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1997—2016年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的研究现状

2017-11-15张配雯

运动 2017年17期
关键词:肌电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学

张配雯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1997—2016年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的研究现状

张配雯

(北京体育大学,北京 100084)

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等研究方法,对1997—2016年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应用的国内文献进行对比分析。根据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应用的研究现状,将文献中的研究对象、研究方法和研究领域进行整理分析,把握发展趋势,以期能对我国乒乓球的训练实践和科研发展提供一些建议和参考。

乒乓球;运动生物力学;应用

乒乓球运动既是一项大众健身项目,广受各国人民的喜爱,尤以亚洲为典型;又是一项奥运会比赛项目,呈现中、日、韩3国独大的形势。我国乒乓运动在竞技领域勇攀高峰,在大众健身领域中也深受喜爱,不仅是因为训练实践的科学化和合理化,更是科学研究的全面化和精细化。自20世纪80年代以来我国运动生物力学学科快速发展,其研究方法和研究手段不断更新,取得了实质性的进展。

1 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应用的研究现状

本文利用北京体育大学图书馆、国家图书馆馆藏资源,通过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体育类文献,共76篇文献;并利用中国知网数据库搜索CSSCI期刊,共7篇文献。生物力学在乒乓球项目中应用的研究文献只占乒乓球研究文献的0.43%,CSSCI刊物占比体育类文献为9.2%。由此可见,目前我国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应用的研究发展较为滞缓,高质量的核心刊物发表的数量较少。但从发展趋势来看,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的研究呈逐年上升趋势。

2 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的应用

2.1 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应用的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

从运动生物力学角度研究乒乓球运动,主要是研究乒乓球球体、球拍与运动员人体空间关系。肖丹丹将乒乓球运动动作技术的运动生物力学研究分析归纳为运动员的运动(动作技术)、乒乓球在空中的运动(速度、旋转、弧线)、乒乓球的碰撞运动(乒乓球与球台或球拍碰撞)。从CSSCI文献中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的研究对象主要为二级运动员及其以上的青年运动员。研究领域可划分为:(1)动作技术研究(正手、反手、弧圈球等);(2)乒乓球装备研究(球台、球拍、球服、球鞋、胶水等);(3)运动人体的机能研究(肌肉、身体形态、体能等)。目前研究领域多集中在动作技术研究,乒乓球装备和人体机能研究较少,十分具有研究价值。(表1)

2.2 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应用的研究方法

本文的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应用的研究方法是依据肖丹丹将研究方法分为2类:(1)力学理论研究方法;(2)实验研究方法。王清提出,目前我国运动生物力学研究中研究方法主要是运动学研究方法、动力学研究方法、表面肌电测试与分析方法、人体运动模型模拟方法,再结合文献资料法和问卷调查法,笔者将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分为力学理论研究方法、运动学研究方法、动力学研究方法、表面肌电测试与分析方法、人体运动模型模拟方法、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目前,我国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的研究方法中,运动学研究方法占44.2%,力学理论研究方法占20.5%,动力学研究方法和文献资料法分别占14.7%,其中表面肌电测试与分析方法和人体运动模型模拟方法占0%。统计结果显示,(1)1997—2016年我国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的研究方法较为单一、量化研究较少、研究不够深入、研究不够科学化(2)运动学研究方法在国内运用十分普遍,其中以摄像、影像解析法最为常见,力学理论研究方法、动力学研究方法和文献资料法也都有较高的使用率;(3)表面肌电测试与分析方法和人体运动模型模拟方法从未应用于乒乓球运动的研究中。(表2)

表1 CSSCI文献中研究对象和研究领域的基本情况

表2 被引用超过3次的文献中运动生物力学研究方法统计

3 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应用的未来研究方向

3.1 拓宽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应用的研究对象,推动大众健身和竞技比赛协调发展

目前,基本以高水平竞技运动员为研究对象,主要服务于竞技比赛成绩的取得。应拓宽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应用的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可扩展到业余运动员和大众健身人员,在取得优异竞技比赛的同时推动大众健身的发展。

3.2 扩展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应用的研究领域,推进乒乓事业全面发展

目前,研究领域主要集中于动作技术研究,而乒乓球装备研究和运动人体的机能研究未得到充分的重视,应全面拓展各个研究领域,推动训练实践、科研发展、大众健身乒乓事业的全面发展。

3.3 加强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应用的实验研究方法,促进研究方法多元化和科学化

目前主要以运动学研究方法为主,其他实验研究方法较弱,尤以表面肌电测试与分析方法和人体运动模型模拟方法表现明显,在今后的研究中必须加强实验研究方法,促进量化研究,促进研究方法多元化和科学化。

[1]肖丹丹,苏丕仁,胡宗祥.运动生物力学在乒乓球运动中的应用与展望[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07, 30(10):1381-1382,1391.

[2]郎松亭,王晶.世界优秀女乒运动员张怡宁发球动作技术分析[J ].成都体育学院学报,2008,34(10):60-62.

[3]尹彦,曲峰.乒乓球运动中3种步法足部运动的生物力学分析[J ].北京体育大学学报,2013,36(5):49-53.

[4]赵国成,张樯,李郑.乒乓球正手反拉高吊弧圈球与前冲弧圈球技术差异性的运动学分析[J ].沈阳体育学院学报,2013,32(2):99-101,123.

[5]黎涌明,吴贻刚,任杰,等.乒乓球项目的生物学特征及其未来研究展望[J ].上海体育学院学报,2016,40(5):80-86,90.

[6]吴国梁.乒乓球正手攻球常见技术错误与肩部损伤关系的生物力学分析[J ].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26(6):64-65,71.

G846

A

1674-151X(2017)17-043-02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7.023

投稿日期:2017-06-28

张配雯(1993—),硕士。研究方向:乒乓球技战术。

猜你喜欢

肌电北京体育大学运动学
轿车前后悬架运动学仿真分析
北京体育大学2014—2016级健美操专项本科毕业生就业现状与对策研究
盆底肌电刺激联合盆底肌训练治疗自然分娩后压力性尿失禁的临床观察
产后早期联合应用盆底肌电生物反馈仪、电刺激、针对性护理对盆底肌功能恢复的影响
基于MATLAB的工业机器人运动学分析与仿真
速度轮滑直道双蹬技术的运动学特征
An Analysis of the Main Character in Rebecca by Du Maurier
北京体育大学海南国际学院办学全面启动
Ⅲ类错牙合患者的咬合与肌电研究
针刺对脑卒中后上肢痉挛性偏瘫患者生活质量及肌电图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