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正在说》:地方卫视讲好中国故事的四个维度

2017-11-14文/潘

中国记者 2017年10期
关键词:卫视受众

□ 文/潘 新

《中国正在说》:地方卫视讲好中国故事的四个维度

□ 文/潘 新

东南卫视《中国正在说》,以开阔的视野、翔实的数据、动人的故事,在讲述中国故事,传递中国声音,展现文化自信等方面进行了有益探索,在荧屏内外产生了广泛的影响。本文从“中国故事由谁来讲?”“中国故事讲给谁听?”“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如何讲好中国故事?”等四个维度对其进行了解读分析,梳理出讲好中国故事的若干要则。

中国故事 传播策略 地方媒体 中国正在说

东南卫视制作播出的电视公开课《中国正在说》自2016年11月4日起亮相东南卫视,在荧屏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按常理,地方卫视做政论型节目是没有多大优势的,但这次,东南卫视却专挑“烫手的山芋”,不仅将政论节目做得风声水起,而且引发了一个“现象级”的话题:在当今“讲好中国故事”的大传播格局下,地方传统媒体,只要敢于创新,勇于碰硬,是完全可以向世人讲好中国故事的,是可以为提升国家文化软实力作贡献的。

一、中国故事由谁来讲?

长期以来,新闻传播习惯用高层路线、官方互动的传统模式去应对复杂、多元的世界,来自“民间”的思想和观点得不到有效传播。“很多国外友人很难理解,为什么许多中国老百姓、青年人三言两语能够讲清楚的事情,有关部门讲起来吞吞吐吐、遮遮掩掩,为什么本来可以轻松、灵活地双边交流,一正式起来就变得让人昏昏欲睡、苦苦支撑?”[1]

《中国正在说》在演讲嘉宾的选择上,打破常规,不走寻常路,让更多元的主体参与到中国故事的讲述中,改变以往官话套话泛滥的局面,让受众有一种焕然一新的感觉。据不完全统计,截至目前,受邀走上屏幕的学者专家有:张维为(复旦中国研究院院长)、王义桅(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教授)、温铁军(中国人民大学可持续发展学院执行院长)、韩毓海(北大中文系教授)、郑若麟(原《文汇报》高级记者)、王蒙(作家)、罗援(中国战略文化促进会常务副会长)、戚发轫(神舟一号到五号飞船总设计师、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梦恕(中铁隧道集团副总工程师)等。

这些权威专家和精英人士视野开阔,底蕴深厚,话题紧贴当代,数据信手拈来,用事实与案例说话,将深奥的宏大理论转换成入脑入心的鲜活语态,话锋不卑不亢,语义深入浅出,演讲收放自如,起到了成风化人,润物无声的效果。

二,中国故事讲给谁听?

谁在听你讲中国故事?表面上看,这是个对象问题,但在今天的世界舆论场,它却是一个值得高度重视的问题:受众分化。

在以往的对外传播中,我们更多关注的是所在国的精英阶层,侧重于“影响有影响力的人”,相对忽视了普通大众的诉求。事实上,“后发展国家”“发展中国家”“西方国家中的草根群体、非政府组织、全球社会运动”等受众群体因其利益诉求及价值观、利益点等更接近中国,更容易对“中国故事”产生共鸣点,其“中国观”也更具可塑性。

所以,在受众高度分化的今天,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的价值观,必须准确瞄准受众,认真研究其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以此为出发点进行内容的设计和风格的设定,更有针对性地、更符合实际地讲好中国故事,让中国形象更加丰满、扎实。

如2017年6月9日播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清华大学李希光教授在节目中详细解析了“一带一路”这个词的来由,他由一百多年前德国地理学家李希霍尔创造的一个词silkroad说起,分析了古丝绸之路和今天的一带一路的不同内涵,旁征博引,以古今中外的详尽史料,向观众表达了这样一个新表述:中国现在提出的建设一带一路是侧重于基础设施的建设,目标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种创新式的表述,将中国词语与全球价值观相融合,更容易得到受众的认同,从而消解对中国的误解。

三、讲什么样的中国故事?

过去我们讲中国故事时,常在丝绸之路、玄奘取经、郑和下西洋等传统故事、历史人物上做文章,事实上,改革开放三十多年来,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每天都在演绎着精彩的故事。时代呼唤并要求我们用现代的故事、人性的故事和中外文化交织的故事,来发出最强的中国声音。基于这个信心,《中国正在说》针对海内外观众感兴趣的话题和收视习惯及西方主流媒体的播出要求,聚焦近年来中国发展中遇到的重大议题,邀请思想文化领域知名专家、学者,展开深入探讨。嘉宾演讲的主题都是“大”问题、“热”问题,都是近年来乃至近期舆论热议的话题,与党和国家的路线方针政策密切相关。

如民族复兴、文化自信、长征精神、人民币“入篮”、中美新型大国关系等,这样的故事不仅中国人感兴趣,西方观众也同样关注。通过这些主题的演绎,《中国正在说》向观众讲清楚了中国独特的文化传统、历史命运、基本国情,阐释了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和中国文化。如在首期节目中,复旦大学中国研究院院长张维为教授以《中国,一个文明型国家的崛起》为题,分析解读了当今中国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在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等方面所具有的独特优势。

四,如何讲好中国故事?

(一)想讲和想听相结合

收看《中国正在说》你会发现,几乎所有的节目主题都是当下海外观众最想了解的,如:中国外贸崛起,制造业产值世界第一,是不是占了全球化的便宜?经过数十年发展,中国核电在世界上处于什么水平?如何实现从技术到安全的超越?面对腐败这一世界难题,中国如何彻底解决腐败问题?廉洁拐点在哪里?中国倡导的一带一路会给全球构建一个什么样的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样的节目主题,把握住了当今国际社会的关注点、接通了与接受者的利益交汇点,既大大方方讲了中国的实情,讲中国对世界的好,有具体细节和典型事例,又主动设置议题,引发共鸣,有思想交流和情感互动,符合受众的心理特点和接受习惯,把“我们想讲的”变成了“受众想听的”,把“受众想听的”融进了“我们想讲的”,故事对路,所以也就获得了人心。

(二)陈情和说理相结合

“面对‘抹黑中国’的言论,《中国正在说》用事实解说道路,用逻辑分辨矛盾。华黎明用1980年和2014年的国民生产总值来说明改革开放以来的巨大成就,刘哲昕用农作物播种量与收获量之比来印证中国文明的历史光荣,金灿荣用中国工业化的规模来说明今天中国的实力……”[2]

这就是《中国正在说》的“说话”之道,道中包含陈情和说理两把利剑,其中,语态很重要。

“有位多年从事公共外交的学者讲过一件趣事:一位南亚国家领导人到中国基层访问,当地乡长介绍情况时的语言风格特别书面,‘妇女解放事业是我们最重视的事业之一,并且取得了长足的进步……’让人听得直犯困。后来去乡里考察,一位农村大娘介绍自家的房子,哪间是儿子媳妇住的,哪间是我和老头子的,客人突然发问:怎么小两口比老两口住的大?大娘随口说,‘儿子是国家的宝贝,儿媳妇是我们家的宝贝,所以一定要住好的’。”[3]

乡长和大娘都在说话,但前者用的是政治话语,是在读报告,而后者用的是大众话语,是在讲故事,二者的传播效果截然不同。

因此,在对外传播的叙事中,要像大娘那样,少用抽象的概念,多从细小场景入手、多以故事情节开路,以对话的姿态、沟通的诉求,用海外受众易于接受和理解的大众语言来陈述事实,说明道理。

(三)自己讲和别人讲相结合

自己讲是主体。《中国正在说》在把握这个主体时,注意分寸感,把握关键点,使得这个演讲主体显得从容而自信。

比如,谈中国自信,不妄自菲薄,也不夜郎自大,而是实事求是,有多少成绩就谈几分成绩,有问题也不罔顾和回避,客观实在,如在《廉洁拐点:世界难题与中国答案》中说出了中国对“如何把权力关进制度的笼子里”的思考,也在《崛起中大国的国际战略》中指出了狭隘民族主义的危害,点明了“国强必霸”心理的危险,还在《消除贫困:一个国家的承诺》中直面中国社会的现实……

除了自己讲以外,《中国正在说》还注意借嘴说话、借筒传声,在观众和嘉宾的选择上,注意年龄、性别和国籍的差异,常有一些外籍嘉宾出现在节目现场,他们以外方视角,或演说、或提问,或参与,用第三方的语态传播了中国价值观,给中国故事赋予了新的意义。

【注释】

[1]《讲好中国故事到底难在哪里》,中青在线,储殷

[2]《〈中国正在说〉的“说话”之道》,光明日报,赵彤

[3]《善用“地方话”讲好“中国故事”》,中国网-传媒经济,钟飞鸿

(作者是厦门大学嘉庚学院副教授、福建省高等学校科研创新平台“两岸语言应用与叙事文化研究中心”成员)

编 辑 张 垒 leizhangbox@163.com

猜你喜欢

卫视受众
部分卫视下半年待播剧
用创新表达“连接”受众
用心感动受众
媒体叙事需要受众认同
电视节目如何做才能更好地吸引受众
天津卫视的淡定太匪夷所思
基于受众需求谈电视新闻编辑如何创新
电视新闻如何获得受众信任
我们的节目从哪里“拿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