洞朗对峙后的中印双边贸易之产业发展再探
2017-11-14刘晓华
【摘 要】2017年6月18日以来,中印洞朗对峙又一次引发中印边界冲突,随之印度对从中国进口的93中产品征收反倾销税,中印双边贸易再一次受挫。但就近年来中印进出口状况而言,中印双边贸易的内在诉求不容忽视,且双边贸易结构有所差异,投资产业规模及其对印所占市场份额较大,存在巨大的贸易合作空间。以此为鉴,对中印双边贸易的良性发展提出具体的建议。
【关键词】中印;洞朗对峙; 双边贸易;贸易结构;产业发展
一、洞朗对峙之中印关系
自2017年6月18日以来,中印在洞朗地区对峙已2个月之多,这是两国近年来最严重的一次危机。洞朗地区是中国固有领土,甚至从未出现在与印度的领土纠纷范围内,印度政府自身也曾多次承认,中印边界在锡金段没有任何争议。然而印度擅自将军队派入洞朗地区。察哈尔学会秘书长、高级研究员王冲认为;中印关系低位运行的原因多重复杂,洞朗对峙的最好解决方式是和平方式。外交学院副教授高尚涛指出,中国提出“一带一路”倡议以来,在南亚地区共建共享,促进共同发展,很多国家都很欢迎,而洞朗对峙实际上是印度的一种选择性过激反应,而中国对印度的过激反应要管控危机、合理解决。
而在洞朗对峙未缓和之际,印度又宣布对93种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其贸易制裁措施主要针对化工和石化、钢铁和其他金属制品、纤维和纱线、机械产品、橡胶或塑胶产品、电力电子产品和消费品,这在某种程度上影响中印双边贸易合作,同时也对相关中资企业的出口产生一定的负面影响,同时也对印度国内的市场需求造成一定的影响。中印两国应秉承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共享成果的理念积极展开争端解决的良性谈判,共同推进中印边界争端的和平解决,为中印双边贸易,中印边境贸易提供良好的政治合作环境。
二、中印关系之双边贸易的产业发展诉求
印度居“不结盟运动”盟主地位,于1961年9月正式成立,现有120个成员国,17个观察员国,10个观察员组织,包括了近2/3的联合国成员国,绝大部分是亚非拉国家,人口总和占世界人口的55%左右,印度的政治影响力覆盖了大多数第三世界国家。
目前印度GDP排名世界第五,与中国同属“金砖四国”。据印度商业信息统计署与印度商务部统计,2016年印度与中国双边货物进出口额为696.2亿美元,其中,印度对中国出口89.6亿美元,自中国进口606.6亿美元,印度与中国贸易逆差516.9亿美元。中国已取代美国和阿联酋成为印度最大贸易伙伴,是印度第一大商品来源国。据印度驻华使馆发布的《2016年中印双边贸易报告》显示,印度从中国进口的主要产品及其产业有电子机械设备、矿物燃料、医疗外科仪器等高技术或大宗产品,而印度主要出口中国的产品则是天然珍珠、棉花纺织品、皮毛皮革等轻工业产品。中国出口印度的产品大多为高附加值产品,而印度出口中国的产品多为低附加值产品,双边贸易结构差异巨大。印度贸易逆差是自然结果。2017年8月17日,《环球时报》报道,在中印边境讨不到的印度再度挑起贸易争端。对93种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同时,印度政府对中国电子产品开始生产,担心产品的安全性和数据被泄露,并对包括中国品牌在内的21家智能手机制造商发出通知,要求其遵守安全规范。
此外,印度人口将在2017年年底超过中国,且人口结构比中国更合理,更年轻化。在经缘政治上,印度洋承载全球2/3的石油运输,1/3的的散装货物运输,全球1/2的集装箱运输。中国进口石油的75%的海上运输,日本、韩国和台湾几乎全部石油要通过印度洋。印度洋是全球最重要的贸易和能源运输通道。印度一旦掌握了印度洋的航线,几乎就掌握了东亚国家的经济命脉。
中印良性合作,中印各自拥有了13亿的巨大市场,关系到很多人的就业,关系到过剩产能的向外转移,关系到产业的良性可持续发展。
“一带一路”是中国重塑世界经贸体系的重要战略举措,中印对峙是印度对中国“一带一路”国家战略做出的地缘反应和军事试探;若中印发生全面战争,印度成功封锁中国在印度洋的海上贸易和石油运输线,意味着“一带一路”的海上丝绸之路发生严重受挫风险。同时,印度也需要良好的发展环境推动本国经济高速发展,加强基础设施建设,深化产业合作,推动高新技术发展,发挥劳动力优势,语言优势,加大力度发展科技和教育。而一切政治和军事都是为经济而服务,经济又是政治和军事强大的基石。因此,从政治、经济、人口、外交、地缘角度而言,中印都有着实现双边贸易良性发展的内在诉求,中印应提高共性认识,共同解决争端。
三、中印双边贸易的产业贸易结构差异
贸易结构是指某一时期贸易的构成情况,狭义的贸易结构主要指一定时期内货物贸易中各种商品的构成情况,反映一国的比较优势、国际分工中的地位以及工业化程度,是反映该国对外贸易质量的一项重要指标。
印度出口到中国的商品种类,排在前十位的所属产业有:天然珍珠;稀有石头和金属;棉花(包括棉线和纺织物);矿石、矿渣及矿灰;铜及其铜制品;有机化学品;盐、硫磺、土与石、石灰和石膏水泥;核反应堆、锅炉、机械等及其零部件、电子机械、声响设备、电视设备和光学部件;动物或植物脂肪、油脂等;生皮(非毛皮)和皮革。
印度从中国进口的商品种类排在前十位的所属产业有:电子机械、声响设备、电视设备和光学部件;核反应堆、锅炉、机械等及其零部件;有机化学品;塑料及塑料制品、家具、床上用品、其他预制BD灯;光学、照片等医疗或外科仪器;肥料;钢铁、钢铁制品;除铁路或电车外车辆及零部件。
從中印进出口商品种类所属的产业可以得知,中印进出口行业包括各自具有比较优势的产业,且多属于工业制成品企业,核心技术产业的贸易往来相对较少,这意味着中印双边贸易合作的空间巨大,产业链的深度合作有待进一步开发。
但是中国对印出口额仅占其总出口额的2%,因此,即使印度抵制所有进口自中国的产品,对中国也不构成重大影响。中国的小米、Oppo等智能手机企业,还有阿里、腾讯等互联网公司也早已在印度进行投资布局。据国际数据公司IDC统计,2017年第一季度,中国品牌智能手机Oppo、Vivo、小米、联想等在印度市场的出货量总计占据51.4%的份额,而印度本土品牌仅为13.5%。从以上数据可以看出,中印双边贸易受挫时,中国经济受到的影响小于印度。endprint
四、2015-2017年中印双边贸易及投资产业概况
从上表数据可以看出,2016年相比2015年进出口总额出现了小幅下降,同比下降2.1%;2016年中国对印度的出口额比2015年增加了0.7億美元,进口额减少了16.2亿美元,进出口差额增加了16.9亿美元。2017年1-7月的进出口同比增长幅度较大,此数据表明,相比2015年、2016年,2017年前7个月的中印双边贸易状况处于稳步的良性发展,但自印度对93种从中国进口的产品征收反倾销税起,2017年8-12月的中印双边贸易发展状况会存在很多不确定性,会因中印洞朗对峙是否能在短期内找到合理的解决措施而受到一定程度的影响。
具体而言,2015年中印双边贸易投资及经济合作进出口总额为716.4亿美元,中国出口582.4亿美元,中国进口133.8亿美元。2015年中国对印度非金融类直接投资总流量为1.43亿美元,截至2015年12月,中国对印度飞金融类直接投资存量为35.50 亿美元。(数据来源于中国外交部、商务部及中国信保)。2015年印度贸易逆差达到840000亿卢比,中国是印度最大的商品进口国,占印度进口的16%,2015年,仅从浙江义乌就进口180亿美元,同比增长70%。
目前,印度对外资禁止的行业包括核能、赌博博彩业、风险基金、雪茄及烟草业,也禁止外资投资出花卉栽培、园艺、种子研发、畜牧、养鱼、蔬菜种植、菌类种植、茶叶种植以及农业服务以外的农业。大部分邦政府禁止外商参与当地林业投资合作。外资限制的行业包括电信服务业、私人银行业、多品牌零售业、航空服务业、基础设施投资、房地产业、新闻电视频道、调频广播等,其迟复上限分别为:74%、74%、51%、49%、49%、49%、26%、20%。超过其比例,需获得政府有关部门批准。除此之外,印度尚未对中国企业开放承揽港口疏浚和船坞工程、国际机场建设等以及靠近边境、军事控制区等敏感区域的工程,中国企业参与其境内的石油和天然气管道工程也需先经层层批准。(资料来源:印度财政部)
华为、比亚迪、特变电工、上海日立电器、中兴通讯、三一重工、广西柳工机械、海尔等在印度的投资相对较大,主要投资的产业领域包括:电信、电力设备、家用电器、钢铁、机械设备、工程机械。但整体而言,中国对印度投资规模依然相对较小,缺乏集约式投资、投资模式和产业领域相对单一,与两国的经济规模和经贸合作水平不符,提升空间较大。
2016年,印度与中国的贸易逆差达515.67亿美元,印度从中国的进口额占印度自全球进出口额17.0%,中国对印度出口份额仅占中国自全球出口总额的2.8%。中国的电脑、手机、机电设备、纺织服装、运输设备等已经在印度的相关行业中占据重要地位。据中国海关数据显示,2016年,全国对印出口额达583.2亿美元,全国工业类产品对印出口额达到130.40亿美元,对印出口企业达到46514家,其中,2016年中国工业类产品对印度出口分析排在前15位的产业有:电力、五金、汽摩配及整车、动力设备、包装、纺织机械、起重机械、仪器仪表、工程机械、机床、模具、锅炉、农牧业机械、塑胶机械、印刷机械。其中,排在前三的出口额分别为:电力产品48.76亿美元、五金产品17.30亿美元、汽摩配及整车14.90亿美元;电力和五金产品的出口企业数分别达到了8573家和8429家。
2016年,全国轻工类消费品对印出口总额达到194.29亿美元,对印出口企业达到49865家,轻工类产品对印出口产业排在前15名的有:电子消费品、纺织、建材、家电、服装、家居、灯具、家具、办公用品、食品、玩具、体育用品、日化、安防、礼品。电子消费品以49.9亿美元的对印出口规模排名第一,纺织对印出口36.21亿美元、建材对印出口24.12亿美元位列第二、第三,而对印出口企业数,纺织企业数位列第一达到8996家,建材企业数达7386家,电子消费品企业家数达3767家。
五、中印双边贸易良性发展的建议
1.要处理好中洞朗对峙关系,争取以和平方式解决。因为印度有着非常大的进出口贸易潜力,有着庞大的人口,庞大的市场,中国与印度之间的矛盾主要集中在双边贸易结构较为单一,缺乏高新技术的深度合作,同时,边界冲突以及中巴问题也是中印之矛盾所在。因为历史问题短时间内难以得到有效的解决,且在2017年又一次出现了近年来比较严重的危机,此时的中印不适合以武力解决争端,而应该以合作为主,共同为亚洲繁荣作出应有的贡献。应从国家整体利益角度出发,包括政治、经济、军事、地缘、外交、人口等多个角度综合考量。
2.中国政府需要加强和印度政府之间的交流沟通,将中国“一带一路”与印度“香料之路”以及“季风工程”有效衔接;各自发挥其比较优势,实现良性合作。
3.中印应重视贸易不平衡问题,实现互惠互利。做好经贸合作互补性挖掘,发掘彼此的贸易优势,实现利润最大化。加大经贸外交开展力度,做好面对各类问题的应对策略。共同推进“一带一路”建设,共享“一带一路”成果,真正做到促进彼此的经济发展,才可以保证中印双边贸易的顺利有效进行。
4.积极推动中印双边贸易深度发展,促进高新技术领域的合作,发挥两国政府在推动双边贸易关系持续发展中的重要作用。
5.继续保持中印各自的比较优势,如中国的机电产品和纺织品,印度的矿产品优势。防止发生恶意竞争,设立贸易壁垒。
6.边境贸易的发展对于中印贸易额的增长有着特殊的意义,因此中印应积极解决边界争端问题,争取借双边贸易之发展缓解边界争端之冲突,提高中印双方的共性认识,挖掘两国边境贸易潜力。
参考文献:
[1]杜秀红.“一带一路”背景下的中印货物贸易结构分析:2002—2014年[J].审计与经济研究,2015,(06):106-112..
[2]孙玮瑛,黎峰.区域分工视角下的中印增加值贸易分解[J].现代经济探讨,2015,(10):83-87.
[3]徐啸琼,蔡冬梅.中印贸易的竞争性与互补性研究[J].重庆工商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6,(01):15-22.
[4]叶鹏.中印贸易竞争与互补[J].商,2016,(11):129.
[5]沈子傲.“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印贸易互补性研究[J].商场现代化,2016,(21):5-6.
[6]刘媛媛,钟敏.“一带一路”战略背景下中印贸易发展现状及对策研究[J].世物流科技,2017,(04):128-132.
[7]杨文武,蒲诗璐.后危机时代中印贸易合作研究[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7,(02):142-151.
[8]中华人民共和国商务部官网.
[9]国别投资经营便利化状况报告(2016).
[10]Department of Economic and Social Affairs Statistics Division, 2016 International Trade Statistics Yearbook.
作者简介:
刘晓华(1985—),女,汉族,山西忻州人,忻州师范学院经管系讲师,四川大学硕士毕业,研究方向:国际经济关系、经济管理、金融。endpri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