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老媪与高官

2017-11-14

杂文月刊 2017年23期
关键词:吏部太宰长安街

●严 阳

我身边熟识的人中,有位不过是属于最基层的股级干部的,在普通教师面前喜欢端起架子,官腔官调,指手画脚;还有一位从前的生产队长,因为我对他比较客气,还像从前一样尊他一声“队长”,结果,他就真拿出了队长的架势,跟我说话的时候,当我是从前他的社员同志们一样,让我这样,让我那样。

之所以我会想到这两个为官之人的感觉,是因为我读明人朱国祯的《涌幢小品》卷之十五,读到了很有趣的“京师老媪”一章:宋栗庵(宋纁,字伯敬,栗庵是他的号)太宰转长安街,一老媪面衣(面衣,古代遮盖住妇女的脸面上的巾帕)不避,隶人误以为男子,呵而触之。媪露面,指太宰面叱曰:“我在京住了五十余年。这些见了千千万万,罕希你这蚁子官。”从者失色,无如之何,亟前行,老媪亦不顾去。太宰到部,笑语同寮曰:“今日悔气。空受了老妇人一场大骂。”同寮问故,语以状,又大笑曰:“也不是蚁子了。”听者俱失笑。

走在京师的主干道长安街上,随随便便就可能与一个五、六品,甚至是三、四品的官员擦肩而过,应该不是新闻。但是,像宋纁这样属于尚书级别的官员,恐怕并不是天天都能遇到。所以,那位在长安街上跟宋纁走了个顶面的老妇人,说话的口气显然有些大了——如果吏部尚书都算蚁子官的话,那么,这京师里的“蚁子”真的太少太少了。不过与此同时,我们又不能不佩服这老妇人在当官的面前的那气概、那胆量——看到当官过来了不让道,这在不少人眼里就可能已经相当过分了,而当面斥责吏部尚书,让“从者失色”“不顾而去”,则可能让一些为官之人胆寒——你就不怕尚书大人生气甚至震怒吗?一旦他生气乃至震怒,你有好果子吃吗?

这老媪在吏部尚书面前的表现能够如此沉着、冷静,我以为固然跟她见多识广有关,但也一定与她不把当官的太当回事,心态非常平和有关。为什么不把当官的当回事?她可不是他的属下,所以,无需害怕与看人脸色、拍人马屁是一个方面;而如果太把当官的当回事,回过头来当官的就可能不把你当回事,也是一个方面。而这些或许就是她跟官人打交道的心得体会,是她过去几十年的人生经验。并且我们完全可以说,即便是在今天,一些官架子十足的人,一定程度上,他们的骄娇二气也是被我们惯出来的。

当然,这位京师老媪,在大街上顶撞了吏部尚书与他的手下之人,最终却平安无事,也与宋纁与一般朝廷官员有些不同有关。据史料记载,宋纁乃大明中期的政治家,官至吏部尚书,人品刚直、沉静,富有胆识,宦游30余年,家无姬侍,只有老仆数人;其官品廉洁、尽职,在当时很多人的眼中是与包拯、海瑞比肩的大清官。所以,当他70岁上死于任上,灵柩被送往故里商丘,900公里的途中,士、农、工、商夹道而送,焚香哭拜。因此,我们也可以说,假如这位京师老媪遇上的是另一位朝廷高官,其结局可能就有些不同了。

猜你喜欢

吏部太宰长安街
明代吏部尚书群体构成及其特点
日子
日子
日子
祖国在长安街上赶路——献给新中国成立70周年
从“皇甫吏部”与“元仆射”考辨《齐民要术》的成书时间与背景
春分的秘密
略论两晋南朝的吏部郎与官员铨选
清季官制改革中吏部裁撤历程考
长安街上赛琵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