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当记者成为《国家相册》编剧:跨界叙事探索新闻新表达

2017-11-14文/双

中国记者 2017年10期
关键词:黄河文字国家

□ 文/双 瑞

当记者成为《国家相册》编剧:跨界叙事探索新闻新表达

□ 文/双 瑞

本文作者曾为《国家相册》撰写多部剧本,尝试了从记者到编剧的另一种新闻表达方式。通过创新实践,作者认为写剧本关键要有好故事,找到好故事靠的是扎根群众。扎实的采访调研给《国家相册》带来真实和感人的力量。

编剧 国家相册 采访调研

双 瑞

“选题听起来文艺感十足,以为编剧过程会是什么小园艺菊、扫雪烹茶、柳荫联句之类的闲适画风,不料生生折腾成了黯然销魂掌!”《国家相册》第36集《国宝的沉浮》历经推倒重来、反复雕琢后终于播出时,我用所剩无几的力气吐了个槽,发誓这绝对是自己最后一次执笔。话音未落,继续写下一集的动力却从疲惫和抱怨的缝隙中自动溜了出来。

作为一名文字记者,除了看电影时偶尔诟病剧本烂,我想不到会和“编剧”这个角色发生什么联系,直到写了几期《国家相册》剧本,名字出现在“编剧”一栏后面。

2016年秋以来,我相继主笔写了《悲欢母亲河》《天下有情人》《国宝的沉浮》《我爱你,中国》《高考四十年》等6个剧本。能深度参与这样一款超越通讯社传统业务、融会各业务板块资源的代表性融媒体产品,是我的幸运。《国家相册》的这些特点,对工种相对传统、单一的文字记者而言,提出了很大挑战。

从忐忑生涩、对编剧一角心怀疑虑和畏惧,到坦荡从容、遇到棘手任务被点名救场,前后不过短短几个月,带给我的却是新闻理念的刷新、思维方式的变革和业务能力的快速提升。回顾这段跨界叙事历程,感受就如文章开头所言——在反复受挫中淬炼成钢,并且欲罢不能。

一、挖掘故事:初来乍到的下马威

有这样一个说法,美国剧作家罗伯特·麦基的《故事》是全世界编剧的必读经典。这个意外的发现让我有了点信心:“全世界的编剧都追求讲好故事,《国家相册》的编剧总不能另辟蹊径吧?做新闻报道,记者也需要讲好中国故事啊。”或许,文字记者和编剧的鸿沟也没想象中那么深。

我执笔的第一个剧本是《悲欢母亲河》。2016年,适逢人民治黄70周年,由于黄河水利委员会设在郑州,新华社河南分社精心策划了选题,要浓墨重彩地好好报道。我跟随社长、常务副总编采访了近两个月,跑遍了黄河中下游地区的重要节点城市和代表性水利工程,包括历史上多次被黄河水淹没的古都开封、黄河入海口东营,三门峡以及黄河明珠——小浪底水利枢纽,与老河工、工程师、群众深入交流,积累了大量素材。

5000字的主稿基本完工时,何平总编辑建议,要丰富报道形式,做一期黄河主题的《国家相册》。导演耳提面命:“一定要找到打动人心的故事,用一个个有震撼力的瞬间,浓缩波澜壮阔的70年,甚至数千年间黄河与中华民族的情感联系。”

采访两个月,还凑不出几分钟片长的故事?我颇有点不以为然。按照文字稿的逻辑和结构,我很快交出第一版剧本,迎来的却是一连串狂风暴雨般的追问。片子表达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几分钟讲得透吗?用户看得懂吗?看完能留下什么印象?黄河跟国家命运、普通百姓的联系在哪里……

就这样,《国家相册》给我来了个下马威。我顿时起了敬畏之意。几分钟的成片,背后凝聚的是难以想象的劳动量和巧妙构思。于是,我重新翻阅史料、专著,扩大采访面,最终筛选出“黄河水的黄继光”戴令德洪水中堵口,首任黄委会主任、贯穿人民治黄70年的王化云的几个工作瞬间,开国大典时30万军民正在黄河上抗洪等多个富有时代特征的故事,描摹出风云变幻的治黄历程和国家命运的变迁,配上充满细节的老照片,将中华儿女对黄河的复杂情感、黄河与中华民族的深层次联系等宏大命题,一一道来。

故事!故事!这是《国家相册》团队中出现频率最高的词汇。总导演李柯勇说,注重挖掘故事,是《国家相册》与市场上其他产品的最大区别。只有找到好故事,片子才能立得住,才能让受众触摸到生动鲜活的历史。现在《国家相册》已经形成了基本模式:找到一个完整、曲折、有一定时间跨度的故事作为“主故事”,再找两个“二级故事”,以简洁的文字快速讲完,叙事点线面结合,给受众生动完整的印象。

二、影像叙事:从一粒麦子到大白馒头

今年麦收时,我和同事合作写作了剧本《麦田守望者》。播出前的审片会上,何平总编辑提出一个创意:在片尾加一个长镜头,表现一粒麦子到大白馒头的变化过程。创意实现后,效果十分震撼,许多用户对这个画面津津乐道。

后来,何平总编辑来河南调研,座谈时我提到这个细节,并问如何训练形象思维能力。不料,何总笑着说:“我这不是训练,是有生活经验”。他讲到自己曾经当知青下乡插队,对各种农活都很熟悉,也深知耕种的辛苦,会自然而然想到地里的麦子变成餐桌上的主食有多难。

这个小插曲反映出《国家相册》编剧要具备一项重要能力——影像叙事能力。

新手写相册剧本容易出现两个问题:一是把剧本写成文字稿,长篇大论,不理会如何与图片配合,仅把图片当点缀;二是把剧本写成简单的图片说明,只有解释,没有叙事,更没有打动人的故事。这两种错误我都犯过。

文字记者跨界做视频、当编剧,需要转变的不仅是传播理念,还要跨越不同产品形态的思维方式鸿沟。相对于挖掘故事,这一步显然更难。直到写了好几期剧本,我才慢慢领会到画面和文字相互配合的妙处,能用画面说清楚的东西,就不再诉诸文字。

例如第36集《国宝的沉浮》,需要提及后母戊鼎的体积大小、内部构造,包括鼎壁上的字。用文字描述是最不动脑筋的选择,有现成的文字资料可复制粘贴,然而考虑到惜字如金的剧本和严苛控制的片长,这种拖沓的描述很不明智。我们最终用一个画面呈现,稍加技术处理,不仅涵盖所有信息,还做出了透视等文字难以传达的效果。片子简洁流畅,而且张弛有度。

回归文字记者的本职,具备形象思维和影像叙事能力也大有裨益。它可以帮助记者把稿件写得更加活灵活现,更具画面感。今年8月16日,我和分社总编辑合作写了一篇通讯《焦桐,活在百姓心中的树》,通过焦裕禄当年手植的一棵泡桐,讲共产党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广受好评,行文中我不自觉地就会露出影像叙事的痕迹。

三、在创新中坚守:不惧前路,不忘初心

参与《国家相册》,让我见识了新闻表达方式的另一种可能,感受到创意、创新的快感,而这种训练塑造出的业务素养,又会反哺传统新闻业务。在瞬息万变的媒体格局中,作为一名年轻记者,这种成长令我对未来的职业道路充满底气。

也正因为有过创新的尝试,反而更清楚地认识到,一些传统的东西仍需坚守,比如新华社记者的看家本领——采访调研。写脚本关键要有好故事,找到好故事靠的是扎根群众。正是扎实的采访调研,给《国家相册》带来真实和感人的力量。网络可以帮助寻找线索,但鲜活的细节不是坐在电脑前想出来的。

做第30集《天下有情人》时,我采访一位七十多岁的女村干部,她说了一句话,“面条不算饭,妇女不算人,我现在要让面条算饭、妇女是人。”掷地有声,接地气,这凭空想不出来。

一位前辈讲,《国家相册》既是新华社对自身丰富资源的融合尝试,也是对自身担负使命的全新拓展。作为新华社的一颗螺丝钉,年轻记者更应时时对标,才能不惧前路,不忘初心。

(作者单位:新华社河南分社)

编 辑 翟铮璇 905553195@qq.com

猜你喜欢

黄河文字国家
文字的前世今生
多彩黄河
黄河宁,天下平
热爱与坚持
当我在文字中投宿
『黄河』
能过两次新年的国家
把国家“租”出去
种出来的“逍遥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