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以《口技》为例谈记叙文写作艺术

2017-11-14杨文洁陈昕

课程教育研究·新教师教学 2017年3期
关键词:口技记叙文

杨文洁++陈昕

【摘要】《口技》是林嗣环的经典文言记叙文,以精短的笔墨展现了口技者精彩绝伦的表演。同时,它对于记叙文写作的各类技巧的运用也可谓到了炉火纯青的地步。因此,笔者试以它为例,谈谈对于记叙文写作艺术的一二见解。

【关键词】《口技》;记叙文;写作艺术

【中图分类号】G63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96-02

一、凤头--猪肚--豹尾式结构艺术

记叙文是一种记录事件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文体,然而如果仅仅按照常规写作,则容易显得平淡无味。《口技》一文的结构则有所突破,此文详略适当,剪裁布局,无不体现了作者行文干净利落,曲折跌宕。

从结构上来看,可将全篇的结构划分凤头、猪肚、豹尾。首先,文章开门见山,并未有过多的交代,只一句“京中有善口技者”,一个“善”字高度的浓缩了技巧之熟稔,如何的“善”?怎样“善”?引得读者接着往下看,顺势将地点、道具和盘托出,地点的平常,道具的简单背后,衬托了口技的高超。这一开头,如凤凰亮翅般瞩目,引人入胜。其次,猪肚,指文章主体内容丰富,读来充实饱满。短短一夜竟然有三次事件的高峰,小儿啼哭、老鼠的出没、大火忽起,循序渐进,观众的反应的三次描写也呼应着情节的起落,“微笑”、“意舒”、“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几乎让人忘却了这不过是一场口技的表演罢了。最后,豹尾,则指的是一种简单而有力的结尾。“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顿时把读者拉回到现实,“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首尾圆和,前后照应。

同时,这种结构上的详略可以看出作者的悉心铺排。“京中有善口技者”,七个字交代了地点,人物,即使是中间主体部分也是采用的轻轻勾勒的白描手法。在这样的写作结构下,鲜明的形象和扣人心弦的表演也就跃然纸上。

二、多种叙事技巧结合

记叙文的突出特点显然是精于叙事。其叙事技巧灵活多变,《口技》之中处处用到了正侧反面结合、动静结合等等技巧,与结构上的进行构思相得益彰,是一篇展现叙事技巧的典范之作。

首先,正侧反面结合。正面极写声音之杂之多,忽高忽低,时断时续,妇女男人孩童之声,水物风火之声,一应俱全。侧面则写听众们的几次变化,闻火势,也就跟着“变色离席,奋袖出臂”。观众如此的入迷,烘托声音模仿的真切。反面,則开头结尾强调道具场地简陋,达到强烈的对比效果,以妙笔写出口技的精湛。

其次,动静的结合,比如第三段,妇童声渐歇,鼠族出没,“作作索索”与“盆器倾侧”等生活中无关紧要的微响,被口技者捕捉并且加以艺术的表现,暗夜中的聒噪,动静结合,最终目的不过是衬托夜的寂静,使得前面的紧张得到略而的舒缓,更是为后面的巨大火势作铺垫。

这样错综复杂的记叙文才让人读来有滋有味,比起平铺直叙,在正反、动静的相结合中发展,取得高度的和谐才是记叙文应有的风范。

三、时间量词串联法

时间量词是表示时间长短的计量单位。从古代汉语或是现代汉语,时间量词始终都是量词的一个组成部分,在叙述表达上也有很重要的作用。

作为一篇记叙性质的文言文,《口技》的故事叙述无疑是非常成功的,通读全文,我们不难发现文中有许多时间量词分布其间,例如“忽、忽然、一时、既而、是时、俄而、少顷、未几”。这几个词语中,“忽、忽然”表示突然发生;“一时”表示同时发生;“既而”表示相继发生;“是时”表示在特定的时间内发生;“俄而、少顷、未几”表示过了很短时间就发生。

这些时间量词多在文段或句子的起始,使得本篇叙述思路清晰,在时间上相辅相成。在事件发生、发展、高潮的时间轴上,时间量词承上启下,使得文络清晰,叙述顺畅。

例如文章一开始写“京中有善口技者”,简述其道具,接着用一“少顷”衔接后面的对宾客的描写——“满座寂然、无敢哗者”。接着下一段,作者用“既而”、“是时”、“一时”三个词写声音从由远及近,从深巷写到卧室内声响;从静入动,写满室皆醒、众妙毕备,化沉静为嘈杂。顿时,声响聚密,大小相杂,文章出现第一次高潮。口技表演者描摩的各种声响,人物活动各异而又相互影响,全在这小小的时间量词的点睛之笔上。

再如其后的令“宾客无不变色离席”的模拟的“火起”的场景,而后一个“忽然”——“抚尺一下、群响毕绝”,可叹口技之高超也。“忽”、“既而”、“忽然”三个时间量词完美把控了节奏,一紧一张,松弛有度,可谓叙述之典范。

四、简练贴切的语言

记叙文的语言务必准确、精炼,恰如其分地进行叙述。《口技》一文的成功之处还在于其简练而又贴切的语言魅力。

《口技》所记之事纷繁奇特,作者却只用了三百六十余字。语言精炼,用字贴切。其中对口技表演的描摹实在是令人惊叹,口技者仿声构拟场景,由远及近,由动到静,再由静到大动,声响由少到多,由微弱到喧闹,由缓慢而急快,由简单而纷繁。文章叙述层次分明、严谨有序,高潮迭起,把口技表演之“善”,淋漓尽致地表现出来,实在是令人惊叹。用“欠伸”“呓语”写声音之近;用“大啼”“大呼”写声音之大,使人仿佛身临其境、亲眼所见。

再如,作者一开头就明确地提到口技者异常简单的道具:“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简单明了,以此来烘托中心,以简衬繁,突出口技者技艺之“善”。文末也是同样一句“一人、一桌、一椅、一扇、一抚尺而已”,这种言此及彼、首尾相扣、言语精密相合的写法,也使文章显得更加严谨而贯通。

五、总结

《口技》是一篇非常典范的记叙文,虽是文言文,但写作技法上与现代白话文却也大意相通,其谋篇布局的结构、叙述的艺术技巧、对时间量词的灵活运用以及语言的简练贴切充分展示了记叙文的魅力,都是我们写作时应当借鉴的地方。这也引导着我们教师队伍的教与学:对于中国古代文学的学习,要通其意、思其理、悟其式,取之精华,学有所用。

参考文献

[1]王毅:《口技》浅析,[J],中学语文,1979年(2):14.

[2]姚丹华:文言文教学改革探索——《口技》教学例谈,[J],语文建设,2015年9月(25):73-75.

猜你喜欢

口技记叙文
擅长口技的猎人
努力写出“高像素”的记叙文
记叙文阅读专练
SOLO分类理论在初中记叙文写作评价中的运用
京中有善口技者,名为方浩然
京中有善口技者,名为方浩然
高中记叙文写作技巧
详略得当 凸显中心——初中记叙文写作之详略安排教学指导
90后口技传承人:用一张嘴还原《阿凡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