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生态智慧研究比较分析∗

2017-11-14张新平张芳芳王得祥

中国城市林业 2017年5期
关键词:文献智慧生态

张新平 张芳芳 王得祥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2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西安 710038 3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西安市高陵区分校 陕西高陵 710200 4 甘肃小陇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甘肃天水 741022

基于文献计量的国内外生态智慧研究比较分析∗

张新平1,2张芳芳3王得祥1,4

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林学院 陕西杨凌 712100 2 陕西职业技术学院旅游系 西安 710038 3 陕西省农业广播电视学校西安市高陵区分校 陕西高陵 710200 4 甘肃小陇山森林生态系统定位研究站 甘肃天水 741022

为综合比较国内外生态智慧领域的研究现状与热点演进趋势,文章借助中国知网 (CNKI)和Web of Science核心数据库 (WOS)分别统计国内 “生态智慧”及国外 “ecological wisdom”主题期刊文献,采用文献计量方法,以h指数和施引文献数为主要评价依据,从发文量、出版物、学科方向和共现关键词等4个方面对国内外文献进行评价和比较分析。讨论近年来世界范围内关于生态智慧的研究现状与趋势,分析各自的成就、问题和空缺。生态智慧跨学科的特点要求研究者多领域合作,开启产学研一体化多学科融合的实证性研究,为生态智慧的后续研究提供启示。

生态智慧,文献计量学,天人合一,可持续发展,研究动态

近几十年来,全球土地利用开发区域和其他人为活动的范围不断扩大,伴随着能源、水和肥料等资源的消耗大量增加,同时导致生物多样性和人与自然的和谐性大量丧失[1]。据最新报道,人类对地球系统的影响是自然力量的170倍[2]。目前,虽然全球学术界在生态学的自然生态系统领域的研究取得了丰硕成果,但对城市生态系统的研究还存诸多未知领域[3]。如,城市中生物多样性和生态系统进程[4,5]、城市生态系统长期监测与功能反馈、城市生态系统的测试框架、城市规划与城市生态实践的偶联[6]。快速城市化和城市生态理念结合的缺失,是导致城市生态危机的主要原因。

世界各民族的传统文化中蕴藏着大量防范生态危机的睿智做法[7-10]。但是,这些智慧还没有形成一门系统科学。有幸的是2016年9月6日,象伟宁教授向全球学术界发起了 “生态智慧与城乡生态实践”学术常态化交流的呼声,增强了城乡规划与管理决策者 “天人合一” 的生态意识[11-14]。现代意义的生态智慧 (ecological wisdom)则是柏拉图学派理论的智慧 (sophia)与亚里士多德学派实践的智慧(phronesis)有机整合[7]。生态智慧目的是为了达到和谐的人类与环境关系,提出一个生态上稳定,经济上有利可图,美学上有价值的社会。生态智慧除了 “平衡”环境保护和发展的合理竞争目标外,还具有通过 “整合”协调不同群体的能力[6]。目前,已经报道的生态智慧研究领域主要有:传统哲学思想解读[9-14]、实践案例总结[15-19]、城市雨洪管理探索[20-22]、理论结合实践[23-24]等方面。生态智慧是一门基于生态理论与实践的哲学,具有明显的跨学科特征[7,9,10,22,24]。 传统的文字主导型综述, 难以厘清生态智慧领域研究的知识网络和热点演进状况。文献计量学的发展,为研究文献情报的分布结构、数量关系、变化规律和定量管理,以及探讨科学技术的某些结构、特征和规律提供了科学工具[25-27]。陈超美教授开发的文献计量分析软件CiteSpaceⅤ能够可视化地刻画某个领域的知识图谱和研究热点演进关系[26]。为揭示国内外生态智慧研究的知识网络、热点演进和薄弱方面,本文从文献计量学的视角,比较国内外生态智慧研究在载文期刊、学科方向和引文等方面的差异,在此基础上,挖掘了1992—2016年国内外生态智慧主题研究的热点关键词及其持续时间,为生态智慧领域的研究提供启示。

1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1.1 数据来源

本研究使用的数据来源于中国学术期刊全文数据库 (CNKI)、SCI科学引文索引核心数据库(WOS),文献数据检索条件为:题名/Title= “生态智慧” /“ecologicalwisdom”OR “ecophronesis”, 检索时段均为 “1992—2016年”,在WOS和CNKI中分别检索满足上述检索条件的中文、英文全文期刊文献,分别以Refworks、全记录与引用的参考文献,输出文献检索报告,共获得有效的CNKI文献1715篇,WOS文献208篇。

1.2 主要计量指标

1)关键词共现频率。共现频率是指词汇对在题目、关键词或文献摘要中出现的次数。本文采用Jaccard指数表示, 简记为 J式中cij表示词i和j的共现频率。ci和cj分别代表词i和j在各自的文献集中出现的次数[28]。

2)h指数。评价对象的h指数是指至多有h篇论文分别被引用了至少h次[29]。

3)施引文献数。目的文献被引用的次数。施引文献,新出版的引用当前文献的文章,可以反映研究的前沿[30]。

4)半衰期。某学科 (专业)现在利用的全部文献中较新的一般是在多长一段时间 (年)内发表的[31]。

1.3 数据分析方法

计量指标的计算与排序在Excel 2013中完成。借助CiteSpaceⅤ (5.0.SE R 32bit)对研究热点和共引分析[32],CiteSpaceⅤ主要分析参数设置及其意义参照前人研究方法[32-33],数据呈现作图在Origin Pro 9.2中完成。

2 结果与分析

2.1 文献累积量与引用量年际动态分析

依据年文献量的趋势,将生态智慧研究划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1992—1998年的萌芽阶段。该阶段的主要工作是传统生态智慧哲学思想的解读、传统生态智慧实践做法分析、现代生态智慧哲学理论的引入和探讨,其主要特点是文献量增长缓慢。第二阶段,1998年之后的快速增长阶段。随着传统生态智慧哲学思想、现代生态理念与研究框架等的相对成熟,生态智慧研究受到众多研究者的青睐,因此,该阶段的主要特征是文献量迅速增长,生态智慧研究更为深入广泛。基于文献量增长规律分别拟合出了年文献累积量指数增长模型:y=27.149 90e0.1726(x-1991),R2=0.990 8;年文献量指数模型:y= -44.360 2 +31.826 0e0.08(x-1991), R2=0.9789,其中x0=1992。基于目前数据建构的时间序列模型推断,未来关于生态智慧研究的增长趋势仍然会持续一段时间,但指数型曲线仅仅是学科知识发展初期的特征,说明现在学术界对此的研究还处于起步发展阶段。

通过对所得文献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发现,1992年才出现第1篇对生态智慧领域文献的收录,直到1998年,这一领域的研究都非常有限,每年最高文献出版量只有3篇。自1999年起,国内生态智慧文献数才开始呈增长趋势,自2003年生态智慧主题的文献数剧增,稳步增长4年后,2008年又发生剧增,生态智慧再次成为研究的热点,之后对这一领域的研究一直呈快速增长态势,开始进入活跃期。国际上,首篇关于生态智慧主题的文献出现在1993年,1993—2010年,WOS中发文量呈缓慢增长态势,年均4.4篇,其中,2003年WOS中没有生态智慧主题的文献,2011—2015年WOS发文量年均16.6篇。h指数方面,CNKI与WOS生态智慧主题文献,均呈先增后降趋势,1993—1998年WOS文献的 h指数高于 CNKI文献,1999—2014年CNKI的文献h指数高于WOS文献。篇均引用频次上,1992—2012年CNKI文献高于 WOS文献,2013—2015年 CNKI文献高于 WOS文献,其中,2008年中外生态智慧研究较活跃,发文量、h指数和篇均被引数均较高。从发文量和引文数变化趋势看,未来学术界对生态智慧的研究的热度将会不断提高 (图1)。

图1 1992—2016年CNKI与WOS中生态智慧研究文献发文量和引用数年际变化

2.2 主要学科方向对比分析

表1表明,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和生态环境科学分别是CNKI和WOS中生态智慧研究的主要学科,引文分析方面,h指数、施引文献数和篇均被引频次在20个学科领域中呈现出协同变化的规律。总体上,WOS文献的引文水平高于CNKI文献,CNKI与WOS文献中引文水平前3名的学科分别为:环境科学与资源利用、哲学、伦理学,Environmental Sciences Ecology(生态环境科学)、Urban Studies(城市研究)和Anthropology(人类学)。生态环境科学和城市研究是国际生态智慧研究的主要引证学科。

2.3 主要载文刊物对比分析

表2表明,CNKI中载文量前10名的刊物,所载文献总量为149篇,占总数8.69%,总被引频次为473;WOS中载文量前10名的刊物,所载文献总量为58篇,占总数27.89%,总被引频次为664。总体上,WOS文献刊物的载文量、h指数、施引文献数和篇均被引频次均略高于对应发文量排名的CNKI文献刊物,说明国内主要载文刊物的研究水平和影响力略低于国外。

表1 1992—2016年CNKI与WOS中生态智慧文献发文量与引用数前10名的学科

表2 1992—2016年CNKI与WOS中生态智慧文献发文量与引用数前10名的期刊

2.4 共现关键词分析

表3表明,国内生态智慧的研究热点主要集中在传统生态哲学思想、环境伦理和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国外该主题的研究热点较为分散,涵盖了management(管理)、sustainability(可持续性)、ecology(生态学)、biodiversity(生物多样性)、climate change(气候变化)、traditional ecological knowledge(传统生态知识)、ecosystem service(生态系统服务)、impact(影响)、community(群落)、system(系统)、landscape(景观)、city(城市)、 resilience(弹性)、ecological planning(生态规划)、ecosystem(生态系统)和urban sustainability(城市可持续性)等方面。综上所述,国际生态智慧领域的研究热点多且分散,说明国外生态智慧领域的研究比国内活跃。

表3 1992—2016年CNKI和WOS生态智慧文献中共现频率前20位关键词

3 结语

近年来,生态智慧的研究主题,逐渐从传统哲学和文化中凝练生态智慧的理论研究[7-15],转向以城市雨洪治理为突破口的实践问题导向型研究[20,21,22], 并分别向宏观 (景观和城市规划的生态智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城市可持续性的生态智慧、生态智慧背景下的城市规划框架等)和微观学科 (城市生物多样性保护[4-6]、生物修复[10]、环境疗养[23]等)领域渗透。随着环境相关法律制度的逐渐完善,尤其是我国 “气十条”和 “土十条”的出台,许多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类的企业表现出了参与和投资生态智慧主题研究的意愿,加上国家城市生态基础设施PPP(Public-Private Partnership)政策的全面实施,还将会形成多方参与、共同投资、共同研究的多赢局面。

针对国内外研究现状中的不足,未来生态智慧应该加强以下方面的研究。

1)加强和完善生态智慧学科理论框架的研究与建设,为生态智慧实践提供理论指导。

2)开启科研机构、大专院校、政府部门和企业多方合作、共同投资,融研究、开发、建设和盈利于一体的多赢学科发展态势。

3)理论要与实践紧密结合,各国和地区要因地制宜地开展生态智慧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以节约资源、最大化利用、可持续发展、功能整合及各方利益权衡为基本原则开展生态实践。

4)一定程度上,智慧是广大劳动者的善意思想与成功做法的凝练和集成,民间的能工巧匠和 “风水先生”等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也将会成为生态智慧领域科研成果的重要贡献者;同时,要加大投入研究传统文化和技术等领域中的生态智慧。

[1]FOLEY J A,DEFRIES R,ASNER G P,et al.Global consequences of land use[J].Science,2005,309(5734):570-574.

[2]GAFFNEY O.STEFFENW.The anthropocene equation[J].The Anthropocene Review,2017,4(1):53-61.

[3]WU JG,XIANGW N,ZHAO JZ.Urban ecology in China:His-torical developments and future direction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4,125(3):222-233.

[4]邱玲,陈泓,高天.融合生物多样性与景观认知评价的城市绿地规划与管理之研究综述[J].中国园林,2016,32(1):92-97.

[5]ZHANG X P,WANG D X,HAO H K,et al.Effects of land use/cover changes and urban forest configuration on urban heat islands in a loess hilly region:case study based on Yan'an city,China[J].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Research and Public Health,2017,14:840.

[6]李佳璇,伏玉玲,象伟宁,等.生态智慧与当代城市绿地建设[J].北方园艺,2015(16):87-93.

[7]XIANGW N.Ecophronesis:The ecological practical wisdom for and from ecological practic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6,155:53-60.

[8]ULICSNIV,SVANBERG I,MOLNÁR Z.Folk knowledge of invertebrates in Central Europe-folk taxonomy,nomenclature,medicinal and other uses,folklore,and nature conservation[J].Journal of Ethnobiology & Ethnomedicine,2016,12(1):47.

[9]EIDINOW E.Telling stories:Exploring 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myths and ecological wisdom[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6,155:47-52.

[10]ACHAL V,MUKHERJEEA A,ZHANG Q Z.Unearthing ecologicalwisdom from natural habitats and its ramificationson development of biocement and sustainable cities[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6,155:61-68.

[11]程相占,马明,李静,等.生态智慧与中国环境美学思想史研究(笔谈)[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9(4):21-33.

[12]林坚.生态文化哲学智慧:真善美智圣的统一[J].中国城市林业,2014,12(1):55-58.

[13]范永康.《黄帝内经》的生态智慧[J].学术论坛,2013(5):14-16.

[14]张剑.我国传统文化和生活实践中的生态智慧及其启示[J].南京林业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9(3):21-25,59.

[15]齐羚.术艺结合以形媚道:圆明园土山理法与中国传统园林的生态智慧[J].中国园林,2015,31(2):110-114.

[16]同济大学高效景观与生态服务研究小组.高效景观与生态服务(HPES:3W)[EB/OL].(2016-09-06)[2017-05-16].http://www.wtoutiao.com/author/HPES_3W_TJ.html.

[17]FU X,WANG X H,Schock C,et al.Ecological wisdom as a benchmark for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6,155:79-90.

[18]LIAO K H,LE T A,Nguyen K V.Urban design principles for flood resilience:Learning from the ecological wisdom of living with floods in the Vietnamese Mekong Delta[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6,155:69-78.

[19]XIANGW N.Doing real and permanent good in 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Ecologicalwisdom for urban sustainability[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4,121(1):65-69.

[20]王绍增,象伟宁,刘之欣.从生态智慧的视角探寻城市雨洪安全与利用的答案[J].生态学报,2016,36(16):4921-4925.

[21]陈利顶.城市雨洪管控需要生态智慧的引领[J].生态学报,2016,36(16):4932-4934.

[22]颜文涛,王云才,象伟宁.城市雨洪管理实践需要生态实践智慧的引导[J].生态学报,2016,36(16):4926-4928.

[23]STEINER F.The application of ecological knowledge requires a pursuit of wisdom[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6,155(S1):108-110.

[24]LIAOK H,Chan JK H.What isecologicalwisdom and how does it relate to ecological knowledge[J].Landscape and Urban Planning,2016,155(增 1):111-113.

[25]潘植强,梁保尔.国外低碳旅游研究领域知识图谱:基于文献共词分析的计量研究[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2):84-90.

[26]廖倩,吕拉昌,黄茹.基于文献计量的中国创新地理研究进展[J].地域研究与开发,2016,35(5):1-6.

[27]CHEN C M.CiteSpace II:Detecting and Visualizing Emerging Trends and Transient Patterns in Scientific Literature[J].Journal of the American Society for Information Science and Technology,2006,57(3):359 – 377.

[28]吴晓秋.李娜.基于关键词共现频率的热点分析方法研[J].情报理论与实践,2012(3):115-119.

[29]HIRSCH JE.An index to quantify an individual's scientific research output[J].Proceedings of the 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of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2005,102(46):16569-16572.

[30]刘盛博.科学论文的引用内容分析及其应用[D].大连:大连理工大学,2014.

[31]蒋颖.人文社会科学领域文献计量学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3.

[32]陈悦,陈超美,刘则渊,等.CiteSpace知识图谱的方法论功能[J].科学学研究,2015,33(2):242-253.

[33]张新平,张芳芳,王得祥.国内外土地利用研究动态文献计量与可视化分析[J].世界农业,2017(8):40-48.

Comparative Analysis of Bibliometrics Based Researches on EcologicalW isdom in China and Foreign Countries

Zhang Xinping1,2Zhang Fangfang3Wang Dexiang1,4
(1.College of Forestry, Northwest Agriculture & Forestry University, Yangling 712100, Shaanxi, China;2.Department of Tourism, Shaanxi Vocational& Technical College, Xi'an 710038, Shaanxi, China;3.Gaoling District Branch School in Xi'an City,Shaanxi Agricultural Broadcasting and Television School, Gaoling 710200, Shaanxi, China;4.Xiaolongshan Forest Ecosystem Locational Research Station, Tianshui741022, Gansu, China)

Ecologicalwisdom research was assessed by critically reviewing current publications,which was collected from both CNKI and Web of Science Core Collection(WOS)Database and using the bibliometrics method.The national and international literature was evaluated, compared and analyzed from the 4 aspects, i.e., the number of published papers, publication, research fields and co-occurrence keywords for ecological wisdom, with h index and number of citing literature as themain basis for evaluation.The paper discussed the current and future research on ecologicalwisdom around the world, and analyzed the achievements, problems and gaps in Chinese and International study.Since the ecological wisdom is feature as interdisciplinary research,which requires the cooperation between cross-disciplinary researcher,the new empirical research pattern should be adopted to promote the multidisciplinary convergence and integrate production, teaching and research, which could be the references for the follow-up research on ecological wisdom.

ecological wisdom, bibliometrics, harmony between human and natur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research trend

10.3969/j.issn.1672-4925.2017.05.002

2017-05-16

国家 “十二五”科技支撑计划课题(2015BAD07B06):“环境友好型城镇景观林构建技术研究与示范”

张新平 (1981-),男,讲师,博士,研究方向为城市林业、景观规划与遥感监测,E-mail:jhonxinping81@nwsuaf.edu.cn

王得祥 (1966-),男,教授,博士生导师,研究方向为森林生态、森林可持续经营、城市林业与空气质量模型等,E-mail:wangdx66@sohu.com

猜你喜欢

文献智慧生态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生态养生”娱晚年
住进呆萌生态房
生态之旅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生态
有智慧的羊
智慧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