牡丹江市推进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的对策研究
2017-11-14王亮
王亮
科技创新是产业结构升级、经济增长的重要因素,是推动工业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是一个区域发展进步的活力之源。科学技术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主要力量,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是大势所趋。近年来,牡丹江市大力推进科技进步与创新,全市自主创新能力、科技综合实力和竞争力迈上新台阶,科技创新工作进入全省第一方阵。
一、科技创新支撑产业发展的现状
1.创新载体建设优势明显
牡丹江市现有国家级科技园区(基地)5个,省级科技园区(基地)10个;省级以上企业研发机构发展到48家,其中博士后科研工作站2家,省级重点实验室6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3家,院士工作站3家,省级各类企业技术中心14家,科技创新载体建设全省领先。
2.科技服务业稳步发展
牡丹江市在黑龙江省率先启动了“科技创新服务中心”建设,通过“线上精准对接、线下精准服务”,现已逐渐发展成集高新技术成果发布、展示、交易、共享、服务为一体的我省东南部科技创新综合服务平台。目前集聚国内外优秀高新技术成果2000余项,引入中科院长春分院、省科技服务业联盟等国家、省科技服务机构40余家,重点面向科技创新创业,集中开展高新技术成果转化、企划设计、资源共享、科技投融资等全方位、全链条服务。
3.科技发展环境不断改善
近年来,牡丹江市狠抓国家、省相关创新政策措施落地,先后出台了《关于落实省千户科技型企业三年行动计划实施方案》《关于促进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发展的实施意见》等一系列重要政策,并在市本级科技经费中拿出一定比例资金,重点对新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科技企业孵化器、产业创新联盟及成效突出的科技型企业进行奖励和补贴,取得了很好的激励和扶持效果,在全市营造了良好的创新创业氛围。
二、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问题
1.企业科技创新的主体意识不强
近年来,牡丹江市企业科技创新意识较之以前有一定的增强,但这与创新型经济的发展要求还相距甚远。主要表现在:部分企业自主创新意识不强、观念滞后、动作迟缓,满足于小富即安,缺乏战略性前瞻目光,趋利思想严重。片面的认为技术创新投入大、见效慢、风险多,搞技术研发不如购买技术产生经济效益快。甚至有些企业单纯依附来料加工,满足于眼前小利,不图企业长远发展。
2.科技创新人才匮乏
近年来,牡丹江市通过政策支持加大了人才引育力度,引进了一批高层次人才,但科技人才不足矛盾仍然突出。高端人才难引进、留不住,造成企业科技研发人员不足,特别是科技创新的领军人才、创新团队和优秀的企业管理人才十分匮乏。本地科研院所及高校科研人员存在年龄和知识结构老化问题,严重制约着科研创新能力的提升。
3.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和落实不到位
近年来,国家、省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的意见》等一系列推动科技创新的重要政策措施,牡丹江市也先后出台了《加强科技创新工作的若干意见》等政策措施。虽然具有较为完善的科技创新政策支撑体系,但在政策措施宣传解读、实务操作、企业生产管理掌握等方面还有一定差距,落实还不到位,制约了企业的创新发展和效益增长。
三、科技创新与产业融合发展存在的的对策
1.强化企业技术创新主体地位
实施科技型企业培育工程,完善科技型企业孵化成长的有效机制,培育壮大一批科技型企业。对纳入全国科技型中小企业信息库,赋予入库登记编号的科技型中小企业,给予奖励。实施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计划,建立高新技术企业培育库,对新认定的国家高新技术企业给予奖励。鼓励支持企业按照市场需要开展技术创新,努力实现从一般产品应用开发走向自主创新、从面向自身发展转向引领行业发展。鼓励引导企业自建或与高校、科研院所聯合共建研发机构,联合培养技术创新人才,开发企业急需创新项目。支持规模以上企业普遍建立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技术中心、博士后工作站、院士工作站等研发机构。对各级企业研发机构,在能力建设、项目申报等方面给予重点支持。
2.加快壮大科技创新人才队伍
坚持人才、项目、基地相结合,依托国家级经开区和各类科技园区建设人才发展实验区,推动科技创新人才发展平台载体建设。加大对科技创新人才特别是青年科技创新人才的科研资助力度。围绕改造提升传统产业和培育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重点建设科技创新团队,培养和引进高层次科技创新领军人才,对带高技术成果来我市实施转化或从事高新技术项目研发的高层次人才,各级相关部门要开辟绿色通道,在住房、子女入学、配偶安置等方面制定完善服务保障政策,使其发挥更大潜能,做出更大贡献。同时,建立科技人才供需信息发布制度,引导科技人才合理有序流动。鼓励高校、科研院所和企业创新人才双向交流,支持高校、科研院所科技人员创办科技型企业或到企业进行科技成果转化。
3.提升产业支撑经济转型发展能力
加快建设产业集群,围绕食品生物医药、高端装备制造和新材料等特色优势产业技术需求,整合资源,完善产业链,着力打造百亿级产业集群。加快推进传统产业改造升级,把用高新技术大规模改造传统产业作为提升产业整体竞争力的重要抓手,推动信息化与工业化深度融合,加大新工艺、新装备、新产品研发推广力度,推动林纸、木材加工、机械制造等传统主导产业向高端发展。深入实施品牌战略,加快在创新能力强、产业带动大、市场辐射广的龙头企业中发展一批大品牌,在科技型中小企业中培育新品牌。培育壮大战略性新兴产业,鼓励引导各类园区、基地明确主攻方向,实施重点突破,培育各具特色的产业新优势。研制一批具有自主知识产权和市场竞争力的重大战略产品,培育壮大电子信息、高端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