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分析
2017-11-14何琦
何琦
【摘要】 目的:探讨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同时评价其安全性。方法:抽选2013年6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入院的160例胃溃疡患者,随机分为两组,每组80例,对照组仅使用铝碳酸镁,观察组加用奥美拉唑,评估临床疗效并评价安全性。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96.3% vs 81.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均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5.0% vs 3.8%,P>0.05)。结论: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效果确切,且安全性高,值得临床推广。
【关键词】 铝碳酸镁; 奥美拉唑; 活动期胃溃疡; 临床疗效; 安全性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3.069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3-0133-03
胃溃疡是一种常见的消化道疾病,病因为胃酸及胃蛋白酶对黏膜自身的消化作用,具有难根除、易复发、易癌变等特点,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胀痛等,此外还可引发其他病症,严重影响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1-2]。活动期胃溃疡的治疗原则为抑制胃酸分泌、根除幽门螺杆菌(Hp)感染,促进胃黏膜修复。铝碳酸镁是临床治疗常用的一种胃黏膜保护剂,可有效促进胃黏膜生物合成,减轻胃蛋白酶对胃黏膜的损伤,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的一种,可长时间抑制胃酸分泌[3]。为进一步探讨这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本次研究随机抽选2013年6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入院的160例胃溃疡患者的临床资料,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资料来源于2013年6月-2015年8月笔者所在医院消化内科门诊收治入院的160例胃溃疡患者,均经胃镜检查符合活动期(A期)临床诊断标准,溃疡面有厚苔。按照临床治疗方法不同将160例患者分为两组,每组80例,观察组男36例,
女44例,年龄24~65岁,平均(45.09±6.87)岁,病程2~16年,平均(8.49±2.15)年,溃疡直径1.0~12.0 mm,平均(5.88±1.42)mm;对照组男38例,女42例,年龄25~67岁,平均(46.60±5.37)岁,病程1~15年,平均(9.55±2.46)年,溃疡直径1.5~13 mm,平均(6.04±1.20)mm。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溃疡大小等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病例选择标准
(1)纳入标准:临床表现为上腹部疼痛、恶心、反酸等,进食后症状加重;实验室尿、血常规检查无明显异常;完全知晓本次研究目的并自愿签署《知情同意書》。(2)排除标准:合并严重胃溃疡并发症或/和肝、肾等器质性疾病;有胃部手术史者;对研究药物过敏者;妊娠期或哺乳期妇女。
1.3 方法
对照组仅采用铝碳酸镁(商品名:达喜,生产企业:拜耳医药保健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13410,药品规格:0.5 g*20 s)进行治疗,餐后口服(整片吞服不可咀嚼),1~2片/次,3次/d。观察组在对照组治疗的基础上加用奥美拉唑(商品名:奥斯坦,生产企业:汕头经济特区鮀滨制药厂,国药准字:H10980308,药品规格:20 mg*14 s),口服(整片吞服不可咀嚼),20 mg/次,1~2次/d,晨起吞服或早晚各1次。两组均连续治疗观察2~4周。
1.4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疗效评估。内镜检查溃疡愈合情况,根据两组患者治疗后临床症状及溃疡变化评估治疗效果,上腹部疼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溃疡完全消失或进入瘢痕期为痊愈;临床症状基本消失,溃疡面积缩小≥50%,瘢痕周围仍充血为有效;临床症状及溃疡较治疗前无任何改善为无效。治疗总有效率=(痊愈+有效)/总例数×100%。(2)安全性评价。治疗后行血、尿、便常规及肝肾功能检查,观察有无不良反应。
1.5 统计学处理
所有数据资料将录入SPSS 17.0软件处理,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观察组和对照组疗效评估比较
疗效评估结果显示观察组痊愈55例,对照组仅37例,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观察组和对照组安全性评价结果比较
安全性评价结果显示观察组有4例(5.0%)患者治疗后出现恶心、呕吐症状,对照组有3例(3.8%)患者治疗后出现上述症状,但症状轻微,对症治疗后痊愈,均完成全部治疗,实验室检查无明显异常,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相近,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3 讨论
胃溃疡是临床常见消化道疾病,占消化性溃疡的25%~30%,该病病因复杂,与药物、饮食、遗传等诸多因素有关,大量研究充分证实,Hp感染是胃溃疡的主要原因[4]。胃溃疡的典型症状是上腹部疼痛,餐后疼痛加重,只有极少数患者无临床表现。作为一种慢性消化道疾病,胃溃疡治疗后复发率极高,很难彻底治愈,久治不愈有可能引发癌变,患者身心遭受巨大痛苦[5-6]。有专家指出攻击因子强于防御因子是导致消化道疾病的根本原因,一旦自身抵抗力下降,机体防御平衡受到破坏,就会造成侵袭因素入侵损害胃黏膜进而发生胃溃疡。胃镜下胃溃疡可分为三期:活动期、愈合期及瘢痕期,活动期溃疡面长有厚苔因此又称为“厚苔期”。
近年来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单纯采用奥美拉唑或铝碳酸镁虽然能够暂时缓解症状,但其促进溃疡愈合效果并不理想[7],因此有学者提出“溃疡愈合质量”概念,拟从全新角度入手更加科学、客观地评估胃溃疡治疗效果。鉴于单一用药的局限性,目前临床主要是从两个方面着手治疗活动期胃溃疡,一方面是应用制酸剂等药物减少损害因子,另一方面是应用硫糖铝等胃黏膜保护剂等修复损坏的胃黏膜,希望通过药物联用提高治疗效果,避免治愈后复发。目前有关制酸剂、H2受体拮抗剂、胃黏膜保护药物等各种药物的治疗效果及安全性有所不同。本次研究旨在探讨两种药物联用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临床效果,结果表明观察组经铝碳酸镁及奥美拉唑联合治疗后,不仅治疗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P<0.05),而且未出现严重不良反应,血、尿、便及肝肾功能检查无明显异常,不良反应发生率组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文献[8]研究结果一致。铝碳酸镁及奥美拉唑均是治疗胃溃疡的常用用药,铝碳酸镁是一种新型抗酸药物,能够有效中和胃酸,阻止其继续损害胃黏膜,同时可与胃酸蛋白酶吸附或者结合,还能促进黏膜修复因子的合成进而加快胃黏膜形成,重新建立胃黏膜屏障,避免再次受到损害。奥美拉唑属于质子泵抑制剂,是一种新型的抗消化溃疡药物,在抑制胃酸分泌、促进胃黏膜修复方面具有突出效果。此外,奥美拉唑的作用时间较长,其在高酸环境下可发生形式转变,生成质子泵与亚磺酰胺,在胃酸分泌的最后环节进行阻断。文献[9]报道指出奥美拉唑是一种脂溶性弱碱性药物,可与人体胃黏膜壁细胞顶端膜相互作用,促使分泌性胃管逐渐减少胃酸分泌量,缓解胃酸刺激所引起的胃部灼热、疼痛等临床症状。大量的临床研究表明,奥美拉唑的不良反应主要表现为腹痛、恶心、腹泻等胃肠道反应,也有可能出现皮疹、失眠等其他不适症状,但大多症状轻微可自行消失或对症治疗后消失。两种药物联合使用既能提高胃酸抑制效果,又能保护胃黏膜促进其再生,效果优于单独使用任一种药物[10]。
综上所述,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疗效更加突出,治疗效果较单独应用铝碳酸镁更加理想,在促进溃疡创面减少方面效果显著,而且不会增加不良反应,是治疗活动期胃溃疡的理想方案,临床应用前景广泛值得推广。
参考文献
[1]孙久华.铝碳酸镁和奥美拉唑联合用药治疗活动期胃溃疡效果评价[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17):2794-2795.
[2]成如珍.铝碳酸镁联合奥美拉唑在治疗活动期胃溃疡方面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6,14(6):118-120.
[3]朱永湘.铝碳酸镁咀嚼片辅助奥美拉唑治疗成人活动期胃溃疡的效果观察[J].临床合理用药杂志,2016,9(29):40-41.
[4]周剑峰,黄海燕,贺荣,等.铝碳酸镁联合泮托拉唑治疗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期胃溃疡效果观察[J].中国乡村医药,2016,23(2):5-7.
[5]胡国红,蒋国法,李岗秀,等.奥美拉唑与兰索拉唑对成人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的临床疗效及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J].实用药物与临床,2013,16(11):1083-1085.
[6]欧阳艳君,张艳梅,李炳东,等.雷贝拉唑三联疗法对活动期胃溃疡患者组织学愈合质量及溃疡复发的作用分析[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4,23(20):2196-2198.
[7]许秀燕.46例胃溃疡患者采用铝碳酸镁咀嚼片联合奥美拉唑治疗的临床效果观察[J].中国中西医结合消化杂志,2014,22(6):339-340.
[8]张敏,陈雄,徐灿霞,等.铝碳酸镁对幽门螺杆菌感染活动性胃溃疡愈合质量的影响[J].中华消化杂志,2015,35(10):692-695.
[9]雷浩强,岳辉.铝碳酸镁对实验性胃溃疡大鼠血管内皮生长因子及前列腺素的影响[J].胃肠病学和肝病学杂志,2016,25(11):1289-1292.
[10]刘远红,衣洪利,王冬梅,等.三联幽门螺杆菌根除疗法与奥美拉唑、铝碳酸镁联合治疗胃溃疡的疗效观察[J].中国医院用药评价与分析,2016,16(11):1492-1493.
(收稿日期:2017-04-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