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究小学数学教学中分组学习的实际应用

2017-11-14武红刚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分组学习实际应用小学数学教学

武红刚

【摘要】分组学习强调在进行课堂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积极性主动性,让学生在课堂教学活动中进行合作学习,从而提升他们的团队合作意识与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因此在进行小学数学教学的过程中,如何渗透分组学习,对提升课堂教学效率与学习质量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主要研究了小学数学教学中分组学习的实际应用,希望能为小学数学教学提供借鉴。

【关键词】小学数学教学;分组学习;实际应用

【中图分类号】G623.5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250-01

从我国当前小学数学教学的具体情况来看,受教学条件的限制与应试教育的影响,部分教师在上课时,过于注重理论知识的传授,忽略对学生合作意识的培养,久而久之,势必影响到课堂教学进一步发展。而分组学习是一种新型的教学模式,能够激发学生对数学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分组学习中,提高自身学习能力。因此将分组学习与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有机结合,能弥补传统教学的不足,从而实现高效数学教学课堂。

一、分组学习在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作用

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应用分组学习,对提升课堂教学的效率与学生学习能力具有重要意义。具体体现为:

(一)有利于发挥学生在课堂中的主体地位

学生作为课堂教学的主人,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学习中的主体地位,能确保教学目标顺利完成。然而在以往教学模式中,大部分教师沿用传统以教師为中心的“一言堂”、“满堂灌”教学模式来教学,忽略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限制了学生创新思维的发展。而分组学习的应用,能够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地位,进行自主探究、学习。

(二)提升学生的学习能力

学生在分组学习的过程中,都需要依据安排的学习任务进行思考、探究,确保能够顺利完成学习任务,这种学习模式是相对独立的个体,如果学生具有较强的学习能力,能够从中获取更多的知识,相反,如果学生的接受能力薄弱、不善于表达,那么通过分组学习,就会被小组中的气氛受感染,从而积极参与到活动中,表达对学习的看法与建议,学会优势互补。并且分组学习的有效应用,能够营造良好的氛围,改善传统枯燥、乏味的学习模式,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从“要我学”变成“我要学”,从而提升学生学习能力[1]。

二、小学数学教学中分组学习的实际应用

(一)组建小组,打好合作基础

组建小组,是分组学习的关键,但是小组成员的组建必须是在学生自愿的基础上进行。这就要求教师在进行数学教学前,必须结合教学内容的难易程度,依据学生的知识、学习能力、心理素质与兴趣爱好进行合理分组,保证每组成员的学习水平维持平衡,从而为合作学习打好基础。但是,为了引领学生积极参与到分组学习活动中,教师分组时,必须确定每组成员有中等生、学困生与优等生,并选定语言交际能力较强、负责任心的学生来担任小组长,一定时间后角色互换,让每一个成员都能得到不同层次的体验、锻炼与提升[2]。

(二)运用游戏,激发合作热情

学习数学的方式是各种各样的,而以游戏的方式来引导学生学习数学,能够激发学生合作学习的热情,促进分组合作交流。例如在“可能性”的教学过程中,可先安排学生阅读课文,在脑海中对“一定发生”、“有可能发生”与“不可能发生”等基本概念形成初步认识框架,然后设计摸球实验:(1)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的有可能是白球。(2)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的一定是白球。(3)任意摸一个球,摸到的不可能是白球。然后将学生划分成若干小组,每组4人,通过集体商量决定摸球的方法,然后安排小组成员进行实验操作,其他成员检验操作是否与试验要求相符,从而总结出:(1)放入一个或者是多个白球,同时放入其他颜色的球,就有可能摸到白球。(2)装球时只能装白球,并且数量不少于1个,一定会摸到白球。(3)随意装多少个球都可以,只要袋子里面不存在白球就可以。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不仅能够让学生在游戏互动中了解事件发生的可能性与必然性,还能让学生在游戏中体验数学的乐趣与成就感,从而实现寓教于乐。

(三)及时点拨,启发学生思维

在进行小学数学课堂的教学过程中,虽然分组学习强调学生主体地位的发挥,将课堂交给学生,但由于小学生智力还未成熟,自主学习能力较低,因此教师在教学时,给予适当点拨具有重要意义[3]。例如在“除法的运算性质”的教学过程中,有这样的一道练习题:1000÷125×8=1000÷(125×8),对吗?大部分学生都认为是对的,以致于认为错的学生不敢说出自身的看法与意见。这时教师应制造各种学习机会,通过前后桌分组讨论的方式,组织学生进行讨论,并说出本组认为对,或者是错误的理由,这样认为对的学生会说:“因为125×8是括号的,要先算括号。”而认为错的学生会说:“1000÷125×8=64,而1000÷(125×8)=1,两个计算结果不同,是错的。”通过这样的教学模式,学生不会再盲目学习,而是在教师的引导学生,掌握学习的主动权,大胆而有目的地进行思维探索,从而树立学生学习的自信心。

三、结束语

综上所述,分组学习作为一种以学生为本的新型教学模式,应用到小学数学教学活动中,能充分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但是在实际小学数学课堂教学的过程中,要想充分发挥分组学习的作用,教师还需从学生学习角度出发,合理组建小组,打好合作基础;并运用游戏,激发学生的合作学习热情。此外,为了保证课堂教学顺利进行,还需给予适当点拨,引领学生思维,从而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参考文献

[1]周淑萍.试论分组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教育,2016(11):34-34.

[2]张红.分组学习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J].读写算:教育导刊,2015(20):66-66.

[3]高玉芹,孙爱英.浅谈分组教学在小学数学合作课堂中的应用[J].家教世界:创新阅读,2013(6):53-53.endprint

猜你喜欢

分组学习实际应用小学数学教学
分组学习思维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运用
乡镇基层医院住院患者抗生素应用情况分析
试析英语教学过程中分组学习的运用
高中历史教学中对历史图片的开发及实际应用
基于多元智能理论的高职项目教学分组学习探讨
小学数学教学良好课堂气氛的创建初探
论新课程改革背景下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任务驱动, 启发学生自学
翻转课堂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浅谈分组学习在职校英语阅读教学中的实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