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规则下使用电子护具对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2017-11-15梁少杰

运动 2017年17期
关键词:护具跆拳道规则

朱 峰,梁少杰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新规则下使用电子护具对男子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研究

朱 峰,梁少杰

(浙江体育职业技术学院,浙江 杭州 311231)

竞技跆拳道是一项比较激烈的对抗性运动。随着时代的发展跆拳道的比赛方式已逐渐完善成熟起来。为了比赛更加公平、公正,2008北京奥运会后,以2009年全运会为标志,国内跆拳道比赛正式启用专门的电子护具。本文选取在旧规则和新规则下传统护具和电子护具使用对跆拳道运动员技战术运用为主要内容进行分析讨论,希望能对新规则下使用电子护具的跆拳道技战术训练与运用提供一些有价值的参考。

新规则;旧规则;男子;跆拳道;技战术

1 研究对象与方法

1.1 研究对象

本文以新、旧规则下电子护具和传统护具的使用为研究对象,以浙江省跆拳道队在训练比赛的技术战术成功运用个案为事例,阐述跆拳道运动的技战术运用特点与训练要求。

1.2 研究方法

1.2.1 文献资料法通过学校图书馆查阅中国知网、万方数据等平台上的网络学术资料,如“电子护具的使用对高水平竞技跆拳道训练策略的影响”“跆拳道传统护具与电子护具的比较研究”等相关研究论文的查阅,为本研究的框架设计提供参考。

1.2.2 专家访谈法通过和省跆拳道队总教练王浩的沟通交流,探讨使用电子护具对跆拳道日常训练和比赛的安排带来的影响。通过分析和探讨在跆拳道比赛中不同护具的使用特点,探讨使用电子护具时合理有效的日常训练应对方法。

1.2.3 录像分析法观看跆拳道比赛录像,特别是队友周国梁在2011全国跆拳道锦标赛的比赛中的具体表现,分析跆拳道技战术的运用情况。

2 结果与分析

2.1 旧规则与传统护具下技战术运用特点

在旧规则与传统护具下跆拳道基本技术分为脚的技术和拳的技术。脚的技术是使用踝关节以下脚的部位进行攻击的技术,分别有横踢、前踢、推踢、侧踢、勾踢、双飞踢、下劈踢、后踢、后旋踢、后摆踢;拳的技术指紧握拳并使用正拳进行正面攻击对手护具的技术。

2.1.1 横踢技术为主要得分手段在旧规则与传统护具的比赛中,主要得分手段以横踢技术为核心技术,如双飞、前踢、后踢、下劈等技术动作作为主要运用的腿法,因此通过传统护具和这些的腿法得1分会相对比较容易,裁判可以通过击打效果来判断,相反下击头技术的得分难度较大。

2.1.2 非主动进攻的战术运用在旧规则与传统护具的比赛中,战术方面在一些同等较量当中出了一些水平差距太大,或者进攻欲望太强的、大部分人不主动的进攻,更多的是相互博弈、创造时机、寻找时机,以假动作、步伐的防守反击为主,进攻为辅。

2.1.3 护具的主要作用是安全防护跆拳道护具的作用,最主要是在比赛中保护运动员的安全。跆拳道本身是一项激烈的对抗性项目,如果没有护具的保护很容易受伤。同时护具也起到了点位作用,让比赛中运动员能更好的去击打有效部位,使裁判员能更好的计算运动员的得分。

2.2 新规则与电子护具的出台背景

随着跆拳道运动的迅速发展和比赛激烈程度的日益增加,只依靠裁判肉眼做精确判断运动员得分越发困难,裁判员经常会出现错误的判断,而电子护具的应用提供了当机立断的条件。

电子护具是指将由高尖端的电子芯片组成的感应装置附着在跆拳道护具上,在受到有效攻击时感应装置自动识别其击打力量,并通过无线传输自动将得分情况及时反映在得分显示屏上的一套技术装备。电子护具源于跆拳道自身发展的需要,由于跆拳道传统护具比赛时存在不公平、不公正的现象,电子护具出现正是跆拳道发展的需要,迎合人们对高科技的渴望,同时更加追求公平、公正、公开,减少人为因素在比赛中的作用。

目前电子护具的研发主要西班牙的DAE-DO以及韩国的Ka-p。电子护具正式出现在国际赛场的时间是 2007 年中韩对抗赛中,当时比赛打破了传统护具作为正式比赛唯一护具,首次使用了电子护具进行比赛。

由于电子护具在对抗赛的良好体现,在随后的 2008 年第 18 届亚洲跆拳道锦标赛上,世界跆拳道联盟决定电子护具首次进入洲际跆拳道比赛。随着电子护具在国际赛场上成功使用,最大程度上减少了人为因素对比赛结果的干扰,世跆联决定于 2009 年 5 月阿塞拜疆世界杯跆拳道比赛继续推广电子护具的使用,随后决定哥本哈根世界跆拳道锦标赛、2010年青年奥运会和 2012 年伦敦奥运会中都使用电子护具进行比赛。如今电子护具在世界级比赛都得到了普遍认可。

2.3 新规则实施带来的主要变化

2.3.1 攻防一体的技战术要求新规则下电子护具与旧规则下传统护具主要变化在于,随着跆拳道的发展,新规则的出现,以前的比赛中单一技术的打法已经不在适应于新规则和电子护具的出现。战术方面更多的走向主动进攻,压迫对手,攻防一体化的战术。

2.3.2 典型的边角战术消失,交手次数增加在新规则下与电子护具的提出逐渐的成熟,最大的变化不外乎的比赛场地的变化,从一开始的10×10到8×8再到现在的八角垫,由于比赛场地的缩小,减少了运动员在赛场上活动的范围和区域,迫使运动员在场上增加了交手的次数,而且增加了场面的激烈性。

2.3.3 裁判判罚客观旧规则下,跆拳道传统护具比赛时场上是1名主裁判、3名边裁。场上的得分都是由边裁来进行打分,主裁判主要进行提示、警告、申述。而在新规则下,赛场上主裁和边裁人数不变,变的是旧规则下边裁起到了一个主观因数,而在新规则下打分的边裁成了客观因数,因为电子护具上有高尖端的电子芯片感应装置,要透过选手特有的脚套击打在在护具上面,感应到了应该得分的力度,分数自然就会在积分器上面累积。只有在击打头部 不存在电子感应时,需要通过3名边裁的一致认同才可以上分。

2.4 电子护具的使用特点

2.4.1 人为因素减少在旧规则下由于跆拳道传统护具比赛时存在不公平、 不公正的现象,电子护具出现正是跆拳道发展的需要,迎合人们对高科技的渴望,减少人为因素,提高了打分的客观性,使比赛趋势朝着更加公平,公正的发展

2.4.2 格挡防守更不容易让对手得分通过对浙江队周国梁2011年全国跆拳道的比赛录像来看,他在比赛中更多的使用格挡防守,而不是移动防守。在这场比赛中,对手踢击用手格挡保护自己的得分部位在施以进攻或反击,腿的防守以比对手更快的速度在对手出腿时凌驾于对手腿部之上进行进攻或者阻击防守

2.4.3 比赛打法线路多变自新规则与电子护具推出以来,跆拳道的一些技术也随着规则的变化而变化,在传统护具下更多的是使用左右两边的踢击方法来得分,而在电子护具下,更多的是使用推踢、中间的腿法来转变,如推踢变下劈、推踢变高位踢击等,这些都属于中间变化的技术。从浙江队周国梁2011年跆拳道63kg的比赛中可以看出,他在比赛中以推踢先手进攻变化高达70%,可以看出在电子护具规则的改变下运动员的打法路线也随之在改变和实用。

2.4.4 腹部得分难度加大,击头尺度放宽在新规则出现以来,由于需要准确地打击在护具有效得分部位上才能有效上分,所以各个地区都意识到了加强手部的防守,只要手防在得分部位对手就没有机会有效地踢击,当然有利也有弊,当腹部上分难度加大的同时头部的踢击也放宽了尺度。在2014年仁川亚运会男子63kg级别的李大勋,其比赛之所以都是领先12分或12以上优势胜利,基本上分都是以击打头部位置,腹部得分比较少。在新规则电子护具的下跆拳道运动员从旧规则下腹部击打为主要击打位置,变成了新规则电子护具下的头部击打为主要得分手段。

2.5 浙江队周国梁新旧规矩与电子护具使用对成绩对比

本文选取周国梁在电子与传统护具下的使用情况和比赛成绩进行调查,具体情况见表1。

表1 周国梁在新旧规则下使用不同护具的成绩变化

表1表明,周国梁在2006年跆拳道锦标赛和冠军赛中使用传统护具成绩并不突出,而在新规则和电子护具在国内2009年全运会第1次使用,到2011年跆拳道锦标赛周国梁明显提高。周国梁之所以在2009年之后能取得较好成绩,是缘于带训教练对电子护具容易得分的部位的细致研究和实施的针对性训练,以及得分腿法的变化训练。笔者还了解到,周国梁还在训练中结合自己的身体素质,与教练一起琢磨更加适合自己的打法,迅速适应新规则。

2.6 新规则与电子护具应用的训练应对策略

2.6.1 新规则与电子护具下更加需要加强传统基本技术训练在电子护具下,应更加继续加强传统基本技术的训练,保证运动员基本技术功底的扎实,只有基本功扎实了才能在比赛中把握住自己的机会,不然就会出现总是差一点就能打上分、差一点就能打到的现象。同时在基本技术扎实情况下也要加强运动员技术的连贯性、连续性、创新性和变化,如攻击的位置连续多变、技术能力的转换、中位侧踢变高位横踢等,加强高位控腿的连续攻击头部或是中位控腿连续攻击躯干能力,加强攻击技术的准确性和合理性,尤其是使用旋转技术攻击的准确性,在掌握使用简单、直接有效的技术得分后加强旋转攻击技术和击打头部能力。

2.6.2 要突出头部和腹部防守能力头部防守是防守训练中的首要任务。新规则对攻击头部的得分分值由2分提高到3分或4分,一次击头就可以转变场上的整个局势,可以瞬间由落后变为领先甚至锁定胜局。因此,要提高对防守重要性的认识,重视对头部防守能力的练习。腹部的防守,针对电子护具的得分特点,选择格挡防守技术是对头、腹部简单有效的防守方法

2.6.3 要强化专项耐力、专项力量的训练根据观察浙江跆拳道队日常训练,建议应该增加运动员身体素质训练,加强耐力和力量训练,如关节力量的训练,如踝关节、膝关节、髋关节,可以通过行进间的循环行的综合素质来加强。肌肉的耐酸、踢腿的连续性的训练、控腿创造时机的能力,可以通过训练中长时间的连续踢击和长时间控腿的变化训练寻找得分机会来加强。防守能力训练,加强上肢的力量还有手部的破坏能力,比赛中上肢的力量也可以起到对抗和破坏的作用。另外,还有加强单一动作的突发性、爆发力。在比赛中动作的瞬间爆发,可以让对手来不及反应。腰腹部位的核心力量训练,现在是比赛规则的变化,场地是缩小只会让以后的比赛越来越激烈,所以运动员是身体素质是至关重要的,还有比赛中经常会出现控腿的连续变化,单脚的支撑,重心的变化对自己技术要求也非常的苛刻,腰部的核心是必不可少的

2.6.4 要使用多媒体教学,分析比赛中技术与电子护具的特性建议给运动员适当采用多媒体技术教学,收集一些国外优秀运动员的比赛录像,观看学习比赛中精彩的得分动作技术和战术运作,同时争取为每个运动员建立自己的比赛录像数据库,把运动员每次参加比赛的、录像整理归类,比赛结束后使用多媒体技术分析讨论运动员自己在使用电子护具比赛的时候,技术动作对电子护具点位的得分情况、击打准确度,还有分析对手对电子护具的得分得意技,做好百分之百的准备,为下次遇到同样的对手做好充分准备,同时也要找出自己的缺点和不足,为今后的日常训练和比赛改进提供帮助。

3 结 语

新规则和电子护具的使用对当前跆拳道技术战术运用产生相当的影响,特别是跆拳道训练的理念、内容、手段以及训练负荷,与以往使用传统护具的训练相比发生了较大的变化。 新规则下比赛场地的缩小,交手回合变多,出腿的变化性增强。周国梁的成功应对告诉我们要结合适合自己的特点训练打法,要多练习多变的技术动作,特别是出其不意的腿法动作,要透彻研究电子护具的得分要领。

[1]高志红,冯巨涛,任文岗,等.新规则和电子护具的使用对跆拳道技术应用的变化与影响[J ].中国体育科技,2010(4):86-89.

[2]罗薇,李来.电子护具的使用对高水平竞技跆拳道训练策略的影响[J ].运动训练学,2015(7):56-57.

[3]鲁凡,高志红,刘良宗.对我国跆拳道项目首次使用电子护具效果的研究[J ].武汉体育学院学报,2010(10):73-77.

[4]张庆春,高志红,窦燕.新规则及电子护具下跆拳道比赛失分特征与训练对策[J ].体育学刊,2014(3)114-118.

[5]阮俊谦.跆拳道传统护具与电子护具的比较研究[J ].湖北体育科技,2015(8):675-677.

G886.9

A

1674-151X(2017)17-017-03

10.3969/j.issn.1674-151x.2017.17.009

投稿日期:2017-06-15

朱峰,教练。研究方向:运动训练。

猜你喜欢

护具跆拳道规则
撑竿跳规则的制定
跆拳道奶奶
电子护具对跆拳道竞赛的影响分析
嘻哈跆拳道
岸上容易水里难
跆拳道电子护具改革对实战比赛观赏性提升研究
奥斯卡的规则变了!
让规则不规则
TPP反腐败规则对我国的启示
护膝紧身裤并非运动必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