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照片动了,历史活了”是怎样做到的?
——《国家相册》后期制作的创新实践

2017-11-14胡玥聪

中国记者 2017年10期
关键词:老照片烈士纪录片

□ 文/胡玥聪

“照片动了,历史活了”是怎样做到的?
——《国家相册》后期制作的创新实践

□ 文/胡玥聪

对很多受众而言,历史是文字和黑白老照片。《国家相册》系列微纪录片如何让历史变得鲜活且深入人心?本文作者是《国家相册》视频后期制作团队成员,文章讲述了系列微纪录片实现“照片动了,历史活了”的过程和创新心得。

《国家相册》 后期制作 创新实践

胡玥聪

截至2017年9月底,《国家相册》已播出58集,一路走来,看着专题页面被一集集相册铺满,作为视频后期制作之一的我,心中充满感慨。我至今都还记得后期团队刚组建时的情景,我们只有6个人,面对宏大的历史主题,除了“想要和别人做得不一样”这一共识外,剩下的似乎全是分歧与代沟。对大多数90后而言,历史还是停留在教科书上的枯燥文字和黑白照片,那么如何让这些变得生动鲜活?

《国家相册》后期制作团队运用3D建模、C4D呈现、AE等特效手段,让日本战犯在镜头前弯腰道歉,让人民投票的黄豆放进票箱,对老照片进行创意设计和改造。最后,照片动了,历史故事活了。《国家相册》用纪录片沉稳客观的节奏和视角,纪念先辈以及那个忧患重重的时代,慰藉往昔的痛苦,最后又带给人们走向未来的希望。

一、“照片动了”

微纪录片、老照片……不是什么新鲜元素,但与视频后期制作团队联系在一起,这却是一件新鲜事。刚开始,猝不及防的加班和反反复复的修改就像冬天北京常见的雾霾。我们暗暗抱怨导演们的“无情压榨”,还时不时出现各种问题、麻烦让我们束手无策。

在前几期,脚本需要反复修改,因此留给后期的时间很紧张。想要在一两天内做出较高水平的后期效果,几乎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有时候,后期人员的设想缤纷绚丽,但现实中用特效制作却并不那么容易。然而,我们没有退路,必须硬着头皮上。

第2集《一个不能少》里,有一个运动员在起跑线上写字的镜头,我们设想让这个运动员能够在写完字之后跑起来。但是仅仅一周的制作时间,根本无法满足三维动画所需的渲染和建模。于是我们开始寻求新的解决方法,比如画逐帧动画,再如找模板套用,然而创新并非一帆风顺,这些办法都无法同时满足时间和画面效果的要求。焦灼之际,后期制作的同事想出了一个巧妙的办法,找一个有跑步运动的视频抠像下来,然后再用放慢速度的办法做成起跑的动态图。最终这个效果在审核中顺利通过,这一集也实现了非常好的传播效果。

《云端的传奇》这一期节目中,有三个反映民航航线变化的镜头,但是由于来自图书馆资料的原图不能直接使用,因此只能由后期特效人员按照原图进行电脑绘制。为了体现画面效果,这几百根手动绘制的航线还需要进行一帧帧的重点调整。这些经历让身为90后的我,深刻了解到创作不是纸上谈兵,将创意转化为可见的效果,需要灵活的思维还有坚毅的耐心。

每周四、周五的半夜,经常能看到这样的画面:小伙伴们皱眉头、捋头发、双手托腮,焦虑地等待审核意见。此时,新华社总编辑何平耐心地审片子,审完改,改完再审,许多期视频都是踩着十二点播发。偶尔碰到周五加班改片,会听到小伙伴打电话给女朋友道歉,计划好的浪漫周末变成与相册的“相爱相杀”。于是,相册成了我们的“恋爱对象”。

经过50多集的磨炼,如今,我们已能淡定地处理危机,修复bug,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

二、“历史活了”

《国家相册》是国内第一档用老照片讲述中国近百年历史的系列微纪录片栏目。老照片与微纪录片的结合,实现了传统与现代艺术的融合,是历史与现实的心灵碰撞。作为主创人员,从剧本写作、采访拍摄到后期制作,对我来说,除了业务技能的提升,更深刻的是历史观的重塑。

何平总编辑曾说,特别是要抓住那些可以触动人心的照片,但对历史照片要有解读,解读照片背后的故事,解读它的内在涵义。

当技术能够让照片在视觉上动起来之后,我们更要让照片从内容上动起来,让历史在观众的心里活起来。但是故事在哪儿呢?起初,一次次翻阅这些已经模糊了的老照片,我们的内心也是模糊的,摸不清这些照片背后的线索,搭不起故事叙述的架构。渐渐地,我们明白,虽然讲的是照片的故事,然而故事并不止于照片。在制作《修“天路”的人》这一集时,“张福林烈士公墓”等名词引起了我们的注意。带着对照片的疑问,我们翻阅了大量的纪实文学和亲历者自传,一个个悲壮的故事铺展开来——1953年,一支部队修筑怒江大桥,忽然一名战士掉进了正在灌注水泥的桥墩里,战友们想尽办法却没能将他救出,只能含泪把他筑进桥墩……这些故事鲜为人知,但震撼人心。

《国家相册》第9集《修“天路”的人》截屏。

当一个个故事逐渐完整,我们的内心也开始明朗起来。我们有责任让这些尘封的先烈故事活在人们心中,而活起来的办法是自己全身心投入、置身其中去摸索。为了让故事更完整、人物形象更丰满,我们在编写内容的过程中将自己置身故事的时代背景,换位主人公的处境,由此一步步挖掘相关的信息和线索。在寻找张福林烈士的资料时,我们从新华社稿库一路追寻到军事博物馆,在导演、新华社总编室、军事博物馆的协调帮助下,我们找到烈士仅存的记录——一份1952年7月21日刊登了张福林烈士事迹的《战旗》报。虽然最后的资料还是寥寥,但是这个追寻的过程让我们铭记了烈士的不易、历史的不易。

《国家相册》创作的过程是一次次融媒体的实践,也是对历史的再学习、重思考。我们的节目就像一座桥梁,连接着现实与历史。参与这一创造性的工作,我的内心充满自豪感。

回首这一年,《国家相册》完成了厚重的积累。从“胜利的日子”到

“血染的黎明”,怀着“对根的情意”目送“大师的背影”,在“迎新的日子”,铭记“心中的牵挂”,踏着“千里牧歌行”迎来“年画又一春”,在春天“共商国是”,践行着“大道之行”,携手“身边劳动者”高呼“我爱你,中国”,回忆“高考四十年”,奋斗在“恰同学少年”,不忘初心,铸就“大国强军梦”,见证我们的“队伍向太阳”。

这一年,我24岁,这个年龄在我们创作团队还有些青涩,然而,我们与《国家相册》一起成长。无论是我们的国家、《国家相册》还是我们,在一番奋斗之后,在痛苦与欢乐之下,都会收获金麦穗与赶车谣。

岁月不倒流,但记忆永恒,深情常驻。《国家相册》的故事在延续,我们的故事也在继续。

(作者单位:新华网)

编 辑 翟铮璇 905553195@qq.com

猜你喜欢

老照片烈士纪录片
戴今吾烈士的三封绝笔信
给戍边烈士的一封信
纪录片之页
纪录片拍一部火一部,也就他了!
纪录片之页
老照片
老照片
老照片
老照片
向烈士致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