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商务在金融保险行业的应用
2017-11-14陆莹
【摘 要】本文阐述金融保险行业常见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针对电子商务在金融保险业应用中金融保险系统之间的对接不完善、用户信息保护方面存在漏洞、消费者对互联网金融保险产品的认可度不高等问题,提出通过完善金融保险系统对接模式、做好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工作、加大市场宣传力度等措施,促进电子商务在金融保险行业中的应用。
【关键词】电子商务 金融保险行业 应用策略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9C-0161-02
作为给人们生活方式带来巨大改变的经济产物,电子商务对金融保险行业的影响十分深远。传统的金融保险行业在电子商务的浪潮下受到极大的冲击,因此,必须顺应时代发展进行改革创新。如今,虚拟货币、网络银行、网络金融等新兴事物层出不穷,金融保险市场也更加多元化。不管是银行还是保险,又或者是证券行业,都弥漫着电子商务的气息。随着信息技术的快速更新,电子商务在金融保险行业的应用已成必然,就目前而言,电子商务在金融保险服务行业的应用还有很多问题需要去完善,本文将就电子商务在金融保险行业的应用进行探索。
一、金融保险业中电子商务的应用概述
经过数十年的发展,我国金融保险业已经具备了较大的规模,同时也形成了比较成熟的一套金融保险产品销售模式。但金融保险市场的竞争程度随着行业发展越来越大,传统的金融保险行业销售模式已经无法满足行业发展和消费者的需求。近年来,电子商务的蓬勃发展,给广大的传统行业带来了新的机遇,金融保险行业同样如此,利用电子商务平台来销售金融保险产品具备相当大的发展潜力。随着电子商务技术在金融保险行业的普及应用,一个新的电子商务分支产生了——金融保险电子商务,或者叫作网上金融保险,是指利用互联网和现代信息技术开展金融保险产品的销售、管理及客户服务等活动。在金融保险行业运用电子商务可以减少销售人员数量,降低销售成本,同时再借助互联网可以及时地传播相关信息,提高销售效率。目前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日新月异,在此趋势下,互联网、物联网、通信网等多个网络加速融合,为电子商务在金融保险行业的运用提供无限的空间。例如,20l6年,在经济增速放缓的形势下,我国保险市场保费收入达到3.10万亿人民币,同比增长近30%。由此可见,在中国金融保险行业市场的发展前景很好,市场空间很大。
二、金融保险行业常见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
相较于传统的销售方式,借助电子商务平台开展金融保险产品的销售是传统销售方式的有力补充,电子商务有着诸多的优势。目前金融保险行业常见的电子商务应用模式主要有下面三种。
(一)第三方金融保险平台。第三方金融保险平台不属于任何一家金融保险公司,这个平台是具备中介性质的金融保险产品代理平台,平台方可以给多家金融保险企业提供信息服务,如金融保险产品展示,产品对比、客户咨询、网上交易等。中国最早成立的第三方金融保险平台——慧择保险网,其早在2006年就已成立,这个平台除了销售金融保险产品,还有消费者需求评估系统、金融保险产品比较系统、网上支付系统等功能模块。除了慧择保险网,还有很多类似的第三方金融保险平台,在此不再赘述。
(二)金融保险企业官方网站。随着互联网的不断发展,目前很多传统企业也非常重视利用互联网来推广自己的品牌。例如,国有四大银行以及众多的商业银行、中国平安、中国人寿等保险公司全部都有自己的官网和电子商务平台。官网除了具备宣传公司形象的功能外,还可以作为企业网络销售的平台,目前几乎所有的金融保险企业都在开展电子商务业务。
(三)与大型互联网企业合作开展金融保险电子商务。中国规模最大的电子商务网站淘宝网在2010年建立了金融保险交易平台。截至2016年6月底,已经有包括天弘基金、富国基金、广发基金、平安理财、阳光保险、太平洋保险、泰康人寿等100多家金融保险企业入驻淘宝,经营范围包括几乎所有的金融保险产品。笔者认为,金融保险公司可以选择以上模式中的任何一种或多种,中国平安就拥有自己的电子商务平台,同时又入驻淘宝,还在多家第三方金融保险平台上开展销售活动。
三、电子商务在金融保险业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如前所述,电子商务已经在传统金融保险行业中得到了广泛应用,各家金融保险企业的电子商务水平也越来越高,但目前来看,电子商务在金融保险业应用中依然存在许多问题。
(一)金融保险系统之间的对接还不完善。当前我国的金融保险系统,随着区域的不同呈现出较大的差异,即便是在同一家金融保险公司,不同区域的金融保险业务也存明显的差异,这一问题的产生是因为金融保险系统的对接存在很大的困难。例如,区域不同的消费者如果通过金融保险电子商务平台购买金融保险产品,要办理十分烦琐的手续,这就大大降低了电子商务的便利性。传统的金融保险产品销售模式中,业务人员针对的销售区域是相对固定的,对金融保险系统的对接要求并不高,但是如果电子商务平台的销售模式中,消费者来自全国各地,选择金融保险产品的时候也存在一定的差异,这就要求金融保险系统对接必须完善。此外,目前金融保险产品在平台上销售的主要凭证是电子单据,但我国法律上还没有对电子单据的法律效力作出明确的解释,所以为了弥补电子单据法律效力不足,部分金融保险企业会将书面合同邮寄给消费者作进一步确认,这又大大降低了电子商务的便利性,同时在这个过程中,金融保险系统与在线支付系统的对接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
(二)用户信息保护方面存在漏洞。因为消费者在购买金融保险产品时,需要提供大量详细的个人信息,这些个人信息都是通过网络传输,并保存在数据库中,这就导致用户信息存在被窃取的危险。在互联网高度发达的现代社会,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不容忽视,一旦用户个人信息被盗取,将会给用户带来严重的财产损失。近几年,我国已经发生了多次大规模的个人信息泄露事件,人们对于个人信息安全的担忧也越来越多。目前的金融保险行业的电子商务活动主要是通过网站平台进行,有部分金融保险企业的网站平台在信息安全方面存在很多漏洞,这将导致用户的个人信息被竊取。endprint
(三)消費者对互联网金融保险产品的认可度不高。尽管近几年电子商务在金融保险行业的应用越来越多,但还没能形成足够大的规模效应。目前消费者通过网络购买金融保险产品的比例还不高,这说明消费者对电子商务在金融保险业中的应用认可度不够。
四、金融保险行业电子商务应用策略
(一)完善金融保险系统对接模式。完善当前的金融保险系统对接模式是电子商务在金融保险业中的获得充分应用的首要条件。金融保险系统的对接包括金融保险系统内部的对接、金融保险系统与电子商务系统的对接等。金融保险系统内部对接中最关键的是完善要结保险系统内部的对接,以解决同一家金融保险公司在不同区域的金融保险业务存在差异的问题,为此,笔者认为应该在金融保险系统中制定一套统一完善的选择方案。在金融保险业务的选择上应该尽量做到不同区域的消费者选择方案一样。除此以外,有些金融保险业务内容会发生变更,金融保险企业要解决好新业务与旧业务之间的对接。而在金融保险系统与电子商务系统的对接中,问题主要集中在电子商务的技术问题,我们可以结合电子商务的特点,制定一套完善的对接模式,比如界面优化、电子商务功能模块的优化、在线支付接口对接等,总的原则是建立起简洁、便利的金融保险系统对接模式,提升消费者的用户体验,尤其是在金融保险产品功能比较方面,应该做到全面有助于给客户带来更好的使用体验,特别是在保险业务的选择与对比方面。
(二)做好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工作。保护好用户个人信息是开展电子商务活动的前提。在网络时代,个人信息被窃取的事件时有发生,由此导致用户财产损失的情况也越来越多。金融保险电子商务平台的用户个人信息量非常大,需要通过网络完成传输、储存。如果用户信息被窃取将造成十分严重的后果。因此,金融保险公司必须重视用户个人信息的保护工作,在电子商务平台软硬件方面做好防护工作,尤其是在网站的管理工作中,要注意及时封堵网站漏洞。此外,也要加强对客户的安全意识教育,提醒客户在选择金融保险电子商务平台时注意区分网站的真假,不随意点击不明链接,不轻易打开不明邮件,不随意泄露自己的个人信息,加强客户的网络安全意识。总之,用户信息安全的保护工作非常重要,需要金融保险公司与客户一起努力,金融保险公司应该尽快建立起完善的用户个人信息保护机制,做好用户个人信息安全保护,从而提高自身的市场竞争力。
(三)加大市场宣传力度。当前,我国金融保险行业的电子商务市场还远远没有达到饱和,公众对金融保险电子商务平台的认可度还不高。因此,金融保险公司应该进一步加大金融保险市场的宣传推广力度,使更多的人了解到通过互联网购买金融保险产品的优势。例如,金融保险公司可以不定期地推出一些优惠活动,在消费者在电子商务平台上购买产品后给予一定的优惠,利用优惠活动来吸引更多的消费者通过电子商务平台购买产品。此外,还可以借鉴其他类商品的网络推广方法,将金融保险产品当作其他商品一样进行推广,突出其性价比优势。因为,对于消费者来说,通过电子商务平台选择购买金融保险产品的最大动机在于挑选到物美价廉的产品。在这个方面,笔者认为金融保险公司必须完善电子商务平台上的产品对比功能,最大限度地方便消费者挑选自己喜欢的产品,能快速地找到性价比最高的产品。
总之,尽管电子商务技术在金融保险行业的应用越来越普及,大大地促进了我国金融保险行业的发展繁荣,但是我国金融保险行业的电子商务市场还存在不少问题,需要去不断进行探索和完善。金融保险公司必须积极地进行创新,完善金融保险系统,更新理念,做好电子商务在金融保险行业的应用工作,使我国金融保险行业不断发展和进步。
【参考文献】
[1]陈雪.试论金融业中电子商务的应用[J].中国经贸,2015(23)
[2]陆莹.电子商务在保险行业中的应用与发展[J].中国电子商务,2012(2)
[3]辛加伟.浅析电子商务在保险业中的应用[J].商场现代化,2014(19)
(责编 黎 原)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