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创新典型报道,讲好中国故事—塞罕坝采访归来

2017-11-14于佳欣

中国记者 2017年10期

□ 文/于佳欣

创新典型报道,讲好中国故事—塞罕坝采访归来

□ 文/于佳欣

作为参与塞罕坝典型报道的记者,作者分享了采访经过,以及对重大典型报道如何才能从“高大上”变得可触摸,真正“立”起来的思考。

塞罕坝 典型报道 采访 体会

从塞罕坝采访归来很长一段时间,我的梦中总会有一片绿,慢慢化成海,总有一群人卧雪凿冰,担水栽苗……我一直在思考,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精神和力量,让他们在我心中烙下如此深刻的印记?这次报道经历也在让我思考,重大典型报道如何才能从“高大上”变得可触摸,真正“立”起来?

在半个月的时间内,我们报道团队六人三次上坝,每一次都刷新着我们对塞罕坝的认识。稿件采写期间,新华社社领导和国内部领导多次给予指导修改。《从一棵树到一片“海”——塞罕坝生态文明建设范例启示录》打磨一月最终发出,看着超过240家的媒体采用,以及网民戳中泪点的点评,我们才觉得没有愧对塞罕坝人,没有愧对读者。

一、读懂使命:主题的把握与呈现

在塞罕坝采访中,“牢记使命”四个字让我感触很深。这是贯穿从荒原变林海的绿色奇迹始终的一种力量和担当。

法国作家雨果曾经说,“大自然是善良的慈母,同时也是冷酷的屠夫。”大肆垦荒砍树,让曾经的“千里松林”在清末退化成荒原荒丘。1963年,国家下决心在这里建林场。“堵住沙源,守卫北京的生态环境!”就成为塞罕坝人最初的光荣使命。

此后,三代塞罕坝人牢记使命,艰苦奋斗,接力而行,推动着塞罕坝绿色年轮滚滚向前,让沙漠变绿洲,绿水青山变成金山银山。

塞罕坝正是一个“生态兴则文明兴,生态衰则文明衰”的典型案例,透过它百年历史的更替,我们深刻感受到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进程中,人民群众对于蓝天绿水青山的热切渴望和不断增强的底气与信心。它给我们带来感动的同时,也带来自信:只要努力实践,生态环境一定能够实现根本性改善!

塞罕坝人忠于使命的背后是对绿色发展理念的生态自觉。我们这次的使命和担当是什么呢?就是报道好这一典型,弘扬好塞罕坝精神,凝聚起更广泛的推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共识和力量。

找准定位,报道便有了方向。道理显而易见,如何呈现才是关键。在第一次采访结束后,我们向国内部领导汇报时,国内部主任赵承对报道提出了明确要求:一定要见人见事,讲好人物故事,以故事见思想,以思想谈启示。

在随后的采访中,挖掘更典型的人物故事和细节成了我们头脑中始终绷着的一根弦。三次上坝既是我们认识逐渐加深、也是将人物情感与思想深度结合突破的过程。

二、致敬扎根:细节的挖掘与追问

在塞罕坝的采访中,听到不少森林人说这样的话:人在这里扎下根,心也就扎下根了。一代接着一代干,为绿付出,无怨无悔。

“扎根”二字,是塞罕坝三代人接力的无悔选择,也是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力量之源。

在这里,有参加生产自救被大树砸断腿落下残疾的林一代;有在几平米望海楼一呆就是十几年的林二代防火瞭望员;有为爱人放弃北京高薪工作,来这里扎根的林三代……接力坚守、驰而不息,成为塞罕坝人的选择。

面对深刻变化的传播格局,报道重心何在?答案同样是“扎根”。特别令人难忘的是,中宣部刘奇葆部长在塞罕坝考察调研时,对现场采访的记者提出了“深入深入再深入”的明确要求。我们牢记奇葆部长的叮嘱,坚持做到扎根采访,用塞罕坝精神采访塞罕坝。

细节,是决定人物故事成败的关键,也是最考验采访功力的地方。

头两次采访归来,自认为对塞罕坝了解比较全面,对主题所要呈现的素材都准备妥当。不料,新华社领导召集我们开会,听完汇报后,领导对一些细节作进一步的询问时,有几次我们却几乎应对不来。

“采访,就是在你知道的基础上,再多问一点点。”张宿堂副社长的这句话,点醒了我们,也让我们在随后的采访中有了更加明确的目标。

在望海楼采访环节,防火瞭望员刘军、齐淑艳夫妇已经被媒体的问题“炮轰”了多遍,从环境艰苦、吃馍嚼冰,到内心寂寞、林中呼喊……他们的回答似乎也有了“套路”。

在又一次奔赴望海楼采访完,尽管获得了更多细节,但我们却总觉得欠缺什么。采访结束后,我们又追出去,拉着齐淑艳问:“儿子的成长中,你们的缺席,他有没有不理解?”

这一刻,这位平日里憨厚朴实的女人眼圈一下子红了,哽咽着给我们回忆了让她伤心的故事:儿子因长期见不到她,将她梳头时掉下的头发偷偷捡回来,用作缓解思念之苦的寄托。在随后的不断聊天和追问中,我们得知,头发是用一团卫生纸包的,经常是卫生纸都搓烂了,儿子把头发还存得好好的。

□ 图为2017年7月下旬,作者于佳欣(右一)在采访塞罕坝机械林场千层板分场场长于士涛(左一)。

像这样的采访细节大都是在不断追问和挖掘中获得的。包括千层板林场场长于士涛怕鸟儿把小树苗啄坏,常常起得比鸟还要早,回家后孩子都睡了,以至于孩子长到两岁,见到他还把他当陌生人往外推。因为树不像孩子会哭会说话,所以他对树的观察和照顾更加细心和用心……

三、追求创新:表达与形式的多样化

创新,是贯穿塞罕坝造林始终的关键词,也是这次报道形成“现象级”传播效果的制胜法宝。

这次报道,我们也在努力通过创新,让主题宣传变得有滋有味、有声有色。比如在新媒体报道方面,全媒报道平台的同事推出了《国家相册:生命的颜色》,用塞罕坝珍贵的历史老照片,配合对典型人物的采访,让有着厚重历史感的塞罕坝从历史中走了出来,也让塞罕坝有了多样的生命色彩。

创新,不仅是形式和手段的创新,更是报道视角和表达方式的创新。这次稿件采写,我就有深刻体会。一直说,一篇好的稿件要“七分采、三分写”,对主题和重大典型报道而言,写的环节怎么强调都不为过。同样的素材,不同的表述方式,传播效果却完全不一样。

以齐淑艳和儿子的对话为例,开始我们是用齐淑艳叙述的口吻来说的,后来,按照领导要求,改为了对话体——

“谁的头发?”齐淑艳警觉地问。儿子支吾了一会儿:“你的。”“你藏我的头发干什么?”“想你了,就拿出来看一眼。”齐淑艳一时语塞,只觉胸口堵得慌。她冲进房间,关上门,放声大哭。

这种可视化的表达方式,虽然寥寥数字,却让母子间难以言说的情感顷刻跃然纸上。

在望海楼采访中,刘军夫妇在讲述条件艰苦时,说到他们养的一条大黄狗过了一两年也死了。主笔的赵超老师改为:“他们养的一条大狗在郁郁寡欢中死去。”一句话,让读者对孤独与寂寞有更深一层感受。

类似的“炼字”还有很多,但在字斟句酌中,我们也在慢慢体会,怎样才能既采访到细节,又表达好细节,让报道真正“站”起来。

这次只是开始,在建设美丽中国的道路上,还会有更多的“塞罕坝”等待我们去发现和报道。未来,我们当只有牢记使命,努力扎根,不断创新,挖掘并讲好更多精彩的中国故事,让绿色发展理念润物无声地走进每个人心里。

(作者单位:新华社国内部)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