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

2017-11-14彭锐

经营者 2017年9期
关键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

彭锐

摘 要 在经济发展的带动下,社会对工商管理专业人才的需求量越来越大,同时也对人才的基本素养提出了新的要求。要想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人才必须具备创新能力、实践能力,能够适应职业发展需求。因此,各院校应当在此基础上对教学作出调整,创新人才培养模式。

关键词 工商管理专业 应用型 人才培养模式

工商行业的发展对社会经济建设有极大的影响,因此应当对工商行业人才培养工作予以高度关注,社会发展对应用型人才培养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传统工商管理专业将理论知识传输作为教学重点,而没有对增强人才实践能力、职业能力予以关注,这种人才培养模式是较为落后的。各院校应当从社会发展现状出发,对人才培养模式予以创新与调整,将应用型人才培养作为重点。

一、工商管理专业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

首先,社会发展对人才提出了新的要求。近年来,我国的经济水平不断提升,社会各个方面都得到了较好的发展,但与此同时,也出现了较多的问题,这些问题极大地阻碍了社会经济、文化等方面的健康发展。其中,专业人才缺失就是一个突出的问题。当前激烈的世界竞争已经由经济竞争转化为科技与人才的竞争,工商管理专业人才要想在市场竞争中占据一席之地,就必须提高自身的专业素养与实践能力。其次,课程改革要求人才培养必须转变方向。随着素质教育理念的深入发展,课程改革逐步推进,为了适应社会、教育等方面的发展需求,工商管理专业亟须开展专业改革。在人才培养中,既要关注人才理论素养的发展,更要关注人才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的发展。因此,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是十分必要且重要的。最后,激烈的市场竞争要求各院校调整人才培养方向。市场对人才的需求不断提升,在招聘的过程中,各单位对人才实践经验、专业技能、工作经验等都提出了极高的要求。此时,工商管理专业人才面临极大的就业竞争压力。为了缓解人才压力,各院校要从市场需求出发对人才培养方向作出调整。

二、当前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教学模式较为单一

虽然素质教育理念不断推进,但是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仍旧较深。很多教师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普遍采取原有的单一模式展开教学活动,将理论教学作为重点,同时采取灌输的模式将知识交给学生,而没有考虑到学生的实际需求以及学生对知识的接受能力。课堂氛围死板、沉闷,学生极为被动,他们对专业知识的学习兴趣不高,其思维能力、创新能力都无法得到全面有效的发展。

(二)理论与实际脱离

理论与实际脱离也是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之一。很多学校都将理论教学作为工商管理专业的教学重点,而实践教学的比重明显较低,这使得很多学生虽然具备较强的理论能力,但却并不会利用所学知识展开工作实践。在工作中,学生需从头进行学习,这对学生的长远发展来说是极为不利的。另外,部分学校虽然认识到了实践教学的重要性,但是却将理论与实践割裂开来,二者不能互为指导,在理论教学结束后,教师不能及时引导学生展开相应的实践,致使学生对理论知识的印象不够深刻。在后期开展实践时,学生可能已经遗忘了理论知识,这种情况也影响了学生的全面发展。

(三)实习效果相对较差

随着社会經济的发展,市场对人才的实践能力、创新能力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为了使学生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获得优势,学校应当积极为学生提供实习的机会,让学生能够具备较强的专业素养与职业能力。但各院校的资源极为有限,且学生没有足够的时间参与实习,因此实习的效果并不好,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并不能熟悉职场环境、了解岗位需求,他们的水平也无法得到高质量的提升,实习往往停留在形式上。

三、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的有效方法

(一)对教学模式予以创新

各院校应当认识到培养新型应用型人才的必要性,对教学模式展开调整与创新,使其能够适应教学改革的需要以及学生的实际需求,保证教学工作具有较强的实用性。教师应当深入市场展开调研,了解工商管理行业的发展现状以及未来发展趋势,然后对教学内容进行调整与重构,与行业发展具有一致性的内容可以保留,而已经不适应社会发展需求的内容则可以直接剔除;原来教学中没有涉及的新内容则可以及时纳入教学中,保证教学内容与时俱进。同时,在教学中教师要注意挖掘学生的兴趣与潜能,让学生能在课堂学习中集中注意力,全面掌握理论知识,为增强实践能力奠定良好基础。

(二)对学生素质培养予以关注

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能力与素养提出了更全面的要求,工商管理人才不仅应当具备较为扎实的专业素养和较强的职业能力,更应当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如责任心、沟通能力、道德意识、积极乐观的态度等,只有全面具备这些素养的学生才能在职场上获得广阔的发展空间。因此,在人才培养的过程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引导学生综合发展,让学生能够从容地应对学习及工作中出现的各种问题与困难。例如,在学习市场营销时,教师可以设置营销场景,让学生即兴推销产品,这能锻炼学生的应变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积极开展校企合作

近年来,校企合作模式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并在众多专业的教学中得到了推广,工商管理专业在人才培养过程中也应当积极利用这一模式。学校应当积极与相关企业展开合作,让学生可以深入企业内部进行实习,在真实的工作环境中,学生能够感知到自身能力的不足以及相关岗位的实际需求,便于学生对自身进行完善。另外,学校也可以聘请企业内部有丰富工作经验的管理人才到学校进行教学指导,从而提升教学的实效性与针对性,让教学符合行业发展的实际需求。

四、结语

社会发展、课程改革、市场竞争等都要求工商管理专业对人才培养模式予以创新,然而当前这一专业建设仍存在教学模式单一、理论脱离实际、实践效果差等问题,不利于人才的专业素养、实践能力的发展。因此,各院校应当积极转变观念,把眼光放长远些,对教学模式予以创新,关注学生综合素养的发展,并积极展开校企合作。

(作者单位为安徽信息工程学院)

参考文献

[1] 丁玉娟.探索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经营管理者,2016

(14).

[2] 唐南霆.浅议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企业改革与管理,2016

(02).

[3] 李田华.浅析工商管理专业新型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J].河北企业,2016(01).

猜你喜欢

工商管理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应用型
应用型本科院校机械控制工程实验教学改革实践探索
产业教授融入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实现路径
本土化工商管理案例教学创新研究
体验式教学法在工商管理专业教学中的应用探究
工商管理专业学生管理实践能力的培养模式新探
工商管理专业实践教学体系改革研究
校企合作下的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独立学院商务英语专业人才培养模式探索
高校创新型人才培养制度的建设与思考
“广西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成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