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每周,到历史深处走一遭
——《国家相册》图片遴选手记

2017-11-14陈小波

中国记者 2017年10期
关键词:合影新华社档案馆

□ 文/陈小波

每周,到历史深处走一遭
——《国家相册》图片遴选手记

□ 文/陈小波

《国家相册》系列微纪录片里的厚重历史照片是如何被遴选出来的?如何从浩若烟海的历史照片中梳理出一颗颗“珍珠”呈现给受众?本文作者陈小波作为《国家相册》的主创人员之一,讲述了《国家相册》图片遴选过程和思考。

国家相册 新媒体 视频作品 老照片

陈小波新华社领衔编辑、《国家相册》讲述人

一、经典的历史图片,严格的文字叙述、音乐构成,复杂的制作,构成国与家的相册

从2016年9月开始,新华社每周推出一期《国家相册》。

历史是最好的教科书,《国家相册》延续微电影《红色气质》元素,把新华社经典照片找出来,在历史记忆与当代人感受中找到契合点。6分钟左右的微纪录片,目击历史,解开谜团。每集用小人物的故事带出一个大时代。用很小的点,讲很大的历史。国家相册,其实也是国与家的相册。

《国家相册》结构繁复:经典历史图片、严格文字叙述、音乐铺垫、制作复杂,全部糅合在一起,最后呈现一个完整状态。

没有记忆和学习,就没有人类文明的未来。《国家相册》不是一幅幅照片的简单呈现,而是用历史照片搭建主题,虽然是陌生化陈述,但要让大家找到情感共同点,还要与现实巧妙勾连。静静打开《国家相册》,慢慢看进去,每个主题都有出乎意料的故事,每个故事都带来出乎意料的感动。

每个人都有与过去沟通的能力,但这个能力会在一个纷乱时代渐渐削弱。《国家相册》力图唤醒更多人与历史沟通的能力。

那么多人和我们一起回到历史当中,这是一件幸福的事情……

二、五六十年代,每一个大事件发生,石少华都会派年轻记者奔赴四面八方,把事件拍得真真切切

我在《国家相册》团队中除了担任讲述人角色,主要工作是遴选照片。

我曾用十余年时间对中国照片档案馆中的老图片进行梳理、研究:“口述新华”为五十位老摄影记者做口述,“新华典藏”为一百二十位老摄影家做典藏,《中国人的文明与道路》《图像证史》等数十个展览……我与几百万张不朽照片默然相对,寻找那些横穿命运的老摄影家背影,并寻找与之相关联的内外知识,学习、继承、研修、敬畏。经过我的手、我的眼、我的心的照片起码有三四百万张。我的大脑已是一片肥沃土壤,任何一张好照片只要经过,就像一粒种子深深种在这片土壤上,不会跑掉。

《国家相册》中的老照片,我或整理、或做过编辑,更多就是路过我的脑子深存下来。比如:扫盲、修路、冰川、牧民转场、婚姻法、考古、民间体育、民间艺术……每一个题材都有数以千张的图片静静躺在中国照片档案馆里。

很久以前,我就注意到中国照片档案馆里一批批“伟大的照片”。我常惊奇地发现:五六十年代,石少华领导摄影部,在每一个大事件来临时,他都会派年轻记者奔赴四面八方,把一个事情拍得真真切切、说得清清楚楚。

第2期《一个不能少》(李柯勇撰稿)讲的是扫盲。解放初期,中国十个人里有八九个是文盲,政府开始大规模扫盲,使用的手段在现在看来,用“黑色幽默”形容毫不为过。新闻摄影局记者全员出动,记录发生在乡村、厂矿、部队、舞台、运动场上一个个精彩的扫盲场景。王纯德用120禄来相机拍摄的一个画面上出现数百个农民开会扫盲的照片,谁看了都会惊讶无比。

六十多年前,二十出头的摄影记者袁克忠、林田、赵慎应、张加里、李万春、任用昭、刘诗临、时盘棋等跟着进藏部队一起,在修建康藏公路、青藏公路工地停了下来。在筑路工地,他们有的呆了几个月、有的呆了一年,袁克忠后来就留在了西藏。当时他们的任务就是:记录修“天路”的人。

拍摄康藏公路和青藏公路的影像,我简直不知道记者站在什么位置上拍摄的——陡峭的岩壁、奔腾的江水、冰冻三尺的严寒气候……记得讨论第9期《修“天路”的人》(徐壮志、李柯勇、吴平、李放撰稿)主题那天,我把积攒多时的修天路照片拿了出来。年轻导演、撰稿、制作都开始倒吸凉气。

还有一群勇敢的记者,曾在五六十年代跟着登山队员和冰川考察队一起挑战人类极限,在飞鸟都过不去的山巅、在齐腰深的冰雪中拍摄,每次翻开这些影像,我的心就开始发痛。这些照片几乎每一张都是大片。它们的拍摄者马竞秋、丁彬萱已经离开人世,傅振欣、王纯德、张赫嵩、张生贵、官天一也已垂垂老矣。而他们的照片那样鲜活、那样美丽、那样不可思议! 他们留下的影像用在第6期《山就在那里》(李柯勇、南辰、薛文献撰稿)和第17期《冰川的奥秘》(滕沐颖、王若辰、李强撰稿)里。

我爱这些照片如同爱自己的生命。以至每次我都跟新华网年轻的制作团队强调,这些照片都是老记者用青春和生命换来的啊,让它们在片子里面走慢一点、再走慢一点,让大家看看这些照片的真面目,好吗?

第30期《天下有情人》(双瑞、郝方甲撰稿),我翻到50年代初关于婚姻法的照片起码有上千张。1950年到1952年,中国第一部新婚姻法公布之际,新华社多么重视!石少华派了多少个生龙活虎的记者到各地乡村、厂矿以及民族地区,去拍那些自由恋爱的年轻人。年轻记者蔡忠植、王纯德、陈之平、牛畏予、毛松友、盛继润、安康等拍摄的照片,张张看上去就是人间戏剧,就是《刘巧儿》《小二黑结婚》的现场版。

那张南京市郊开大会批斗虐待童养媳俞小毛的任赵氏的照片,那张山西黎城四十七岁寡妇与四十四岁农民自由恋爱组成家庭的照片,在中国照片档案馆沉睡六十多年,不做《国家相册》,谁会去再翻动它们?

2016年11月中旬,北京骤寒。在刺骨寒风中,我想,《国家相册》应该做一集在风雪中的人了。因为我想起曾经看过的数万张和风雪有关的图片,从三十年代张印泉拍摄的那张“风雪夜归人”开始一直到今天年轻一代,每一位新华社摄影记者都有在寒冬里拍摄照片的经历。该期发布前,改名为《风雪未归人》(郝方甲、李放撰稿)。

亲爱的前辈,你们的劳动必须有人知晓,你们必须获得敬重。如果你们知道,新华社现在的《国家相册》,天天有人翻动你们六十年前的照片,你们会欣慰吗?

三、一个身怀绝技、身世复杂、一生充满悲欢离合的天才机长,中国照片档案馆居然有他十几张图片,而拍摄者都是当时新华社名记者

《国家相册》每周让我走进中国照片档案馆,对一些过去没有涉及、没有关注的题材再次凝视。

第16期《云端的传奇》(南辰、朱慕南、徐壮志撰稿)讲民航历史,讲那些最早带我们飞上云端的人,讲那些冒死飞跃拉萨航线的人,讲中国如何从五十年代初全国只有两条航线到

今天有3362条……一个身怀绝技、身世复杂、一生充满悲欢离合的天才机长潘国定贯穿始终。故事找出来后,我在中国照片档案馆居然找到了潘国定十几张图片,拍摄者是五十年代新华社名记者:刘东鳌、纳一、郑小箴、王纯德。

□ 《国家相册》第8集《三位“大”医生》截屏。

第32期《中国寻油记》(徐壮志、杨荣荣撰稿),编导翻阅大量历史资料后,决定讲述一个几乎在每个大油田开发时都冲在前面的石油人的故事。他叫王炳诚。新华社著名的记者武纯展、王平,还有几位我不太熟悉的摄影者在新疆、甘肃等地拍摄了王炳诚,他在中国照片档案馆中有十余幅照片存留。

来支援《中国寻油记》的福建分社女记者许雪毅采访九十岁的王炳诚。许雪毅说,一生辗转七个大油田、经历无数生死考验的老人家看到新华社老照片,差点哭了。他说自己年轻时照片都在文革中毁掉了。没想到新华社留着他这么多照片。

播出第二天早晨,石油老英雄来电话,询问他能不能得到这些他年轻时的珍贵照片。

同样的情形出现在第8期《三位“大”医生》(李柯勇撰稿)和第24期《花灯照元宵》(滕沐颖、陈子夏撰稿)中。协和医院大医生张孝骞、林巧稚、曾宪九,三位大医生,已是三部大书,而中国照片档案馆存留的关于他们的照片多达上百幅,是这部大书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四、中国照片档案馆馆员张志萍居然找到1901年中国一个官宦家庭吃饭的照片

任何一期《国家相册》,我需要用两天左右时间翻动照片近万幅,最后纪录片里使用五六十张。

2017年3月最后一周,在审查第30期《天下有情人》(双瑞撰稿)时,何平总编辑提出来:清明到了,做一期国家相册吧!领导提出这个要求时,只剩一周时间,我们一点准备都没有。

新华社福建分社许雪毅、河南分社甘泉、北京分社季小波和总编室徐壮志、郑晓奕连夜开始做功课:研读历史、找相关文字,并分头大海里捞针找故事、联系人物、着手撰稿。从搭起一个架子,不停往里放有血有肉的细节,又不停忍痛割爱不合适的东西,这个取舍过程,每期《国家相册》都要经历。

我则一头扎进照片档案馆,开始找图片:清明、祭扫、祭祀、扫墓、宗堂、宗庙、孔府、孔庙、黄帝陵、大槐树、介子推、屈原、岳飞、文天祥、袁崇焕、新四军、八路军、卢沟桥、台湾同胞、踏青、春雨、风筝、秋千、牧童、油菜花、杏花村……仅索引词就用了近百个。

第22期《最美是家宴》(李铮、郝方甲撰稿),何平总编辑审片时提出,最早的照片能否找到清末民初中国家庭吃饭的场景。我记忆里几乎没有看过这样的照片。用了很多关键词还是未能找到,只好求助张志萍——档案馆资深馆员。第二天,她居然找到1901年中国一个官宦家庭吃晚餐的照片。作者是美国纽约州的一位环球旅行家和摄影家。20世纪初,他和夫人从旧金山由水路到中国旅游。这幅照片成为《最美是家宴》中最美的照片。

蔡毅、张志萍、胡伟、郑丽君……这些中国照片档案馆馆员,对我来讲就是宝库。她们常常在最关键时刻告诉我,在档案馆幽暗的、长长的甬道中,那些珍宝藏在哪里。

五、虽然堪称图片宝库,但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能找到

中国照片档案馆虽然堪称图片宝库,但并不是所有的照片都能找到。

档案馆照片中,有很多是档案馆同志花几十年心血陆续征集来的。比如第25期《情满全家福》(郝方甲、赵丹彤撰稿),档案馆里有千余幅家庭合影,其中有许多是政治名人如孙中山、沈钧儒、张澜;文化名人如闻一多、李公朴、梅兰芳、茅盾、冰心等;还有军界、科技界、教育界等各界重要人物的家庭合影,不胜枚举。

但编导还需要真正来自百姓的家族合影,我只好求助于我的各路好友。

我的“发小”,山西汾阳收藏家尔学礼提供了自己收藏的从民国到解放初的民间合影,还提供了自己兄妹十一人和父母在乡间的合影;文工团朋友、小提琴手李洪敏,提供了自己十兄弟与父母的合影(他家没女孩);好友吴砚华提供了自己六姐妹与父母的合影(她家没男孩);在老友线云强提供的一张拍摄于铁岭鸡冠山乡的合影上,有他的太爷爷、爷爷、父亲和自己四代人;这一集中,有一个画面是我从里面走出来,那张照片是四十年代末,我的外公外婆和六个孩子的合影……

这样的照片为什么珍贵?因为以后不会再有了。谁家也不可能再生六七八九十个孩子了。

六、 别人看我选照片,过程枯燥、烦心、寂寥、冷板凳、遍寻不着。而对我,与老照片无言相对,是一件喜悦无比的事

很多朋友好奇《国家相册》这一 集一集的历史照片是怎么选出来的?并问我选图片的标准。

我答:一、社会性:写满时代痕迹;二、诗性:必须是一张艺术品;三、情感力量。

别人看我选照片,过程枯燥、烦心、寂寥,冷板凳,遍寻不着。而对我,与老照片无言相对,是一件喜悦无比的事。于我,这是一个向历史学习、向前辈致敬的重要过程。

拍摄这些照片的摄影者很多离开人世:石少华、郑景康、齐观山、陈正青、蒋齐生、叶华、郑小箴、刘东鳌、邹健东、袁克忠、李九龄、丁峻、唐茂林……但他们的照片被很好地保存下来,这些照片,千年后还会和后人对话。

今天,我们把这些照片找出来,一遍遍凝望。我想,用这样的方式纪念故人,那些故人会高兴吧。

还有一些老人家早已忘了眼前一切,但却记得久远往事。任用昭留下数百幅筑路照片,如今他身患阿尔兹海默症,似乎什么也不记得了,当贵州分社记者把筑路照片给他看时,他竟然激动起来。

真正的事业从来不是一个人的事业。《国家相册》每个参与者都在向历史致敬,向常识学习,都放置自己很深的情感在里面。《国家相册》正在为新华社打造一支新军。

(作者是新华社领衔编辑、《国家相册》讲述人)

编 辑 翟铮璇 905553195@qq.com

猜你喜欢

合影新华社档案馆
再创新高
视界
《与顾明远并坐合影》
应用“8K+5G”技术创新国庆阅兵报道——新华社的实践与思考
要不要和明星合影
“刚刚体”走红,新华社“小编”如何专业卖萌
全省部分档案馆新馆掠影
合影无痕
太仓市数字档案馆成为“全国示范数字档案馆”
国外无厘头家庭合影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