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型学习”模式加强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探讨

2017-11-15龚丽

海外文摘·艺术 2017年8期
关键词:研究型创新型研究性

龚丽

(长沙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型学习”模式加强工科研究生创新能力的必要性探讨

龚丽

(长沙理工大学 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湖南长沙 410004)

本文探究了目前工科研究生的特点;探究了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型学习”模式的含义、本质及研究现状;探讨了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型学习”模式来加强学生“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的必要性。

信息技术;研究型学习模式;理论联系实际;学以致用

1 工科研究生的特点

目前工科的研究生有两个比较明显的特点:(1)典型的“科研民工”,即,只会机械化做实验,却不懂得如何去解决问题;只懂得表面化地描述实验现象,却不懂得从理论角度分析实验结果;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很薄弱。其实,在本科阶段,学生已经储备了一定的理论知识,可是,却不懂得如何学以致用。因此,培养学生学以致用和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很重要。(2)虽然处于信息化时代,但是根本不懂得如何充分利用这个信息化时代,即不懂得如何利用信息技术途径快速有效地获取自己所需要的有用信息,换言之,调研能力不强。

2 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型学习”的含义及研究现状

在“研究型学习”模式下,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变成主动去学习知识,在教师的指导和帮助下, 主动获得知识、应用知识、解决问题。

1916年,美国教育学家杜威创立的“问题教学法”到“在做中学”,为“研究型学习”模式的实施奠定了基础。美国较早在高校开展并推广“研究型学习”模式。面对知识经济的挑战,面对全球范围的竞争,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已成为这个时代的课题。此后,我国高校也开始关注并推广“研究型学习”模式。2013 年,中国人民大学校长陈雨露明确提出构建“研究型学习制度”,促进研究型教学和学习,由此培养出国家所需的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可见,“研究型学习”模式的提出对我国高校教育教学改革产生了很大影响,为我国高校创新人才的培养提供了依据。

现在已然是个信息时代,通过信息技术途径,可以及时获取更新、更多的学习资料;可以获取各个领域的研究热点和最新的研究进展,获取最新知识点。获取知识的途径不再仅限于课本和陈旧的资料。不管是老师还是学生,都应该充分利用这个信息时代。

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型学习模式是指学生通过信息技术途径获得更多、更新的学习资源,主动学习知识,应用知识、交流知识(观点)、解决问题的学习模式。由于这种教学模式适应了21世纪对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因而成为目前教学改革的新趋势。

各大高校的教育工作者开始把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型学习模式应用于教学改革中。宁顺兰等探究了网络环境下开展研究性教学的优势,在网络教学平台上,教师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学生通过此平台及时获取学习资源,从而提高学习效率;提出了基于网络教学平台的以问题为中心的研究性教学模式,并应用于“电路分析基础”课程的教学改革实践,此教学改革的侧重点在于:课堂教学的深入和延伸,帮助学生更加深入了解和掌握知识点。卢雪松等充分发挥网络的功能,研究了由网络学习平台、课题、学习资源、教师、学生和评价等6个模块构成的基于网络平台的研究性学习模式。此教学改革侧重点在于:充分挖掘网络平台的效能,使网络和研究性学习有机地结合,探索出了一条利用网络平台开展研究性学习的新路。刘瑞儒等把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型模式应用在《教育技术学》 课程学习中,充分利用信息技术,推动研究型学习模式的实施,取得不错的教学改革实践效果。目前,大多数采用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型学习模式进行教学改革的侧重点都在于利用信息技术的途径去辅助研究型学习模式更好的实施。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型学习模式的本质是研究型学习,研究型学习的目标是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创新型和应用型,这两个概念都太大和太抽象化。如何细小化和具体化的去落实这两个概念?

3 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型学习”模式加强“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

我国的教育理念是强调“学”要为生产实践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所“用”。在《学以致用理念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体现》一文中,徐安军就“学以致用”的三种境界进行了阐述。学以致用包含了三重境界,即“知用”、“会用”及“善用”。第一种境界“知用”,要求学生掌握基本的理论知识及了解其具体的使用价值。要去“用”,必须“肚子里有货”,即必须储备必要的基本的理论知识。第二重境界“会用”,培养学生过程中,注重以社会需求为导向, 面向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培养有较强的实践能力应用型人才。第三重境界“善用”,要求学生在实践中具备较强的创新能力,要求学生系统掌握本专业基础的理论知识点、专业知识点和基本的技能, 将来可以从事本专业领域的应用性研究工作,学生具有丰富的创造能力和浓厚的研究兴趣,可以在经济和社会发展过程中承担发现规律、发明创造的重任。由学以致用的三种境界层层递进的含义可知,通过在实施研究型学习的过程中,加强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思维习惯,可以来细小化和具体化创新型和应用型这两个概念。因为学以致用的目的也是为了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这个和研究型学习的目的相同。

“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注重知识与技能并重,注重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创业能力的培养。赵德敏等以“在授课过程中做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模式应用于工程力学的教学过程中,增强学生解决工程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创新能力。但是这个模式主要是以教师为主导。采用研究型学习模式,可以由“教师”为主导,变成“学生”为主体。在研究型学习模式的实施过程中,教师针对性地制定课题,教师引导性给予指导,教师针对性地提问,去加强学生“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和思维习惯,从而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最终实现培养创新型和应用型人才的教育目标。

因此,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型学习”模式来加强学生“学以致用 理论联系实际”能力是很有必要的,从而达到培养学生创新能力的目的。

[1]万媛.基于研究型学习模式的研究生创新人才培养探究[J].创新与创业教育,2016,7(6):101-104.

[2]陈小鸿,黄亚平.关于高校研究性教学若干问题的理性思考[J].长春工业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7,28(1):6-9.

[3]陈雨露.构建研究型学习制度 完善本科人才培养新体系[J].中国大学教学,2013,10:4-6.

[4]刘瑞儒,魏继宗,基于信息技术的研究型学习模式在《教育技术学》课程教学中的应用[J].现代远距离教育,2006,4:49-51.

[5]宁顺兰,潘岚.基于网络平台的研究性教学模式探索与实践[J].中国电力教育,2012,23:27-28.

[6]卢雪松,孙冬芹,谭程宏.基于网络平台的研究性学习模式研究[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12,Z:25-27.

[7]徐安军,学以致用理念在应用型本科教育中的体现[J].南京工程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2):51-54.

[8]赵德敏,胡玉林,侯密山,薛世峰.学以致用理论联系实际——工程力学教学新模式初探.科技信息,2012,15:21-23.

G643

A

1003-2177(2017)08-0055-02

龚丽(1985—),女,汉,江西高安人,博士研究生,研究方向:太阳能电池,长沙理工大学讲师。

猜你喜欢

研究型创新型研究性
研究型审计成果回顾及内涵界定
学校创新型人才培养的实践与思考
智能制造“四维”创新型人才培养方案研究
国有企业研究型审计思考与探索
浅谈研究性学习在数列学习中的应用探究
天津推出创新型企业领军计划
小学数学单元研究型整合学习的探究
基于研究型大学视角下数学课程学习初探
关于“微型研究性学习”的实施初探
利用体育活动,开展数学研究性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