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浅谈小学数学高效课堂

2017-11-14郭妍孜

都市家教·下半月 2017年9期
关键词: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郭妍孜

【摘 要】高效课堂教学是学校教学活动的根本追求,是我们教师的梦想,也是学校、家庭、社会的希望。切实实现“减负”“增效”,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因此,在教学中教师课前应充分准备,联系生活实际设置问题情境,利用课堂教学,优化学生学习方式,注重激励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为高效课堂打下坚实基础。

【关键词】小学数学;高效;课堂教学

所谓“高效教学”,就是要最大程度地发挥课堂教学的功能和作用,即在课堂40分钟内要最大限度、最完美地完成教学任务、达成育人目标,在课堂有限的教学时间内完美地实现教育教学的三维目标整合,以求得课堂教学的最大效益。我认为,我们平时所说的“轻负担、高质量、向课堂教学要效益”,就是“高效教学”这种课堂教学理念的反映。但是,“高效教学”不仅仅是指知识的传授、技能的增进,而且还应该包括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等方面的要求。那么如何在小学数学教学中实施高效教学呢?下面我谈谈自己的观点。

一、课前准备充分,做好备教材,备学生

首先,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内容上合理地確定教学内容的广度和深度。通俗的讲,要考虑到学生的接受能力,所以应该合理得安排一节课的信息量。什么时候讲,讲什么,讲到什么程度,都需要认真的考虑。教学环节、过程要根据学生的学习情况合理取舍,灵活调整,都需要教师充分准备。其次,对教学内容中的重点和难点也要有所区分。讲重难点、讲易错、易混、易漏点,讲学生想不到、想不通、想不透,讲学生解决不了的,这样能够避免在教学时抓不住主要的基本内容,而在次要的或者学生容易接受的内容上多花时间从而达不到预定的教学效果。

二、巧设问题的情境,联系生活实际

好的开头就成功了一半,一堂好课离不开引人入胜的前境导入。创设情境就是把学生引入一种与问题有关的情境的过程。教师要设法将一些枯燥、无味的教学内容,设计成若干有趣、诱人的问题,因而在学生心理上造成一种悬念,从而使其注意力、记忆、思维凝聚在一起,以达到智力活动的最佳状态,富有情趣地把学生引入学习的情境,引发学生探求知识奥秘和愿望。例如:在教学《圆的认识》时,先让学生说出日常生活中见过的圆,再让学生观察各种各样的车子并提问:“古今中外,车子的外形在不断变化,但是有一部分始终没变,你注意到了吗?”当学生轻松回答后,教师再问:“车轮为什么一定要做成圆形的?”带着问题学习很快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有效激发了学生探索知识的兴趣,也充分调动了学生自主探索的热情。由此可见,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应力求将数学问题还原为生活中常见的、能理解和接受的问题,也就是说,将数学“生活化”。这样,学生不仅能掌握数学知识和技能,也能把数学学习同现实生活联系起来。

三、利用课堂教学,优化学生学习方式

教学目标能否有效实现,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教师教学方法和学生学习方法的选择。教师要重视学法的指导,让学生的学习方法产生实质性的变化,提倡“动手操作、合作交流、自主探究”,逐步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不停练的局面,促进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的发展。

1.动手操作

动手操作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途径和方法之一,在数学教学中起着十分重要的作用,能从中感悟、理解知识的形成,体会数学学习的方法与过程。在教学设计中,教师要结合教材,学生年龄特征,恰当地运用直观操作,师生互动,让学生参与学习。例如,在教学圆锥体的体积时,当学生已理解什么是圆锥体积后,让学生动手操作实验。先比较圆柱和圆锥是等底等高,再让学生在圆锥中装满水或沙子往等底等高的圆柱中倒和在圆柱中装满水或沙子往等底等高的圆锥中倒的实验,得出倒三次正好倒满。使学生理解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圆锥的体积是圆柱体积的1/3,圆柱的体积是圆锥的3倍。再让学生做不等底不等高的实验,得出倒三次不能倒满。再次强调,只有等底等高的圆柱和圆锥才存在着一定的倍数关系。最后师生小结:圆锥的体积等于和它等底等高的圆柱体积的三分之一。教学中这样安排,除了能对学生新旧认知进行有效的整合,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外,还不失时机地渗透了一些重要的数学思想,如转化的思想,变与不变的思想等,以及有效地拓展了学生的空间观念。

2.自主探究

对于教材中那些后继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就应大胆放手让学生自己去探索,去发现。创设有效的探索场地,是学生进行有效探索的前提和保证,教师要对教学内容进行有效的开发,要勇于创新,在吃透教材、吃透学生的情况下,不断创设行之有效的探索场地。当然,在课堂教学设计中,在不同教学阶段创设不同的探索场地,给教师们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例如教学“圆面积”时,不要先带着学生用画、剪、拼、量的操作来得出相应的结论,而要先启发学生思考:“能不能试着自己动手剪一剪、拼一拼,把圆转化成以前学过的平面图形?”,于是学生纷纷投人到探索“如何转化”的学习活动中,热切地讨论、大胆地尝试、独立地操作、积极地思考,从而推导出公式。这样的处理使学生在探究过程中把获取知识、拓展思路、培养能力有机地结合起来了。

3.合作交流

在教学设计中要合理设计合作交流活动,当学生自己独立解决某个问题遇到困难,需要他人帮助时,主要在教学的重点与难点处,在知识易混淆处,在概念、公式、规律的探索与归纳的过程中,而且要对合作交流中可能出现的情况加以预测与估计,为它们预设好通道,预留足时间,才能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例如,在教学“圆的周长”一课时,我改变了教师演示,学生看,教师讲,学生听的传统教法。而是让学生各自拿出课前准备好的直径3厘米、4厘米、5厘米的圆形硬纸板,小组合作做实验,测量每位同学自己手中的三个大小不等的圆的周长,然后再测量直径,及时组织学生讨论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通过亲自测量,同学们都明白,从前面的三个圆的周长与直径的关系中发现不论是大圆还是小圆,圆的周长都是这个圆直径的3倍多一些。最后,教师稍加点拨,学生很快理解了圆周率的意义,共同推出了圆周率的计算公式。

四、注重激励评价,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由于传统教育长期单纯通过书面测验、考试来检查学生对知识技能掌握的程度,长此以往,在有意无意间泯灭了学生的好奇心,压抑和扼杀了学生的求知欲和创造性。随着课程改革的深入,我们越来越多地运用多种方式,综合评价学生在知识与技能、创新和实践、情感态度价值观等方面的变化和进步。教学中,我们要从多方面进行正确、肯定的评价,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使学生获得“在数学学习中不断成功”的感受。例如,教学“圆的周长”时,学生积极地动脑、动手,探索出圆周长与圆直径的关系,为计算圆的周长打下基础。教师激励道:“早在一千多年前我国数学家祖冲之就发现了这个关系并计算出圆周率。同学们经过研究也发现了这个规律,你们真是当代的小祖冲之。”这样的积极评价,如同助燃剂,对学生的学习活动产生了强劲的推动作用。这样的评价,其实就是用数学语言与学生进行了很好的交流它有利于发展学生的个性,促进学生主动发展。

总之,只有真正实现了高效的课堂教学,基础教育课程改革才不会是一句空话,才会落到实处,学生才会受益,才会实现师生共赢,学生对于学习数学,才会乐学、愿学、自主地学、创造性地学,为学生将来成为社会创新型的人才打下基础。

猜你喜欢

高效小学数学课堂教学
简约化初中化学课堂教学实践探索
自然拼读法在小学英语课堂教学中的有效融入
数学开放题在初中课堂教学的探索
提高提问的有效性, 构筑高效的语文课堂
打造务实、创新、高效的语文课堂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
高校三维动画课程教学方法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