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思维拓展方法初探
2017-11-14贺志勇
贺志勇
【中图分类号】G633.3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84-02
学生“写作难,难写作”的原因固然很多,诸如写作素材缺乏,词汇贫乏,对生活缺少观察、体悟与思考,写作思路打不开,写作技巧单一等等。但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学生的写作思维品质低下。我在教学实践中从思维领域、思维内容、思维方式等三个方面,对写作思维拓展的方法进行了一些尝试。
一、思维领域的拓展
1.渐进法——由小到大,由近及远
该方法主要用于以小见大、以少见多的材料。通常给定材料提供的是一些带有典型性或启示意义的小事,目的在于让我们去做由小到大、由近及远或由少到多的联想和类推,由小事想到大事,由局部想到全局,由小道理悟出大道理,這个联想类推到的全局性大道理,就是材料所要表达的观点。
2.“辐射法”——围绕轴心,四面发散
辐射,意思是从中心向各个方向沿着直线伸展出去。辐射思维,就是以某个事物作为出发点,运用发散思维,向上下左右、四面八方、古今中外进行联想和想象,它是写作中最重要的一种思维方式。
如以“知识”为写作对象展开的联想:
知识就是力量,它可以扭转乾坤,改变世间万物;知识就是财富,它可以改变贫穷,使我们变得富有;知识就是精神食粮,它能填补人类心灵的空虚,使我们的人生变的更加充实。
二、思维内容的拓展
1.理论依据——名人名言,诗文熟语
在写作中,一见到某个写作题目或是写作话题,我们便要立即开动脑筋,搜寻理论依据,即在脑海中搜索古今中外与之有关的名人名言、诗文名句、谚语熟语等。譬如一见到“宽容”这个话题,首先在大脑里要立即浮现与“宽容”有关的名句。这些语句,能引发我们去思考“宽容”这一论题,并进而思考我们以后应怎样做人,怎样处世;在写作中,我们如果有选择性地运用到文章中去,便能增强文章的文采,增大文章的思想容量
2.事实材料——历史故事,生活事件
有了写作题目或是写作话题后,除了在大脑中搜寻理论依据外,还要立即搜寻有关的事实材料,如历史事实、生活事件、文言故事、寓言童话等。这些既可从古代历史文化典籍中去搜寻,也可以从现实生活中去搜寻;既要搜寻正面事实材料,也要搜寻反面事实材料。譬如以“宽容”为话题的作文,我们便会立即联想到古代、现当代、身边发生的关宽容的故事。
这些材料从哪里来?从广泛阅读文化典籍中来,从大量阅读报刊杂志中来,从观看电视新闻中来,从多留心和观察社会生活中来。这就要求我们做生活的有心人,勤读、勤记、勤思考。这样,不愁没写作素材。
三、思维方式的拓展
1.正向思维——相关联想、相似联想
所谓正向思维,就是人们在创造性思维活动中,沿袭某些常规去分析问题,按事物发展的进程进行思考、推测,是一种从已知进到未知,通过已知来揭示事物本质的思维方法。这种方法用在写作上,就可以围绕写作对象,从相关相似上展开联想进行拓展。比如,要写某人的字写得特棒,可以这样拓展:某人是何时、怎样爱上写字的,平时是怎么练字的,在哪些场合给哪些人写过字,他们是怎么评价的等等。又如写《尊师》这个题目,可以按照“什么是尊师——为什么要尊师——怎样尊师”的思路顺序安排文章的结构层次。
运用正向思维,虽难以写出什么新意,但它符合人们认识事物的顺序,因而也就更容易让人们接受。
2.反向思维——相对联想、相反联想
所谓“反向思维”,就是让思维沿着原先思路相反的方向推进,从相反的角度和方向来观察事物,思考问题。说具体一点,就是当你在肯定什么的时候不妨再从反面想想能否否定它,当你在否定什么的时候不妨再从正面想能否肯定它。
在作文中运用反向思维审题构思,如《卫生所不卫生》、《老将不老》、《小事不小》、《闲不住的闲人》等,常能收到出人意料的效果。
3.发散思维——中心开花,弹片四溅
发散思维,是指从一个目标出发,沿着各种不同的途径去思考,探求多种答案的思维形式,思维方向分散于不同方面,沿着各种不同方向去进行思考,它使人的思维趋向于灵活、多样,富于创造性。因此有不少心理学家认为,发散思维是创造性思维的最主要的特点,是测定创造力的主要标志之一。
这种思维在材料作文写作中很有实用价值,它既可以是对同一材料进行多角度和多侧面的思考而得出不同的立意,可谓“横看成林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也可以是对同一材料作多角度和全方位的思考而运用到不同的作文题目的写作中,即“一材多用”。同一材料从不同的角度分析会得出不同的结论,这不仅能使枯燥的材料变得多姿多彩,富有生气,同时也可以摆脱“巧妇难为无米之炊”的尴尬局面。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只要善于捕捉,勤于思索,手头的有限素材也可以多次使用,写入不同的话题,让你快速成文。
4.有形思维——联想实物,得到启发
有形思维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联系具体事物进行思考的一种思维方式。一般说来,思维活动都带有抽象性,但是,这种抽象性的思维活动一旦与具体的感知材料联系起来进行思考,思维活动往往可以进入一个全新的范畴。例如,法国的园艺师约瑟夫·莫尼埃为了解决水泥制品易破碎的问题,他想到了植物根系现象,正是那盘根错节的根系使松软的泥土变得坚固,于是从中得到启发,发明了钢筋混凝土。
5.变形思维——改变形状,获得新知
所谓变形思维,是指把思维对象的形状加以改变,使大脑获得新的信息,从而实现认识上的突变的一种思维方式。常见的方法有假设扩大化、假设缩小法、整体分割法和信息添加法等等。
变形思维对于了解未知世界,实现思想认识上的飞跃有重要作用。例如在战场上缴获敌人一种新式武器,对它的性能、作用和使用方法,从整体思考无法知道,但是如果把它拆开研究,也许很快就能掌握它的性能和使用方法。这种拆开研究的方法,在思维过程中就运用了整体分割法。
我们如果平时能多读、多思、多练,相信写出这样的佳作也不是什么大难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