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中年级数学课程的整合
2017-11-14魏兵
魏兵
在现代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对数学课程和教学产生重大影响的形势下,我本着提高教学质量,加强教学的针对性、生动性、实效性、时代性的目的,依托学校信息化建设的良好内部基础和外部环境,开展信息技术与课程的整合探究,是改进数学学习方式,帮助学生理解数学知识本质和提高数学应用能力的有效途径。本文就信息技术教育与小学中年级数学课程整合作一些初步的探究。
一、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的整合
新课程标准提出“数学要贴进生活”“数学问题生活化”,事实上,学生也更容易理解和掌握他们有一定生活基础的数学知识,并且对此更感兴趣。我们可以利用网络信息资源丰富、时效性强的特点,将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教学内容有机整合,充分利用各种信息资源,引入课外信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相结合,使学生的学习内容更加丰富多彩,更贴近生活和现代科技;同时也可使教师拓展知识视野,改变传统的学科教学内容,使教材“活”起来。从学生熟悉的现实生活中寻找数学知识的“原型”,依靠学生对感性材料的直接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思维。在教学三年级的数学《搭配衣服》上,我利用先进的“互动工具”软件进行教学,该软件把游戏、生活与知识融为一体,较好地实现了教师、学生及信息技术三者的互动交流。上课一开始,我边展示课件边给出游戏规则:“今天小熊要去表演节目,需要穿漂亮些,可是柜子里的衣服太多了,到底要怎么搭配穿才最靓呢?今天老师请你们做小熊的穿衣顾问好不好?老师还特意请了一个小帮手,这个小帮手很神奇,老师先介绍一下。”我分别示范了一件上衣,一条裤子,2种颜色的设置与搭配方法,学生很快掌握了操作方法,接着我就设置问题:“现在衣柜里有黄、红2件上衣,黑、黄、蓝3条裤子,下面请你们帮小熊思考一下可以搭配出几种穿法,哪种最靓?”随着问题逐渐深入,通过学生动手实践、自主探究、合作学习、过关测验等环节,学生在富有情趣的游戏活动中得出了“先穿衣服再搭配裤子”或者“先穿裤子再搭配衣服”的分类、分步思想,得到了M 件衣服、N 条裤子可以有M乘N 种不同的搭配规律,锻炼了学生自主探究能力,举一反三,使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内容有效整合。
二、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形式的整合
在教学中,我有意识让学生自己去查阅资料或社会调查,把学科中的新旧知识有效整合,把学习数学由课内延伸到课外,不仅开阔学生的知识视野,丰富了课余知识,而且培养了学生自主探求知识的能力,提高学生搜集和处理信息的能力。
如,在教学“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方法”时,可以先让学生动手将准备好的平行四边形纸想办法剪拼成以前学过的图形,待学生将平行四边形纸剪拼成长方形后,教师用多媒体将剪拼的过程用动画展示出来,并将剪拼前后的两个图形同时保留在屏幕上,让学生观察对比剪拼前后的两个图形,发现它们面积相等,拼成的长方形的长等于平行四边形的底,拼成的长方形的宽等于平行四边形的高,引导学生利用转化、代换等数学思考方法,概括出平行四边形面积计算公式:平行四边形面积等于底乘高。教学过程中,利用信息技术,揭示新旧知识之间的联系,动态地展示知识的转化形成过程,使学生主动参与新知识的探索、发现过程,做到了知其然,也知其所以然,理解并掌握所学知识。运用现代化信息技术的手段开展教学,利用网络信息丰富、传播及时、读取方便等特性,促进课堂教学模式的转变,既丰富了教学形式,也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对学习的自我控制能力。
三、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教学方法的整合
当前与时代的发展和实施素质教育的要求相比,学生学习方式较单一、被动,缺少自主探索、合作学习、独立获取知识的机会。然而网络环境下的教学过程却是:学生的学习开放性、全球化;学习过程具有交互性;内容形式呈现多媒体化。改革现行的学科教学方法,使其适应信息环境下的学习要求。
例如,三年级教材“钟表时刻”这一节中,学生认识“分与时换算”、“几点几分”与“过了几点几分”是本节的难点。为此,应用多媒体课件,设计时针、分针从7:00开始运动,到8:00停下,两个数字之间为5分钟,并同时鸣笛,突出时间,这时时针已指向了“8”,分针则已转一圈了,说明“一时等于60分”(旁白:这段时间你们从家里已完吃早饭到了学校);然后时针从8:00慢慢走动,分针则更快的走了“4”字时,说明现在是开始上早读课了(问:现在是几时几分?),分针继续走,问分针从“4”走到“12”的时候过了多少分钟?学生便可答过了40分钟,这个时候正是9:00了……每次学生答完后屏幕上再显示出突出颜色的答案,从易到难,使学生感知这一运动过程。通过以上演示,就如电影中的慢镜头,非常清晰地反映了时针、分针的变化规律,信息技术与教学方法有机整合,很好地解决了教学难点。
四、信息技术和小学数学教学相整合,提高小学生的信息素养
以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应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培养,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实质是以信息技术解决课程和课程学习中的各种问题,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能力,可以有效地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
1.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数学教学,其核心是培养学生的思维,而思维能力的培养,需要有一个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的过程。在实践中应用、学习、完善。学生的信息技术、操作技术也是这样,根据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知识基础,计算机课以及信息技术基础课教学只是为学生应用打下一个基础,在应用信息技术进行学习的过程中,往往会遇到新的技术上的问题,需要在数学教学过程中,帮助学生扫清障碍。这样,会更实际,也更能体现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融合。
如利用计算机我们可以创设远比传统教学更富启发性的教学情境,能设计让学生动手做数学的数学实验环境,能灵活自如地进行变式教学;利用计算机能更有效地使学生领悟数学思想和数学方法,启发学生更积极的思维活动,引导学生自己发现和探索,同时能使学生交流、小组讨论与“一对一”的个别化教学有机地结合起来,以此来提高小学生的思维能力。
2.通过信息技术课程,培养小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小学信息技术课程的一个很重要的教学目标,就是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以及与他人协同作业的合作精神,现代教育思想指导下的数学课堂教学,应是以学生发展为本,以思维训练为核心,以丰富的信息资源为基础,以现代信息技术为支撑,通过学生自主探究、合作研讨、主动创新,获得知识技能上的提高,满足兴趣、情感等方面的需要,提高数学素质和信息素养。信息技术在数学教学中的合理运用,使得数学课堂教学的改革获得了生机,使得我们许多美好的愿望得以实现。而信息技术与数学教学的整合,使得我们对信息技术的运用更加科学合理,使得我们有机会觅得更好的数学教学改革的最佳方案。可以通过网上合作学习和小组协同作业来培养学生的合作学习的能力,这样,学生在使用各种信息手段进行学习的同时,也提高了自主学习与合作学习的能力。
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学科的整合有多种途径和方法,不拘一格,其效果是传统教育技术难以比拟的。总的来说,信息技术与小学数学课程整合,无疑将是信息时代中占主导地位的课程学习方式,务必将成为21世纪学校教育教学的主要方法。因此,我们积极倡导和探索信息技術和课程整合的教学,力求在最短的时间里找出最佳途径。让我们共同努力吧!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