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论盈余管理与高管薪酬的关系

2017-11-14李雯倩

经营者 2017年7期
关键词:真实盈余管理高管薪酬盈余管理

李雯倩

摘 要 本文从定义、动机和经济后果三方面综述盈余管理,然后对盈余管理进行细分,分为应计盈余管理以及真实盈余管理,并分别针对其对于高管薪酬的影响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在此基礎上建议:拓展盈余管理的研究范围;对于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的研究要结合我国国情,对不同性质的企业具体分析。

关键词 盈余管理 高管薪酬 应计盈余管理 真实盈余管理

什么是盈余管理?盈余管理就是企业管理当局在遵循会计准则的基础上,通过对企业对外报告的会计收益信息进行控制或调整,以达到主体自身利益最大化的行为。

正是由于现代企业将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才有了高管薪酬这个概念,而由于两者间的信息不对称性,股东不参与管理企业日常经营活动(CEO享有最高指挥权),而只在重大事项上听CEO的报告决策,只能通过高管的会计业绩指标来判断高管的努力程度,从而确定其薪酬,而这种以会计盈余为基础的薪酬契约很大程度会促使高管为了私人的目的而操控财务报告上的数字,即盈余管理。

对于盈余管理,目前国内外都有着不同深度的研究,相对来说,国外学者有更广阔的研究视角;而国内的研究学者对于盈余管理的研究,仍然受资本市场动机以及市政会计利润三大假说的限制。比如,吴联生等研究发现,企业为了规避亏损而进行的盈余管理在上市公司中更加明显,因此他觉得股票市场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盈余管理。[1]而李延喜等觉得管理层薪酬是企业盈余管理的导火索。[2]

许多研究表明,盈余管理实际上对企业、对外部信息使用者等都造成了一定的损害,正所谓“过犹不及”,当一个企业进行了过度的盈余管理,将在很大的程度上影响市场资源的配置,从而导致了经济市场很难高效运营,而投资者也难以对信息进行正确的判断;也有一种观点认为,盈余管理的程度与企业的投资效率成负相关。总而言之,过度的盈余管理对企业内部以及对外部经济环境都有着不好的影响。

因此,需要研究到底是什么促使公司进行了盈余管理,大多数学者的研究都表明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呈现正相关性,即管理层薪酬激励成为管理层调节利润、增加自身薪酬水平的重要原因。当然,这其中也不乏认为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无关,而认为是相关的监管政策以及公司结构等其他因素决定了公司的会计政策选择,从而影响盈余管理。

事实上,当公司高管薪酬与企业会计指标在一定程度上挂钩时,其往往会选择在一定范围内粉饰财务报表以达到业绩指标,既可以获得奖金,也可以向股东展示自己的能力,也有另一种情况,当本年利润因为外界或自身因素而表现出极大的增长,大大超过了股东设定的指标,高管也可能会倾向于通过合理的手段将利润延后从而减少本期会计利润,使利润处于平滑增长的状态,既不会影响自身的奖金,防止股东因为暂时的超额完成而设定了过高要求的目标,也减少了来年业绩不景气带来的尴尬。总而言之,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的确存在一种正向的关系。

为了更好地分析两者的相关性,可以进一步将盈余管理拆分为应计盈余管理和真实盈余管理。应计盈余管理是指公司通过变更企业的会计政策来实现操纵利润的目的,通过平滑利润或是将利润提前或延后实现来达成某些目的,如隐藏亏损达到绩效指标等。然而,使用这种方法并没有真正改变公司的盈余,只是改变了不同会计期间公司盈余的量。这种操纵行为很大程度上受高管薪酬组成的影响,若是高管薪酬很大程度是固定工资,则高管不太倾向于改变企业盈余,若是高管薪酬很大部分是与财报利润挂钩的奖金(即奖金激励),那么不难想象,高管具有极大的动机进行操纵性的企业盈余管理。

然而,通过查阅大量的关于盈余管理的文献可以得知,越来越多的研究者不再紧盯应计盈余管理,而将目光转向真实的盈余管理,其内在原因不外乎日渐完善的监管制度以及操纵空间较大的会计制度的修订。对于一家上市公司来说,即使有动机,但可进行盈余管理的范围已经越来越小,即相对于应计盈余管理,真实盈余管理更容易被管理者用来达成目的,因为其不容易被监管者发现。对于企业来说,成本远低于效益,因此管理层更倾向于通过真实盈余管理,即一种更加掩人耳目的,非操纵性的,通过真实的经济交易来操作数字以达成高管目的的行为。

什么是真实盈余管理呢?这是一种由日常企业经营活动产生,高管在其中通过真实的投融资决策来影响企业的现金流量的做法。相较于应计盈余管理,其需要构造真实的交易来操控盈余,而不是简单会计政策的调整。但其易逃脱监管性也大大降低了此种方法的成本。

纵观国内外的研究者对于真实盈余管理的研究,发现研究开发费用有很大的塑造空间。一方面,因为研发成本的资本化条件具有很大的主观性,再加上此费用的披露要求并没有那么高,因此我们很难通过财务报告来判断企业正常的研发费用到底该费用化,从而影响利润;还是达到资本化条件,从而扩大企业规模,这给公司管理者很大的操纵空间。另一方面,公司高管也可以通过削减研发支出的费用(真实的经营活动)来达到增加盈余的目的,然而这种方式对于企业的长远发展是不利的,仅仅是企业高管为了短期的利润,为了自身业绩指标而不进行相关的投资活动,却忽略了研发新产品对于企业持续发展以及转型的巨大影响,这也是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弊端,管理层为了自身的利益选择削减研发支出,而股东为了公司长远发展以及自身利益,更倾向于在一定合理范围内增大研发支出,因此肖海莲等[3]也提出了一种新的观点:将管理层的薪酬水平和研发支出挂钩,以此激励高管增加研发投入。

虽然大多数的研究结果都表明,高管薪酬促进了企业的盈余管理,即股东给管理层的绩效奖励标准最终促使了管理层出于私利而对财务报告的利润进行操纵,而通过袁知柱等[4]对真实盈余管理的实证研究发现,虽然股权激励或者货币激励在一定程度上诱使管理层进行盈余管理,但最终在真实盈余管理上,管理层极有可能与公司整体利益有着一致的观点,而不太会进行真实盈余管理,而真实盈余管理的下降程度要远高于应计盈余管理的上升程度,换句话说,从整体层面考虑,高管的薪酬奖励还会减少盈余管理行为。

盈余管理一直是经济管理领域的热门研究课题。对于应计盈余管理,在国内外都有了较为成熟的研究,而真实盈余管理虽然近几年被越来越多的学者研究,但在国内一直缺乏较为完整和有说服力的实证研究。笔者建议以后在加强真实盈余管理实证研究的同时,拓展盈余管理的研究范围。关于高管薪酬与盈余管理,由于我国资本市场还不够完善,所以管理层薪酬激励水平与国外存在较大差距,因此对于这个方面的研究要结合我国的具体情况,对不同性质的企业进行研究。

(作者单位为浙江财经大学会计学院)

参考文献

[1] 吴联生,薄仙慧,王亚平.避免亏损的盈余管理程度:上市公司与非上市公司的比较[J].会计研究,2007(2):44-51.

[2] 李延喜,包世泽,高锐,孔宪京.薪酬激励、董事会监管与上市公司盈余管理[J].南开管理评论,2007(6):55-61.

[3] 肖海莲,周美华. R&D支出与盈余管理——基于R&D会计政策变更的经验证据[J].证券市场导报,2012(10):48-54.

[4] 袁知柱,郝文瀚,王泽燊.管理层激励对企业应计与真实盈余管理行为影响的实证研究[J].管理评论,2014(10):181-196.endprint

猜你喜欢

真实盈余管理高管薪酬盈余管理
产品市场竞争优势、所有权性质与盈余管理研究
上市公司股权结构对真实盈余管理影响分析
央企上市公司高管薪酬与分红、经营业绩的研究
对高管薪酬与公司业绩之间相关性研究的评述
上市公司盈余管理与新会计准则的制定
浅析盈余管理产生的原因
两税合并、税收筹划与盈余管理方式选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