有价证券,包括股票,债券,基金,理财产品等投资品,不同的投资品标的不同,投资期限不同,收益率也不同,而对收益率的预期直接影响了投资的选择。故我们选取投资品期限作为解释变量。
(三)模型建立
1.模型设定
Logistic回归模型是离散选择模型中的一种,本文将此模型应用于分析农村居民投资理财,以找出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意愿的影响因素。为构建是否参与投资理财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本文将讨论农村居民参与投资理财这一事件发生的可能性Y*与各影响因素之间的关系,当Y*的值跨越一个临界值c(如c=0),便导致投资理财这一事件发生(y=1),现假设 Yi*=α+βxi+εi(ε为误差项)于是我们得到y=1的条件为Y*大于c,即 εi≤α+βxi,根据数学运算可得到以下公式:
因此,只要将各自变量构成的样本及其是否参与投资理财的观测值代入,便可利用模型参数的最大似然估计,在确定的显著性水平下,逐步剔除显著性水平最弱的自变量,最终得到显著影响投资理财事件发生的自变量,并求得各个自变量系数的取值以此来分析和描述在特定条件下事件的发生比和发生的概率。
用P表示在n个自变量作用下投资理财事件发生的条件概率即:
假设农村居民的投资倾向取决于农村居民个体的学历、人均年总收入、家庭人口数、年龄、理财产品投资期限,上述诸多因素的协同作用决定了农村居民投资倾向的强弱。建立Logistic回归方程:
2.变量赋值
3.回归分析
此文把有效样本的相关变量数据输入统计软件,然后进行多元Logistics模型的实证分析,结果如下表:
4.实证结果及解释
本文采用Logistic模型分析,最终对P有显著影响的因素分别是X1人均年总收入(万元)和X2学历水平(受教育年制)。对学历的卡方值Wald为44.162,显著性概率Sig值为0.020;对人均年总收入的卡方值Wald为81.539,显著性概率Sig值为0.000,这两个影响因素的Sig值都小于0.05,说明在95%的置信区间这两个变量对因变量是显著的,是影响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意愿的主要因素。
居民的学历水平体现了其受教育程度,而接受教育程度这一因素通过影响着居民对于投资理财这一行为的认知、理财观与接受新事物、转变理财观的能力而影响着居民的理财意愿。学历水平不高的农村居民受陈旧的理财观念的影响,大多认为“节约就是理财”、“储蓄就是理财”、“教育最值得花钱”,或者对银行等金融机构缺乏信任,投资理财意愿较低。而学历水平较高的农村居民,部分居民很早就树立要合理利用闲置资金的观念,部分受银行宣传、电视或网站宣传、互联网金融的影响,逐渐接受新型理财观念,从而投资理财的意愿较高。
收入水平决定了居民可用于投资理财的资金的多少,而闲置资金的多少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农村居民的投资意愿。收入水平高的居民,一般有较多的闲置资金,其往往愿意通过购买各种金融产品、实业投资等方式投资理财。而收入微薄的居民,除去生活开支后,结余无几,一方面达不到许多投资理财产品的最低门槛,一方面难以承受投资理财产品存在的风险,因此收入低的农村居民都倾向于储蓄,参与其他投资理财行为的意愿低。
三、研究启示
由上文的实证分析可知,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意愿主要与学历水平、人均年总收入有着密切联系。由实证结果我们对改善农村居民投资理财现状有以下几点启示。而且为农村居民设计了几套可供参考的理财模式。
(一)政府应落实富农政策,加强对居民的引导与教育
由实证可知,居民的收入水平是影响居民投资理财意愿的最重要因素,因此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是提升居民投资理财参与度的关键。地方政府应落实富农政策,完善社会保障体系,切实提高农村居民收入水平。同时也鼓励农村居民创业增收,为居民提供好思路、开拓有效途径,做到真正的富民利民。
同时,政府作为宏观金融主体,可以从宏观上引导农村金融向良好的方向发展。政府部门应充分利用政府公信力,积极主动推进涉农金融机构间的沟通协调。在政策扶持上,推动金融资源继续向“三农”倾斜。在金融监管方面,重点完善农村信用担保体系,宣传诚信意识,严厉打击农村高利贷、非法集资现象,并列出典型诈骗事例,让居民引以为戒。
政府部门也要着力提升农村居民受教育程度,帮助居民树立理财意识与正确的理财观,并组织开展理财方面的课程或宣讲会,使居民的理财观念在潜移默化中转变。
(二)推广普惠金融,提升农村金融服务水平,推出适销对路的理财产品
普惠金融旨在建立有效、全方位地为社会所有阶层和群体提供服务的金融体系。根据我们的调研,农村金融发展地区差异仍然显著、城乡金融发展差距仍然显著。当前首要的是推动金融基础设施在地区的普及化和均衡化,例如加快银行等金融机构的网点向欠发达地区的普及和发展,加快互联网金融向农村地区深入发展,跟进农村地区的金融服务,从而逐步缩小区域差距。
金融机构要针对农村居民这一特定群体,提供有针对性的金融服务,提升工作人员服务水平与专业水平。在有条件的农村地区要将手机银行、网上银行等业务更深入地渗透进农村居民的生活,要积极开展短信推送、附赠品活动摆点、上门讲解、举办理财投资讲座等形式扩大理财产品在农村的受众。各大金融机构还应积极开发具有针对性的理财产品,农村居民具有收入水平低、厌恶风险、认知有限、抗风险能力低等特点,金融机构应在理财产品的门槛、期限、收益率方面做出合适的搭配,调动居民投资理财的积极性。
(三)农村居民应通过接受教育转变理财观念与理财习惯
根据实证结果,学历水平这一因素对理财意愿的影响也十分显著。农村居民的思维理念受到现有知识水平的制约,想要改变理财观念就必须加强对他们的教育。农村地区可以以村委为单位定期开展理财知识分享会、投资理财专业讲座,并在村内张贴具有正确导向的理财观的标语或公益广告,逐步转变居民陈旧的理财观。学校教育中也可以适当加入引导理财与消费的课程。村委会、居委会都要留心居民间的理财氛围,严厉打击非法集资与违法投资行为,防止居民上当受骗或无意识违法。
(四)农村居民理财模式的建议
由于收入水平,年龄,学历水平,家庭人口数,理财品种期限与投资行为密切相关,我们给出以下三种理财模式组合,为不同条件下的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提供建议。
1.低风险稳定收益模式:储蓄+债券
适合年龄在18~25岁之间,年收入3万元以下,学历不高,家庭人口数大于5的农村居民家庭。此类居民对理财知识了解匮乏,资金条件不容乐观,理财目标应为在保证资金安全的条件下获得稳定的资金利得,可将大部分收入用来储蓄,小部分用来购买债券,来满足在低风险的情况下得到稳定收益。
2.积极增长型组合模式:储蓄+基金+股票
适合年龄在25~45岁之间,年收入8万以上,学历较高,家庭人口数小于5的农村居民家庭。此类居民对理财知识有一定的掌握,资金条件充足,在追求高收益的同时可以承担高风险,理财目标为分享市场长期收益,可将小部分收入用作储蓄,大部分收入用作投资于股票与基金,以实现投资功效。
3.收入型组合模式:储蓄+基金+债券
适合年龄在40岁以上,年收入3~8万之间,学历较高,家庭人口数小于5的农村居民家庭。此类居民对理财知识有一定了解,资金比较充足,但在追求高收益的情况下承担风险能力较弱,理财目标是保守的追求资本增值,可将小部分收入用作储蓄,大部分用于债券基金的购买,以得到保险增值。
四、结语
本文以荆门市的掇刀、沙洋等农村地区为例,通过实证研究的方式,对影响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意愿的因素进行了Logistic模型分析。总体来看,学历、人均年总收入对农村居民理财意愿有显著影响,最后,从农村居民的特点和背景出发,参照模型结果和分析过程提出了改善农村居民投资理财现状的建议,并给出了不同条件下的农村居民可参考的投资理财模式。本文的不足在于:对于数据的搜集和整理还不够详尽,了解的信息还不够全面,难以呈现更加真实的现状;理论水平有限,未能对影响农村居民投资理财的深层次因素进行探索和实证等。
农村是中国未来发展潜力巨大的区域,我们的调查研究正是本着探索农村地区存在的发展问题、尝试找寻城乡发展不平衡背景下的具体原因的初衷,希望通过以荆门市掇刀、沙洋为例,对农村居民投资理财的行为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为提升农村居民投资理财意愿、增加收入、缩小城乡差距,促进农村金融与普惠金融发展提供借鉴意义。
[1]孙政宇,孙超.浅析当前我国农村的理财观念[J].武汉纺织大学学报,2014,(1).
[2]杨亮,何永梅.关于新农村居民理财调查分析[J].现代商贸工业,2014,(2).
[3]孙陟佳.福建省高收入农村居民家庭理财研究[D].哈尔滨理工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5,(63).
[4]赵蕊,邓巧玲.互联网金融行为的城乡差异研究[J].金融发展研究,2016,(7).
[5]王志刚,周佳丽,黄舒.城乡居民理财知识、风险承担和产品选择的差异探析——基于福州市的问卷调查[J].农村金融研究,2015,(5).
[6]尹阳,蔡敏,刘丹,王晴,尹涌.影响居民选择银行理财产品行为因素的调查研究——以南京市城镇居民为例的实证分析[J].金融经济,20xx,(4).
[7]彭见琼.我国城镇居民个人理财业务需求影响因素研究[D].西北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2,(62).
[8]方建章.农村居民个人理财需求及影响因素研究——以莆田市农村为例[D].福建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13,(47).
2016年金融学院院级科研立项课题(指导老师:孙玲);2016年校级湖北省大学生创新创业项目(指导老师:边智群)
(指导老师:边智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