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和实践探讨
2017-11-14陶平
陶平
【摘要】物理课程是高中阶段学习的重要学习内容,教师需要重视物理知识的授课。与语文数学不同的是,物理课程中涉及到很多物理实验,教师要通过实验设计才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但是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教师的教学方式比较单一,没有创新实验设计或者开展实验课程,不利于物理课程教学质量提升。因此,本文主要结合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合理的提升实验设计与实践的具体对策。
【关键词】高中物理;创新实验设计;实践探讨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3-0173-01
引言
我国已经深入地推进新课程改革,高中物理教学模式也在不断的改进,教学方式也在不断地创新与发展。但是,就目前而言,大多数高中物理教师仍然会沿用传统落后的教学方式,传授教学物理知识点。高中物理课程中有很多实验的内容,而教师在实际物理教学过程中没有设置实验相关的内容,这促使学生对物理知识感觉到乏味,从而失去了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基于此,教师要引起重视,通过创新实验设计与实验促使学生的物理学习兴趣提升。
一、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高中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采用灌输式教学方式。在实际物理课程教学过程中,教师仍然采用理论知识灌输式的教学方式,将物理相关知识点传授给学生,而尚未重视物理实验的重要性。这促使学生产生学习物理的厌烦情绪,逐渐地削减学生对物理课程学习的兴趣[1]。如果教师采用创新实验方式教学,这有利于为学生创设一个好的学习环境,在物理学生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2)缺少设计性实验环节。实验教学本身就是具有趣味性的,设计实验过程中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促使学生自主地探究与思考。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主动地参与到设计实验中,加深学生对物理概念的理解。但是,在实际的物理实验中,仅仅是按照物理课本上的知识进行实验,缺少设计实验这一环节,不利于提升实验教学的有效性。(3)尚未尊重学生主体地位。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仍然是教师教师在讲台上进行实验操作,学生在下面模仿教师的操作或者仅仅是看着教师做实验。这种实验方式显然会对实验设计的创新性造成较大的影响,没有给予学生自主发挥的空间,学生只是照搬内容进行物理实验。基于此,教师需要对物理实验进行改进。
二、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实践对策
1.创新实验提升学生学习兴趣
兴趣是学生学习最好的教师,因此,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要善于吸引学生,促使学生实验兴趣提高。教师要按照循序渐进的方式进行试验教学,综合考虑学生的接受能力,从简单的知识讲解开始,逐渐地增加教学的难度。这样能有效地提升学生的兴趣,而不会让学生一开始学习就产生望而却步的感觉。同时,教师想要吸引学生高中物体实验的兴趣,教师要逐渐地引导学生关注实验,促使其明白实验对物理教学的重要意义,同时让学生体验到实验过程中,在探索过程中实现实验创新。
例如:在讲解“摩擦力”相关的物理知识时,如果在物理课程中不断地向学生强调摩擦力的概念以及公式,这会引起学生的厌倦感。同时,学生也难以理解这些知识。基于此,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两个用盖子盖紧了的矿泉水瓶,在其中的一个盖子上涂上润滑油。在上课开始前,教师让两个同学来拧开矿泉水瓶,选择两个力气相差比较悬殊的学生来拧开。力气小的学生来拧开没有涂有润滑油的矿泉水瓶,而力气比较大的学生拧开没有涂润滑油的矿泉水瓶。学生们会发现力气小的学生反而将矿泉水瓶拧开了,而力气比较大的学生却没有拧开,这显然会提升学生的兴趣。这时候,教师在适时地给导入摩擦力的概念,逐步地讲解摩擦力相关的知识。教师通过创新物理实验的教学方式,提高学生学习兴趣。
2.开展演示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进行一些演示实验来呈现物理现象,促使学生在感官上形成对物理现象本质的认识与理解[2]。演示实验有利于促使学生将物理知识与无力现象有效地联合起来。在开展物理演示实验的过程中,教师需要对学生进行正确的引导,采用阶梯性试验方式促使物理教学目的实验。因此,在物理教学过程中,教师要善于采用物理演示实验,加深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理解与思考。
例如:在讲解“压缩空气点火”的相关知识时,教师首先不要直接呈现这些概念,因为学生可能会难以理解。在课前,教师可以事先准备一个篮球和打气筒,为一个干瘪的篮球打气,然后选择几个同学触摸一下打气筒,学生会发现打气筒的表面会有热量。教师顺势询问学生:为什么打气筒会发热,可能有学生会提出是因为摩擦生热。同时,教师为证实学生的猜想,教师在空气中进行打气筒打气,并让学生感受打气筒是否发热。这时候,学生发现打气筒并没有热量。如此一来,教师在引导出压缩气体发热的原理。此时,学生会更容易接受这一知识点,同时,教师在将准备好的压缩气体发热的装备拿出来进行相关实验。教师采用这种演示实验的方式能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
3.给予学生自主试验的机会
在物理实验教学过程中,并不强调教师一味的演示实验,而学生不能深入到实验中去。教师开展各种创新实验的最终目的是促使学生自身动手实验,最终使得学生对物理知识有一个更加深刻地理解。教师给予学生更多地自主试验动手的方式,体现了尊重学生主体地位的方式,有利于充分发挥学生主观能动性[3]。在实验教学过程中,教师要转变自身的教学角色,从主导者向引导者角色转变,促使学生在创新实验过程中找到学习的乐趣。同时,在学生对物理课程知识有一定的掌握之后,教师可以让学生自主地进行一些创新性试验,进行实验设计与实践,并自主地完成物理实验任务。在此过程中,教师不能过多地干预学生,而应该在一旁观看学生完成的结果,当学生遇到实验困难的过程中,教师再给予学生一些鼓励。当学生完成了创新实验以后,教师再让学生总结实验的结论,最终提升学生学习的成就感,提升学生的动手能力。
三、结语
综上所述,教师在高中物理知识教学过程中,需要重视物理实验设计与创新环节。通过创新实验内容提升学生物理知识学习的兴趣,其次,开展演示实验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給予学生更多地自主实验的机会,让学生在自主实验过程中理解物理知识本质内容,提升学生高中物理学习成绩。
参考文献
[1]杨宁华.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实践探讨[J].教学管理与教育研究,2016,1(23):42-43.
[2]王惠强.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实践的探讨[J].教师,2014,24(23):98-98.
[3]张晓燕.现阶段高中物理教学中创新实验的设计与实践[J].考试周刊,2013,28(6):139-14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