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建设中的作用

2017-11-14吕红

经营者 2017年9期
关键词:经济建设新农村农村经济

吕红

摘 要 近年来,在党和国家的高度重视下,我国新农村建设取得了显著的成绩,不仅有效改善了广大农村地区贫穷落后的经济面貌,同时带动了农村社会文明程度的不断提升。然而,作为一项长期而艰巨的系统性工程,新农村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而多数地区的农村经济建设虽然保持了一个较好的发展势头,但是金融支持不足的问题仍然突出,仅仅依靠政府的支持是远远不够的。由此可见,多样化的金融支持是推动新农村建设持续发展的必要支撑。本文以农村经济建设环境为切入点,客观评析了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建设的作用,并结合实践提出了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可行路径。

关键词 新农村 农村经济 金融机构 经济建设

一、前言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各行业领域迅速发展。由于我国农村人口占到了人口总量的较大比例,加上长期以来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并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及支持,使得“三农”问题越来越突出,城乡经济的发展差距也随之不断扩大,城乡二元经济体制带来的问题日趋严重,甚至在一定程度上影响到了经济社会的发展大局。因此,面对新农村建设任务的艰巨,加大对农村经济建设的金融支持成为迫切之选。

二、农村经济建设内涵

新农村建设是指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根据时代发展的新要求,对农村进行经济、政治、文化等方面的建设,借此改变农村的贫穷落后面貌,构建经济繁荣、环境优美、文明和谐的新农村。从宏观上看,新农村建设的具体内容包括经济建设、政治建设、生态建设、文化建设、法制建设等。其中,农村经济建设是立足于新农村建设道路的发展方向,是农村建设的核心环节。而生产发展作为经济发展的支撑,同样也是新农村建设的物质基础。因为生产发展的最终目的就是要带动农村经济正向增长,促使农村地区人民生活水平的提升。只有农民收入不断增加,才能有更多的可支配收入,进而改善衣食住行状况,而这正是新农村建设取得的实实在在的成果。因此,在推动农村经济建设的过程中,各个维度要做到齐头并进,全面响应国家提出的新农村建设总体要求。

三、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建设的主要作用

从整体上看,金融机构对农村经济的支持是基于国家政策和政府指导下,利用信贷规模大小调整、利率调整、信贷重心转移等手段来支持农村经济发展,通过这一系列手段来实现金融资源的合理优化配置,从而实现农村金融资源效益的最大化。具体作用如下:

(一)为国家粮棉购销储业提供支持

目前,我国大量粮食种类均采取国家收储制度,这种模式对于农业的健康发展非常有利。但国家在农产品的收购、储备、调销等业务开展方面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由此金融机构提供的农业政策性金融服务能够及时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提供金融支持,有效保证了农产品收储工作的顺利进行。

(二)辅助农业产业化经营有序进行

由于资金的趋利性,新农村建设领域的较低投资回报率使其很难吸引资金流入。而金融机构的支持则能够引导更多资金流入新农村建设领域,及时弥补市场“失灵”。尤其是对涉农企业的贷款支持,能够切实帮助这些企业更好地发展,壮大企业的规模,进而充分发挥农业龙头企业的带动作用,促使新农村建设措施有序开展。

(三)加速农村基础及生态农业建设

在市场经济条件下,资源配置的有效与否可能会引发社会层面是否合理的问题,从而影响社会整体效益能否实现最大化,不符合资源利用最优化原则。我国农村地区本就缺乏足够的经济支持,基础设施建设落后,生态农业刚刚起步,农村电网改造、道路维修、饮水工程、农田水利设施等基建工程需要大量的金融支持。而金融机构的介入支持则能够成功应对市场配置金融資源方面存在的“马太效应”,及时缓解新农村建设中的资金短缺问题,吸引金融资源不断向新农村建设领域流入。

四、金融机构推动农村经济建设发展的路径

我国农业生产的集约化程度、科技化程度很低,一方面是农业本身的重要性,另一方面则是农业本身的高风险、低收益特点。这客观上要求国家对农业提供更多的保护,尤其是在金融层面提供大力支持,这样才可以推动农业更好地发展。

(一)金融机构应加大对农村经济建设的支持力度

随着国家对金融机构职能的不断调整,支持新农村建设逐渐成为各金融机构未来发展的重点工作。因此,金融机构在开展具体业务中,要积极响应国家提出的政策要求,在预留粮棉油收购储备信贷规模的基础上,将中长期信贷向新农村建设领域倾斜,协助地方政府落实新农村建设系列措施。其次,要进一步结合商业性金融政策,完善农业基础设施和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重点投资,切实改善农业生产的设备和环境,从而减少由于基础设施和环境带来的限制,提高农业生产水平。此外,还要制定科学合理的总体和分区域发展规划,明确具体的贷款规模,保持政策的连续稳定性,避免人为执行偏差,以促进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贷款业务持续稳健发展。

(二)金融机构应加大农村地区金融产品创新

要求金融机构针对新农村建设领域的各种金融产品需求,加强金融产品研发与创新力度,提供更加合适的金融产品,满足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产品需求。具体来说,就是要求金融机构开展全面调研活动,分析当前新农村建设中最需要的金融产品类型,并在此基础之上进行创新。但要注意的是,任何金融产品都要结合农村实际。面向农村地区的金融产品贷款期限要设置得更灵活,要根据农业生产的特点,以及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实际需要来灵活调整。例如,每当农作物的收获季节,都是贷款需求高峰期,而农作物生长期间是资金的回笼期。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项目周期较长,需要适度延长贷款周期,更好地服务于基础设施项目建设。因此,这一时期,金融机构贷款期限应在5年的基础上适当放宽1 ~ 2年,以利于土地出让收入目的的充分实现,既为贷款到期偿还留足空间,也为业务稳健发展创造条件。

(三)农村金融机构应拓宽农村资金筹集

支持农村经济建设的根本在于资金充裕,从这一角度来说,金融机构必须畅通资金筹集渠道,开辟多元化的筹资机制。具体来说,金融机构不仅要积极争取国家政府更多的政策支持,还要形成一个稳定而连续的注资机制,扩大金融机构资本金规模。比如,可有条件地增加金融机构涉农存款,将农业生产、流通等领域的机关事业单位尽量归口管理,确保涉农资金在农村金融机构的划转;或是将农村地区社保基金、医疗基金等纳入筹资范围内;又或是加强金融机构之间的合作,借助其他实力雄厚的金融机构以获得更多资金支持。

五、结语

在新农村建设不断推进的时代背景下,金融机构不仅要与时俱进进行职能拓展,还要及时调整业务范围,在保持现状的基础上,继续加大新农村建设的支持力度,为新农村提供建设需要的发展资金,在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同时也实现自身的发展壮大。

(作者单位为海阳市盘石店镇财政经管站)

参考文献

[1] 李宝明.浅谈当前农村金融机构在农村经济发展中的作用[J].现代经济信息,2016(30).

[2] 张伟民.论农村金融体系建设推动农村经济发展[J].农民致富之友,2015(10):18.

[3] 杨帆.新型农村金融机构可持续发展探讨[J].经贸实践,2016(14):76-77.

[4] 宋沛,王卫东.创新涉农信贷模式推动涉农金融机构对县域农村经济信贷支持力度[J].科学与财富,2015,7(33):166.

[5] 佘松涛.浅议新农村建设中的金融机构体系创新问题[J].经营者,2015,29(10):23-24.

猜你喜欢

经济建设新农村农村经济
经济新常态及深化改革浅析
浅谈高中数学学习在经济建设中运用的设想
关于我国生态文明建设问题的若干思考
生态农业视域下农村经济可持续发展道路探究
创新民间美术传承模式 生态式发展新农村文化建设
以电子商务带动农村经济发展的相关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