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慢性根尖周炎跟尖切除术的临床把握

2017-11-14徐锦虎

中外医学研究 2017年23期
关键词:疗效

徐锦虎

【摘要】 目的:分析慢性根尖周炎患者行根尖切除术的临床方法与治疗效果。方法:本研究病例观察时间段为2016年1-6月,收集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收治慢性根尖周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法分组,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对照组患者应用根尖刮治术方法治疗,观察组患者应用根尖切除术方法治疗。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统计1年后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对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应用根尖切除术治疗效果理想,疗效优于根尖刮除术,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关键词】 慢性根尖周炎; 根尖切除术; 疗效

doi:10.14033/j.cnki.cfmr.2017.23.006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674-6805(2017)23-0013-02

The Clinical Grasp of Chronic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 Apical Resection/XU Jin-hu.//Chinese and Foreign Medical Research,2017,15(23):13-14

【Abstract】 Objective:To analyze the clinical method and therapeutic effect of apical resection of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Method:A total of 60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 were enrolled in our hospital from January to June 2016.They were randomly divided into two groups:control group(n=30),observation group(n=30).Patients in the control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pical curettage.Patients in the observation group were treated with apical resection.Two groups of patients were followed up for 1 year,the efficacy of 1 year after treatment were analyzed.Result:The total effective rate of the two groups was 96.67%(29/30),which was significantly higher than that of the control group(P<0.05).Conclusion:The treatment of apical resection is ideal for patients with chronic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and the curative effect is better than that of root tip curettage.It is worthy to be popularized in clinical practice.

【Key words】 Chronic periapical periodontitis; Apical resection; Efficacy

First-authors address:Yancheng Second Peoples Hospital,Yancheng 224003,China

慢性根尖周炎是常见炎症病变,多数患者病史较长,日常无典型疼痛症状,临床典型不适反应包括咀嚼不适、咬合无力、根尖阴影及形成瘘管等[1]。既往报道中指出,慢性根尖周炎多因根尖周炎治疗不及时或效果不彻底所致,病变进一步发展最终形成根尖肉芽肿及根尖囊肿等病变,甚至还可能继发为致密性骨炎,对患者日常生活产生非常不良的影响[2-3]。因此,如何对慢性根尖周炎患者进行科学有效的治疗,已成为临床研究中备受关注的课题之一。为分析慢性根尖周炎患者行根尖切除术的临床方法与治疗效果,本研究中将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60例作为观察对象,展开随机对照研究,结果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本研究病例观察时间段为2016年1-6月,收集笔者所在医院口腔科收治的慢性根尖周炎患者60例作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方法分组,对照组(n=30)和观察组(n=30)。两组患者均因咬合无力、咬合疼痛等主诉症状就诊。对照组中,男19例,女11例,平均年龄(35.6±3.8)岁,14例病灶位于前牙,16例病灶位于前磨牙;观察组中,男20例,女10例,平均年龄(36.3±2.9)岁,17例病灶位于前牙,13例病灶位于前磨牙。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灶部位等一般资料对比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對照组 对照组患者应用根尖刮治术方法治疗。具体操作方法为:术前常规拍摄根尖X线片,根据X线片显示结果了解根尖周炎具体情况。常规消毒并铺无菌洞巾,于患者患牙对应颊侧或唇侧黏膜根尖部位作半圆形切口,切口长度为1.5~2.0 cm,在手术直视操作视野下翻开黏骨膜瓣,磨除少许的根尖组织,以充分显露健康牙骨质组织为标准,最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并常规缝合。

1.2.2 观察组 观察组患者应用根尖切除术方法治疗。具体操作方法为:术前常规拍摄根尖X线片,根据X线片显示结果了解根尖周炎具体情况。常规消毒并铺无菌洞巾,于患者患牙对应颊侧或唇侧黏膜根尖部位作半圆形切口,切口长度为1.5~2.0 cm,在手术直视操作视野下翻开黏骨膜瓣,充分暴露患牙根尖部位,用裂钻与根面呈45°角切除根尖组织2.0~3.0 mm,同时将根周骨质与牙根断面锉磨平滑,视情况选用4#~6#球钻自患者根管末段向冠侧磨一纵沟,长度在3.0~4.0 mm,然后向四周少许扩大形成一烧瓶状洞形,选用玻璃离子水门汀进行根管充填,最后用生理盐水进行冲洗并常规缝合。endprint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对两组患者进行为期1年随访,统计1年后治疗效果并进行统计学分析。治疗效果评价标准为:(1)经治疗后患者咀嚼功能恢复正常,无叩击疼痛感和松动感,X线下显示窦道及根尖部阴影完全消失,为显效;(2)经治疗后患者咀嚼功能部分改善,叩击疼痛感基本消失,有轻微松动感,X线下显示窦道消失,根尖部阴影明显减小,为有效;(3)经治疗后患者咀嚼功能未见改善,有叩击疼痛感或松动感,X线下显示窦道及根尖部阴影较治疗前无缓解,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率+有效率[4]。

1.4 统计学处理

数据以统计学软件SPSS 19.0分析,计量资料以(x±s)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字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根尖周炎(chronic apical periodontitis)是指根管内由于长期有感染及病原刺激存在,根尖周围组织呈现慢性炎性反应,表现为炎性肉芽组织形成和牙槽骨破坏。病变类型包括根尖周肉芽肿(perapical granuloma)、慢性根尖周脓肿(chronic periapical abscess)、根尖周囊肿(periapical cyst)、根尖周致密性骨炎(periapical condense osteitis)[5]。本病可以根据患者临床症状及X线结果明确诊断,对确诊为慢性根尖周炎的患者应及时行手术治疗,以迅速改善患者相关症状,避免继发其他相关病症[6]。

在目前临床针对慢性根尖周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根尖刮治术是常见治疗方法之一,其主要操作原理是刮除根尖周病变组织,但不对根尖组织进行切除[7]。应用本方法进行治疗能够最大限度保留患者牙根组织长度,确保患牙经处理后的稳定性不受影响,但也有相关报道中认为,对于慢性根尖周炎患者而言,在采用根尖刮除术法治疗时,根管内感染物质难以得到彻底去除,可能导致术后感染物经根尖组织渗透至根尖周,造成炎性病变反复,影响治疗效果[8-9]。

为了弥补常规根尖刮除术在治疗慢性根尖周炎方面存在的问题,有关报道中提出了采取根尖切除术的治疗方案。本研究中即针对观察组30例患者采用根尖切除术进行治疗,并与根尖刮除术的治疗效果进行对比,观察结果显示:对比两组患者随访1年临床疗效,观察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6.67%(29/30),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3.33%(22/30)(P<0.05)。提示在针对慢性根尖周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采用根尖切除术治疗具有更为确切的临床效果。分析认为根尖切除术的主要优势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第一,手术过程中可以将根尖部位根管复杂结构(包括根尖分歧、根管侧支、根管弯曲及狭窄等)经切除后进行倒充填,确保上述部位密封性能良好,阻断根管内病原微生物及相关产物进入根尖周组织内,诱发远期病变;第二,根尖切除术可在直视操作视野下对根尖区囊膜组织及炎性肉芽组织进行刮除,对部分根尖组织及病灶进行彻底切除,配合根管充填还有利于根尖区组织的自我修复;第三,在牙周组织健康的前提下,在根尖切除术中将切除部分控制在根尖组织1/3范围内,并不会对牙体结构稳定性产生影响,术后1年内骨墙体被新生骨质完全填满,根尖部骨缺损阴影可完全消失,具有理想的远期治疗效果[10-11]。

结合同类报道认为,在临床处理中,若患者牙根长度充足且根跟周骨质较多,则应尽量采用根尖切除术进行治疗,若患者存在较大根尖囊肿,可先行囊肿减压处理,待病变范围缩小后再行根管切除术治疗[12]。同时,相关研究指出,在应用根尖切除术方法对慢性根尖周炎患者进行治疗的过程中,除掌握正确的手术方法以外,对根管倒充填材料的选择同样会对愈合情况产生直接影响。最为理想的根管倒充填材料必须保证根管末端封闭的长期性与严密性,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及抗溶解性,且保证不被机体吸收,兼具操作方便的优势。本研究中针对观察组中30例患者选用玻璃离子水门汀材料进行根管倒充填处理,取得了非常满意的效果。该材料在倒充填应用中的生物相容性及边缘闭合效果理想,且操作简便。为了避免多余充填材料落入牙根周边组织中,可以在倒充填处理前用生理盐水纱条直接填塞根尖周骨腔组织,待根管倒充填操作结束后取出即可。

综上所述,对慢性根尖周炎患者应用根尖切除术治疗的效果理想,疗效优于根尖刮除术,值得在临床实践中推广应用。

参考文献

[1]陈怀丽,陆东辉,孙学民,等.91颗前牙根尖周囊肿治疗的临床观察[J].国际口腔医学杂志,2012,39(3):286-289.

[2]武华,刘向东.135颗前牙根尖周囊肿治疗的临床观察[J].中国保健营养(下旬刊),2014,12(1):195-196.

[3]王娟,唐志娟,李谨,等.根管治疗后伴或不伴根尖周炎患牙根管内微生物群落的比较分析[J].中华口腔医学杂志,2014,49(10):607-613.

[4]申静,张海峰,靳淑凤,等.54例持续性根尖周炎的显微根尖外科手术1年疗效观察[J].华西口腔医学杂志,2012,30(4):388-392.

[5]魏绍莲,程丽.Vitapex糊剂、牙胶尖充填根管治疗慢性瘘管型根尖周炎疗效观察[J].山东医药,2013,53(30):80-81.

[6]漆正楠,尹君,唐子圣,等.有窦型与无窦型根尖周炎微生物群落比较[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6,12(1):1-6.

[7]王艷青,胡菊花,李颂,等.亲环素A在人根尖周炎中的表达与临床表现的相关性研究[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5,11(2):73-78,99.

[8]陈佳婧,吴补领,徐稳安,等.小鼠下颌第一磨牙根尖周炎及牙髓血运重建模型的建立[J].牙体牙髓牙周病学杂志,2016,12(1):12-16,44.

[9]贾茂健,胡温庭,牟宝秋,等.齿痛消炎灵颗粒配合氯己定含漱液治疗急性根尖周炎疗效观察[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7,26(3):299-301.

[10]王芳,徐勤,张英华,等.3种根管消毒药物治疗乳牙根尖周炎的疗效分析[J].实用口腔医学杂志,2013,29(1):128-129.

[11]周颖蕊,王津惠,高海龙,等.MTA与Vitapex治疗年轻恒牙根尖周炎伴根尖闭合不全的临床疗效比较[J].中国生化药物杂志,2015,19(11):119-120,123.

[12]陈盈颖,孙晓琳,于慧,等.热牙胶垂直加压与冷牙胶侧方加压在慢性牙髓炎、根尖周炎治疗中的临床效果对比[J].临床和实验医学杂志,2017,16(6):590-592.

(收稿日期:2017-07-05)endprint

猜你喜欢

疗效
中西医结合治疗脑出血的疗效观察
中医治疗糖尿病的疗效观察
以苦参为主治疗心律失常的疗效观察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1)
观察益气养血汤治疗气血两虚型月经过少的临床疗效
补锌在小儿腹泻治疗中的疗效观察
脑卒中早期中西医结合康复治疗疗效分析
消化酶制剂治疗消化不良的疗效观察
消骨散治疗骨痹128例临床体会
中西医结合治疗糖尿病足30例疗效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