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校园新闻成为全媒体后备人才培养的“富矿”
2017-11-14俞运宏
□ 文/俞运宏
让校园新闻成为全媒体后备人才培养的“富矿”
□ 文/俞运宏
“校园新闻”,顾名思义就是在校园生活中发生的具有新闻价值的事件。就像人的童年时期能通过搭积木、涂鸦来培养初步的思维能力一样,“校园新闻”虽然比业界的新闻报道简单,但是对于培养学生的专业采写与分析能力很有必要。本文对此进行了剖析与对策研究。
校园新闻 采写能力 人才培养
俞运宏
全媒体时代,虽然高校新闻院系无法在技术层面跟上新闻业界变化的步伐,但在新闻“后备军”培养中完全可以立足于培养学生的专业眼光与专业思维,除了理论课与通识课可以为学生增加后续发展的底气外,新闻业务课(采写编评等课程)可以培养出一批能较快适应业界需要的新闻后备人才。以新闻专业入门的业务课——新闻采写课程为例,教师在课堂上可以着力培养学生的新闻敏感,训练学生在新闻采写过程中不断以新闻专业的视角去分析新鲜事物。学生如果经过一段时间的专业训练,新闻敏感与专业分析能力就能逐渐提升,再经过后续新闻业务课程的巩固与深化,最终能获得新闻媒体等用人单位所需要的专业素养,加之年轻学子本身对新媒体新技术的学习消化能力很强,因此他们很快会成长为新闻业界所需要的全媒体人才。那么,校园新闻采写的辅助作用表现在哪些方面,又为什么要强调这点呢?
一、认识校园新闻
首先,年轻学子刚结束高中时代迈进大学校门,如果一开始就要求他们像资深媒体人一样去发现新闻、去深度解读分析社会现象显然有些难度。但是,如果从“校园新闻”开始着手培养他们的新闻敏感与专业分析能力,就相对有效得多。学生们身处校园,最熟悉的莫过于校园,最贴近最亲近最了解的是校园,最容易观察到变化的也是校园,让学生去采写校园新近的动态是“跳一跳可以吃到的果子”,有助于初学者树立信心。因此,校园新闻从学生的角度来说是培养他们新闻敏感、提高采写能力、锻炼采写水平和胆量的捷径。
其次,校园新闻对于专业教师来说易于就地取材。高校普通的专业课教师一般并无太多社会资源,既缺乏经费带学生去一些特定场所采访调研,也缺乏人脉关系去带学生采访社会名人或者重大新闻事件,而校园新闻恰好是师生都能接触到的新闻素材。教师可以因势利导,让学生从自己身边的校园生活发散开去,顺藤摸瓜采写出好新闻。
第三,从新闻价值的角度来说,校园新闻无论从时效性、贴近性、关注度方面都比较适合让学生去采写。学生在第一时间采写校园中发生的重要动态能训练他们快速判断、出击的专业能力,而采写到的新闻又因为贴近校园师生而受到周围人的关注,甚至学生采写回来的鲜活素材也可能是新闻业界所需要的,例如校园中的重要科技与文化动态往往是新闻媒体所关注的。实际上,校园新闻与传统的科教文卫新闻紧密相联,通过它可以以小见大,折射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做好校园新闻,对于学生而言,是了解自己与别人(老师与同学)、了解外部世界进而与社会生活“无缝对接”的第一步,这也是了解中国国情、成为新闻人才的第一步。
综上所述,校园新闻其实是学生新闻实践的富矿,教师可以通过它培养学生随时随地关注社会现实、学以致用。尽管在全媒体时代,学生需要学习各种新媒体技术,但更需要练就过硬的专业采写与思考分析能力,如果通过校园新闻的不断训练,就能具备初步的专业素养,再经过一段时间的巩固与提升,很快就能成长为业界亟需的全媒体人才。因而,校园新闻是高校新闻院系进行专业人才培养的“富矿”。作为高校新闻业务课教师,笔者长期执教新闻采访与写作课程,在培养学生新闻敏感与专业眼光方面不断进行着尝试。
二、“硬”校园新闻的实践
所谓的“硬”校园新闻是指与当前国家时政大局、社会热点紧密相联的校园新闻。校园在社会生活中并非封闭孤立的子系统,它与国家当前的时政大局、社会热点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因而,让高校学子结合校园生活去采写与时政、社会热点有关的新闻,既可以训练专业能力,又可以加深对国情的了解。以下选取三则案例:
(一)“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背景下的本校研究生皮影戏创业故事。国务院总理李克强2014年9月在夏季达沃斯论坛上发出“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号召,随即“双创”被写入2015年政府工作报告予以推动,同年6月11日国务院出台《国务院关于大力推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若干政策措施的意见》,进一步推进“双创”发展。自此,“双创”除了成为助推中国经济的“新引擎”外,还担负起促进社会纵向流动,让更多的人实现人生价值的作用——在一个开放而有规则的社会和市场里,无论你的人生起点和背景如何,每个人都有可能通过自己的努力拓展人生,获取更好的生活,这就会让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寒门子弟)有更多的上升通道。笔者为此专门设置了“双创”议题,让学生在校园中寻觅典型个案进行采写。
西南民族大学艺术学院研究生王浩斐从本科时期一次动画作业开始初识皮影,之后参加了校内与皮影表演艺术相关的创新项目,逐渐萌生要把皮影坚持做下去的念头。在王浩斐看来,作为传统文化的载体,皮影具有双属性:悠久的历史文化内涵和看得见摸得着的实体。2013年,王浩斐的“冰人文化创意与传媒”皮影工作室注册成立,工作室以皮影为主角,在文化互动体验市场占有了一席之地。2015年,王浩斐的工作室转型为公司,面向市场进行商业运作。目前,王浩斐的团队已举办了多场皮影文化体验活动,在学生、家长、公司高管等之中都有他们的客户。2015年10月,王浩斐的团队还收到“上海国际戏剧艺术节青年创想周”的邀请,参加皮影表演。谈到事业得以迅速发展的原因,王浩斐认为应归功于成都良好的创业环境和丰厚的历史文化底蕴。
学生采写的这篇题为《让古老光影艺术更贴近百姓生活更有现代感(引题)/80后郑州小伙成都创办皮影企业(主题)》的创业故事后来发表在《成都日报》上。
(二)结合2017年两会和中国要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发展目标设置采访议题,让学生结合自己的家乡情况互相采访“你眼中的贫困与扶贫”。学生在自己的同学中采访了来自全国各地的100多人,其中来自西南少数民族地区的同学提出:“在现代社会中,他人眼中的贫困有时并不是自己本民族人们所感受的贫困,以前祖辈住在大山里,日出而作日落而息,物质条件虽然不如大城市但是大家觉得生活很踏实,各种节庆也传承了下去。现在年轻人基本都外出打工了,各家物质条件也好了许多,但丢掉了原先的生活方式,传统的民族文化也几乎传承不下去了”。另外,来自西南与西北农村的同学在谈到自己家乡的贫困与扶贫情况时不约而同提到中央划拨扶贫款并层层下拨时应该派专人去监督扶贫款是否真正发到贫困人群手中,实现阳光政务与财务公开。
(三)2017年春季开学伊始,共享单车无论在成都市区还是在本校校园中都是一项便民的新鲜事物。笔者让学生结合自己的生活见闻与个人体会在课堂上互相采访“共享单车的利弊”。同学们相互采访后当堂拿出以下汇总报告:共享单车对于解决城市拥堵和减少汽车、摩托车的尾气排放非常有益,对于个人也非常便利,但在便利之余亦出现一些不良现象……时隔不久,各大新闻网站不断出现关于共享单车的问题报道,笔者让学生对比自己所做的采访结论和媒体相关报道之间的异同,同学们发现自己的报告虽然简单,但其中提到的问题也受到业界关注,都备受鼓舞。
三、“软”校园新闻的实践
所谓的“软”校园新闻是指与文学艺术、人的某一类情感相联结的校园新闻。以下试举两例:
(一)今年“4·23”是第22个“世界读书日”,笔者以此为新闻由头,将学生分为三组,分别就读书问题去采访50位不同专业的大学生,再将采访所得的材料写成消息作为期中作业。同学们拟定的采访提纲大致如下:你每天读书的时间大概有多长?你一般都选择在什么时候读书?你喜欢的书目类型有哪些?你选择读某一类书的原因是什么?你倾向于看电子书还是纸质书?三组同学采访后将信息进行了汇总。同学们认为,在浮躁的现代社会,阅读非功利性书籍能让人静下心来,而阅读网上推荐的畅销书能了解社会思潮。接受采访的在校大学生平均每天读30分钟纸质书,读书时间多在于寒暑假以及学习不太忙的时候。笔者让大家根据采访汇总的材料各自写一篇文化新闻,之后与各大新闻网站在“世界读书日”之际推出的相关报道进行对比,当同学们发现自己采写的新闻与正规媒体所做的专题内容相差不大时,特别能感受到专业技能提升的喜悦。
(二)谁都有青春岁月,校园是毕业生永远怀念的地方,也是可以挖掘新故事的地方。2017年4月底的校级运动会是西南民族大学有史以来第一次邀请往届校友参加的运动会,有近60名校友报名。正在进行《新闻写作课》学习的同学趁机采访了一些优秀校友,请他们回忆留存在记忆深处的点滴往事。有82级数学系的校友深情回忆说:刚上大学时自己想找一本重要的参考书,在图书馆找了半晌未果,有一位馆员注意到他,“娃,把你要找的书名抄给我,我来帮你找,你明天来拿就行,别耽误时间”,第二天他果真从这位馆员手里接过了想要的书,这成为他大学四年努力学习的温暖动力。有校友想念学校食堂的方油糕,有校友怀念在校时出早操的规律生活,有校友怀念某次合唱……谈及当年的大学生活,老校友们话匣子便打开了。在这种浓情的氛围中,学生采写到很多鲜活的故事,后来发表在校报上。
校园新闻虽然单纯,但对于高校新闻院系培养新闻后备人才有着重要意义,它是新闻业务课程,尤其是新闻采写课程取之不尽的“富矿”。虽然媒体的传播技术、环境一变再变,但是媒体的核心竞争力始终在于新闻人的专业思维与素养上,因而,高校新闻院系可以立足于校园新闻来培养学生的专业采写与分析能力,以此架起学生与业界之间的桥梁。
(本文系西南民族大学2017年校级教育教学研究与改革项目“复合创新视角下初探新闻专业课教学中如何融入经济学知识”<编号2017ZC09>成果。作者是西南民族大学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副教授,中国人民大学博士)
编 辑 文璐 wenlu@xinhua.or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