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教学中如何提升学生的审题能力
2017-11-14王琳
王琳
【摘 要】审题是解题的前提与关键,许多小学生在数学学习中表现出较高的天分与优秀的数学思维水平,但在做题或考试中却只能达到普通水平,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学生审题能力培养不到位,在解题过程中不能很好地抓住问题关键,出现漏解或错解,导致学生实际水平没有很好地体现。因此,教师必须高度重视学生审题能力培养,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学、在考试中或平常测验中取得良好的成绩。
【关键词】小学数学;审题能力;培养策略
审题能力培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理解为学习习惯培养,即让学生在接触问题的第一时间抓住关键,联系现有知识、经验基础,分析问题,以此实现正确解题。但小学生思维不成熟,加之审题能力涉及数学知识本身、理解能力、思维发展、习惯养成等多方面,交叉性较强,看似簡单的审题能力培养过程,实际上存在着许多学问,小学生审题能力培养远未达到预期目标。本文从实际出发,结合新课标教学理念及要求,从多方面讨论如何提高学生审题能力。
一、审题第一步——读题
许多学生在解题过程中都没把题目看完,或者说刚刚看完题目,就开始解题,过于迷信自己的理解、判断能力,而学生在答案讲解过程中发现是自己没有完全读题导致的错误,简单地将认为是自己粗心,并不以为意。实际上这是审题能力差的一种表现,教师要在教学过程中,通过有针对性的引导,提高学生读题能力。首先学生在审题过程中必须要不漏一字的看完题目,对问题有一个初步印象;其次再进行第二次读题,在此次读题中必须提取好题干信息与需要解决的问题,标记关键词,确保没有漏落主要信息,完全明确题目大意。教师在讲解题目时,同样要严格践行这三个步骤,通过潜移默化的方式,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读题习惯。
例如在解应用题“鸡兔同笼问题”,今有雉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雉兔各几何?教师先带领学生通读一遍题目,再提取出题干等关键信息:“笼中有鸡和兔子两种动物、共有35只、共有94只脚,求鸡与兔的数量”。通过如此方式,能够抽丝剥茧,将所有有用信息直观展现在学生面前,更好地理解题目,避免读题不清等问题。
二、审题第二步——分析
在审题能力培养中仅有读题培养还远远不够,分析是审题能力培养中的重中之中,只有将前面所提取的题干完全分析透彻,才能说是审题清晰。其一,要分析考点,揣摩出题人意图,便于学生更有目的地进行后续审题。其二,教师日常教学中要教会学生一定分析方法或技巧,发掘题干中隐含的已知条件,提高审题质量。如在上述例题中,我们通过“雉、兔”二字知道笼中为鸡与兔,而每只鸡有一个头与两只脚,每个兔子有一个头与四只脚,通过不断发掘隐含条件,帮助解题。而在部分应用题、拓展题中,教师可以指导学生在分析过程中根据已知条件画出相关图形,使题目信息更加明了、直白,在读题过程中建立具体模型,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题目含义。其三,教师要教会学生运用数学思维,从多角度、多层次、多方法来解读题干。例如在上述例题讲解中,既可以从“假设有x只鸡,那么鸡足的数量可以用2x表示,兔足的数量可以用(35-x)×4,联立方程即可求解”方向分析,也可以从“假如所有动物都少了两足,剩下的都是兔足,除以二便能得到兔子数量进而求解”的方程思考,不论以何种方式,教师都要鼓励学生积极思考、分析。
三、审题第三步——检查
必要的检查的审题过程中不可或缺的环节,是提高审题质量、避免审题错误的重要途径,也是学生最容易忽视的地方。检查包括提取题干是否漏抄、抄错,分析过程中有无逻辑缺陷或其它问题等。在检查分析过程时,一般用逆推法,从分析成果着手,通过逆推过程分析,得到与已知条件相同的“结论”,从而保证逻辑的严密性与合理性。在分析过程中对于自我认为分析不到位或有疑问之处,要马上进行检查,重新读题,再次检查题干信息,分析隐藏条件,进一步确保没有遗漏之处,再尝试换一种方式去解读题干,往往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
四、提高审题积极性,对学生进行适当的鼓励
小学生在受到表扬或赞美后往往对某件事的参与积极性大涨,教师要抓住学生这一心理特点,通过鼓励让学生更为主动地参与到审题能力培养过程中来,提高教学效率。一方面,教师在日常教学中要不定期地表扬学生,对学生每个微小的进步给予肯定与赞美,帮助学生建立学习自信,提高学生学习积极性。另一方面,教师要善用发展性评价,通过积极的评价语言,在保护学生自尊心、学习信心的基础上,指出学生的潜力与不足,便于学生有针对性地进行弥补,以此更好地培养学生审题能力。
五、结语
审题是解决问题的第一步,提高学生审题能力对学生今后数学学习乃至生活实践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本文从实际出发,从读题、分析、检查、鼓励等四个方面阐述小学数学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培养学生审题能力。审题能力的长足发展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教师在长期教学中不断探索,优化教学策略,让学生完成有审题技巧到审题习惯的转变。
参考文献:
[1]朱文学.浅析如何提高小学数学审题能力[J].速读旬刊,2016(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