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善良替灵魂赎罪
——读陈仓中篇小说《从前有座庙》

2017-11-14万吉星

边疆文学(文艺评论) 2017年8期
关键词:通缉犯和尚身份

万吉星

用善良替灵魂赎罪

——读陈仓中篇小说《从前有座庙》

万吉星

“陈仓刮起文坛一股清新的风。”这是贾平凹在“陈仓进城”系列小说研讨会上的开篇之言,给予了青年作家陈仓以高度评价。

作为一名七零后青年作家,近年来,陈仓扎根上海本土,以独特的视觉创作出了大量反映城乡冲突与融和的作品。他的小说倾向于剥开苦难的外衣,直达本质的深刻,同时又超脱悲苦,对话人生。作品不断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新华文摘》等转载。其中《墓园里的春天》《女儿进城》等优秀作品先后荣获《小说选刊》双年奖、《广州文艺》双年奖等重要奖项。特别是2015年出版“进城系列”八部曲之后,在文坛和社会上引起了巨大反响。

《从前有座庙》是近年来陈仓继“进城系列”小说之后创作的又一部中篇力作,2016年在《时代文学》首发后,随即被《小说选刊》《小说月报》等选载。该小说依然是陈仓最擅长书写的进城故事,以通缉犯陈元在犯事后假冒和尚颠沛流离开始自己的逃亡生涯为主线,讲述了主人公为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同时也为了替自己的心灵赎罪,他选择了一路行善,在上海这个繁华都市的城郊地带,与一群生活在社会最底层的人朝夕相处中,发生的一系列平凡琐碎,但却让人感动的故事。在小说里,苦与乐、喜与悲、善与恶杂糅交汇,迸发出强大的张力,意味深长。小说叙述沉静稳健,哲思深邃悠远,在叛逃与救赎之间,引发人们对罪与罚的深刻思考。

一、平实的叙述尽显底层人生百态

一看到《从前有座庙》这个题目,首先让人联想到的是“和尚”,而文中这个名叫陈元的“和尚”却是假的,是在被通缉逃跑中,从一个破庙里偷了件僧袍披上,以“和尚”的身份来掩饰自己“通缉犯”的真实身份。僧袍只是一个道具,然而正是这个道具,让主人公不由自主地扮演起了一个行善积德的出家人的角色,从而改变了一个逃犯的人生观价值观,在行善中完成了对自己心灵的救赎。在叙事逻辑上,陈仓绕开了一般惯性思维,围绕身罪与心罪,以“庙”为关键词,反复探求一个乡人朴素的善意和佛缘。

《从前有座庙》语言平实,脉络清晰,以主人公犯事后一路逃亡为主线,把逃亡过程中遇到的每一个人和事作为一颗颗小珠子,用“善良、友爱、互助、感恩”这些黏合剂,紧紧地粘在了这条主线上,从而形成了一个完整的故事链。全文采用顺序的方式,以时间和空间作为经纬度,把笔触伸向发廊女小月、智障儿小胖子、乞丐小兰一家、屠夫等一个个生活在社会底层的人,通过通缉犯陈元与他们的遭遇相互串联,把一件件为了生计而苦苦挣扎的平凡小事编织在一起,尽显了对繁华都市掩映下社会弱势群体的深切关注,让那种弥散在下层之间的相濡以沫,那种未被生活击垮的卑微的民间的向善之心,触动人们内心最柔软的地方。

作为一个通缉犯,小说中的主人公陈元如惊弓之鸟,四处躲藏寻找一个可以栖身之所;作为一个披上僧袍的假和尚,他不得不假戏真做,吃素食、诵经、处处行善积德。一个行为时间长了就变成了习惯,善良也是如此。最初的行善只是为了让自己的言行与身上披的僧袍相应景,更好地掩饰自己的真实身份,但长时间的坚持,让他在善良中获得了良心的救赎。我们暂且不管他的这些善举是刻意伪装还是发自内心,却能让读者从一件件日常生活中平凡的举手之劳的小事中,看到人善良的本性,感受到人性的温暖,并且这种温暖正在人们心灵之间默默传递。正如陈仓在创作谈中所说:“善是一味药,可以救自己,也可以救别人。”我想,这也正是作者想通过小说向读者传递出来的一种正能量。

小说在技巧层面,陈仓先生从一开始就为读者设置了一个巨大的悬念,却在行文中让读者认识到,悬念的结果并不存在意义。冒充假和尚的陈元,他到底犯了什么罪?为什么会成为通缉犯?大家都带着浓厚的兴趣和悬念去阅读,去迫不及待地寻找答案。然而作者却只字不提陈元所犯之事及原因,甚至到结尾也没有对“罪”作任何的交代,让这个“罪”似有似无。这也正是本篇小说的奇妙之处,我们一直在寻找这个“罪”,却始终不得而知,留给人太多想象的空间。

随着阅读的深入,作者用大量的笔墨把我们引入另一条路上,那就是善良。“罪”渐渐模糊,而“善”却日益鲜明。陈元在逃亡过程中,救助被老板强奸怀孕后流落街头的“发廊女”小月,资助盲乞丐小花一家,为报答破败的清水寺住持洗尘法师收留之恩,每日到大街上化缘助寺庙渡过难关有了香火,甚至为帮助被父母遗弃的智障儿小胖子找到亲人,一时竟忘了自己是个通缉犯,亲自把孩子送到派出所,差点被识破身份。从这些鸡毛蒜皮的小事上,我们看到的不是一个通缉犯,而是一个普普通通乐善好施的好人。在阅读过程中,我们甚至也忘了他是个通缉犯,当他帮寺庙在街上刷小广告被城管抓住时,心里涌起的不是一个逃犯落网的快感,反而为他暗自捏了一把汗。我想,这应该就是善良的力量。

人非圣贤,孰能无过。佛家讲“苦海无边,回头是岸。”文中的通缉犯陈元在逃亡过程中,没有选择穷凶极恶,而是选择了善良,也许,他就是用这种方式“回头”。在行善过程中,他深知真正能救赎一个人的不是物质和肉体,而是灵魂,于是他在帮助自甘堕落几近轻生的怀孕的“发廊女”小月时,除了生活必需的金钱资助以外,他更多的是传递给她善良的信仰和热爱生命、尊重生命的理念,从而让自己的这种爱像阳光,照射进小月阴暗的内心,让她重新燃起了生命之火,甚至挺着大肚子走上街头,一分一分地伸手乞讨她认为很“干净”的钱到医院做产检,准备迎接一个新生命的诞生。

二、用一颗善良的心书写有温度的作品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指出:“我国久传不息的名篇佳作都充满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以精湛的艺术彰显了深厚的人民情怀。”

作为从陕西省丹凤县农村走出来的青年作家,陈仓一直关注社会底层的弱势群体,关注人民群众的悲欢离合,以其丰厚的生活积累、记者的敏锐眼光、诗人的激情畅想,书写着城市化进程中乡村的颓败与衰弱,书写着都市生活中底层外来者的坎坷与磨难,在浓浓的乡愁中呈现出城乡文化对立与交织中的人性冲突。他以独有的诗性叙事游走于城市与乡村,在人物的个体异变、精神裂变、灵魂追索中,呈现出一名作家深切的现实关怀。

《从前有座庙》最大的亮点,就是通篇贯穿着正能量、传递着温暖和爱、昭示着舍己为人的善良的人性道德情怀。陈仓在用一颗善良的心书写着一部有温度的作品,用文字表达着对人民命运的悲悯、对人民悲欢的关切。

“善”是这部小说最深刻的主题。全文以犯罪嫌疑人陈元逃跑为主线索,以“发廊女”小月、清水寺住持洗尘、智障孩子、盲乞丐小花一家等社会最底层人群的生活现状为次线索,围绕人性的善良,把一件件平凡的小事串联起来,渐次展开,就形成了一种温暖的力量。陈元最终用自己的善良温暖和感动了越来越多的人。善良是可以传递的,陈元就是借助“假和尚”这个身份,把善良传递给了他所接触的每一个人,像阳光雨露一般浇开了每个人心中那颗善良的种子。于是那个抛弃智障儿的母亲主动寻回了孩子,那个加工注水肉死猪肉的黑心屠夫放下屠刀跪在菩萨前忏悔。这一切,我们不敢说都归功于陈元,但至少,是他唤醒了人们心底埋藏已久的善良的种子。

善良是颗种子,就种在每个人的心田里,只不过有的人忘记了浇水,于是迟迟没有发芽。文中的通缉犯陈元,我们姑且把他看作一个罪犯,虽然我们最终也不知道他所犯何事,也许是为了赎罪,也许是为了更好地伪装自己,从表面看,他处处显露出来的善,似乎不是由原罪推动,而是为了对得起和尚这个身份,哪怕这个身份是假的,但他的善良是真的,是实实在在的。不管是迫不得也的善,还是发自内心的善,这些都不重要了,重要的是他心田中善良的种子一旦破土,就逐渐发展到了把行善作为自己的一种行为准则。

小说读到最后,我们也不再纠结于陈元到底犯了什么罪。他是逃犯吗?从法律角度讲好像是,但从道德角度来看又好像不是。我们应该谴责他?还是应该同情他?似乎这才是让人感到纠结的。但这一切都无关紧要了。因为他在清洗了心罪以后,准备清洗自己的身罪——投案自首,这应该才是他的最终归宿。甚至在自首前,他还不忘善良,为了小月和肚子里的孩子生活有着落,他叫毫不知情的小月在他投案自首前先打电话到派出所去举报自己,因为《通缉令》上写着:举报成功者重奖五万元。

《从前有座庙》讲述的是一个罪与罚的故事,但我们却从中读到了温暖、读到了善良、读到了感动。文章结尾处,陈元选择投案自首时,即将临产的发廊女小月挺着大肚子冒着大雪匆匆赶到派出所的门口,在雪地里,有个小家伙正挣扎着,要出生了。这样的结尾,既是一个新生命的诞生,同时又是陈元经过苦苦的内心挣扎,让自己的灵魂得以重生。

选择善良,肮脏的灵魂也可以重生!想必这也是作者创作这篇小说的初衷。

(作者单位:云南省文联)

责任编辑:杨 林

猜你喜欢

通缉犯和尚身份
三个和尚有水吃
小和尚
小和尚的烦恼
通缉犯的公告
跟踪导练(三)(5)
妈妈的N种身份
身份案(下)
小和尚的烦恼
放松一下 隐瞒身份
新闻浮世绘