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依族石板房聚落的景观格局特征与生态适应性研究∗
2017-11-14孙松林
孙松林 李 雄,2
1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 100083 2 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 北京 100083
布依族石板房聚落的景观格局特征与生态适应性研究∗
孙松林1李 雄1,2
1 北京林业大学园林学院 北京 100083 2 城乡生态环境北京实验室 北京 100083
文章首先分析了布依族石板房聚落的景观格局特征,即 “山—林—人—地—田”的人居环境模式、“小聚合、大分散”的聚居空间格局,以及 “线性发展”的聚落分布趋势和 “垂直分层”的生态特征;然后深入分析其对相地选址、自然资源、气候与自然灾害、材料选择等方面的良好生态适应性;最后提出布依族石板房对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借鉴与启示,以指导当前的城市与村镇建设。
聚落景观,生态适应性,景观格局,石板房
人类传统的民居建设由于受当时当地自然条件和改造自然的生产力水平限制,往往具有某种被迫的 “生态适应性”,这种生态适应性是在历史长期的检验、试错中逐步形成的,对今天的城市生态建设具有重要的借鉴与指导意义。石板房作为布依族主要的居住空间,广泛分布于贵州西南部和中西部的贵阳、安顺、关岭、紫云、平坝、普定、长顺、织金、镇宁等地区[1],与当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生态环境融为一体,是云贵高原一朵特色鲜明的民居奇葩,极具研究价值。
1 布依族石板房聚落的景观格局特征
1.1 “山—林—村—地—田”的人居环境模式
云贵高原的山原地区山体体量不大,但坡度较陡,土层较薄,多生长杂草及灌木,局部地方岩石裸露,只在山脚和盆地中土层较厚的部分区域形成树林,成为村寨稀缺的公共林地 (风水林)。山脚和村寨周边坡度较缓的区域土层较厚,能够生长更多经济作物,因此采取垒砌挡土墙形成台地的方式种植蔬菜、水果及其他农作物。而稻作水田作为布依族水稻——油菜农业的主要支撑,多选择靠近水源及河流的山间冲积平地为主要生产区。云贵高原多山少平地的限制性地貌特征使平坦良田十分珍贵,故将村寨建立在既能眺望水田,保证生产资源安全,又有神山神林庇护,保障生活居住安全的山腰及山脚地带。出于对生产资源的保护和生活安全的考虑,形成了布依族村寨普遍且特色明显的 “山—林—村—地—田”景观和人居环境模式 (图1)。这种土地利用方式,不仅实现了土地资源的最大化利用,也有效防止了地区多发的水土流失,保障生态环境的和谐稳定。
图1 布依族聚落 “山—林—村—地—田”示意图
1.2 “小聚合、大分散”的聚居空间格局[2]
石板房聚落多依山傍水而建,由几户到几十户有血缘关系的家庭个体组成内聚性村寨,这种生产互助、聚合防守的聚落形式即称为 “小聚合”。从土地空间利用角度分析,紧凑聚合的组团式空间结构可以高效利用建设用地,节约土地资源,实现土地利用的密集效应,是提高土地利用率的最佳方式[3]。
同时有限的生产设备限制了村寨规模及其控制的范围,这种规模半径与步行条件下的农耕生产方式有着紧密的联系。村寨之间形成由山脉相互分隔、沿河谷有机波动并成一定间距的自由发展形态,相对均匀地分布在云贵高原起伏的丘陵台地之间。这种 “大分散”的聚居空间格局是与资源约束条件下的生产方式高度耦合的:一是由于 “山区地形地貌和自然生态环境立体多样性导致的”[2];二是以自给自足的互助农耕为主的生产方式导致各聚落组团之间分布较散、规模较小,呈现出较密集的星点式布局形式;三是各村寨氏族长期以来彼此独立、团结排外所形成的封闭自治文化的结果。
1.3 “线性发展”的聚落分布趋势
在布依族相对封闭的自然社会环境下,生产生活缺少外部支撑,多为自给自足的模式,生产资源与空间分布存在高度的耦合关系。由于山地陡峭、只在沿河谷有土壤肥沃的冲积扇平原,导致生产资源极其有限,以水旱耕作为主要生活来源的布依族必定形成逐田逐水而居的繁衍与迁徙趋势。这种聚落主要沿河流、等高线及交通要道线性发展,并逐渐向外拓展,密度线性递减的分布规律是由生存压力下[4]的手工耕作及其有效范围等多种因素共同决定的。
1.4 “垂直分层”的生态环境特征
图2 “小聚合、大分散”模式图
在与自然长期的斗争与适应过程中,石板房村寨形成了顺应山形山势而变化,利用地形高差,参差错落,具有立体垂直分布特征的聚落形态 (图4)。徐坚等[2]将这种景观格局概括为 “柱”模式,并将其划分为天、人、地3个层次。这种划分一方面是传统宗法观念在人居环境营造上的反映,另一方面也是其所处自然环境的垂直带谱现象所客观决定的,山体植被群落沿海拔高度成垂直带状分布的特征直接影响了聚落的生产生活格局。既是适应自然规律的表现,也是对超现实生活层次的认识反映,体现了布依族居民原始的宗教思想和朴素的自然生态观。
在建筑单体中也存在这种垂直划分:顶层供奉有神灵牌位 (神龛),中层为人们生活起居的空间,下层则是圈养猪牛羊的牲畜空间。垂直分层的布局既节省土地、减少开挖又体现出山地建筑群落高低错落、疏密相间的层次美;既留出更多的土地以利耕种,又顺应自然、保护了大量的林地,创造优美的生态环境;形成一幅高山、林带、流水、梯田、人家的天然画卷。
2 布依族石板房聚落的生态适应性
2.1 对地形地貌的适应性
由于地处云贵高原的 “山原”地带,地面起伏较大,山脉较多,90%左右为山地和丘陵,有 “八山一水一分田”之说[5],加上耕地稀少与生态环境的脆弱,迫使当地少数民族必须小心处理与自然的关系。因此布依族村寨多沿山脉呈线状分布,整体平行于等高线并分层错落布置,很少形成院落式布局,在适当的地方设有一个或多个晒坝,成为聚集中心。沿等高线在山坡布置村寨,一是能最大限度的节约耕地,满足生产的需要;二是有利于排水防潮,保证石质建筑的干爽;三是减少地基平整的开挖量,保持山体自然安息角和植被覆盖,防止水土流失,保证山区地形地貌的生态平衡。而沿等高线分层错落的建筑布置不但不会遮挡视线和风,而且拥有较好的光线,方便生活起居;道路系统也沿山坡曲折而上,上下层之间利用垂直等高线的石砌台阶贯通,并在交汇处留出开敞公共空间,形成生活交流的场所。
也有的布依族村寨分布在平坝或盆地地区,建筑大多围绕寨子中心的晒坝或祠堂呈向心布置,规模较大。这种村寨所在地往往地势相对平坦,良田万倾,产出足以满足村民的生活需要,如兴义万峰岭下的布依寨、兴仁屯脚镇的水车寨、新寨等。
图3 布依族聚落的的垂直空间划分及其与自然群落垂直带谱的关系
2.2 对自然资源的适应性
布依族聚落地处偏僻,难以获得外界的资源补充,因而对内部资源进行了高效益的开发与可持续的利用。本文以水资源与森林资源为例来说明。
布依族聚居于喀斯特地貌区,降雨充沛但不易保存,因此同时面临着洪涝与干旱的双重困境。为了获得持续的水源,村寨多沿河谷及支流两岸线性分布,以满足水稻生产与生活用水。为了避免洪涝灾害,多将村落选址在距离河流200~500 m缓冲区内[6],以保障居住的安全。除良好的选址外,布依村民还在居住点周边打有水井,并按吃水井、洗菜井、洗衣井进行划分,保障水源干净卫生;同时顺应地势修建有沟渠纵横的灌溉设施,定期发动寨民掏整、修理,减少水源流失;在地势低洼的地方挖掘池塘储水备用,并种植荷花、养殖稻花鱼,形成点—线—面结合的水网体系。
布依族地区森林资源极为丰富。一方面,布依先民 “万物有灵”的思想将森林崇拜为神树林,将参天的大树敬奉为 “保寨树”,禁止砍伐,并定期由长者或布摩带头拜祭;有的布依族甚至请人栽树当 “保爷”保护子女平安,将树林与人的生命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而生独子的人家则请布摩在门前栽种竹子,借竹子蓬勃的生命力与繁殖力保佑独子健康成长,至18岁前不得砍伐。另一方面,森林也给布依族村民提供了山珍、水果、薪柴等生活必需品。更重要的是,森林的高覆盖度减少了山地石漠化进程,降低了水土流失概率,极大地保障了村寨的安全。同时,村民也制定约定俗成的乡规民约或设置护林碑,禁止在林区进行建房、放牧、采石等活动,保护山林资源,形成人与山林、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生态适应模式。
2.3 对自然气候的适应性
布依族地处中、北亚热带高原湿润季风区,年均降雨量充沛,夏季炎热、冬季寒冷,年温度变化较大,且雨热同季,相对湿度较高。但石板房不依赖现代耗能设备,完全通过村寨布局、建筑空间组合、建筑材料及其构造形式就实现了居住环境微气候的建构,形成舒适的气候环境,在云贵高原具有良好的适应性。
1)分布于山坡的村寨可利用山谷风调节温度。白天,山峰和山谷由于吸收的太阳辐射差异形成温度差,由此形成气压差推动谷底冷空气沿山坡向山顶环流;夜间,山峰放热多、比热小,变成冷源,热力反向流动。这样村寨所处的山坡在白天和夜间都能受到山谷风的吹拂,降低夏季高温的影响。此外,依坡就势、顺沿等高线错落排布、开口方向随意的石板房也有利于山坡上的凉风到达村寨的各处,使村民拥有舒适的风环境。
2)布依族村寨多选择在临近水源的地方,即保证生活用水的方便,又能改善居住的热环境。
3)石材的低导热性也保证了室内相对稳定舒适的热环境。同时石材吸水性差,聚落沿等高线分层布置,使地面排水良好;1∶2的悬山式坡屋顶也保证了建筑单体的雨水安全,适应了云贵高原雨量充沛、温暖湿润的气候环境,保证了室内的干爽舒适。
2.4 对自然灾害的适应性
对自然灾害的弹性适应是聚落生态适应性的重要指标。贵州是一个多灾欠发达的省份,冰雹、洪涝、干旱、雪灾、滑坡、泥石流等频发[7]。以石材为主要材料构建的石板房除了对干旱、雷电等没有很好的抵抗能力以外 (这种自然灾害其他建筑形式也难以抵抗),对其他自然灾害拥有良好的适应性。特别是由于石质建筑坚固结实,安全性高,对冰雹、洪涝、雪灾等贵州常见灾害具有极高的抗性,而木建筑、草顶房、生土建筑等在这里就显得不再适宜。
2.5 对建构材料的适应性
贵州大部分山地土层瘠薄,耕种条件有限,无法发展用土量巨大的夯土建筑或黏土砖建筑,而陡峭的山地地理环境和艰苦曲折的交通条件使布依族从外地引入建筑材料在经济上与技术上都不现实。智慧的布依族人另辟蹊径,利用山体表面大量外露、节理清晰的沉积岩作为建筑材料,这种石材在长期水蚀与冻胀等风化作用下形成易于剥落的层状节理,便于开采且具有多种优良的物理特性,能满足地域性建筑的各项要求 (表1)。
表1 页岩材料物理特性及其对石板房的适应性分析
智慧的布依人根据天然石材的不同尺度、不同厚薄,将其运用在基础、墙体、地面甚至门窗洞口与屋顶瓦片,形成浑然一体的石材艺术作品。正是这种经济适用、道法自然的生态智慧,造就了我们今天所看到的如同布依族 “蜡染”艺术一样纯洁、质朴的石板房民居。
3 对当代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
3.1 遵循生态规律,注重生态平衡
在当前许多 “官本位” “向钱看”指导的建设中,不论城市开放空间、生态公园、湿地公园,还是风景名胜区、传统村落,甚至自然保护区的规划建设都受到太多利益驱使、权力支配的强行武断干预,缺少从生态价值与生态平衡的角度去进行规划决策,很多生态专项规划都成为包裹权利横行的遮羞布,最终导致一系列的城乡生态环境问题。而布依族聚落朴素的自然生态观及其与山体、水系、农田、林地高度融合的生态布局方式值得我们深思与学习。具体可以从3方面入手:一是学习其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共融,天人合一的生态思想;二是学习其合理布局、保护森林、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的生态策略;三是学习其就地取材、自然保暖、自然通风、“轻介入”建造的生态技术。
3.2 充分利用资源条件,凸显地域特色
布依族地处偏远、资源匮乏,但布依村寨却能够与环境协调发展,至今仍风光秀丽、具有生机活力,主要在于其能够充分利用有限的资源条件、扬长避短、因地制宜与就地取材。他们用长远、发展的眼光,合理分配水资源、土地资源与森林资源,并进行前瞻性的森林保育、水系营建与土地利用,实现生态平衡与可持续发展;根据地貌资源对村寨进行合理的选址布局,以 “轻介入”的方式实现对山体的最小干预,采取 “小”“散”“叠”的方法将建筑化整为零,分散、分层叠置,实现建筑与地形、植被、农田、溪流等自然元素的融合与渗透;选用当地自然材料与建造方式,以低成本、低技术实现经久耐用、特色突出的布依族 “蜡染”石板房名片。
3.3 科学合理的相地选址
布依族村寨大都依山就势,高低错落,个性独特且与环境紧密结合,其用看似原始的 “低技”方式获得了城市建设者苦心追求的生态性与科学性,巧妙地处理好建筑与自然、人与自然的关系。出于对自然的尊敬与生存的需要,未经规划指导与设计培训的村民都自觉遵守 “背靠大山、临近水源、占山不占田、建寨不毁林”的选址原则,对村寨进行合理的相地选址、并因地制宜地对自然地形进行梳理与加工、巧妙组织交通流线、精心梳理水网体系,使村寨完全依托自然、融合在自然的演替之中,实现可持续发展[8]。
3.4 选择适宜的材料与建造技术
因地制宜地选取低能耗、低污染的乡土材料和设计适应当地地理气候环境的结构与形式,是人居环境营造的重要原则。地方材料具有造价低廉、体现民俗习惯、适应地域气候等特点,而且由于它的生态适应性、经济性和就地取材的方便性,使其具有可持续利用价值。
3.5 顺应时代变化,适时改革创新
由于当前审美观、价值观的变化,以及传统的手工建造技术与材料性能和当前大规模生产与现代建筑规范要求之间存在矛盾,传承千百年的传统民居逐渐被年轻人所遗弃、荒废。石板房聚落所承载的地域文化与蕴含的珍贵生态构筑经验也面临着即将消亡的危险。因此,改进传统乡土材料的生产与加工方式,提升其物理性能,增强其社会认同,使其在大规模生产、地域性表达、生态环保等方面能适应当今发展建设的需要,是乡土实践者需要深思的问题。
4 结语
传统民居建筑与乡土聚落凝聚了古代先民们无限的生态智慧与生存艺术,历经千百年的历史与自然考验而留存至今,其中的智慧措施值得我们深入思考与挖掘,以指导、支持当前大规模的城市与村镇建设。同时也应看到面对社会、生存、自然等主要矛盾的变化,传统民居的有些方面已经不能满足当前发展与生活的需要,这更需要我们深入研究其内在本质与精髓,不仅为传统聚落、历史遗产的保护与开发建立起基础依据与基本原则,也为地域建筑与地域性景观的深层次表达提供理念源泉与灵感支撑。
[1]阿伍.布依族的人口分布[J].贵州民族研究,2003(3):88.
[2]徐坚,李冰,周盛君.云南民族聚落垂直梯度景观格局分析:以白族村诺邓为例[J].华中建筑,2010(05):101-103.
[3]徐坚,梁彦杰,周盛君.滇西北人居环境景观格局特征及生态适应性分析[J].华中建筑,2010(03):137-139.
[4]周政旭,封基铖.生存压力下的贵州少数民族山地聚落营建:以扁担山地区为例[J].城市规划,2015,39(9):74-80.
[5]白一凡,吕爱民.贵州布依族石板房的生态性分析[J].华中建筑,2009,27(11):150-152.
[6]周政旭.基于GIS的喀斯特山地河谷地带聚落分布规律研究:以贵州省白水河谷地区为例[J].住区,2017,77(1):14-22.
[7]郭子章.万历黔记[M]//黄家福,段志洪.中国地方志集成·贵州府县志辑(2).成都:巴蜀书社,2006:262-279.
[8]刘根林,黄利斌.风水理念对新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的启示[J].中国城市林业,2008,6(1):37-40.
A Study of Landscape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and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of Bouyei Stone House Group
Sun Songlin Li Xiong
(1.School of Landscape Architecture, Beijing Forestry University, Beijing 100083, China;2.Beijing Laboratory of Urban and Rural Ecological Environment, Beijing 100083, China)
The paper firstly analyzed the landscape pattern characteristics of stone house group of Bouyei Ethnic Group, i.e., “mountain-forest-people-terrace-field” human settlement mode, the spatial pattern of settlement of“small-scale aggregation and regional-scale scattered distribution”, the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vertical distribution and linear development”.It alsomade an in-depth analysis the good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of the stone house group to the location, the natural resources, the climate and natural disasters and material selection.Finally,the paper put forward some references and enlightenment on contemporary settlement planning and design,which will guide the current urban and rural development.
settlement landscape, ecological adaptability, landscape pattern, stone house
10.3969/j.issn.1672-4925.2017.05.006
2017-05-24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基于森林城市构建的北京市生态绿地格局演变机制及预测预警研究”(31670704)和北京市共建项目专项共同资助
孙松林 (1989-),男,在读博士,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与地域性景观,E-mail:sungle214@foxmail.com
李雄 (1964-),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风景园林规划与设计,E-mail:bearlixiong@sina.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