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2017-11-14袁卫东刘大基

中国医药指南 2017年28期
关键词:沉渣泌尿系统分析仪

袁卫东 袁 科 陈 春 刘大基

(1 湖北省黄石市鄂东医疗集团中医医院检验科,湖北 黄石 435000;2 湖北省黄石市鄂东医疗集团普爱院区检验科,湖北 黄石 435000)

探讨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在泌尿系统疾病诊断中的应用价值

袁卫东1袁 科2陈 春2刘大基1

(1 湖北省黄石市鄂东医疗集团中医医院检验科,湖北 黄石 435000;2 湖北省黄石市鄂东医疗集团普爱院区检验科,湖北 黄石 435000)

目的探讨在诊断泌尿系统疾病时开展尿液沉渣隐血检验的临床价值。方法选取我院泌尿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泌尿系统疾病者90例,分别开展尿液沉渣隐血检验与尿液分析仪检测,比较两组诊断结果。结果尿液分析仪组阳性率为68.9%,明显低于尿液沉渣镜检组86.7%,比较差异明显(P<0.05);尿液沉渣镜检组检测白细胞、红细胞、管型及蛋白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尿液分析仪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且尿液沉渣镜检组对肾小球病、肾结石、肾肿瘤及急性肾炎综合征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尿液分析仪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结论尿液沉渣隐血检验诊断泌尿系疾病临床价值较高,可明显提升疾病确诊率,值得推广。

尿液沉渣隐血检验;泌尿系统疾病;诊断;应用价值

近年来随着人们不良行为习惯的逐渐暴露,泌尿系统疾病患者数量越来越多,对人们生活质量影响较大,且增加诱发其他系统疾病风险,导致不良后果。泌尿系统疾病患者肾脏、膀胱及尿道均可发病,威胁机体健康。临床诊断泌尿系统疾病及肾脏疾病主要通过尿液分析与尿液沉渣分析,不仅可确诊疾病,还可观察疗效,评估预后。但尿干化学法及常规分析法有较多干扰因素,定量分析缺乏准确性,而尿液沉渣隐血试验可将干扰因素排除,为临床提供客观且准确的数据便于诊断与治疗。现选取我院泌尿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泌尿系统疾病者90例,分析尿液沉渣隐血检验的应用价值。

表1 两组检测各项指标阳性率比较[n(%)]

表2 两种方法诊断泌尿系统疾病检出率比较[n(%)]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我院泌尿科2016年1~12月收治的泌尿系统疾病者90例,其中男性51例,女性39例,年龄为22~75岁,平均年龄为(42.8±9.4)岁;疾病类型:肾小球病23例,肾结石23例,急性肾炎综合征31例,肾肿瘤13例。

1.2 检测方法:采集前叮嘱患者停止服用一切药物,同时禁食禁饮咖啡、浓茶及糖水等食物,避免对检测结果产生影响。于每日清晨采集两组尿液标本,以30 mL为宜,给予一次性尿杯,采集前让患者先将尿道口清洁干净,防止标本中有分泌物混杂。收集尿液标本后即刻送检,防止存放时间过长导致尿液中胆红素变化及细胞溶解,对检验结果产生影响;于采集尿液标本2 h内完成检测,避免时间过长影响检测结果。在试管中取10 mL尿液放入,再行离心处理,1500 r/min为离心频率,控制时间在5 min内;尿液经离心处理后静置15 min,将上层清液去除后将约0.3 mL沉渣留下,而后摇匀尿液沉渣,在玻璃片上倒入开展镜检,在玻片上倒入1滴磺基水杨酸乙醇溶液,100 g/L为溶液浓度,细致观察并将检测结果记录下来。而后用分析仪自带尿液检测试纸开展检验,先在新鲜尿液中浸入试纸,时间为5 s左右,而后将其取出在滤纸上放置1 min,再在尿液分析仪中放入滤纸片并开展检验。

1.3 观察指标:统计两种方法检测阳性率,包括白细胞、红细胞、管型及尿管阳性率,同时统计与比较两种方法对不同泌尿系统疾病的检出率。

1.4 统计学方法:用软件SPSS20.0统计学处理上述数据,计数资料表示方法为[n(%)],卡方检验行组间对比,比较有统计学差异用P<0.05表示。

2 结 果

2.1 两种检验方法检测阳性率比较:尿液分析仪组检测62例阳性,28例阴性,阳性率为68.9%;尿液沉渣镜检组检测78例阳性,12例阴性,阳性率为86.7%,比较差异明显(P<0.05,χ2=7.605)。

2.2 两种方法检测各项指标阳性率比较:尿液沉渣镜检组检测白细胞、红细胞、管型及蛋白阳性率均明显高于尿液分析仪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1。

2.3 两种方法诊断泌尿系统疾病检出率比较:尿液沉渣镜检组对肾小球病、肾结石、肾肿瘤及急性肾炎综合征的检出率明显高于尿液分析仪组,比较差异明显(P<0.05),见表2。

3 讨 论

泌尿系统疾病主要表现为尿血、尿痛及排尿变化等,有诸多诱因,患病后会严重影响患者生命健康及生活质量,因此临床一定要尽早鉴别诊断。尿液检查为临床确诊的必要途径,亦为临床科学合理治疗的基础依据。机体中泌尿系统为主要器官,检查尿液可将肾脏病理变化特点体现出来。尿液分析为常用检验项目,但在20世纪80年代前只能开展简单尿糖、显微镜及尿蛋白检查,无法获取更多实验诊断数据,且操作复杂,临床难以快速诊断。近年来科技逐渐发展,尿液分析方法也不断变化,从手工检测向自动化分析转变。尿液自动化分析可于数分钟内获取十几项化学指标便于快速诊断初诊患者与健康体检者,主要是观察与分析尿液中蛋白、红细胞及白细胞等成分,获取数值[1-2]。但尿自动化分析属于半定量分析法,超过90%医院将其作为定量数据,直接诊断疾病,故而误诊与漏诊率较高[3-5]。此外,尿液分析仪还存在严重缺陷,即敏感性高、有诸多干扰因素及特异性差等。尿液中一旦出现真菌、细菌、结晶及精子后便会对其识别红细胞能力产生干扰,进而误诊。

尿液沉渣隐血检验为临床常规项目,当尿液中红细胞数量增加明显时便可考虑为阳性。报道称有诸多因素会诱发尿液隐血,如泌尿生殖系统肿瘤、泌尿系统炎症等,因尿液隐血有极大危害,仅在病理状态下发生[6],故而一旦检测为尿液隐血者需及时将发病原因找出并治疗,以改善预后。本组结果表明尿液沉渣隐血镜检阳性率高于尿液分析仪,且对管型、红白细胞及蛋白检测阳性率也更高,同时对肾小球病、肾结石、肾肿瘤及急性肾炎综合征的检出率也更高[7-8]。由此可知,尿液沉渣隐血镜检敏感性较高,可对尿液成分予以细致鉴别诊断,同时于镜下观察管型变化,准确分类后了解肾脏有无器质性病变,将隐性病变找出,使其与患者实际更相符,进而提升疾病确诊率,便于临床将针对性治疗方案制定出来,促进康复。但当前没有哪一种尿液检测方法是完美无缺的,尿液沉渣隐血镜检同样存在漏诊现象。不同检测方法原理与影响因素均存在差异,导致检验结果也存在差异,因此临床需适当结合使用尿液检测方法,取长补短,将尿液检查质量增强,有利于临床更好诊治泌尿系疾病并评估预后。

[1] 温海琦,吕红.尿液沉渣隐血指标在泌尿系统疾病临床诊断中的价值[J].黑龙江医药科学,2016,39(3):31.

[2] 张志新,田国政.尿液隐血检验在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分析[J].医药前沿,2016,6(30):59-60.

[3] 刘正群.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对泌尿系统疾病的诊断作用探究[J].医药前沿,2017,7(9):183-184.

[4] 刘影.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对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探究[J].中国卫生标准管理,2015,6(21):127-128.

[5] 张鲁明,李晓明.尿液沉渣隐血检验对诊断泌尿系统疾病的临床效果探究[J].中外医疗,2015,34(24):33-34.

[6] 赵春.选择性尿液检查对泌尿系统感染的诊断及影响因素探析[J].中国实用医药,2015,10(12):118-119.

[7] 邓荣界.尿液分析仪法,Uf500沉渣分析法与显微镜形态学法在尿液隐血检验中的对比探讨[J].中外医疗,2015,34(15):190-191.

[8] 和新茗.尿液干化学隐血与沉渣镜检红细胞结果相关性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13,10(12):1544-1545.

R446.12

B

1671-8194(2017)28-0122-02

猜你喜欢

沉渣泌尿系统分析仪
Sekisui CP3000与STA Compact Max凝血分析仪检测项目比对分析
Sievers分析仪(苏伊士)
SNHG16 promotes hepatocellular carcinoma development via activating ECM receptor interaction pathway
一种用于深空探测的Chirp变换频谱分析仪设计与实现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哪些疾病容易诱发泌尿系统结石
气举反循环清孔工艺在大直径超长钻孔灌注桩施工中的应用浅析
旋挖钻机干式成孔钻孔桩施工技术研究
便捷式家庭安全环境监测分析仪
挖掉病根:防止乱收费沉渣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