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究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的几点分析
2017-11-14嘎玛央宗
嘎玛央宗
【摘 要】在对小学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过程中,除了需要进行基本学科知识的教学,还需要基于学生的个体,进行德育教育,以此使得学生能够在该项内容的教育教学中,逐渐培养出正确的待人接物的行为习惯,形成正确的思想观念。基于此,本文从三个方面,分析了小学班主任进行德育教育工作的具体途径。
【关键词】小学;班主任;德育;途径
小学生,在小学阶段正处于身心发育的重要阶段,因此在该阶段对其进行德育教育工作,具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可以让学生能够明辨是非,并且在学习中养成良好的习惯。同时,小学阶段的班主任,在小学的教育教学中,处于核心位置,需要班主任从学生的实际情况出发,对学生进行有效的德育教育,促进学生的健康成长。
1创设班级环境感染学生
为了有效的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小学班主任可以在具体的教学中,为学生创设一个良好的班级环境,以此使得学生能够在该环境下,积极的与其他的学生进行沟通交流,潜移默化的进行良好道德行为的感染学习。班级环境的好坏,对于学生整体学习效果有着极大的影响,如果一个班级缺乏一个良好的学风氛围,那么自控能力差的小学生将会在这个过程中,逐渐的养成不好的行为习惯,从而对其成长发展而言,有着极大的不利影响。因此小学班主任,需要肩负起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重任,在班级中,构建一个良好的德育教育环境,使得学生能够在正确德育价值观念的引导下,开展各项学习、生活活动。首先在班级德育环境构建中,班主任首先需要制定严格的纪律,以此在纪律的要求下,对学生的各项行为进行有效的约束和规范,使得学生能够分清行为习惯的优劣,从而更好的学习良好的行为。在纪律的要求下,每个学生都需要无条件的对各项内容,进行遵守和服从,以此才可以对整个班级的德育风气,进行提高和规范[1]。其次,班主任需要引导学生进行正确的德育行为。班主任除了日常的学科内容教授外,还需要与学生之间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在沟通交往中对学生的行为习惯进行把握,之后有针对性的对其中存在问题的行为,进行相应的德育教育,最终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中,学习到正确的行为。同时教师需要及时给予行为习惯良好的学生一定的鼓励,使其能够再接再厉,保持良好的习惯,并对其他的学生进行积极的行为影响。最后,班主任可以在班级中定期开展德育主题班会。学生可以结合具体的主题内容,在班会上积极的进行发言,加深对于德育教育的认识[2]。
2树立平凡榜样激励学生
榜样的力量很大,小学生由于身心发育的并不完善,因此针对该阶段的学生,教师可以在德育教学工作中,积极的在班级中树立平凡的榜样,以此对学生进行德育教育的激励。并且学生对于教师十分的尊敬,且会通过对榜样进行相应的学习之后,对自身的行为习惯进行改进,以此来获得教师的肯定。因此针对小学生的该种模仿性学习习惯,教师可以在平时的教学中,积极的对学生优良的行为习惯进行发现,并且在发现之后,通过奖励,或者是选为班干部的形式,使其成为班级德育行为的榜样。之后,在榜样的带动下,使得大部分的学生积极的进行了自身行为的检查与改进,针对自身不良的行为习惯,学生会通过主动的模仿,以此掌握准确的待人接物行为、习惯。最终在榜样的引导下,使得班级全部的学生都养成了良好的习惯,最终在班级内部形成了良好的班风和学风。在这个环节中,教师除了需要在班级内部树立榜样,还需要对学生受到影响后的行为习惯,进行积极地发现,针对行为习惯改善明显的学生,应用小红花、本子等形式,进行激励,以此让每位学生都能够充分的感受到自己被班主任所重视,进而保持着积极的学习态度,对自己的行为进行改进,实现自身的全面发展。该种德育教育的手段,极大的激发了学生行为习惯改善的兴趣,并且在改善中,让学生接受到了潜移默化的教育[3]。
3利用日常教学教育学生
小学生,平时在学校内逗留的时间较长,且每天会接受到大量的日常教学活动。因此教师可以根据实际开展的教学活动,在其中合理的添加一些德育教育相关的内容,并且在各个任课教师的积极配合下,对学生进行高效的德育教育,使得学生在日常的教育教学活动中,除了可以学习一些基本的教学知识,还可以学习一些正确的道德行为习惯。任课教师在进行相应的教学活动之后,可以对学生实际德育知识的接收情况,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之后根据具体的结果与班主任进行沟通交流,以此对该种教育途径下的教学效果,进行有效的把握与提高,使得学生能够在学习中,进行自我综合道德素养的培养。同时,在日常开展的各类教学活动中,教师需要对每个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把握,对每个学生进行尊重,时刻以热情和蔼的态度对待每一个学生。对于学生学习方面提出的问题,及时进行回答,对于学生行为习惯方面的不足之处,及时指出,并指导学生进行相应的改进,使得学生能够在该过程中,树立养成良好德育习惯的信心。此外,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还可以充分的借助于互联网来实现德育教育。教师可以将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书写较好的作文与书法作品、画的好的画作,在学校的网站上进行展示,之后教师还可以将作品积极地发送至与学生家长交流的微信群中,并对学生进行积极的鼓励。还可以在日常教学中,通过多媒体,向学生播放有关德育教育的影片,以此在吸引小学生注意力的同时,使得学生能够在观看中,对于正确的价值观进行学习[4]。
4结论
小学班主任在开展德育教育工作中,需要把握学生的实际情况,从思想和行为两个方面,对学生进行积极的教育,以此促進德育工作高效性的实现,促进学生的全面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姜敏.小学班主任如何有效开展德育工作[J].中华少年,2017,(09):288-289.
[2]叶丽平.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研究[J].好家长,2017,(11):54.
[3]张冬良.小学班主任德育工作的有效开展[J].思维与智慧,2016,(20):21.
[4]许晓华.小学班主任有效开展德育工作研究[J].新课程(中),2017,(06):287.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